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教书育人”已被“育人教书”所代替。学校的培养目标也随之注入了新的内容,他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会做人、会求知、会创造、会健身、会生活的综合素质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相对之下我们肩上的责任比起其他学科的老师来说似乎又要更重一些。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中,背诵教学几乎是和语文教学并驾齐驱的,同时也是一项令语文老师常常感到头痛的教学任务。怎样解决这一头痛的问题?收到更好地背诵效果,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一种我自己给它命名为“同呼吸共命运”式的背诵形式,收效还不错。下面就此形式谈谈我的经验和收获,希望能与广大同仁共同分享、共勉!
一、传统的背诵形式—被动式
传统的背诵形式一般采用的是老师课堂抽背的形式,这对于班级里语文基础较好,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来说收效是很好的。可对于语文基础较差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自觉性欠缺的学生来说,那真可谓是一件令老师和学生双方都感到是身心疲惫的事。那么在课堂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就会采取利用课间时间小组背诵的方法解决。由各小组组长负责,组员给小组长背诵过关,各小组长再给语文课代表背诵过关,最终,老师必须抽背语文课代表或各小组长以示过关证明。在整个背诵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也就出现了小组长“徇私舞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的小插曲,这不,今天的课堂上,随便抽了几位已在小组长跟前检测过关的学生,七人当中四个人的背诵效果令人不理想,吞吞吐吐,支支吾吾,背了上句想下句,还有两个就没能完成任务。结果就会惹的我一怒之下加重处罚力度—“全班受难”。这不仅没达到好的效果,还容易使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对立关系。整堂课学生情绪低落,有些学生的不满情绪也溢于言表。总之,这样的背诵形式最终导致的的是:背诵教学没有几次令人感到舒心和愉悦的,因为学生始终把背诵这件事当成一种负担,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无疑这种背诵形式它所呈现的结果也只能是这样的了。如何才能改变一下目前这种不良的学习状态?让背诵的过程变得轻松、愉悦起来,达到一种良好的效果,我也是在不断的背诵教学中思考、摸索、积累,试着打破传统的模式,同时针对这种背诵形式的特点给它起了这个 “同呼吸共命运”的名字。
那么,这种背诵形式的特点和效果究竟是怎样的呢?
二、“同呼吸共命运”的背诵形式—主动式
1、责任心的体现:
在我的语文教学,我采取了课前5—10分钟必须有抽问和抽背的任务,尤其是在有背诵任务的阶段,课前5—10分钟的时间就一定是抽背了。学生们是按照座位号分成四大组,我也就以四大组为准,在每次抽背时每组限定一人、二人、最多不超过四人。抽背学生的特点:他(她)的学习能力必须是在一个层面上,这相对每组学生来说就是公平的了;他(她)完成任务的好与坏就决定着整组成员的命运,这样他(她)身上的担子就重了,相应的责任感就被激发了,责任心就加重了;他(她)在不能完成任务时就由他(她)本人来承担这份责任,怎么承担,以什么养的形式承担,也完全由他(她)本人来决定,比如,今天第二组的XXX同学没能完成何其芳的《秋天》的任务,那么,最终他以为班级打扫三天卫生来承担这份责任,整组成员也得一起加入打扫卫生的行列。有时也会出现组员就差一点就完成任务的特殊情境,怎么办?这时就有同组的学生向我提出建议了:能不能给一个让同组其他学生来完成背诵的机会呢?不难看出在这样的建议中包含更多的是同学之间的一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一份进取之心。这样的机会那位老师会不给呢。当然,这样的机会每组都可以在同等条件下被享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上似乎更多了些乐趣,背诵过程呈现出了你追我赶,每一组、每个人都不甘心落后的局面。无形中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了整个过程的主人了,老师只起一个监督和检测的作用了。背诵方式的改变让他们有了一份责任心,增强了责任感,这份责任感是与日俱增的,因为每当有学生在完不成任务时,他们会伤心落泪,做出的处罚方式都出乎我的意料,远远地超出了我心中的处罚力度,而且对处罚结果完成得相当好。责任心的增强大大的改变了以往的背诵现象。现在,我再也不用把背诵完不成任务的学生请去办公室了,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业界伸了他们的时间。背诵教学变得轻松、快乐、又趣了。
2、集体精神的体现:
责任心的树立推进了背诵教学的步伐,伴随着集体主义精神的诞生又让我感动不已,同时也感动着他们,并且使他们快乐着。可仔细一想,“同呼吸共命运”
本身也就应该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否则还真就名不副实了。
今天,同样进行了课前抽背,每组抽背了一名学生,实力都相当,其他三组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每个组员脸上都显出骄傲的神态。只剩最后一组的XXX同学没能顺利过关,组员们都在为他捏着一把汗,当他对着我和全体同学说出自己承担的方式时(把背诵任务抄写20遍),同组的XXX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和他一起抄。”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们是一组的,要有难同当。”还没等我表态,其余的组员也纷纷举手表示要这样做。霎时,我的心震颤了一下,那位没完成任务的学生更是一时间泪如雨下,泣不成声。这就是集体的力量,集体主义的精神温暖着他,感动了他,同时也温暖和和感动着每一个学生。我想,不用我多言,下一节课乃至今后的背诵任务对这个学生来说还会有障碍吗?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份集体主义精神如今在背诵教学中时有展现。不过,就怕经常展现,经常展现的地方应该更多的体现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才对。
3、其他……,我相信他会出现!
“同呼吸共命运”的背诵形式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惊喜,带来了乐趣,带来了感动,这其中有我想到的,更有我没想到的。也正是通过这一次小小的创新和尝试我才真正地体悟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把小课堂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正真通过合作实践学到大语文,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努力开拓语文教育新天地。”当然,一句话,这必须建立在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明确目标”的前提下。
一、传统的背诵形式—被动式
传统的背诵形式一般采用的是老师课堂抽背的形式,这对于班级里语文基础较好,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来说收效是很好的。可对于语文基础较差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自觉性欠缺的学生来说,那真可谓是一件令老师和学生双方都感到是身心疲惫的事。那么在课堂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就会采取利用课间时间小组背诵的方法解决。由各小组组长负责,组员给小组长背诵过关,各小组长再给语文课代表背诵过关,最终,老师必须抽背语文课代表或各小组长以示过关证明。在整个背诵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也就出现了小组长“徇私舞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的小插曲,这不,今天的课堂上,随便抽了几位已在小组长跟前检测过关的学生,七人当中四个人的背诵效果令人不理想,吞吞吐吐,支支吾吾,背了上句想下句,还有两个就没能完成任务。结果就会惹的我一怒之下加重处罚力度—“全班受难”。这不仅没达到好的效果,还容易使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对立关系。整堂课学生情绪低落,有些学生的不满情绪也溢于言表。总之,这样的背诵形式最终导致的的是:背诵教学没有几次令人感到舒心和愉悦的,因为学生始终把背诵这件事当成一种负担,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无疑这种背诵形式它所呈现的结果也只能是这样的了。如何才能改变一下目前这种不良的学习状态?让背诵的过程变得轻松、愉悦起来,达到一种良好的效果,我也是在不断的背诵教学中思考、摸索、积累,试着打破传统的模式,同时针对这种背诵形式的特点给它起了这个 “同呼吸共命运”的名字。
那么,这种背诵形式的特点和效果究竟是怎样的呢?
二、“同呼吸共命运”的背诵形式—主动式
1、责任心的体现:
在我的语文教学,我采取了课前5—10分钟必须有抽问和抽背的任务,尤其是在有背诵任务的阶段,课前5—10分钟的时间就一定是抽背了。学生们是按照座位号分成四大组,我也就以四大组为准,在每次抽背时每组限定一人、二人、最多不超过四人。抽背学生的特点:他(她)的学习能力必须是在一个层面上,这相对每组学生来说就是公平的了;他(她)完成任务的好与坏就决定着整组成员的命运,这样他(她)身上的担子就重了,相应的责任感就被激发了,责任心就加重了;他(她)在不能完成任务时就由他(她)本人来承担这份责任,怎么承担,以什么养的形式承担,也完全由他(她)本人来决定,比如,今天第二组的XXX同学没能完成何其芳的《秋天》的任务,那么,最终他以为班级打扫三天卫生来承担这份责任,整组成员也得一起加入打扫卫生的行列。有时也会出现组员就差一点就完成任务的特殊情境,怎么办?这时就有同组的学生向我提出建议了:能不能给一个让同组其他学生来完成背诵的机会呢?不难看出在这样的建议中包含更多的是同学之间的一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一份进取之心。这样的机会那位老师会不给呢。当然,这样的机会每组都可以在同等条件下被享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上似乎更多了些乐趣,背诵过程呈现出了你追我赶,每一组、每个人都不甘心落后的局面。无形中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了整个过程的主人了,老师只起一个监督和检测的作用了。背诵方式的改变让他们有了一份责任心,增强了责任感,这份责任感是与日俱增的,因为每当有学生在完不成任务时,他们会伤心落泪,做出的处罚方式都出乎我的意料,远远地超出了我心中的处罚力度,而且对处罚结果完成得相当好。责任心的增强大大的改变了以往的背诵现象。现在,我再也不用把背诵完不成任务的学生请去办公室了,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业界伸了他们的时间。背诵教学变得轻松、快乐、又趣了。
2、集体精神的体现:
责任心的树立推进了背诵教学的步伐,伴随着集体主义精神的诞生又让我感动不已,同时也感动着他们,并且使他们快乐着。可仔细一想,“同呼吸共命运”
本身也就应该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否则还真就名不副实了。
今天,同样进行了课前抽背,每组抽背了一名学生,实力都相当,其他三组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每个组员脸上都显出骄傲的神态。只剩最后一组的XXX同学没能顺利过关,组员们都在为他捏着一把汗,当他对着我和全体同学说出自己承担的方式时(把背诵任务抄写20遍),同组的XXX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和他一起抄。”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们是一组的,要有难同当。”还没等我表态,其余的组员也纷纷举手表示要这样做。霎时,我的心震颤了一下,那位没完成任务的学生更是一时间泪如雨下,泣不成声。这就是集体的力量,集体主义的精神温暖着他,感动了他,同时也温暖和和感动着每一个学生。我想,不用我多言,下一节课乃至今后的背诵任务对这个学生来说还会有障碍吗?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份集体主义精神如今在背诵教学中时有展现。不过,就怕经常展现,经常展现的地方应该更多的体现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才对。
3、其他……,我相信他会出现!
“同呼吸共命运”的背诵形式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惊喜,带来了乐趣,带来了感动,这其中有我想到的,更有我没想到的。也正是通过这一次小小的创新和尝试我才真正地体悟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把小课堂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正真通过合作实践学到大语文,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努力开拓语文教育新天地。”当然,一句话,这必须建立在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明确目标”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