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_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逐年递增,就业严峻的状态依然存在,特别是文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凸显。为了使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缓解,本文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思考性建议,促使文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得到改善。
   一、引言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201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834万,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是国家、社会、高校以及每个学生家庭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文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点中的难点,不容忽视。了解当前文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在就业中存在的因素,多角度的思考如何有效缓解文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使其更好地促进和提升文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
   二、文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相关制度不健全性
  我国目前对女大学生就业的细则和相应法则还不够完善。在女性生育哺乳期间,用人单位需要提供《劳动法》中规定的包括保胎假、产前休假、产假在内的一系列假期,劳动人员相应减少,且还要负担女性职工孕产期的部分费用,这也给单位增添了成本负担,相较而言,用人单位会选择男性的情况也会更多。同时,国家对产假确实有相应的规定和制度,但在各行业中,个别企业潜在地存在着因女性生育哺乳而产生的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等问题,也严重影响女性择业和就业。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二孩政策实行后,现行的生育保险保障制度和政策也不健全和统一,甚至不同省市地区、不同性质的企业生育保险制度也不相同,这些都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因素。
  (二)社会企业招聘需求导向性
  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也就意味着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只增不减,应聘者数量也越来越多,竞争更加激励。在招聘面试时,企业的选择性更占据主导地位,而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在这种形势背景下,企业对用人成本也会尽最大限度做最低考量。而相较于男性,女性的退休年龄相对较小,且女性生育期间会出现工作中断的现象,因此,雇佣女性职工所消耗费用比雇佣男职工高。所以部分企业更多倾向于招聘男职工,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比如出差。从性别差异性来讲,男性大多存在于优势岗位之中,存在的就业机会相比于女性则更多。
  (三)学校对文科大学生的培养滞后性
  1.学校在文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對大学生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社会人才需求和学生自身素质,某些高校培养人才模式惯性思维严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考虑和设置的不充分不灵活,不及时按照实际社会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对文科大学生职业规划等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致所培养的文科专业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与市场脱节,造成就业困难现象。同时,学校对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关注和投入较为薄弱,对文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还需要加强。其次,部分高效不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主观上减少文科大学生接触其他学科的机会和平台,而学生自身更不愿意主动学习非专业学科知识,使其思维模式受到限制。再次,高校缺乏高水平文科大学教学的师资力量,而高校通过各类方式和手段引进文科类专业教师又存在年龄、经验不足,高校培养文科类专业教师的平台不够健全,也是导致文科专业女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不强的原因。
  2.文科专业的就业局限性。
  文科生大多重理论轻实践,文科生的专业理论性较强,但应用性相对偏弱,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不了明显优势。再者,部分文科女大学生专业不易对口,就业面狭窄,难以满足岗位要求。有的女大学生则选择提升学历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但文科女博士,面临的生活焦虑也随学历的提升而増大。
  (四)家庭因素
  女生在择业中会比男生有更多的客观条件。文科女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地点时大多会考虑家庭及父母等因素,甚至直接选择回乡就业,然而高质量的企业多存在于省会、沿海等一、二线城市,选择回乡就业的文科女大学生则大多报考当地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缩小了就业空间,其次,女生在择业中,还要顾及男朋友的就业选择,从而导致就业范围变窄。
  (五)学生自身因素
  1.文科女大学生缺少正确的就业观。
  目前多数文科女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择业意识。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较多的大学生对职业缺少全面的了解,对未来职业工作的选择缺少合理的判断。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稳定的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国企等,“铁饭碗”思想束缚了大学生的就业观,一些思想意识落后和能力不足的文科女大学生甚至有毕业直接回归家庭的想法,直接选择缓就业或不就业。
  2.文科女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
  文科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缺少竞争力,她们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往往忽略甚至排斥实践技能的锻炼,在实践过程中容易空谈理论,存在着专业素质水平缺乏、责任意识欠缺等问题,这也严重阻碍了文科女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自主性。
  3.文科女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
  文科生学习主要以上课以听为主,靠教师的讲授来接受知识,被动接受,过于依赖课堂和教师。由于长期拘泥于文本知识,不善于甚至不愿意独立思考,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大学课堂遇到一些已经学过的问题,则习惯于用原有的固有思维去审视问题,使自身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另外,学校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实践创新型人才,而设立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部分文科学生对创新创业项目缺乏认识,有的即使参加了,也是在指导教师的被动指导下进行,兴致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4.文科女大学生缺乏学习其他学科的主动性。   大多数文科大学生对待除专业外的其他学科十分冷漠,只知道学习单一的专业知识,而对自然科学知识基本不涉猎,不会主动地去提升自己的科学素质水平。同时,在院校学生社团方面,大多学生对参与娱乐性、文艺性组织和活动兴趣较强,对学校的课外科技类活动和科技科研项目的关注度及参与度极低。
  从以上多种因素影响下,文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就业问题中的难点问题,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和缓解这一状况。
   三、提高文科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一)政府要继续完善、调整和制定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拓宽就业渠道。
  政府要建立健全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让男女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建立健全男女平等的生育保险和工作补偿等就业保障制度,使企业不仅能在吸收女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时减轻负担,帮助企业减少雇佣女性的风险和压力,也能减少女性生育期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建立健全求职、招聘、工资社保待遇等方面的法规,完善就业平等的法律法规,完善男女在家劳务、生育等方面的社會保障。同时,政府还要适当加强对就业性别歧视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为劳动力市场人才招聘工作创造平等的条件,以保证女大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对待。
  (二)高校要健全和完善文科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
  1.高校需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文科专业特点的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结合社会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高校要合理调整文科专业所修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适当合理增加专业实践课程,侧重培养文科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使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2.高校要注重高水平文科大学生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应加强学校文科专业建设,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齐头并进,引进高水平文科教师教学队伍,同时还要积极搭建文科专业教师培训进修、科研实践等学习提升平台,提高文科专业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
  3.高校应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上加大投入力度。首先,高校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还不够健全,缺乏专职教师,大多高校没有配备专门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师,多数以高校辅导员或其他教辅教师担任课程教师。其次,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还不够全面和系统,不够精细化,个别高校只能以“一对多”的就业指导形式开展指导服务,而不能充分地指导每一个学生。
  4.高校要打造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辅相成的教育模式。高校在注重第一课堂教育教学的同时,要通过大学生党支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引领作用,开展与第一课堂相呼应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中能有效结合专业知识提升自我能力,不断了解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为更好地适应就业环境打下基础。
  (三)文科女大学生需要重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增强对就业岗位的认知和适应能力。
  高校文科女大学生应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在大学生期间,应充分考虑就业形势,及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同时,应理性看待家庭环境因素的带来的影响,正确看待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响应“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选调生”等国家基层就业政策。
  高校文科女大学生应加强自我创新精神的培养。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常规,拓宽自身视野,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在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高校文科女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广泛参与到相关企业实习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高校文科女大学生应消除自卑心理,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在积极应对就业压力的同时,要学会进行心理调节,在求职中受挫时要冷静、坦然面对,客观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正确看待就业竞争中的矛盾与冲突。同时,要防止“缓就业、慢就业、不就业”的不良心理,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主动提升自我综合能力并积极主动地找寻就业渠道。
  总之,对文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剖析,针对国家、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等方面原因提出行之有效地解决措施,对于文科大学生培养、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以及实现大学生自身价值有着极其重要作用。(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其他文献
应用英语是适应网络时代,大量英语沟通和交流使用需求的英语应用科目,应用英语的翻译侧重于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所使用的各类努力。应用英语翻译需要理论指导,而翻译呼唤理论对于应用理论的看、译、写能够进行多方面和多元化的指导,这对于推动我国应用英语翻译质量的提升,促进应用英语规范化发展的路径确实是有很重要作用的。文章希望能够针对英语应用过程中翻译呼唤理论的指导作用和指导途径加以探究,从而能够提高应用英语的翻译
期刊
陕北地区有种杂交山羊叫白绒山羊,全身白绒毛,羊毛含绒量非常高。近几年来,陕北地区大力发展白绒山羊养殖业,以此来助力精准扶贫。因此白绒山羊的养殖情况影响着陕北地区的经济收益情况,所以要重视白绒山羊的养殖技巧。本文阐述了白绒山羊的体型特征和生活习性,分析了白绒山羊的养殖技术,以此来发展白绒山羊养殖助力精准扶贫。   一、生物习性   (一)体型特征  白绒山
期刊
一、 引言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组织面对越来越多的风险和竞争因素,为了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组织必须通过持续进行变革才能生存下去。为了成功实现这一目标,组织比以往更需要依赖员工。然而传统的组织变革研究过于关注宏观层面,忽视了对变革中的重要因素—人的关注,组织变革的关键是人的变革,人的行为改变对组织变革的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境下,积极主动的员工行为变得日益重要,因为这会带来新的工作角色,
期刊
在新经济发展态势下,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有效的提升发展水平,需要结合国外的乡村旅游产业经营方式进行分析,明确管理和经营的要求。本文对乡村路旅游产业管理者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包括制定发展规划和项目计划,制定产业相关制度,并且阐述了乡村旅游产业经营者的作用。通过分析国外乡村旅游的特点来为我国的产业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引言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新经济时代,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中华古籍如何被更好地传承下去也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除了传统的修复与保护外,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古籍资源,推广古籍阅读是让古籍传承下去的关键。如今,我们所说的古籍阅读并不只局限于古籍本身的扁平式阅读,而是还包括其延伸出来的一系列制作过程、修复工艺、流传历史等的立体化阅读。  古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如今多被图书馆、博物馆、高校或私人藏书家收集,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发展,供应链的管理为各国企业密切重视,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更新的机遇,人们改变了商品交易的方式,改变了物流和信息流之间的关系。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物流管理成为了弄潮儿所非常感兴趣的行业。供应链成为物流行业非常重要的发展因素,而供应链的优化促使了物流管理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一、引言   电子商务
期刊
第三方支付指的是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中国现代社会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的技术产生新的推动力,新的盈利模式也开始逐渐发展,产业升级。正是由于商品经济和电子商务的不断繁荣,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引人注目,第三方支付的学术研究成果却较为零散,不够丰富,那么针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完善第三方支付体系的研究,并以统一的研究结果论证其改革和发展的意义,将为其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引言
期刊
在网络时代下,企业的行政管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企业应将行政管理进行全面的改善,有效利用网络技术,提升行政管理的水平。本文对行政管理内涵进行了概括,阐述了网络时代下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挑战,包括缺少透明化制度,管理模式落后,人员素质低。分析了网络时代下行政管理的发展机遇,包括创新企业行政管理模式,收集可靠的行政信息以及提升企业行政管理效率,通过行政管理的创新,使企业能够稳定的发
期刊
以土地管理为基本点,试分析土地管理的本质。对土地管理的制度的本质与性能,及相关条例进行辩证分析。针对土地管理对土地管理制度涉及的法律法规做出详细的阐述,分析土地管理的影响。优劣点的详细阐述,列出土地管理的优点及目前社会意识形态下,法律仍然存在的漏洞与缺点,做出一些对策来完善我国建筑法律,提高我国土地管理的严谨性,改善人民生活状态。  在经历烽火连战的岁月之后,国内局势趋于平稳,人家逐渐开始在衣食住
期刊
重建吉林省的关键是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大量流失严重限制了吉林经济的转型和现代化。因此,这是为人才的发展和动力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的关键。应增加对高端人才的补贴。文章从人口外流的角度具体解释了吉林省经济下滑的原因,并系统地分析了吉林省人口外流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本课题的选择,不仅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者认识吉林省人口外流的信息提供提供科学、合理的现实参考,还可以加深学者对吉林省人口外流规律和特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