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作为一个高知群体密集的社会子系统,任何公共危机事件都会在高校中形成回应,诱发校内危机事件,致使正常的学校秩序遭到破坏。为了维护学校安全和社会稳定,建立高校危机管理预警评估的指标体系,监测高校各方面的安全稳定运行状态,从而提高高校危机管理实效。
【关键词】高校;危机管理;指标体系
高校是人群密集场所,而且在校生多为年轻人,敏感、热情、关注社会、易冲动、人群指向性高度一致。学校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校园是各种危机易发的场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发展,高校规模因迅速膨胀而出现了各种管理问题。再加之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许多社会问题折射到学校,高校危机频发,直接威胁高校的安全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的安全稳定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大局,所以对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迫在眉睫。
1.危机、高校危机管理概念的界定及前馈控制理论
1.1危机、高校危机管理概念的界定
不同学者对危机的定义不尽相同,荷兰罗来登大学危机研究专家乌里尔?罗森塔尔(Rosenthal) 认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1]。从学校管理角度来说,危机主要是指在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事件。它可能严重威胁到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并可能带来其他不良后果。这种情况迫使学校管理者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抉择,并迅速采取行动,以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2]。高校危机具有特殊性,它是指在未预警的情况下由高校内外的各种因素所引发的非常事态,是己经爆发的或潜伏尚未发作,对高校声誉、教育教学管理造成严重影响,损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非同寻常事件。关于高校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高校危机管理是有组织、有计划,可持续的管理过程,高校针应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些不同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3] 我们认为高校危机管理是一个常态化的、系统的管理过程,是指深层次分析校内外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建立高校危机管理评估的指标体系,监测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对存在的危机隐患及时进行预警预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或升级。
1.2前馈控制理论
前馈控制是面向未来的控制,它是运用不断获得的最新的有关社会运行的可靠信息加以预测,并将期望的社会管理目标同预测的结果加以对照,在出现问题的临界点之前就发现问题,事先制定纠偏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4]。前馈控制具有超前性、易控性、主动性的特点。前馈控制能防患于未然,掌握主动权,避免反馈控制的时滞缺陷。前馈控制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高校的危机信息,建立高校危机管理预警评估的指标体系,监测高校各方面的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对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而提前采取措施。前馈控制是管理层最渴望采取的控制类型,它能避免预期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所以前馈控制是高校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
2.高校危机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对高校危机实施前馈控制所依赖的主要工具是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衡量高校危机管理状态的重要标准。根据前馈控制理论和现实生活中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个由群体事件、食品卫生、自然灾害、人身财产、教学管理、网络安全、校园暴力、诚信危机和心理危机等九个模块构成的高校危机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各指标的理论内涵和权重如下:
2.1高校群体事件指标(权重:12)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发生大规模集会、冲突,甚至对抗政府等群体事件在高校发生的频率。若高校校园内发生类似群体事件处理不及时或不妥当,就可能诱发政治上的不稳定,进而危及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
2.2高校食品卫生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滥用药物、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严重影响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发生的频率。高校是学生聚集的场所,学生之间的接触非常频繁,因此各种传染病、流行病极易在校园内爆发,学校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
2.3高校自然灾害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和反映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海啸等对高校安全的影响程度。对于难以预测的自然性危机,其安全防范教育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方面,要把危机意识教育纳入到高校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危机應对意识和自救能力,以减少危机来临时的危害。
2.4高校人身财产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和反映主要由交通事故、火灾伤亡、实验事故、建筑设施等引起的人身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财产安全主要指贵重物品和现金丢失或被盗、抢劫、诈骗等引起的财产损失。人身财产安全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高校肩负着保护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义务。
2.5高校教学管理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由于高校自身管理缺陷而引发的学生对抗性过激行为发生情况,主要有:因教师迟到、早退或缺席而引起的学生闹事、罢课;考试中出现的大范围或群体性考试作弊事件;师生矛盾引起的冲突事件等。影响教学安全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在高校安全预防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应当进一步探讨教学安全管理问题。
2.6高校网络安全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包括由于病毒感染、黑客侵入等造成的网络瘫痪、信息泄露;由于学生长时间沉迷网络身心健康受到危害发生的情况。校园网络是校园信息传输的平台,必须建立有机的、智能化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以保护校园网络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7高校校园暴力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校园暴力危及到高校安全稳定的程度和所造成高校危机的影响范围。社会的复杂环境开始影响到校园的安全稳定,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暴力倾向,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近期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因此,亟待解决。
2.8高校诚信危机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和反映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影响程度。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社会公害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用危机。主要表现为信用意识淡薄、契约观念不强、考试作弊、虚假履历、还贷率低等严重问题。
2.9高校心理危机预警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程度。因各种心理疾患引发的自杀行为频繁发生,有调查结果表明,1/4的大学生需要精神卫生服务,l/l0的大学生有明显的心理障碍症状,急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因此高校的安全稳定必须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这个指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严格遵循指标遴选的标准,特别是对新增指标的遴选;二是指标量化要合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是要随时根据需要调整指标权重和指标的构成,使前馈控制制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Rosenthal Uriel,Charles Michael T.,ed. Coping with Crises: 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Riots and Terrorism. 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1989 转引自薛澜等.危机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5.
[2]耿申.学校危机管理:灾难中生长的智慧[J].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2003(11).
[3]纪宝成.从“非典”防控看高校的危机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3(8).
[4]阎耀军.建立社会管理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机制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关键词】高校;危机管理;指标体系
高校是人群密集场所,而且在校生多为年轻人,敏感、热情、关注社会、易冲动、人群指向性高度一致。学校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校园是各种危机易发的场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发展,高校规模因迅速膨胀而出现了各种管理问题。再加之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许多社会问题折射到学校,高校危机频发,直接威胁高校的安全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的安全稳定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大局,所以对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迫在眉睫。
1.危机、高校危机管理概念的界定及前馈控制理论
1.1危机、高校危机管理概念的界定
不同学者对危机的定义不尽相同,荷兰罗来登大学危机研究专家乌里尔?罗森塔尔(Rosenthal) 认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1]。从学校管理角度来说,危机主要是指在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事件。它可能严重威胁到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并可能带来其他不良后果。这种情况迫使学校管理者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抉择,并迅速采取行动,以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2]。高校危机具有特殊性,它是指在未预警的情况下由高校内外的各种因素所引发的非常事态,是己经爆发的或潜伏尚未发作,对高校声誉、教育教学管理造成严重影响,损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非同寻常事件。关于高校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高校危机管理是有组织、有计划,可持续的管理过程,高校针应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些不同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3] 我们认为高校危机管理是一个常态化的、系统的管理过程,是指深层次分析校内外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建立高校危机管理评估的指标体系,监测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对存在的危机隐患及时进行预警预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或升级。
1.2前馈控制理论
前馈控制是面向未来的控制,它是运用不断获得的最新的有关社会运行的可靠信息加以预测,并将期望的社会管理目标同预测的结果加以对照,在出现问题的临界点之前就发现问题,事先制定纠偏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4]。前馈控制具有超前性、易控性、主动性的特点。前馈控制能防患于未然,掌握主动权,避免反馈控制的时滞缺陷。前馈控制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高校的危机信息,建立高校危机管理预警评估的指标体系,监测高校各方面的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对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而提前采取措施。前馈控制是管理层最渴望采取的控制类型,它能避免预期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所以前馈控制是高校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
2.高校危机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对高校危机实施前馈控制所依赖的主要工具是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衡量高校危机管理状态的重要标准。根据前馈控制理论和现实生活中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个由群体事件、食品卫生、自然灾害、人身财产、教学管理、网络安全、校园暴力、诚信危机和心理危机等九个模块构成的高校危机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各指标的理论内涵和权重如下:
2.1高校群体事件指标(权重:12)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发生大规模集会、冲突,甚至对抗政府等群体事件在高校发生的频率。若高校校园内发生类似群体事件处理不及时或不妥当,就可能诱发政治上的不稳定,进而危及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
2.2高校食品卫生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滥用药物、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严重影响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发生的频率。高校是学生聚集的场所,学生之间的接触非常频繁,因此各种传染病、流行病极易在校园内爆发,学校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
2.3高校自然灾害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和反映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海啸等对高校安全的影响程度。对于难以预测的自然性危机,其安全防范教育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方面,要把危机意识教育纳入到高校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危机應对意识和自救能力,以减少危机来临时的危害。
2.4高校人身财产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和反映主要由交通事故、火灾伤亡、实验事故、建筑设施等引起的人身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财产安全主要指贵重物品和现金丢失或被盗、抢劫、诈骗等引起的财产损失。人身财产安全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高校肩负着保护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义务。
2.5高校教学管理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由于高校自身管理缺陷而引发的学生对抗性过激行为发生情况,主要有:因教师迟到、早退或缺席而引起的学生闹事、罢课;考试中出现的大范围或群体性考试作弊事件;师生矛盾引起的冲突事件等。影响教学安全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在高校安全预防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应当进一步探讨教学安全管理问题。
2.6高校网络安全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包括由于病毒感染、黑客侵入等造成的网络瘫痪、信息泄露;由于学生长时间沉迷网络身心健康受到危害发生的情况。校园网络是校园信息传输的平台,必须建立有机的、智能化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以保护校园网络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7高校校园暴力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校园暴力危及到高校安全稳定的程度和所造成高校危机的影响范围。社会的复杂环境开始影响到校园的安全稳定,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暴力倾向,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近期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因此,亟待解决。
2.8高校诚信危机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和反映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影响程度。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社会公害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用危机。主要表现为信用意识淡薄、契约观念不强、考试作弊、虚假履历、还贷率低等严重问题。
2.9高校心理危机预警指标(权重:11)
此项指标主要考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程度。因各种心理疾患引发的自杀行为频繁发生,有调查结果表明,1/4的大学生需要精神卫生服务,l/l0的大学生有明显的心理障碍症状,急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因此高校的安全稳定必须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这个指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严格遵循指标遴选的标准,特别是对新增指标的遴选;二是指标量化要合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是要随时根据需要调整指标权重和指标的构成,使前馈控制制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Rosenthal Uriel,Charles Michael T.,ed. Coping with Crises: 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Riots and Terrorism. 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1989 转引自薛澜等.危机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5.
[2]耿申.学校危机管理:灾难中生长的智慧[J].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2003(11).
[3]纪宝成.从“非典”防控看高校的危机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3(8).
[4]阎耀军.建立社会管理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机制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