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图书馆家谱文献建设浅议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谱系谱牒学,是一种特殊文献资源,也是宝贵的地方文献资源,是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历史文化遗产,谱牒学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家谱历史悠久、数量可观。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在《通知》中指出:“家谱、正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青海省图书馆作为全省青海地方文献建设的中心,必将承担起家谱文献的搜集、整理、保护和利用的使命,从而更好地为本省人文、历史研究,经济建设及弘扬民族文化服务。
  
  一、加强省馆家谱文献建设的重要性
  
  2001年,文化部办公厅明确说明:“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外华人寻根认祖,增进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进一步阐明了家谱文献的历史内涵、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家谱文献建设是地方史研究的需要
  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中有血缘关系的人物世系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乘谱牒,是我国许多民族记载家族历史的重要方式。家有谱,犹如国之有史。我国历史上家谱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唐、宋、元、明、清修谱风极其盛行,几乎家家有谱。著名的欧阳修、苏洵就是当时最有成就的谱学家。流传至今的《欧阳氏谱图》、《苏氏族谱》更是历代典范,后世家谱大都奉其体例撰修。家谱有一定的编写体例,主要记述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迁徙、婚姻状况、家族成员在科贡、官封名谥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包括著述),家族的经济情况和兴衰变化,以及家族的丧葬、祀典、族规、家法等,因此,家谱是一种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载籍,历代学者都把谱系之学看作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是史学的组成部分。加强家谱文献建设,对于历史人物研究、人口史研究、移民问题的研究具有相当权威的资料价值,为研究了解下层社会提供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宗法制度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为史学的综合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可信资料。
  
  (二)家谱文献建设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需要
  家谱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地方历史文献有两个特点:一是古籍性。家谱所反映的历史及家谱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存的家谱大多修撰于清及清以前,有一部分则为民国年间所修撰,但它所记载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辛亥革命以前的历史;另外今人可以从不同时期家谱中查考到各时期的刻本在字体、刀法、用纸、版式的异同,从而可以获得某些版本学方面的有关资料;二是珍贵性。由于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加之民族众多,种性浩繁,家谱在漫长的岁月里,刊行流传于世的数量极其可观的。但由于私人家谱概不外传,秘不示人,使得今天能得以幸存的家谱极少,且弥足珍贵。历史上战乱频起,水灾、火灾甚多,加上人为焚烧,使家谱文献资源损失严重。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使家谱成为封建残余扫地出门,被焚烧、破坏,使家谱资源遭到致命打击。图书馆保存下来的家谱文献,也大多属个人捐赠品。青海省图书馆所藏家谱文献数量更为有限,仅34部,弥足珍贵。因此,保护好现有家谱文献,搜集整理散失文献功在当代、福泽千秋。
  
  (三)家谱文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青海省地处西北内陆,经济欠发达。同时,青海省又是资源富集的省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提升传统产业的水平,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建设新型产业等措施,经济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我省产业发展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过渡期,原材料加工仍是主导产业,资源开发仍比较粗放,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迫切需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引进海内外资金,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我省的资源开发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但是,招商引资的覆盖面、落地项目的比例和到位资金的比例仍有极大的拓展空间。因此,加强家谱文献建设,充分开发研究现有的家谱文献,搜集整理散失的家谱文献,从中发现与我省有着亲缘和血缘关系的海内外企业家和其他人力资源,通过“以亲招商”和“以情招商”,不断扩大招商引资的视野,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实现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青海省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长期以来,各民族之间通过经济来往和通婚、杂居,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局面。通过家谱文献建设,研究本民族内和各民族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增进民族之间的认同感,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二、省图书馆家谱文献的现状
  
  2000年2月,文化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国各省市(区)文化厅(局)和图书馆及有关单位协助《中国家谱总目》编委单位做好工作,使《中国家谱总目》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顺利进行。为了做好《中国家谱总目》编纂协作工作,2001年5月在甘肃省召开了西北地区(除陕西省)《中国家谱总目》编目工作会议。根据《中国家谱总目》收录范围,各省图书馆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搜集,既有利于《中国家谱总目》的协编工作,又为将来各省级图书馆家谱文献的搜集打下良好基础。2002年,青海省图书馆对全省各市县家谱收集情况调查摸底,并负责青海地区家谱的征集和编目工作。青海省图书馆原收藏的家谱只有十八种,通过派人下州县征集以及与青海省档案馆协商,两馆以复印方式相互交换各自所藏家谱,丰富和充实了馆藏。青海省图书馆家谱文献存量虽仅有34部,但在数量、版本、史料价值、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方面,却居全省公藏机构之首。主要如下:
  
  (一)青海民和李氏世系谱
  《李氏宗谱》系二十世纪50年代李土司后裔上交之家藏本,今存民和县档案馆,青海省图书馆所藏为抄本。这部家谱是李土司九世孙李天俞得清朝委任后,于顺治十四年(1657)重新“建祀修谱”,因此该谱是顺治重修《世袭宗谱》。李谱历经三百余年,是辑录式的家族文献汇编,录文概仍其旧,不事改作,为后世保存了不少原始资料,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另外,谱后还有包括张居正、于右任在内的近代名人“敬题”,“拜读”后的题辞、签名。
  
  (二)祁氏家谱
  《祁氏家谱》系线装稿本,大字题签《湟南世德祁氏列祖家乘谱》,始撰于光绪三年(1877),续修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该谱内容庞杂,屡经续修,是西宁西祁土司的家族谱系。记事始于世祖祁贡哥星吉(蒙古族,元明之际,西宁州人,为西祁土司始祖)明洪武元年(1368)归顺明朝,终于十七世祖祁昌寿民国二十八年(1939)“改土归流”,可视为祁氏土司之传记。
  
  (三)西夏李氏世谱
  《西夏李氏世谱》由李鸿仪(土族,青海乐都高庙 人)编撰,李培业整理,2000年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此书对研究西夏学和西夏皇族后裔提供了一定的史料依据。
  这些土司家谱充分说明了元明清三代在西北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土司作为中央王朝政治经营西北的一支重要力量,对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变迁产生重大影响。
  
  (四)循化马氏家谱
  《循化马氏家谱》经折装,分上下两册,由五世孙马师融于1945年纂修。马师融也称马馀三,曾任民国时期青海省高等法院院长,后从事中医医疗工作,医术精湛,自成一家。他还爱好书法,与当时贾思复、李德渊等同为青海省书法界名人。该谱由马师融楷书书写,字体端正秀丽,朱笔划界格。谱中记述了马氏始祖来自晋陕一带,以军功移居甘肃导河,自先高祖徙居循化。此谱前有于右任敬题“继往开来”,以及张大千、蒋介石(已毁)的题款。谱后附录欧阳修谱体一则供后世修谱参考。这部家谱装帧精美,字体秀丽,因马师融是青海地方名人,《循化马氏家谱》的地方史料价值不可低估。
  
  (五)西宁北川赵家磨赵氏家世录
  《西宁北川赵家磨赵氏家世录》是青海省文物专家赵生琛先生于1999年编撰的本家家族谱,由青海省地方史专家陈希夷先生代叙。赵氏家族在西宁堪称名门望族之一,并非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家。家谱记述了其始祖祖籍陕西户县,行伍出身。于明洪武年间差遣西宁,定居北川长宁堡,曾任西宁卫后千户所总旗。此谱由此说明明代初年大批汉族人口迁入西宁的史实,对研究青海地方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六)洮州丁氏家谱
  《洮州丁氏家谱》稿本1册,清光绪年间由丁裕谦纂修。此谱记甘肃洮州丁氏之谱系。洮州丁氏祖籍山东济南,明代其始祖丁麟因作官而迁至洮州,诰授武德骑尉,署陕西西宁洮岷营中军守府,赠武翼都尉。此谱续至十世孙,上限起于明天启六年(1626),下限止于清光绪二十六(1900)。这是青海省图书馆唯一一部回族家谱,为研究回族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青海省图书馆现藏的家谱中,《李氏宗谱》和《祁氏家谱》最具民族史料价值,《循化马氏家谱》和《西宁北川赵家磨赵氏家世录》具有地方特色。前三部土司的家谱显得尤为珍贵,具体而言,这些家族谱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是借助于《明史》及有关官方文献,大致可以勾勒出“土流参设”的轮廓,而土司家族谱则可弥补它们在记述上的不足。二是明清两代,安多藏区土司频繁参与朝廷的大少军事行动,可考订他史对西北地方史事记述上的缺误。三是提供了有关明清两代在西北的防务体系,安多藏区土司的“汉化”、土司家族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以及土司家族之间的联姻方面的资料。总之,它们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了明清两代甘青的经济、宗教、军事及文化状况,有助于加深对有关民族历史的认识与研究。
  
  三、加强家谱文献建设的措施
  
  尽管青海省图书馆在家谱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所藏数量十分有限,仍有一定数量的地方家谱文献散失在民间或异地收藏;对现有家谱文献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文献的深层次研究尚需加强。为进一步做好家谱文献建设,必须从以下方面人手,切实抓好搜集、整理、研究和利用各个环节。
  
  (一)加强家谱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家谱是一种特殊文献资源,它是“非卖品”,是“严禁公开,内部保存”品。正是由于它的不公开性一个人保管收藏,致使这一宝贵文献资源严重流失,甚至失传。因此省级图书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调查搜集,必要时也可重金购买,抢救那些确有价值的名家谱牒。
  1、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体,广泛动员、宣传
  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和省内电视、广播电台、报刊等媒体,发布家谱文献的征集消息,号召那些收藏家谱的公民积极捐献或出售家谱,或提供家谱原件让图书馆将其复印‘、影印,然后作为省级图书馆或各地公共图书馆公藏品,这样做覆盖面最广,收效也快。
  2、召开各种会议,直接宣传动员和调查
  省图书馆可召开全省家谱文献调查搜集专门会议,由省内各收藏机构负责人参加,并通知省侨联、地方姓氏协会、政协及当地名人、名人后裔参加会议,宣传家谱调查重大意义,宣传民族政策,鼓励各界人士将其所藏家谱公开,进行普查登记,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摸底工作。
  3、多途径、多渠道搜集
  通过省侨联和省、市档案局,调查在国外留学、经商、创业的本省名人、能人,通过发传真、发信,请求他们将原有家谱复印件寄青海省图书馆;有目地的采访德高望重的学者、专家,采访解放前后曾在图书馆界、文化艺术团体工作的老先生,寻找当地名人名门居住地址、后裔所在地,派专人拜访或电话采访,调查收集他们的家谱;可在图书馆报刊栏张贴告示,发动读者协助调查提供家谱文献。
  4、开展馆际交流
  以馆藏资料为主体,通过馆际交流的形式,收集其他馆的有关资料。全国省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都有不同程度藏有谱牒资料,可以通过馆际协作,开展网络、复印、交换等方式来充实青海省省馆馆藏。
  5、成立省级家谱文献调查研究开发中心
  设专人负责日常工作,负责全省各市县图书馆等收藏机构家谱调查搜集工作,处理购买、复印、费用等问题,把调查搜集工作落实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加大家谱文献的开发研究力度
  家谱文献不仅仅是历史文献,具有收藏价值和文物价值。而且因其时间跨度较大,记载内容宽泛、资料丰富翔实,同样具有极大的研究开发价值。因此,省图书馆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推动家谱文献的开发、研究和利用。
  1、编制全省家谱文献目录
  在省图书馆设立省级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对本省家谱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搜集整理,并编制全省家谱文献目录,在编制馆藏家谱目录的基础上撰写提要、编制家谱的二次文献、资料丛编和及时反映家谱研究动态的研究报告。
  2、组织课题对馆藏家谱进行研究
  根据相关学科研究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组织课题进行专题研究。组织课题就是在对馆藏家谱的全面调查基础上,充分发挥馆藏优势,选择有馆藏特色的家谱资料确定研究课题、开发研究的重点和开发研究项目。
  3、开展家谱咨询服务
  明确专人负责家谱服务,开展家谱咨询检索服务。同时,利用网络、邮件等方式开展远程咨询服务;“盛世修谱”,近年来有许多发达起来的家族很想自己编撰家谱,但苦于不懂写作要领,于是有不少人到图书馆,找旧家谱摹仿古代家谱体例撰写。对此,省图书馆有义务辅导他们,编写家谱撰写体例辅导读者,是最有效的方法;组织专家举办家谱知识讲座,介绍本地名人的家族发展史,探索姓氏源流,传播郡望、堂名、家联、艺文等姓氏学、谱牒学知识。
  
  参考文献:
  [11姚继荣,丁宏,青海史料学[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7.12.
  [2]谢梅英,宁夏图书馆家谱文献的收藏状况及特点[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3).
其他文献
财务舞弊是我国现有经济条件下常见的一种违法现象,它制约着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现有的投资环境.会计制度和会计监督制度不合理,内部约束机制不完善,外部监督制
当前,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都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终极目标。但在初始阶段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如何才能结合实际,帮助引领农牧民寻找到一条符合地域特点、有发展潜力、又易于老百姓接受并积极主动地去干的产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下一步实现“生活富裕”的基础。因此,各地都在打基础、创特色、抓名牌、促创新等方面各显神通。一批产业化、集约化的致
人类自从学会使用打磨石器开始,便拉开了旧石器时代的帷幕,走上了与动物界告别的漫漫长夜.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且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过程.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工作。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讲得很清楚,他指出:先进文化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文化,着力于村镇文化建设。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搞好农村文化网”。  近年来,我国农村文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是整个文化事业的薄弱环节,不能适应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进一步落实十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大公司、大企业逐步的发展起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其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同时它也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消除的,那么,只有采
图书馆管理是指应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动,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资源,发挥其最佳效率,达到预定目标和完成图书馆任务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和发展了图书馆管理。什么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笔者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充分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由此
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给各家银行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进一步加快渠道建设,推进银行网点优化转型,建立多功能、立体化、差异化、精细化的银行服务渠道,是各家银行有
樊永存  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也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同社会上其他行业的服务相比,图书馆服务有着特定的原则及内涵。增强图书馆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要在开放、方便、创新理念,提高质量上下功夫。    一、开放服务    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从封闭到局部开放再到全面开放,经历了漫长的渐变过程。开放式服务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的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各地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给予了政策支持与事业保障,使之在知识的保存传递与交流中,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近年来,海北州图书馆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发展还较为缓慢,跟不上网络信息时代的步伐,适应不了文化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为此,笔者就海北州图书馆现状及对策做如下探讨。    一、海北州图书馆现状    1、馆员业务素质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