巴斯夫共创中心打造从灵感到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61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2日,上海巴斯夫共创中心正式开幕,依托全球最大化工公司巴斯夫的丰富材料资源与专业知识,该中心致力于为广大设计师、研发人员与工程师提供从灵感到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曾经的“材料国书馆”
  巴斯夫共创中心的前身,是在德国总部路德维希港于2006年设立的design fabrik设计中心,德语意为“设计工厂”。该“工厂”由巴斯夫特性材料部门负责,汇集了特性材料方面专家及行业顶尖的各式塑料与聚氨酯等特性材料,这些特性材料在消费品、交通、建筑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设计师们在这里不仅可以观察接触到各种材料与其应用范例,获得相关的专业资讯,深化或获得灵感,还有相关专家帮助选择合适材料乃至优化设计。该设计中心自建立起受到众多欧洲著名设计师与众多知名品牌的青睐,并于2016年在巴斯夫浦东基地设立分部。
  升级版的设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019年巴斯夫将各地的设计中心升级为共创中心。共创中心首先对“材料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升级,便于客户探索。通过配备交互式数字工具,利用巴斯夫丰富的材料属性资讯,向客户展示特性材料部门的产品。不仅如此,共创中心还举行各类工作坊,并举办设计比赛与趋势报告等活动,吸引客户在专家的指导下更多地去触摸、感受各种材料,帮助客户深入地了解他们手中材料的潜力,发现材料应用的可能性。工作坊还可实现产品原模制作,配合CAE(电脑辅助工程)等先进的数字模拟工具向客户展示产品特性。
  巴斯夫共创中心希望通过加深客户对材料特性与应用的理解,为客户带来灵感,利用巴斯夫完整的内部价值链,与客户形成无问合作,从灵感、材料技术与设计等各个方面为客户实现从灵感到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
  聚焦鞋材开发
  巴斯夫十分重视中国鞋材制造产业,全球87%的鞋子在亚洲生产,而54%在亚洲销售,其中中国是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市场。巴斯夫与全球众多知名鞋业品牌均有合作,包括阿迪达斯、耐克和国内品牌安踏。
  以最能代表技术能力的运动鞋为例,其中有多处部件要耐磨、有回弹能力、抗撕裂,巴斯夫提供的TPU热塑性材料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另外鞋的内底,因为贴合皮肤,对透气性要求较高,巴斯夫可以针对性生产具有微孔的泡沫结构,充分保证气体传输。通过多种特性材料的使用,巴斯夫不仅可以帮助客户完美实现运动鞋的性能要求,并且保证轻量化和舒适度。
  巴斯夫也通过材料研发面对全球环境治理难题。鞋子往往由多种材料制作而成,不便于回收利用。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巴斯夫和阿迪达斯已合作推出了一款全部使用巴斯夫材料的鞋型,由同一种可回收热塑性材料制作,使回收的想法变为现实。一位巴斯夫专家谈到:“作为一个设计者,如果对于材料有充分理解,就能像阿迪达斯的鞋一样通过设计,甚至通过给以表面质感,就能把一双鞋带出一个新的生命。”
  交通行业概念产品材料专家
  巴斯夫助力广汽研究院共同打造的三款电动概念车,亮相去年的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三款车型采用极具未来感的设计,得到了巴斯夫设计中心在部件制作方面的支持,车辆采用巴斯夫多种创新材料与解决方案,分别针对都市丽人、悠闲退休族以及环保出行先锋的需求定制。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城市汽车消费者对共享汽车的兴趣正在增长。
  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张帆表示:“除了电气化以及共享汽车之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场,本地车主构成也在发生变化,女性驾驶者和年长驾驶者人数明显上升。巴斯夫创新材料令我们的设计有更大的灵活性,还能兼顾延伸功能性,满足这几款概念车的不同需求。”
  从车内全面空气净化技术到座椅材料,再到塑料车身覆盖件以及电池材料,巴斯夫创新解决方案帮助设计师更好迎合驾乘人需求。此外,巴斯夫涂料业务部与广汽研究院共同开发了车身喷漆,为每一款车型找到了适合表达自身特点的色彩语言。
  巴斯夫还与国内高端摩托车供应商生产厂家春风摩托合作开发了一款高端礼宾概念车,通过多项新材料的应用,提高车辆的设计感,提高舒适性。如以透明尼龙制作灯罩,在车灯未使用时有背光,可把LOGO耀眼地显示出来,提升设计感。该车型的装饰件、油箱、行李箱、后备箱、一体化鞍座、排气管护套以及一些发动机配件等均采用巴斯夫特性材料及先进制作工艺实现设计感、轻型化和提高舒适性。
  全球布局实现全球服务与国际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全方位为客户服务,巴斯夫在全球多地建立共创中心,实现全球合作网络。巴斯夫在日本横滨、中国上海、印度孟买已经设立有共创中心,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欧洲共创中心以及美国共创中心已计划陆续开幕。共创中心亚洲负责人Alexandre Dreyer表示:“我们的全球服务网络也希望促成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因为不论设计师还是工程师他们其实各有所长,我们希望不论在中国、美国还是日本,我们都可以有更多的合作,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行实时的沟通以及合作。”
  蓬勃发展的中国设计产业
  中国不断增加的中产阶级使得高端设计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仅去年一年中国就有762家高级酒店开业,均实现独立的产品设计,其中54家坐落在上海。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在推动中国本土设计力量的加强。今年,在由世界最受欢迎的设计杂志Dezeen举办的年度大赛中,中国共有62个设计项目入围,仅排名在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之后。中国高端家具市场总值已经达到772亿人民币,预计2025年将达到1281亿人民币。在汽车行业,以比亚迪为首中国厂商不断吸收世界与本土设计力量进行品牌创新,推出多款性能优越的电动汽车。在时尚产业,本土品牌已经开始从质量与设计挑战西方对手,一批新生代服装设计师展露头角。从实惠亲民到高端设计各个价位的本土设计服装已经走入各大商场。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未来更倾向于购买本土时尚品牌。正是蓬勃发展的中国设计力量,使得巴斯夫看到了中国设计产业的巨大潜力,决心建立上海巴斯夫共创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以“电脑图文设计”课程作为研究案例,目标是构建基于智慧课堂与混合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型与课程设计。方法是依靠对教学效果进行程序分析和数据采集,将智慧课堂操作系统与混合学习理论注入设计基础课程并实现教育改革的目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技术、智能化学习环境,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人机智能交互为基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并最终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为智慧课堂融入传统教学环境提供一点借鉴
期刊
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基于地域的文化发展也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在设计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设计师结合自身文化背景、地域特色、兴趣爱好而创造适合当下生活方式的物质文明。  2018年宋瑞雪的“如星”提灯参加米兰设计周卫星展。在这件作品中她融入了传统工艺与当代美学。在设计的过程中,她探访四川当地的手工艺人,了解竹编背后的地域文化和产业基础。手艺和传人紧密
期刊
摘要:本文从常州老旧小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现状出发,探讨现阶段常州老旧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改造政策与方式。以从常州朝阳四村北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设计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结合的模式,针对现阶段改造的相关状况,从中厘清老年居民对其改造的满意度和需求标准。结合改造后仍存在的问题提出社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优化策略。该方法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以期逐步提升以老年人为本体的居住空间综合质量
期刊
该虚拟项目以“阿能面”为面馆品牌名称,打造一款专属00、90后的面馆品牌。在品牌形象设计方面:提取了当下潮流文化中稚趣的图形语言,结合“少女情懷总是诗”“吃货情怀总是食的文案,期望能够引发吃货的共鸣。在插画设计方面:以“吃货的面食之旅”为主题,采用蓝橙色系矢量插画,用夸张的画面来展现吃货放飞自我的心态,通过塑造人物IP的方式来建立品牌主形象,在抓住食客的味蕾同时又能满足食客的情感消费需求。
期刊
王立端2002年在全国300所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中率先开设了“生态设计”课程,并17年坚持产品生态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18年9月在欧盟总部被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授予世界首批“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勋章;2018年12月荣获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奖章。  王立端教授在采访中提出,高校设计教育中应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科学的生态环境价值观、行为观和设计方法,让设计者具有担当起应有社会责任的意识,同
期刊
摘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为契机,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新农村小型公共景观建筑设计,通过对杭州富阳村优秀案例的分析探索在满足空间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如何承载乡土文化而有别于城镇化建设,避免将适用于城镇化的公共建筑设计思路生搬硬套到乡村建设中;以大沟镇东福村文化室建筑设计为例,深入发掘岭南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从传统建筑图案符号及建筑材料上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将岭南传统庭院的审美趣味融入新时代新农村环境设计
期刊
为实现人类生活质量生产方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通过利用设计协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促进了可持续设计(Design forSustainability)的发展。直到20世纪下半叶,人类开始真正意识到工业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飞速进步,设计师在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的同时,设计思想的演变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其共同点都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进行反
期刊
除了自然,人可以创造一切。当我们从人的角度看待所有,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很多人试图解读卢志荣和他的作品,破解这其中的设计密码,然后呢?  在六天的工作营中,每天启迪学员思考的是走下设计神坛的智者,一位谦逊的陪伴我们一起学习的老人。他把对生命、对世界的爱融入作品,追求那些与生俱来的、亘古不变的,即使进化,也依然保留在DNA里的东西,这是生命本质,是血脉的延续。而这些恰恰是不容易学来的。  他的设计
期刊
“中国设计·大家谈”是《设计》杂志为迎接祖国70华诞而精心策划的一个专栏,计划陆续刊出为设计领域“政、产、学、研、商、金”各界领军人物定制的一系列专题访谈,与《设计》读者分享改開40年来他们所见证的中国设计高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经验及发展前景。  中国设计在经历了从仿制引进到自主创新到融入企业乃至国家战略的过程后走向复兴,从自我否定转变为拥有文化的自觉和设计的自信。但是,在一片掌声之中,我们也看到
期刊
刘新,设计艺术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和“综合造型基础”。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始,刘新老师就关注于“可持续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案例的整理和研究,所撰写的相关主题博士论文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8年作为中方协调人参与LeNS(The Learning Network 0n Sustainability)亚欧可持续设计教学合作项目;创建LeNS-C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