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名现代体育教育者不仅要关注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应该关心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本文从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入手,根据存在的问题,基于体育教育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育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体育教学不仅要追求近期效益,更要着眼长远目标,要考虑到学生未来的享受和发展的双重需要,启发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一、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通常情况下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会导致青少年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具体表现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问题。如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不仅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也出现厌学情绪。再就是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二)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当前中学生面临的比较多的心理问题。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往往偏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其一,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个人情况的不理解、不信任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对抗情绪,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也易给学生造成心理压抑甚至是导致攻击性行为。其二,同学间的关系问题。同学与同学之间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遭到同伴们的排挤孤立,又不主动沟通交流,易造成心理郁结。其三,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如果不能进行正常的经常性的沟通,容易造成青少年性格孤僻、蛮横不讲理等不良性格。而家庭中出现的种种伤痕,也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三)其他类型心理问题。早恋问题的困扰,初中生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青少年可能会面对“早恋问题”,而初中生对早恋问题往往会走入恋爱误区,造成心理冲突加剧,容易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挫折适应问题,现在的青少年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过于安逸,中学生一遇到困难往往不知所措,容易出现畏难情绪,不能很好的面对困难适应挫折。
二、体育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分析
(一)健全学生的人格资源。在体育教学学习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等心理因素,凭借对自身优劣势的了解,能够做出比较准确的自我评估。在体育教学中为顺利完成规定的体育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自觉性,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健康开朗、果断勇敢、坚忍不拔的优良性格品质,从各个方面健全学生的人格。
(二)锻炼坚强意志资源。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各项活动对学生意志的磨练具有很好的拓展作用。具备坚强的意志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无畏精神与敢于拼搏的创新精神。在体育活动中,锤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对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养成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丰富的情感体验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教学的地方在于,学生可以通过身体活动体验到其他教学中所无法体验到的积极情绪,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某种合理的心理诉求如自我表现欲。同时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躯体活动,使得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挫折等造成的不良情绪得以宣泄、转移乃至升华,有助于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
三、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教学过程的调控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人格品质。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作为现代体育教学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与学生们的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
(二)积极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培养。体育教学具有丰富的内容,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蕴含了许多心理健康培养的元素。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根据中学生特殊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的对体育教材中的积极元素进行挖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学,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培养出学生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用积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善用发展的眼光作出动态的及时观察,从而及时有效地做出解决的方案,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注重实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特点。体育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由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教材的难易性和教法的多变性,都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具体实施。如在游戏或比赛时让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在新授课时让学生讲述动作要领、尝试练习等;在复习课时让学生进行练习,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在主动学习中巩固正确动作定型,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及时总结,肯定和表扬富有创意的动作。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锻炼身心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体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对于一些在学业上遇挫的同学,可以通过体育教学宣泄不良情绪,对于在学业上表现的较为吃力的同学,通过健康的体魄训练,使其有所转移,从而在体育运动方面获得满足和优势。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林崇德.学校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潍坊北海学校)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育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体育教学不仅要追求近期效益,更要着眼长远目标,要考虑到学生未来的享受和发展的双重需要,启发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一、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通常情况下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会导致青少年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具体表现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问题。如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不仅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也出现厌学情绪。再就是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二)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当前中学生面临的比较多的心理问题。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往往偏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其一,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个人情况的不理解、不信任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对抗情绪,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也易给学生造成心理压抑甚至是导致攻击性行为。其二,同学间的关系问题。同学与同学之间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遭到同伴们的排挤孤立,又不主动沟通交流,易造成心理郁结。其三,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如果不能进行正常的经常性的沟通,容易造成青少年性格孤僻、蛮横不讲理等不良性格。而家庭中出现的种种伤痕,也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三)其他类型心理问题。早恋问题的困扰,初中生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青少年可能会面对“早恋问题”,而初中生对早恋问题往往会走入恋爱误区,造成心理冲突加剧,容易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挫折适应问题,现在的青少年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过于安逸,中学生一遇到困难往往不知所措,容易出现畏难情绪,不能很好的面对困难适应挫折。
二、体育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分析
(一)健全学生的人格资源。在体育教学学习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等心理因素,凭借对自身优劣势的了解,能够做出比较准确的自我评估。在体育教学中为顺利完成规定的体育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自觉性,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健康开朗、果断勇敢、坚忍不拔的优良性格品质,从各个方面健全学生的人格。
(二)锻炼坚强意志资源。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各项活动对学生意志的磨练具有很好的拓展作用。具备坚强的意志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无畏精神与敢于拼搏的创新精神。在体育活动中,锤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对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养成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丰富的情感体验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教学的地方在于,学生可以通过身体活动体验到其他教学中所无法体验到的积极情绪,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某种合理的心理诉求如自我表现欲。同时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躯体活动,使得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挫折等造成的不良情绪得以宣泄、转移乃至升华,有助于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
三、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教学过程的调控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人格品质。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作为现代体育教学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与学生们的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
(二)积极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培养。体育教学具有丰富的内容,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蕴含了许多心理健康培养的元素。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根据中学生特殊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的对体育教材中的积极元素进行挖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学,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培养出学生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用积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善用发展的眼光作出动态的及时观察,从而及时有效地做出解决的方案,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注重实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特点。体育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由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教材的难易性和教法的多变性,都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具体实施。如在游戏或比赛时让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在新授课时让学生讲述动作要领、尝试练习等;在复习课时让学生进行练习,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在主动学习中巩固正确动作定型,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及时总结,肯定和表扬富有创意的动作。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锻炼身心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体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对于一些在学业上遇挫的同学,可以通过体育教学宣泄不良情绪,对于在学业上表现的较为吃力的同学,通过健康的体魄训练,使其有所转移,从而在体育运动方面获得满足和优势。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林崇德.学校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潍坊北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