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文本资源,选择教学内容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利用现有的文本资源,选择教学内容,是困扰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话题。作者结合实例,重点探讨了《不知疲倦的人》中排比句的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 阅读 排比句教学
  一、引言
  基于阅读背景材料,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最大程度地利用文本所提供的内容信息、语言形式和情感因素,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对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进行有序的训练,旨在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是从汉语学习的特点出发,在提炼文章重要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敲词、句、段的结构,以及词、句、段的组合与文章主旨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仅要读懂作者说了什么,更要知道作者是怎么说的,和作者为什么这樣说。
  二、案例片段
  ……
  (一)学习课文《不知疲倦的人》第二段1.(出示第二节)指名读。
  思考:为什么分成两种颜色?(出示:什么时候,陈景润在干什么)
  2.3人合作读,体会句式。
  3.小结排比句。这样的句式出现了几次?像这样3个或者3个以上,相同句式组成的句子称为排比句。24课我们已经接触到了排比句。24课中的排比句是由3个或3个以上结构相同的词组组成的。今天我们学到的是排比句的另一种形式,是由分句组成的。词组之间的符号是逗号,分句之间的符号用分号。请同学们圈出分号,把这两个关键词语写在第二节的旁边。(出示: 排比句(句式相同 3句以上)分号圈出)……
  过渡:课文中还有一节也用来排比句,快速阅读课文,找找哪一节也用了排比句……
  (二)学习课文第五节
  1(出示第五节)默读用浪线划出排比句。
  2.交流判断:这句句子是不是排比句呢?我们一起来判断。首先看一看,句式是否相同?是什么句式?第二个要点是,3次以上,有几句分句?
  3.朗读背诵。小组接龙读四句分句——根据提示背诵。
  ……
  三、分析反思
  《不知疲倦的人》讲的是陈景润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的故事。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记叙,先总写陈景润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第1节);再撷取了陈景润生活、工作中的几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陈景润不知疲倦、孜孜以求、争分夺秒的工作、生活状态(2-5节);最后写陈景润终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最后一节)。
  三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分水岭,通过前两年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积累了认字、读文的基本能力。因此本课的词语教学我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先理解“疲倦”再到“不知疲倦”的意思;从分析“攀”的字形,从而理解字义,用事物演示的方法理解“一沓”。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一读就懂。文章结构很清楚,但朗读没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文章该怎么上。最终,我把重点放在排比句的教学:
  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排比的句子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的相关的内容,他们的关系是并列或递进的。一般情况下,各部分又常用共同或相近的提示语。运用排比句,可方便地集成作文材料,能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在教学排比句时,我分了以下几个环节:1读,感知排比句的句式结构,2读,讲解排比句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在学生旧知的基础上出发。3读,感受排比句的作用。这并不意味排比句的教学结束了,在教学第5节时,我还对排比句进行了复习巩固,让每个学生真正明确排比句的几个要点。最后,我还请学生自己学习写排比句,让他们真正掌握排比句。
  这里说到写排比句,就不得不说练习的设计要有坡度,试教时,我就是出示了填空,叫学生写。和前面的教学就毫无关联,经过凌老师的分析,这次我教学中,先出示第5课的课文,帮助学生重温写作材料,再请一个同学先完成第一分句,让学生分析句式,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写,这样的练习设计既考虑到教学与练习之间难度的逐级提升,也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完成练习的需要,进而达成化难为易之目的;一个练习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已有能力,又要考虑对新任务的准备程度,进而符合学生由低到高的认知规律。为此,练习设计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减缓题目坡度,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适当增加“台阶”,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逐级攀升,逐渐提高。
  最后,要说说这堂课中,我多次让学生在课堂中动动笔。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革命老人”徐特立曾说:“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更是强调读书要动笔。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训练方法,是老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许昌路第五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伴着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课间游戏是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之一,由于课间游戏在活动内容、地点、对象的选择上完全由幼儿自由控制,自由安排,课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开展各种游戏的环境,孩子们可以轻松的进行交流、交往,因
期刊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区英语优质课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在赛后的交流中,老师们纷纷称赞我这节课的媒体选择恰当,为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遂将其中的部分教学内容记录如下,以和同行们商讨。  片段一:新授环节  (新词教授完后,进行句型“Look out!”的教学。)  T:Look!This is a jeep and a bus. (老师一手拿一辆车,在讲桌上相向而行。)  T:Is it
期刊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的意思。  运用”读——悟——议——诵”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  感悟看林人、作者和白桦林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人物品质,体会人物情感。  难点:理解课题的内涵。  教法:“依词叩问”,即依托词语,叩问文本内涵和根源,追寻文本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思想。  学法:“读——悟——
期刊
【摘要】前苏联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就是说,在学校教育中,数学活动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一个人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小学生主要以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为主,并通过一定的观察、实践、讨论和想象等活动,逐步实现向理性认识和抽象思维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如果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形象、活泼生动和音像和谐的独特优势,来发挥无可比拟的表现力和感染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对第一阶段写话提出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而在实际教学中,低年段教师都在识字上花大工夫,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说话、写话的要求。于是出现了与中年级习作脱节的现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为了给中年级习作作铺垫,打伏笔,以便使低段写话向中段习作顺利过渡,苏教版教材二年
期刊
创造性律动是指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地富于个性和创造性地做出符合音乐性质、结构与节奏的身体动作的一項活动,也是我园主课题研究中的一项核心研究内容。在创造性律动活动的开展中,我们重视的是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自主创编。笔者在开展创造性律动教学时,主张创造应该建立在快乐有趣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热情,感受创造乐趣。因此从幼儿立场出发,营造愉悦的氛围、创设美妙的情境、开展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立足于优秀文学资源,让学生接触世界优秀文学,培养高尚情操和道德涵养的人性课堂。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去阅读经典,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通过有步骤的科学指导,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阅读人生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课外经典阅读 阅读习惯  每个小学生都是有独立思想、富有个性的人,教师不应该让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束缚他们的思想和想象力,而应该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由此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那么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一、语文学习良好习惯之我见  1.提前预习的习惯。子曰:“温故而知新。”通过预习,学生不仅可以使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自信,还可以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期刊
【摘要】文学鉴赏,是指对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尤其是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作品意境等的把握、理解、感受和评价。它是一个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中考语文必考的内容之一。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除了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阅读和练习,以形成各种阅读技能外,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品质。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可促进学生自觉的学习阅读技巧,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阅读质量,并能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期刊
【摘要】创造常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本文主要讲述了几种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常用途径,及在此过程中师生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创造性 思维 英语教学 激发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认为:“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人的语言能力以他的思维为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应该从他们的思维能力入手。  一、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新课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