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层建筑物的增多,其工程的现代化程度也相应有所提高,建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化,功能也逐渐地多样化。本文笔者就当前我国高层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结合高层建筑施工特点以及笔者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相关的施工技术要点,以供于同行的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混凝土;技术要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逐渐从以往中低层建筑发展为高层建筑,其建筑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以及复杂化,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建筑工程量及其建筑体量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加大了对其管理工作以及协调工作的难度。第二,高空作业较多,由于高层建筑自身高度的原因,需要进行很多高空作业,比如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及其人员等垂直运输,而这也要求在实施高空作业时,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患于未然,避免发生高空坠物事件,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三,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城市作为高层建筑物主要的聚集地,其大部分的高层建筑物均位于城市的市中心,其周围均是比较密集的楼群,而这种特殊的环境也造成高层建筑物的施工现场用地比较紧张。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做好相应的调查工作,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确保使用的材料以及设备对现场的正常施工不会造成影响。第四,为了使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邻近建筑物、道路以及地下管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施工单位应该在其施工外围实施遮挡。第五,施工周期较长,同时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较深,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基础的稳固性,其埋置深度必须要在建筑高度的1/2。
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一)高层建筑工程的给排水施工技术
相对于其他一般建筑工程,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要求更高。一旦发生排水堵塞事故或者供水断电事故,就会给工程以及个人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增强高层建筑的稳固性以及可靠性,首先必须要明确合理的水源,以确保供水的连续性以及排水的顺畅性。由于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其给水设施通常以生活水箱、消防水池或者生活水池等为主,一般在建筑屋顶设置相应的水箱,因此在进行室内给水管道施工时,坚决不能穿越大中型的计算机房、配电房以及通讯机房等,同时还应该避免穿越生产设备,且给水管道不可敷设在风管、排水沟内、烟道、电梯井道等,而是应设置在排水管道之上,其交叉距离应超过0.15m。此外。在暗敷给水管道时,不能将其直接敷设在建筑结构层内,并且给水管道在穿越地下建筑物或者地下室外墙处,应该设置相应的防水套管,而室外的给水管道应防止阳光的直射。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抗压强度,一般抗压强度是与混凝土的水泥强度以及用水成正比的。如果其水灰比一样,高标号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強度要比低标号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可随意地运用不同标号的水泥。此外,混凝土的强度和水灰比也是成正比,若水灰比较大,混凝土的强度也就相应地越高,反之,若水灰比较小,混凝土的强度也就越低。通过上述内容可知,混凝土抗压强度主要受水泥强度和水灰比的影响,要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就必须要控制好混凝土、水泥以及水灰比这三者的关系,使其在符合施工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地减少其施工成本。
(三)电气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电气主要是由照明系统、防雷系统、通信系统、变配电设备、安全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所组成的。在高层建筑中,电气用电设备比较多,主要以空调制冷设备以及弱电设备为主,其电气线路也比较多,主要包括通讯线路、自动报警控制线路以及音响广播线路等,同时采用的敷设方式也比较多。相对于其他一般建筑工程,人们对高层建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通常情况下均采用的是双电源进线供电方式,能确保重要负荷的用电。
1.供配电的方式。目前在我国所采用的配电方式主要为TN—S系统,其采用的供电方式主要以树干式或放射式为主,通过强电竖井来进行电缆桥架的敷设。其照明主要有正常照明、室外照明、应急照明以及疏散照明等所组成。
2.防雷接地。在现代高层建筑工程中,其防雷接地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构建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防雷接地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同时还应该将其付诸于实践。在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可将柱内的主钢筋和桩基础的主钢筋作其系统的防雷引线,严格按照相关的配电要求来进行接地环网工作。
3.预留施工技术。预埋、预留施工应和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来施工。其首先要明确线路的走向、方位以及标高,根据施工图纸来进行施工,其次要充分考虑电气路线和其他设备、管线的平行和交叉间距的相关要求,防止在后期施工中进行一些不必要的开凿,延长工程的施工进度。此外,还应该注意,如果在混凝土中进行塑料电线管的预埋时,应采用重型管。
(四)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结合高层建筑的功能来看,其上部大多是以小空间轴线要求来布置,下部则是由大空间轴线要求来布置,这两种布置方式与结构力学相反,其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下部楼层的结构受力较大,其上部受力较小,若进行正常布置,应该是下部刚度大、强度高以及柱网密等,上部则是少柱与墙,同时其轴线间距应扩大。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其建筑结构布置方式需和常规布置方式的相反,即上部应该小空间布置,下部则是大空间布置,同时上部建筑的剪力墙刚度必须要大,下部框架刚度则要小,同时为了满足这种结构的布置需求,还需要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转换楼层设置转换层,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转换方式,其结构形式仍旧应该以带转换层剪力墙结构为主,促使转换层能不断上移。由于转换层的高度很容易影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该设置好相应的转换层高度,并合理控制转换层周围层间的位移角和内力的变化。对筒体结构,可通过增大落地墙或者筒体高度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若有必要,可在建筑物的四周设置相应的剪力墙或者楼梯间筒体,以此增强建筑抗震能力,或者减少建筑物墙体的厚度以此弱化上部。 (五)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的自身功能以及其造型发展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会把高层的主楼及低层的裙房相连接,通过裙房把主楼整体包围,根据以往的建筑结构观来看,裙房与高层应该脱离分开,并设置相应的变形缝,但是就建筑物外观而言,又不适宜变形缝的设置,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若在建筑物设缝会造成双柱、双墙以及双梁的出现,使建筑的平面布局容易受到限制,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实施施工后浇带法。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之间的基础结构应同时进行施工,这样便于回填以后把场地平整,同时还便于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图的设计要求将施工后浇带预留,尤其在主楼与地层裙房间相连接的基础梁及其上部结构板施工时,都应事先将施工后浇带预留,在主楼与裙房施工结束以后,再利用微膨胀混凝土来实施浇筑,从而促使其两侧地梁、上部梁以及板均连为一体,防止高层和低层出现沉降。此外,施工后浇带的施工位置应选择在结构受力比较小的位置,一般设置在梁和板变形缝的反弯点四周,并且该位置的弯矩不宜过大,其剪力应该要小。若梁、板间的跨度不是很大,应该一次性地配足钢筋,若其跨度较大,则应该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将其断开,并进行焊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一些新材料、新设备以及新工艺不断地出现,使得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此,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在高层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地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要求来实施,并在原有的施工技术上进行创新,以此确保高层建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其符合当前社会建筑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志刚,房伟.刍议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2,(10):106-107.
[2]罗继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1):54-55.
[3]杨发兵,吕乔.高层大跨度门式桁架整体提升施工技术[C].//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468-470.
[4]李耀良.上海中心大厦试验桩施工技术[C].//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379-382.
[5]李渭红.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2).
[6]卢巍松,徐莹波.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混凝土;技术要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逐渐从以往中低层建筑发展为高层建筑,其建筑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以及复杂化,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建筑工程量及其建筑体量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加大了对其管理工作以及协调工作的难度。第二,高空作业较多,由于高层建筑自身高度的原因,需要进行很多高空作业,比如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及其人员等垂直运输,而这也要求在实施高空作业时,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患于未然,避免发生高空坠物事件,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三,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城市作为高层建筑物主要的聚集地,其大部分的高层建筑物均位于城市的市中心,其周围均是比较密集的楼群,而这种特殊的环境也造成高层建筑物的施工现场用地比较紧张。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做好相应的调查工作,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确保使用的材料以及设备对现场的正常施工不会造成影响。第四,为了使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邻近建筑物、道路以及地下管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施工单位应该在其施工外围实施遮挡。第五,施工周期较长,同时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较深,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基础的稳固性,其埋置深度必须要在建筑高度的1/2。
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一)高层建筑工程的给排水施工技术
相对于其他一般建筑工程,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要求更高。一旦发生排水堵塞事故或者供水断电事故,就会给工程以及个人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增强高层建筑的稳固性以及可靠性,首先必须要明确合理的水源,以确保供水的连续性以及排水的顺畅性。由于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其给水设施通常以生活水箱、消防水池或者生活水池等为主,一般在建筑屋顶设置相应的水箱,因此在进行室内给水管道施工时,坚决不能穿越大中型的计算机房、配电房以及通讯机房等,同时还应该避免穿越生产设备,且给水管道不可敷设在风管、排水沟内、烟道、电梯井道等,而是应设置在排水管道之上,其交叉距离应超过0.15m。此外。在暗敷给水管道时,不能将其直接敷设在建筑结构层内,并且给水管道在穿越地下建筑物或者地下室外墙处,应该设置相应的防水套管,而室外的给水管道应防止阳光的直射。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抗压强度,一般抗压强度是与混凝土的水泥强度以及用水成正比的。如果其水灰比一样,高标号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強度要比低标号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可随意地运用不同标号的水泥。此外,混凝土的强度和水灰比也是成正比,若水灰比较大,混凝土的强度也就相应地越高,反之,若水灰比较小,混凝土的强度也就越低。通过上述内容可知,混凝土抗压强度主要受水泥强度和水灰比的影响,要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就必须要控制好混凝土、水泥以及水灰比这三者的关系,使其在符合施工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地减少其施工成本。
(三)电气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电气主要是由照明系统、防雷系统、通信系统、变配电设备、安全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所组成的。在高层建筑中,电气用电设备比较多,主要以空调制冷设备以及弱电设备为主,其电气线路也比较多,主要包括通讯线路、自动报警控制线路以及音响广播线路等,同时采用的敷设方式也比较多。相对于其他一般建筑工程,人们对高层建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通常情况下均采用的是双电源进线供电方式,能确保重要负荷的用电。
1.供配电的方式。目前在我国所采用的配电方式主要为TN—S系统,其采用的供电方式主要以树干式或放射式为主,通过强电竖井来进行电缆桥架的敷设。其照明主要有正常照明、室外照明、应急照明以及疏散照明等所组成。
2.防雷接地。在现代高层建筑工程中,其防雷接地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构建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防雷接地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同时还应该将其付诸于实践。在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可将柱内的主钢筋和桩基础的主钢筋作其系统的防雷引线,严格按照相关的配电要求来进行接地环网工作。
3.预留施工技术。预埋、预留施工应和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来施工。其首先要明确线路的走向、方位以及标高,根据施工图纸来进行施工,其次要充分考虑电气路线和其他设备、管线的平行和交叉间距的相关要求,防止在后期施工中进行一些不必要的开凿,延长工程的施工进度。此外,还应该注意,如果在混凝土中进行塑料电线管的预埋时,应采用重型管。
(四)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结合高层建筑的功能来看,其上部大多是以小空间轴线要求来布置,下部则是由大空间轴线要求来布置,这两种布置方式与结构力学相反,其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下部楼层的结构受力较大,其上部受力较小,若进行正常布置,应该是下部刚度大、强度高以及柱网密等,上部则是少柱与墙,同时其轴线间距应扩大。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其建筑结构布置方式需和常规布置方式的相反,即上部应该小空间布置,下部则是大空间布置,同时上部建筑的剪力墙刚度必须要大,下部框架刚度则要小,同时为了满足这种结构的布置需求,还需要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转换楼层设置转换层,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转换方式,其结构形式仍旧应该以带转换层剪力墙结构为主,促使转换层能不断上移。由于转换层的高度很容易影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该设置好相应的转换层高度,并合理控制转换层周围层间的位移角和内力的变化。对筒体结构,可通过增大落地墙或者筒体高度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若有必要,可在建筑物的四周设置相应的剪力墙或者楼梯间筒体,以此增强建筑抗震能力,或者减少建筑物墙体的厚度以此弱化上部。 (五)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的自身功能以及其造型发展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会把高层的主楼及低层的裙房相连接,通过裙房把主楼整体包围,根据以往的建筑结构观来看,裙房与高层应该脱离分开,并设置相应的变形缝,但是就建筑物外观而言,又不适宜变形缝的设置,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若在建筑物设缝会造成双柱、双墙以及双梁的出现,使建筑的平面布局容易受到限制,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实施施工后浇带法。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之间的基础结构应同时进行施工,这样便于回填以后把场地平整,同时还便于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图的设计要求将施工后浇带预留,尤其在主楼与地层裙房间相连接的基础梁及其上部结构板施工时,都应事先将施工后浇带预留,在主楼与裙房施工结束以后,再利用微膨胀混凝土来实施浇筑,从而促使其两侧地梁、上部梁以及板均连为一体,防止高层和低层出现沉降。此外,施工后浇带的施工位置应选择在结构受力比较小的位置,一般设置在梁和板变形缝的反弯点四周,并且该位置的弯矩不宜过大,其剪力应该要小。若梁、板间的跨度不是很大,应该一次性地配足钢筋,若其跨度较大,则应该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将其断开,并进行焊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一些新材料、新设备以及新工艺不断地出现,使得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此,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在高层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地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要求来实施,并在原有的施工技术上进行创新,以此确保高层建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其符合当前社会建筑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志刚,房伟.刍议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2,(10):106-107.
[2]罗继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1):54-55.
[3]杨发兵,吕乔.高层大跨度门式桁架整体提升施工技术[C].//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468-470.
[4]李耀良.上海中心大厦试验桩施工技术[C].//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379-382.
[5]李渭红.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2).
[6]卢巍松,徐莹波.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