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神经外科行诊疗的64例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0月之前的的32例患者为常规组,2018年10月之后的32例患者为预见组,本院于2018年10月对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疼痛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2h、24h、36h,预见组的疼痛评分均小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疼痛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佳应用效果。
  【关键词】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疼痛预见性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3-169-02
  神经外科手术可对患者机体产生一定刺激或损伤,进而可能引发强烈疼痛。疼痛是一种主观不愉快感受和体验,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称人体五大重要生命体征,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症状,需要通过有效护理加以缓解,从而保障术后恢复[1]。疼痛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前瞻性、及时性护理方式,包括多方面措施。本研究以64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为对象,分析术后疼痛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疗的64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n=32)为2018年10月之前的患者,预见组(n=32)为2018年10月之后的患者。预见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0.25±5.09)岁。常规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0.36±4.78)岁。全部患者术前术后均意识清楚,可正常交流,可准确描述自身感受,且都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予以对比。
  1.2方法
  本院于2018年10月开始对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后疼痛预见性护理,即常规组以常规护理待之,预见组以常规护理+术后疼痛预见性护理干预待之。疼痛护理干预措施为:①规划术后疼痛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案。当确定要行神经外科手术后,护理人员为每一位患者规划详细、针对的疼痛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案;②以疼痛知识为重点的术前宣教。开展以疼痛相关知识为重点的术前宣教,要使患者明白长海痛尺数字评分法的各个等级及其相应感受,了解神经外科手术疼痛感产生的原因、变化过程及影响,知道所用止痛药、麻醉药的作用,并教会其进行自我疼痛管理,当患者因对疼痛发展持悲观态度或意志力不强而产生药物依赖时,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止痛药的止痛原理及可能会产生的客观不良作用,帮助其摆脱药物依赖;③加强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在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平等、友好沟通的前提下,及时把握患者心理状态及现实所需,利用科学的心理引导方式,使患者放平心态,保持良好情绪,从而配合治疗。④加强环境护理。环境护理中,最佳病房温度为24~25℃,适宜病房相对湿度为55℃左右,每日开窗通风1~2次,每天以空气负离子机消毒处理2次,尽力消除外界噪音,控制与患者交流时间,减少病房探访次数,并进行集中治疗与护理,从而尽可能减弱病房环境刺激。⑤针对化镇痛护理。护理人员要遵照医嘱予以患者相应镇痛护理,并对患者用药后反应予以密切观察,如果出现异常状况,要立即通知主治医师,并帮助医师进行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
  ①以长海痛尺数字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状况,评分0~10分,共5个等级,0分(无痛)、2分(轻度疼痛,即疼痛可耐受,正常睡眠不受影响)、4分(中度疼痛,即疼痛不可耐受,正常睡眠受到影响,予以止痛药后才可正常入睡)、6分(重度疼痛,即疼痛根本不能耐受,正常睡眠受到影响,普通止痛药已趋近无效,须进行麻醉止痛)、8分(剧烈疼痛,正常睡眠受到影响,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10分(超级疼痛,正常睡眠受到严重影响,已产生相应术后并发症)[2]。
  ②以自制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共包括10个问题,每问4~5个选项,总分100分。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75分≦评分﹤90分为一般满意,评分﹤75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 %、n)分别以t检验与。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12h、24h、36h的疼痛程度对比
  术后12h、24h、36h,预见组的疼痛评分均小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预见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75%,高于常规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结论
  为保障手术效果、减弱患者不适感,针对神经外科手术的疼痛控制研究亟待深入。疼痛预见性护理,通过规划护理方案、侧重性健康教育、强化式环境护理与心理干预、针对化镇痛等措施,减弱患者实际痛感,提升其疼痛耐受性,从而深层次影响术后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3]。各护理措施的要点或作用为:①护理方案规划,要在充分听取主治医师建议后,将手术日期、病症类型与严重程度、患者家庭背景、患者文化程度等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并在执行过程中作出实用性改进;②健康宣教时,术前宣教内容要全面、具体、形象,以有效消除患者因一无所知而产生的消极心态,增强其治疗信心,同时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良好沟通,使其观察、监督、帮助患者;③术后疼痛感会基于三方面要素而产生,手术伤害、外界刺激与个人主观。外界因素与个人主观可通过强化式心理干预予以正向改变,心理干预要深入患者内心,不可浮于表面;④病房环境会对患者内心感受产生直接影响,护理人员要强化环境护理,使患者处于干净整洁、安静透气、温度最佳、湿度适宜的环境中;⑤镇痛方式有脱水药物给予、镇静剂给予、一般止痛药物给予、麻醉等,疼痛程度及体征不同,镇痛方式不同,护理人员要依据患者状态、病情等进行针对护理[4-5]。
  本研究以64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预见组与常规组,结果显示:术后12h、24h、36h,预见组的疼痛评分均小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术后疼痛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疼痛感,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红艳, 刘静, 徐小丽.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ICU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 2016, 22(25):106-107.
  [2]覃红英. 预见性护理在腰椎骨折疼痛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 v.7(02):77-78.
  [3]魏莉. 预见性护理对ICU多发伤患儿疼痛与焦虑的效果观察[J]. 贵州医药, 2017(11):105-106.
  [4]高連珠.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手术配合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6):838-839.
  [5]晏飞, 张晶, 左昌兰. 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27):5391-5391.
其他文献
【摘要】内分泌副肿瘤综合征(EPNS)可以使患者的临床过程,治疗反应,预后变得复杂。前列腺癌是第二易发生EPNS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前列腺癌EPNS是由恶性前列腺癌细胞产生异位特定的分泌成分引起,发生EPNS的前列腺癌表现出广泛的恶性潜能。这些综合征往往发生在晚期和侵袭性阶段。临床上新的治疗方法提高了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从而使EPNS的发生更常见,最重要的是异位库欣综合征、恶性肿瘤体液性高钙血症
期刊
【摘要】 目的 讨论医院感染控制中采用科室感控小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9年2月间我院收纳40例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回顾分析分将其中20例纳进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开展),剩余20例纳进实验组(按科室感控小组模式进行开展),比较2组控制感染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是9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实验组消毒隔离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
【摘要】医学考试是公平、公正、科学地检验应试者水平、选拔医学人才的主要手段,为提高医学考试管理机构对考生的服务能力,针对目前医学考试管理机构对政策尺度把握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提出主要从考试管理和谐环境、完善考试违规处理的法律程序、科学管理考试过程等方面加强人性化管理的制度把握和管理,平衡人性化与法制化、人情化与个性化之间的关系,促使管理更为科学化、人性化。  【关键词】人性化;科学化;考试管理
期刊
【摘要】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是基于临床诊断结果定义的功能状态诊断,并非具体的疾病名称。此证依照病程可分为慢性、亚急性与急性。随之临床对前庭功能低下认识的不断加深发现,该症可随之人类年龄的增长而加大患病风险。现阶段,针对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患者开展相关康复治疗,是改善患者前庭功能状态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就单侧前庭功能低下的前庭康复训练方法展开讨论,分别介绍凝视稳定性训练、习服训练、敏感环境及动态条件下的平衡
期刊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生态下,对医务人员依法依规执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于医务人员一旦出现违法违纪时,医疗机构职能管理部门在医务人员的监督执纪问责中正确依据一些条文法规去定性、去处理医务人员,让医务人员信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医院纪委及人事管理部门在开展医务人员管理中,落实各自的职能,合力去抓好医务人员的管理工作,共同做好医务人员监督及执纪问责这项工作很有必要。  【关键
期刊
【摘要】现如今,因交通事故、工业操作、运动等因素所造成的膝关节创伤疾病日益增加,成为骨科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疾病之一。膝关节是机体中最大的关节,解剖学结构复杂,常规临床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患者预后效果较差。随着现代关节镜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为膝关节创伤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关键词】关节镜;微创手术;膝关节创伤;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期间骨科收治的68例实施关节置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无痛组各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无痛组实施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无痛组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护理
期刊
【摘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难治性致盲新疾病,给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新生血管性的发病机制较为繁杂,包含视网膜炎症、缺血缺氧或外伤等。但该病相对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给临床治疗造成一定的难度。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3-228-02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因各种因素引发的纤维血
期刊
【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在这次抗击、防控疫情的战役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继承这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走出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医药的误区,中药的质量及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论文通过对中药来源、炮制、包装运输、储存管理、煎制、中药的服法与禁忌等多个因素的探讨,提出了影响中药疗效的多方面因素,并对推广实施中药GAP和GMP管理和提高中医药人的从业道德标准,倡导“医为仁术”提出建议和
期刊
【摘要】原发性痛经为妇科常见疾病,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中成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服用简便。临床选药应当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中成药。现结合近几年的相关文献报道,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成药的功效、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原發性痛经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成药;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