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应重点关注其创新能力的培育。基于理论阐释,卓越工程師创新能力涵盖了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两个层面。高校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育的实际状况是完善培育对策的基石。在实证考察现状的前提下,从教学课程改革和创业实践引导维度给出了完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教育现状;课程改革;创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6-0129-04
Abstract: Under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the key point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s that we should focus 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Based on the statement of theories,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s is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 which include fundamental quality and practice ability.Th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s in universities is the basis to complete developing methods.Based on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we put forwar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an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guidance.
Keywords: outstanding engineers; innovation ability; education reality; curriculum revolution;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探究不同类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是教育部2010年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内容。经过6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卓越工程师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背景下的能力需求,高校相关课程体系及其改革措施和方法,将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一、高校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结构阐述
工程师“为人类和工业系统的设计能确保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循环不会削弱生存的质量,无论是失去未来的经济机会,还是对社会现状、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1]。其基本素质将构成创新能力的一个维度,知识结构、个人特质和创新思维这三个基本素质是卓越工程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塑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西蒙顿认为创新人才在环境和事件的影响下,具备独特性、独立性、多视角倾向、兴趣广泛和其他素质。席酉民根据学界有关创新理论提取出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五大关键词:个人特质、创新思维、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环境。总结归纳以上相关论述,我们认为创新人才的最基本特征表现为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塑造和培养需从三个方面着手:知识结构、个人特质和创新思维。知识结构,即创新人才需具备多方面综合性的知识积累;个人特质,即创新人才人格特征表现为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创新思维,即创新人才需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塑造既要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又要凸显其特有的个性。依据上文所述,卓越工程师的创新能力塑造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在知识结构方面,卓越工程师除了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在个人特质方面,卓越工程师除了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注意力等智力要素外,还应对工程实践、工程职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动机,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创新思维方面,卓越工程师除了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外,更应强化其打破常规束缚的发散性思维。卓越工程师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要素,方能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和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工程中的现实问题。
实践能力构成创新能力的另一个维度,它是卓越工程师处理复杂不确定性局面的基础。从创新与创造力之间的区别我们能发现创新的本质,创造力是创新的基础,创造力指的是提出新颖的想法,而创新则是落实创造力所产生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本质上是需要将知识、智慧、想法、创造力等转化为实实在在有用的生产力。创新能力表现为充分发挥所学知识,使“知识活化”,让知识产生价值。因此,实践能力毫无疑问是联接知识和价值的最优桥梁,构成创新能力另一个基本维度。首先,良好的实践能力让知识创造者或者拥有者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手段将知识转化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产品,这一过程必不可少。其次,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能更加从容地去适应社会的需求,应对和处理现实社会复杂问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局面。然而,批判性思维,收集、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创新业务创建新组织的能力,实现各种资源的新组合的能力以及通过对潜在机会的发掘而创造价值的能力等实践能力在当前工程毕业生身上并未体现。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几乎没有应对不确定性和处理复杂局面的经验。工程课程往往更多的强调的是对知识和既定程序的理解,而不是处理繁琐、复杂问题所必需的技巧。因此,当前的工程毕业生是以一种准备不足的状态进入到市场去处理那些必然会面对的社会需求和不确定性。
二、高校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实证考察
(一)创新能力基本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现状
根据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各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我们将创新型工程人才创新能力的三大基本素质分别与之进行对应分析。本科阶段的实践课大多以学生进企业实习为基本内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对企业工程活动产生最直接的印象并得到亲身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突破原有的书本理论,接触到具体的工程实践,在实践中产生解决问题的多元方法,使其思维更具发散性和创造性;基础课和选修课大多以社会科学为内容,其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基础课和选修课的内容反映出一个学生知识的涉猎面和基本的知识结构,进而影响其智力发展、思维活跃程度等;专业课则以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的实验与表达方法、前沿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进展为内容,是反映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深度的基本要素;项目训练,又称项目教学法,是指以项目为依托让参与的学生产生良好的团队配合意识,并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根据以上现实,我们选取了5所首批入选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高校(分别为“985”高校、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进行实证考察,数据调查显示: 1.专业课程所占比例偏高,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更注重学生专业涉及面。在所选取的五所高校中,专业课的学分总数比例大多在5-7成,纯专业课程数量都是所有课程中最多的;
2.人文社科类课程所占比例偏低,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在5所高校中,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基本维持在2-4成,且其中大部分的课程包含了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等公共课程,真正以扩充学生知识面和涉猎面的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不到10%;
3.实践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实践课程数量和质量上的缺失和缺陷导致学生创新思维并未真正提升。五所高校中,实践课的主要形式为学生进企业实习,实习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2成,实习时间为10个月左右,且多数高校的实习学分并未严格执行;
4.项目训练课程几乎为空白,且大多融于实践课程,学生个人特质得不到足够塑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的项目训练课程学分比例基本保持5%,且大多设置在实践课程中,并未真正实现项目中的合作行为,课程流于形式。(参见表1)
(二)大学生及工程毕業生实践能力教育现状
在实践能力方面,我国工程人才的创业比例、创新能力以及工程国际化现状都不容乐观:
1.创业活动需要丰富的专业基础和管理知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是考量工程人才实践能力最好的标准。但相关统计数据则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创业型人才培养比例只有1.2%,而且教育层次越高这一比例越低。例如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中创业型人才比例为1.9%,本科毕业生中平均为0.85%,而重点本科大学(211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只有0.54%”[2]。反观“世界著名的培养工程人才的麻省理工学院则拥有6万名毕业生活跃在世界各地从事企业家活动,聘用着300万雇员,产值相当于GDP在世界排名30位左右的一个国家的产值”[3]。这一数据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凸显我国工程人才创业率的低下。
2.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极大,工程领域同样如此。但据统计“中国有3200万科技人员,其中3.3%为研发人员,而只有0.25%是从事真正创新工作的人才”[4]。数据折射出教育(包括工程教育)在人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的缺失。
3.在工程人才国际化方面,我国工程人才质量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据麦肯锡季刊载文统计,“采取调查的中国2003年在岗160万工程师中,大约只有10%适合在外企工作。而发达国家在岗工程师中平均66%可以达到跨国公司用人标准。且中国很多工作5年以上的工程师的能力还不如发达国家刚毕业的大学生甚至实习生”[5],其中工程师实践能力方面的缺陷可能是主要原因。
三、基于教学课程改革和创业实践引导的培养对策
(一)改革工程教育教学课程,提升创新能力基本素养
1. 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数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工程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趋于复杂化,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使用更加低消耗的解决途径成为工程师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多元和全面的知识结构成为工程师的基本要求;创新团队和创新企业发展过程中,个体承担的职责越来越多,多项职能的承担需以企业工程师丰富的知识背景为前提。多样化和均衡性的课程设置已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以耶鲁大学本科部为例,其工程系鼓励并要求学生探索工程学科以外的领域,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专业的比例分别为20%、35%、45%,且每年有超过2000门的课程可供学生选择。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作为学生知识接受、汲取、消化最核心的时间段,理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课程数量上,工程本科教育应加大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可选择数量和授课数;在学分要求上,人文社科类课程不应仅仅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而应将其比例内学分要求与专业课保持相同;在课程内容上,既要注重教授与本专业相关的人文课程,也要注重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多方面课程。
2. 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教学课程,塑造学生良好个人特质。项目教学法产生于美国,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理工科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强调“眼见为实”、“在实践中锻炼能力”,这一教学方法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此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欧林工学院以其“欧林铁三角”的项目教学法而闻名于世,以团队为基础、以项目为导向的动手做中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为重都是其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项目教学法对于创新能力个人特质维度的塑造具有良好的效果,在项目过程中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爱好、观察力、注意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另一方面能加强学生适应工程活动所要求的动机、情感、意志、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应加大力度引进项目教学法,建设符合中国学生特点和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塑造的课程体系与标准。
(二)强化工程教育创业实践引导,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1. 通过多元化方式使“企业入校园”变得更为频繁
虽然我国试点卓越工程师培养高校已然初步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探索出了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方式,并创建出了包括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实验班”择优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但依然存在着校企合作方式形式化、人才培养理念空泛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虚置化等缺陷。对此,高校应构建以创新校企合作平台为共同价值目标,以构建继续教育长效机制为共同利益联结纽带,以学生能力素质综合培养为共同规则的校企合作培养共同利益机制。在此共同利益机制的基础上,创新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双方合作的纵深化发展;并细化工程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积极开展职后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加强在职工程师理论实践结合能力。在现有教育体制下,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将工程师的创业教育纳入工程师职后回归学校再学习的进程中,相比于直接在高等教育阶段嵌入创业实践教育,更具经济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培养一名合格的工程师,要经历工程科学知识的学习、工程实践的训练和工作实践的锻炼,大约需要7~9年时间,学生毕业后,需要工作3~4年,取得实际经验后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企业工程师。其中在校期间的工程实践训练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2. 落实政策对学生自主创业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创业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其内涵主要包括了开创新业务创建新组织、利用创新这一工具实现各种资源的新组合、通过对潜在机会的发掘而创造价值。[6]由此可见,创业是一种综合复杂且随时面临不确定情况的活动,且创新精神和处理复杂局面的综合素质往往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在创业实践引导中,我们应做到:
(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在缓解就业压力和创业引导的过程中应发挥引导作用,做到以政策引导创业,用资金支持创业;加强创业引导政策的可操作性,丰富创业支撑的手段与形式。可以采取国家顶层引导,地方分门别类操作的组织结构,将学生创业作为一项长期性、制度化的方案纳入到国家和地方的政策体系中。具体操作层面上,优先扶持若干优秀学生创业中心,发挥其辐射和标榜作用;将学生自主创业效果指标化,并纳入到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年度评价体系。
(2)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意识。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和择业观深度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择业观,故在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方面,我们应积极创造一个利于创业、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从各个层面去维护学生群体的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James R. Mihelcic, John C. Crittenden, Mitchell J. Small, et al. Sustainabil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Emergence of a New Meta-discipline[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3,37(23):5314-24.
[2]王伯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2.
[3]周南照.中国教育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90.
[4]徐晓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论与实践[N].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改革论坛,2008:63.
[5]周南照.中国教育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78-79.
[6]林强,姜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J].经济研究,2001(9):85-94.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教育现状;课程改革;创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6-0129-04
Abstract: Under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the key point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s that we should focus 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Based on the statement of theories,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s is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 which include fundamental quality and practice ability.Th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s in universities is the basis to complete developing methods.Based on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we put forwar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an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guidance.
Keywords: outstanding engineers; innovation ability; education reality; curriculum revolution;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探究不同类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是教育部2010年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内容。经过6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卓越工程师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背景下的能力需求,高校相关课程体系及其改革措施和方法,将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一、高校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结构阐述
工程师“为人类和工业系统的设计能确保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循环不会削弱生存的质量,无论是失去未来的经济机会,还是对社会现状、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1]。其基本素质将构成创新能力的一个维度,知识结构、个人特质和创新思维这三个基本素质是卓越工程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塑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西蒙顿认为创新人才在环境和事件的影响下,具备独特性、独立性、多视角倾向、兴趣广泛和其他素质。席酉民根据学界有关创新理论提取出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五大关键词:个人特质、创新思维、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环境。总结归纳以上相关论述,我们认为创新人才的最基本特征表现为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塑造和培养需从三个方面着手:知识结构、个人特质和创新思维。知识结构,即创新人才需具备多方面综合性的知识积累;个人特质,即创新人才人格特征表现为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创新思维,即创新人才需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塑造既要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又要凸显其特有的个性。依据上文所述,卓越工程师的创新能力塑造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在知识结构方面,卓越工程师除了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在个人特质方面,卓越工程师除了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注意力等智力要素外,还应对工程实践、工程职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动机,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创新思维方面,卓越工程师除了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外,更应强化其打破常规束缚的发散性思维。卓越工程师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要素,方能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和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工程中的现实问题。
实践能力构成创新能力的另一个维度,它是卓越工程师处理复杂不确定性局面的基础。从创新与创造力之间的区别我们能发现创新的本质,创造力是创新的基础,创造力指的是提出新颖的想法,而创新则是落实创造力所产生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本质上是需要将知识、智慧、想法、创造力等转化为实实在在有用的生产力。创新能力表现为充分发挥所学知识,使“知识活化”,让知识产生价值。因此,实践能力毫无疑问是联接知识和价值的最优桥梁,构成创新能力另一个基本维度。首先,良好的实践能力让知识创造者或者拥有者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手段将知识转化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产品,这一过程必不可少。其次,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能更加从容地去适应社会的需求,应对和处理现实社会复杂问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局面。然而,批判性思维,收集、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创新业务创建新组织的能力,实现各种资源的新组合的能力以及通过对潜在机会的发掘而创造价值的能力等实践能力在当前工程毕业生身上并未体现。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几乎没有应对不确定性和处理复杂局面的经验。工程课程往往更多的强调的是对知识和既定程序的理解,而不是处理繁琐、复杂问题所必需的技巧。因此,当前的工程毕业生是以一种准备不足的状态进入到市场去处理那些必然会面对的社会需求和不确定性。
二、高校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实证考察
(一)创新能力基本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现状
根据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各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我们将创新型工程人才创新能力的三大基本素质分别与之进行对应分析。本科阶段的实践课大多以学生进企业实习为基本内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对企业工程活动产生最直接的印象并得到亲身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突破原有的书本理论,接触到具体的工程实践,在实践中产生解决问题的多元方法,使其思维更具发散性和创造性;基础课和选修课大多以社会科学为内容,其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基础课和选修课的内容反映出一个学生知识的涉猎面和基本的知识结构,进而影响其智力发展、思维活跃程度等;专业课则以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的实验与表达方法、前沿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进展为内容,是反映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深度的基本要素;项目训练,又称项目教学法,是指以项目为依托让参与的学生产生良好的团队配合意识,并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根据以上现实,我们选取了5所首批入选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高校(分别为“985”高校、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进行实证考察,数据调查显示: 1.专业课程所占比例偏高,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更注重学生专业涉及面。在所选取的五所高校中,专业课的学分总数比例大多在5-7成,纯专业课程数量都是所有课程中最多的;
2.人文社科类课程所占比例偏低,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在5所高校中,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基本维持在2-4成,且其中大部分的课程包含了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等公共课程,真正以扩充学生知识面和涉猎面的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不到10%;
3.实践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实践课程数量和质量上的缺失和缺陷导致学生创新思维并未真正提升。五所高校中,实践课的主要形式为学生进企业实习,实习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2成,实习时间为10个月左右,且多数高校的实习学分并未严格执行;
4.项目训练课程几乎为空白,且大多融于实践课程,学生个人特质得不到足够塑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的项目训练课程学分比例基本保持5%,且大多设置在实践课程中,并未真正实现项目中的合作行为,课程流于形式。(参见表1)
(二)大学生及工程毕業生实践能力教育现状
在实践能力方面,我国工程人才的创业比例、创新能力以及工程国际化现状都不容乐观:
1.创业活动需要丰富的专业基础和管理知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是考量工程人才实践能力最好的标准。但相关统计数据则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创业型人才培养比例只有1.2%,而且教育层次越高这一比例越低。例如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中创业型人才比例为1.9%,本科毕业生中平均为0.85%,而重点本科大学(211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只有0.54%”[2]。反观“世界著名的培养工程人才的麻省理工学院则拥有6万名毕业生活跃在世界各地从事企业家活动,聘用着300万雇员,产值相当于GDP在世界排名30位左右的一个国家的产值”[3]。这一数据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凸显我国工程人才创业率的低下。
2.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极大,工程领域同样如此。但据统计“中国有3200万科技人员,其中3.3%为研发人员,而只有0.25%是从事真正创新工作的人才”[4]。数据折射出教育(包括工程教育)在人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的缺失。
3.在工程人才国际化方面,我国工程人才质量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据麦肯锡季刊载文统计,“采取调查的中国2003年在岗160万工程师中,大约只有10%适合在外企工作。而发达国家在岗工程师中平均66%可以达到跨国公司用人标准。且中国很多工作5年以上的工程师的能力还不如发达国家刚毕业的大学生甚至实习生”[5],其中工程师实践能力方面的缺陷可能是主要原因。
三、基于教学课程改革和创业实践引导的培养对策
(一)改革工程教育教学课程,提升创新能力基本素养
1. 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数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工程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趋于复杂化,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使用更加低消耗的解决途径成为工程师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多元和全面的知识结构成为工程师的基本要求;创新团队和创新企业发展过程中,个体承担的职责越来越多,多项职能的承担需以企业工程师丰富的知识背景为前提。多样化和均衡性的课程设置已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以耶鲁大学本科部为例,其工程系鼓励并要求学生探索工程学科以外的领域,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专业的比例分别为20%、35%、45%,且每年有超过2000门的课程可供学生选择。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作为学生知识接受、汲取、消化最核心的时间段,理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课程数量上,工程本科教育应加大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可选择数量和授课数;在学分要求上,人文社科类课程不应仅仅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而应将其比例内学分要求与专业课保持相同;在课程内容上,既要注重教授与本专业相关的人文课程,也要注重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多方面课程。
2. 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教学课程,塑造学生良好个人特质。项目教学法产生于美国,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理工科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强调“眼见为实”、“在实践中锻炼能力”,这一教学方法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此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欧林工学院以其“欧林铁三角”的项目教学法而闻名于世,以团队为基础、以项目为导向的动手做中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为重都是其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项目教学法对于创新能力个人特质维度的塑造具有良好的效果,在项目过程中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爱好、观察力、注意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另一方面能加强学生适应工程活动所要求的动机、情感、意志、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应加大力度引进项目教学法,建设符合中国学生特点和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塑造的课程体系与标准。
(二)强化工程教育创业实践引导,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1. 通过多元化方式使“企业入校园”变得更为频繁
虽然我国试点卓越工程师培养高校已然初步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探索出了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方式,并创建出了包括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实验班”择优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但依然存在着校企合作方式形式化、人才培养理念空泛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虚置化等缺陷。对此,高校应构建以创新校企合作平台为共同价值目标,以构建继续教育长效机制为共同利益联结纽带,以学生能力素质综合培养为共同规则的校企合作培养共同利益机制。在此共同利益机制的基础上,创新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双方合作的纵深化发展;并细化工程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积极开展职后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加强在职工程师理论实践结合能力。在现有教育体制下,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将工程师的创业教育纳入工程师职后回归学校再学习的进程中,相比于直接在高等教育阶段嵌入创业实践教育,更具经济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培养一名合格的工程师,要经历工程科学知识的学习、工程实践的训练和工作实践的锻炼,大约需要7~9年时间,学生毕业后,需要工作3~4年,取得实际经验后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企业工程师。其中在校期间的工程实践训练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2. 落实政策对学生自主创业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创业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其内涵主要包括了开创新业务创建新组织、利用创新这一工具实现各种资源的新组合、通过对潜在机会的发掘而创造价值。[6]由此可见,创业是一种综合复杂且随时面临不确定情况的活动,且创新精神和处理复杂局面的综合素质往往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在创业实践引导中,我们应做到:
(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在缓解就业压力和创业引导的过程中应发挥引导作用,做到以政策引导创业,用资金支持创业;加强创业引导政策的可操作性,丰富创业支撑的手段与形式。可以采取国家顶层引导,地方分门别类操作的组织结构,将学生创业作为一项长期性、制度化的方案纳入到国家和地方的政策体系中。具体操作层面上,优先扶持若干优秀学生创业中心,发挥其辐射和标榜作用;将学生自主创业效果指标化,并纳入到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年度评价体系。
(2)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意识。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和择业观深度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择业观,故在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方面,我们应积极创造一个利于创业、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从各个层面去维护学生群体的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James R. Mihelcic, John C. Crittenden, Mitchell J. Small, et al. Sustainabil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Emergence of a New Meta-discipline[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3,37(23):5314-24.
[2]王伯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2.
[3]周南照.中国教育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90.
[4]徐晓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论与实践[N].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改革论坛,2008:63.
[5]周南照.中国教育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78-79.
[6]林强,姜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J].经济研究,2001(9):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