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竹叶锈病病原及发生规律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name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南京地区竹叶锈病的病原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地区竹叶锈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分别为刚竹柄锈菌(Puccinia phyllostachydis)、长角柄锈菌(Puccinia longicornis)和竹夏孢锈菌(Uredo ignava)。刚竹柄锈菌和长角柄锈菌主要以冬孢子堆在竹叶越冬,二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冬孢子堆下面的菌丝产生的夏孢子,此外,刚竹柄锈菌的初侵染源还包括少量能越冬的夏孢子堆。竹叶锈病的潜育期为10~15d,夏孢子可造成多次侵染,6月及10月为侵染高峰期。竹叶锈病的发生未发现
其他文献
以攸县油茶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花粉发育时期、低温预处理时间及添加物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不同激素种类和比例对愈伤组织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四分
三、超取样数字滤波器我们以CD机为例,来说明超取样数字滤波器的概念。众所周知,CD光盘上记录的是数码信号,它是把20kHz以下的模拟音频信号,经过取样频率为44.1kHz(约22μs)取样,变
从最近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是否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电视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时代已经到来。过去,融合电视和互联网的尝试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但在今年的CES展上,参与融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