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产业政策,新的产业规划,折射出节能环保产业蝶变的信息
2012年,随着政府对节能环保产业定位的日益清晰,节能环保产业利好的政策频频出台,这个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节能环保产业主体为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具体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技术产品开发、节能产品和服务的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
节能环保产业具有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的特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带动其他产业并行发展,因此在新经济发展中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2012年,节能环保产业正处于外部发展环境最为良好的黄金期,产业整体处于成长期中,随着《“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颁布和“十八大”中对“美丽中国”大方向的指引,我国节能环保行业在2013年的新发展非常值得期待。
【 事 件 】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颁布
2012年6月29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此外在金融财税、土地政策等方面,《规划》也提出了一揽子的支持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和引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等。
此外,《规划》提出了“十二五”发展目标:“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到2015年,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30%以上,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和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保持30%”等。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当今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决策层非常清楚目前中国国内经济所面临的困境。目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制造加工业亟需告别过去那种以量取胜的路径;生态环境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迅速恶化;此外我国在市场经济制度环境、高新技术以及金融和管理等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一切都需要我国经济进行转型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2010年已经明确了中国经济运行所呈现的趋势,即中国经济在2010年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构转型和政策调整时期。正是在中央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节能环保产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窗口。
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均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节能、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进一步明确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重点。但业内专家都表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具体还要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并且只有在突出重点、防治结合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表述的提出,寓意着中国领导层将生态文明摆在了事关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高度,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地位。而“美丽中国”也将成为未来五到十年的重要的经济发展主题,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将为中国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过程中凸显出其重要性。
【 背 景 】
政策密集出台,资本趋于理性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时,节能环保产业便被寄予了厚望。201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为2.3万亿元,从业人数约3000万人。目前节能环保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中国与发达国家节能市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发达国家的节能市场主要依靠技术和资本两大驱动力量,而中国的节能仍然更多地依赖政策支持。正是在2012年,有关节能环保的政策持续出台,大量政策连续出台对环保行业各领域发展有了具体指引。但受政府换届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环保行业的投资出现了一定的观望迹象。
根据Environmental Business Journal的分析,环保产业的发展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市场初步发展阶段、环保基础设施发展阶段、监管加强阶段、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市场工具加强阶段。我国目前环保产业仍处于基础设施发展阶段。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工业现代化、城市化、高污染的现状是中国环保产业的主要驱动因素,这一社会特征对节能环保产业有着旺盛的需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潜力巨大,拉动经济增长前景广阔。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
但市场配置节能环保产业资源的过程中,各种资本越来越趋于理性。《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其中政府投资规模约达1.5万亿元,其余1.9万亿元将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或大型企业牵头发起环保产业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金,包括PE、VC以及一些信托资金等,投入到环保产业。由于节能环保产业投资额度大,收益回收时间长,风险较小,目前社保、保险、国外资金、基金等各种社会资本在市场和政府的引导下逐渐向节能环保产业靠拢。2012年4月,中宸基金落户广州,这是国内首只专业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投资基金。该基金将协助地方政府搭建金融创新平台,重点在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系统投入。按照计划,基金总规模三年内将达到500亿元人民币。此外,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在2012年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第三次会员大会上透露,发改委环资司正在与财经司协商,酝酿成立一只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专门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于此同时,银行业的资本也对国内的节能环保产业进行了有效地支持。如为了支持桑德国际水务项目,2012年3月,招商银行与桑德国际有限公司签订授信规模为6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主要用于支持桑德国际水务项目所需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以及桑德国际在境外承包水务工程所需工程保函、融资保函、贸易融资等业务。2012年11月5日,中持环保和北京环境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开展推广工作,结成战略合作。 可以说,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在资本市场融资、社会资金投资等方面均受到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此外在各地区的具体规划中都可以看出政府在引导和拓宽节能环保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融资渠道,并在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给予节能环保关企业更好的发展道路。
【 焦 点 】
污水处理和大气治理面临技术变革
污水处理和大气治理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两个子行业,这两个行业在最近几年维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平均年增长率高于10%,行业中龙头企业的成长速度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2年6月29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针对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报告的专题询问中表示,要落实生活饮用水强制标准中规定的106项卫生指标。2012年7月,全球聚偏氟乙烯(PVDF)市场的领导者,阿科玛公司宣布投资超过7000万欧元,将其法国Pierre-Benite工厂的PVDF产能提升50%,以满足高增长应用领域客户的需求。PVDF是污水处理工艺中超滤膜的主要成分,这也预示着环保产业中技术正在加速转型。而在2012年9月份,科技部印发《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形成5至8种关键膜材料实现国产化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膜产业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达到千亿元规模,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力争上市公司达到10家以上。根据以上信息,我们相信在2013年中,随着技术的进度,膜技术和膜材料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大。
在大气治理方面,环保部于2012年12月5日公布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规划》要求,“十二五”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10%、7%、5%;污染排放负荷大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业内专家普遍预计,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将在2013年普遍启动,对工业源、面源、移动源将进行综合治理,区域各城市间的大气治理工作也会提上日程。这对我国的环保产业来说,将带来“化蛹为蝶”的变革。
【 启 示 】
政策驱动下市场运营机制方式变化
目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宏观因素和微观条件都在不断完善之中。与普通竞争性行业不同,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法规驱动型产业,在《“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政府提出了7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政策,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三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四是完善进出口政策,五是强化技术支撑,六是完善法规标准,七是强化监督管理。但如何驱动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市场还需要踏踏实实调查研究、经济积累和科技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在政策利好的驱动下,市场究竟该如何反应成为未来一年企业家和政府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固体废物处理(垃圾燃烧发电、污泥处理)行业,由于资本门槛高,运营时间长,在新的发展时期内,已经具有品牌优势和工程运营经验的企业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在污水处理行业,目前BOT模式(建设-经营-转让)得到了越来越多地区的青睐,很多政府部门开始从自建自营、委托代建后赎回等方式向BOT模式发展。由于BOT模式下企业在建设初期需垫付建设资金(一般≥1.5亿人民币),所以规模大的企业容易获得大项目,且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成本控制优势决定了其具有更好的盈利收益。此外,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也能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比如碧水源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资源化技术,解决了膜材料制造、膜设备制造和膜应用工艺的国际性技术难题,因此得到了许多中小型污水处理项目。
而在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原来企业更多采用的是EPC(设计-采购-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承包商负责了全部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工作,其利润空间相对较大,但投资压力和日常维护成本都较高。所以从2007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及环保总局推出了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新机制的试点,主要原因还是EPC模式将脱硫设施建设和运行交给专业化脱硫公司,有利于促进电厂集中精力抓好主业。在2012年中,我们看到特许经营模式占据了较多的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份额。例如国电清新2012年12月6日与河北大唐国际丰润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燃煤电厂签订了14台共5240MW燃煤发电机组的烟气脱硫特许经营合同,主要原因就是国电清新拿到了我国首批特许经营试点资格,且技术成熟,项目经验丰富。所以在2013年里,特许经营模式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项目应用。
而在一些细分行业,如重金属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监测等行业中,市场化的龙头公司和拥有技术实力的新企业则会成为市场的主力。其经营方式主要决定于企业的科研、生产、营销和营运综合能力。
2012年,随着政府对节能环保产业定位的日益清晰,节能环保产业利好的政策频频出台,这个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节能环保产业主体为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具体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技术产品开发、节能产品和服务的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
节能环保产业具有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的特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带动其他产业并行发展,因此在新经济发展中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2012年,节能环保产业正处于外部发展环境最为良好的黄金期,产业整体处于成长期中,随着《“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颁布和“十八大”中对“美丽中国”大方向的指引,我国节能环保行业在2013年的新发展非常值得期待。
【 事 件 】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颁布
2012年6月29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此外在金融财税、土地政策等方面,《规划》也提出了一揽子的支持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和引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等。
此外,《规划》提出了“十二五”发展目标:“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到2015年,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30%以上,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和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保持30%”等。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当今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决策层非常清楚目前中国国内经济所面临的困境。目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制造加工业亟需告别过去那种以量取胜的路径;生态环境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迅速恶化;此外我国在市场经济制度环境、高新技术以及金融和管理等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一切都需要我国经济进行转型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2010年已经明确了中国经济运行所呈现的趋势,即中国经济在2010年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构转型和政策调整时期。正是在中央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节能环保产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窗口。
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均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节能、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进一步明确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重点。但业内专家都表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具体还要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并且只有在突出重点、防治结合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表述的提出,寓意着中国领导层将生态文明摆在了事关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高度,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地位。而“美丽中国”也将成为未来五到十年的重要的经济发展主题,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将为中国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过程中凸显出其重要性。
【 背 景 】
政策密集出台,资本趋于理性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时,节能环保产业便被寄予了厚望。201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为2.3万亿元,从业人数约3000万人。目前节能环保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中国与发达国家节能市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发达国家的节能市场主要依靠技术和资本两大驱动力量,而中国的节能仍然更多地依赖政策支持。正是在2012年,有关节能环保的政策持续出台,大量政策连续出台对环保行业各领域发展有了具体指引。但受政府换届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环保行业的投资出现了一定的观望迹象。
根据Environmental Business Journal的分析,环保产业的发展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市场初步发展阶段、环保基础设施发展阶段、监管加强阶段、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市场工具加强阶段。我国目前环保产业仍处于基础设施发展阶段。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工业现代化、城市化、高污染的现状是中国环保产业的主要驱动因素,这一社会特征对节能环保产业有着旺盛的需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潜力巨大,拉动经济增长前景广阔。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
但市场配置节能环保产业资源的过程中,各种资本越来越趋于理性。《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其中政府投资规模约达1.5万亿元,其余1.9万亿元将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或大型企业牵头发起环保产业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金,包括PE、VC以及一些信托资金等,投入到环保产业。由于节能环保产业投资额度大,收益回收时间长,风险较小,目前社保、保险、国外资金、基金等各种社会资本在市场和政府的引导下逐渐向节能环保产业靠拢。2012年4月,中宸基金落户广州,这是国内首只专业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投资基金。该基金将协助地方政府搭建金融创新平台,重点在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系统投入。按照计划,基金总规模三年内将达到500亿元人民币。此外,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在2012年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第三次会员大会上透露,发改委环资司正在与财经司协商,酝酿成立一只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专门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于此同时,银行业的资本也对国内的节能环保产业进行了有效地支持。如为了支持桑德国际水务项目,2012年3月,招商银行与桑德国际有限公司签订授信规模为6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主要用于支持桑德国际水务项目所需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以及桑德国际在境外承包水务工程所需工程保函、融资保函、贸易融资等业务。2012年11月5日,中持环保和北京环境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开展推广工作,结成战略合作。 可以说,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在资本市场融资、社会资金投资等方面均受到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此外在各地区的具体规划中都可以看出政府在引导和拓宽节能环保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融资渠道,并在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给予节能环保关企业更好的发展道路。
【 焦 点 】
污水处理和大气治理面临技术变革
污水处理和大气治理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两个子行业,这两个行业在最近几年维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平均年增长率高于10%,行业中龙头企业的成长速度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2年6月29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针对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报告的专题询问中表示,要落实生活饮用水强制标准中规定的106项卫生指标。2012年7月,全球聚偏氟乙烯(PVDF)市场的领导者,阿科玛公司宣布投资超过7000万欧元,将其法国Pierre-Benite工厂的PVDF产能提升50%,以满足高增长应用领域客户的需求。PVDF是污水处理工艺中超滤膜的主要成分,这也预示着环保产业中技术正在加速转型。而在2012年9月份,科技部印发《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形成5至8种关键膜材料实现国产化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膜产业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达到千亿元规模,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力争上市公司达到10家以上。根据以上信息,我们相信在2013年中,随着技术的进度,膜技术和膜材料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大。
在大气治理方面,环保部于2012年12月5日公布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规划》要求,“十二五”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10%、7%、5%;污染排放负荷大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业内专家普遍预计,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将在2013年普遍启动,对工业源、面源、移动源将进行综合治理,区域各城市间的大气治理工作也会提上日程。这对我国的环保产业来说,将带来“化蛹为蝶”的变革。
【 启 示 】
政策驱动下市场运营机制方式变化
目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宏观因素和微观条件都在不断完善之中。与普通竞争性行业不同,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法规驱动型产业,在《“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政府提出了7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政策,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三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四是完善进出口政策,五是强化技术支撑,六是完善法规标准,七是强化监督管理。但如何驱动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市场还需要踏踏实实调查研究、经济积累和科技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在政策利好的驱动下,市场究竟该如何反应成为未来一年企业家和政府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固体废物处理(垃圾燃烧发电、污泥处理)行业,由于资本门槛高,运营时间长,在新的发展时期内,已经具有品牌优势和工程运营经验的企业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在污水处理行业,目前BOT模式(建设-经营-转让)得到了越来越多地区的青睐,很多政府部门开始从自建自营、委托代建后赎回等方式向BOT模式发展。由于BOT模式下企业在建设初期需垫付建设资金(一般≥1.5亿人民币),所以规模大的企业容易获得大项目,且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成本控制优势决定了其具有更好的盈利收益。此外,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也能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比如碧水源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资源化技术,解决了膜材料制造、膜设备制造和膜应用工艺的国际性技术难题,因此得到了许多中小型污水处理项目。
而在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原来企业更多采用的是EPC(设计-采购-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承包商负责了全部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工作,其利润空间相对较大,但投资压力和日常维护成本都较高。所以从2007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及环保总局推出了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新机制的试点,主要原因还是EPC模式将脱硫设施建设和运行交给专业化脱硫公司,有利于促进电厂集中精力抓好主业。在2012年中,我们看到特许经营模式占据了较多的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份额。例如国电清新2012年12月6日与河北大唐国际丰润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燃煤电厂签订了14台共5240MW燃煤发电机组的烟气脱硫特许经营合同,主要原因就是国电清新拿到了我国首批特许经营试点资格,且技术成熟,项目经验丰富。所以在2013年里,特许经营模式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项目应用。
而在一些细分行业,如重金属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监测等行业中,市场化的龙头公司和拥有技术实力的新企业则会成为市场的主力。其经营方式主要决定于企业的科研、生产、营销和营运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