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教育失衡待决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206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伟大复兴的出路在哪里?在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实力,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2000年,国家宣佈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到2010年,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已经分别达到99.70%和95%。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村人口的教育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乡村教育:正受到排斥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乡村社会越来越边缘化。为了避免边缘化,乡村教育走城市化之路,大批的农民湧进城市,成为“城里人”。乡村教育向城市教育贴近,乡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子女未来能走出大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被灌输的概念与目之所及的现实之间的差距让他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厌恶农村生活,这是一种从空间到精神的背离,一种因不认同乡村社会而产生的主动逃离,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层面所种下的恶果。由此衍生出的背离感让他们几乎没有反哺乡村的意识和行为。由此产生了恶性循环,回来建设乡村的人越来越少,乡村越来越荒凉,乡村教育越来越落后。
  现今,我国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定、教材内容的编选、考试内容的设定,都以城市学生为依据,忽视了农村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学生的承受力。课程的很多内容和考试内容所反映的热门话题都是在城市背景下的,农村的孩子根本无法体会,甚至有的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连想像的空间都没有。在农村实际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传授在农村中所需知识、技能和思想,反之,更多的是教育他们向往外面的城市生活,城市在这里成了工业、现代化和幸福生活的象征,这是他们在乡村学校中接受的一种明确的意识。那些显现与渲染高楼大厦、立交桥、大街、公园、古跡与机场画面及文字足以形成城市生活的强烈诱惑。久而久之,教育便失其本心。
  乡村教育受到排斥还体现在户籍问题上,随着扩招的大力发展,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但乡村学生卻越来越少,很大程度上就是地方户籍保护主义造成的恶果。再加上高校对本地区招生的保护主义更是令乡村的孩子雪上加霜,乡村的孩子要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卻要付出比城里人多出好几倍的努力。据统计,北京大学在北京市招的学生佔其招生总数的13%,而其他全国各地学生加起来只佔北大招生总数的87%,各省平均不到3%;复旦大学在上海市的招生数佔总招生数的40%,武汉大学在湖北省招生佔50%,浙江大学在浙江省招生佔70%。高校在本地区的招生分数线要比外地的招生分数线低出200到300分之多。这些直观的数据表明,部属院校高考招生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对其他地域考生而言,这种与各省区人口基数比例极不协调的招生计划在性质上是一种地域歧视,是对其它地方的严重排斥,它侵犯了外省区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本就是生活在艰苦环境底下的乡村学生,不应在他们成长和学习的道路上加设一道道的阻碍。
  乡村教育:“空心”
  加重农民负担
  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减轻了我国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沉重人口压力,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计划生育使得中国至少减少了将近一亿的人口。农民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大多数农民也认为生一个已经够了,在有些地区本可以生二胎的农村家庭也不愿意再生。大多数乡村青年外出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同时也把自己的孩子带出了乡村,接受大城市的教育。在乡村人口出生率逐年递减和人口的大量流失的双重压力下,乡村慢慢地变成“空心”村,只剩下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老无所养,幼无所教,乡村学生的数量急剧减少,大量的教学资源被闲置,教学成本上升,很多乡村学校和教学点不得不撤销。
  在农村昂贵的学费,使家长对教育产生畏惧感。有见识一点的家长辛苦一点也要供孩子上学,有两、三个孩子的家庭就选择只让一个小孩上学,尽量缩短其他的孩子的受教育时间,有些孩子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这直接地导致乡村教育的“空心”化程度加剧。
  出於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减少教学成本的考虑,各个地区开始重新安排中小学的佈局,把大量的村小学教学点撤离並入乡镇集中地的小学当中,这样做既有利於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解决了村小学人数减少无法维持的困境。
  因此,面对着现实,调整教学点必须要与农民的承受能力结合起来,必须尊重大多数农民的意愿。调整的同时也应出台一些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学校教育部门应该对寄宿的贫困学生实行生活补助,减免贫困家庭的孩子生活教育费用。正如一位乡村家长所说的:要是国家能把我们孩子的教育问题解决了,他们再也没什么问题了,农村也没什么问题了。
  乡村教育:教师资源缺乏
  中国乡村严重缺乏教师,全国乡村教师472.95万人,承担着6600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肩负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並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神圣使命。最近几年,师范类学生真正到农村学校就业的卻是微乎其微。据了解,一所县级小学,成立十多年来,仅仅迎来两次毕业生,而有的村级小学,从未“正儿八经”分来过毕业生。有的学校好不容易分来一个毕业学生,但还未适应环境就会离开。留村的的教师以代理老师居多,学历普遍偏低、年龄较大、职业化水平很低、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这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大了乡村和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同样是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卻不能享受同样的教育质量。
  乡村地区偏远、生活环境恶劣、生活设施严重不足、教师的业余生活单调,很多大城市毕业的年轻教师都对这种生活一时难以接受。城乡教育之间的巨大反差,使农村教育缺乏吸引力,很多教师只是将其看成一种往上爬的阶梯,这是相当多的农村初任教师的心理状态。由於教师资源缺乏严重,一些教师被要求同时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强度加大、工作时间过长、每天都累得有气无力。在这种生活条件差、工资收入低、工作辛苦、吃饭难、单身老师谈对象难、成家难的环境下,有谁愿意心甘情愿地来乡村学校呢?甚至在本乡村长大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也不愿意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社会上把太多的关注都给了学生,而老师卻往往被忽略了,教育的主管部门应该切实解决乡村教师的难处,好让他们能够安心留在农村教书。提升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他们的生活教学环境,关注乡村教师的生存和生活,是确保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同时出台吸引大学毕业生去乡村教学的优惠政策,哪怕每年只有一半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去乡村工作,乡村教师资源缺乏的问题就基本解決了。
  中国社会的贫弱落后最深刻的根源在於民智不开,只有教育才是挽救国家民族於危亡衰败的救国之道,只有教育才具有改造社会的强大功能。教育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关係着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当今社会的任何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教育的问题。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我们应该重新举起陶行知乡村教育和乡村改造的大旗,共同关注和参与乡村教育的改造,为乡村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中国的振兴,尽上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其他文献
33年前的1978年,我已移居美国五年,当时中国内地文化大革命快将结束。敝乡中山县一位堂阿姨,是一位市政府医院赤腳医师,擅长针炙,她早前由石歧偷渡来澳门。小住三年后,又”屈蛇”(粤语,即偷渡)过香港,继而利用联合国难民身份,(当时中国尚未加入联合国),成功申办来美居留,目的地是加州洛杉矶。因为她在当地举目无亲,暂在教会栖居。她致电找我求助,欲在加州开展针炙事业。斯时我人在德州经商,对罗省不熟,並无
期刊
乞丐追讨“彩头” 新郎新娘无奈  10月13日,在浙江嘉兴市区环城西路,一对拍婚纱照的新人刚走出车,便被一群乞丐团团围住,有备而来追讨“彩头”,让新郎和新娘一脸的无奈。    华西村“黄金酒店”总统套房10万元住一晚  江苏省无锡市,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苏省江阴华西村,农民集资30亿元建起的“黄金酒店”於10月8日开业。该酒店成为中国最大的单体酒店之一,楼体高度328米,共74层,列中国第八、
期刊
澳門旅遊文化活動中心,俗稱“黃屋仔”,是一個感受中西文化風情及舒適寫意的休閒小站。在這幢典雅的五層葡式建築物內,除了為旅客提供更豐富的澳門旅遊、酒店、餐飲及交通等資訊之外,地面層還設貨幣兌換服務及展示售賣“澳門製造”品牌的產品。  一樓葡式茶座—葡國好嘢(Lusitanus),提供葡式小吃,亦展示葡萄牙工藝品、葡萄牙產品如酒類、咖啡及食品等,並設有小賣部,此外,逢周末有葡萄牙傳統音樂表演。二樓中式
期刊
兩年一度的”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於9月16日至20日在重慶市召開,海內外六百餘位華文傳媒代表出席“首腦峰會”。市委書記薄熙來、市長黃奇帆、國務院僑辦主任李海峰、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董雲虎以及重慶市人大、政協等主要領導人與代表們見面。該屆論壇陣容浩大、規模空前,來自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四百餘位華文海外媒體領軍人物聚首山城,以“國際話語體系中的海外華文媒體”為主題,展開交流和對話。  薄熙來致辞說:
期刊
元月中旬,在新加坡发行《澳门月刊》的多位负责人来澳门拜访交流。他们认为元月十日至十三日期间,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一行访问新加坡,间接地对《澳门月刊》在新加坡的发行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新加坡政府有务实高效廉洁的作风,有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政府不会轻易被红顶商人所左右;有健全的法治建设体系,严格的法律制度,司法监督也非常得力,其法官、检察官、廉政官员可以完全不受权势干预独立办案。而澳门
期刊
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於2011年10月10日在台北舉行的“國慶”盛典上發表題為《百年奮鬥 民主台灣》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表達了執政的國民黨主流派的主要政見。平心而論,馬英九的此番講話用心良苦,確實不無可取之處。例如,他強調“辛亥雙十是海峽兩岸共同的記憶與資產”,“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他承認“兩岸和平是台灣繁榮發展的必要條件”,“大陸已經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順差來源與投資地區”,“大陸
期刊
为什么澳门贸促局如此不知所谓  2010年澳门贸促局在澳门市民眼里是“最受质疑的部门”。其实,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更不用说该局每年例牌式搞所谓贸易展览,到底展示了些什么?又招揽了些什么?这些早就在澳门市民眼里见惯不怪了,用一句本土方言来说:那就是玩野。特别让市民最不顺眼的是,近年的贸促局玩得太傻,玩得让市民认为不知是其上司的管教无方,还是贸促局内部主事者根本就是不明事理。正如《澳门月刊》168期
期刊
2011年度第一次髓育委員會會議,2月14日於奥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由社會文化司司長、體育委員會主席張裕主持。
期刊
2011年的10月10日,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与澳门有著深厚渊源的辛亥革命,澳门早已开始筹划相关活动。元月6日,由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大会主席崔世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高燕等一行60余人组成的澳门地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组委会参访团抵达武汉武昌红楼,拜谒孙中山先生塑像,並就策划启动系列纪念活
期刊
每年有近千万遊客朝拜澳门各大小庙宇,所谓的“灯油钱”塞满了大大小小的功德箱。澳门文化局投放大量资源修缮庙宇,而对这些庙宇的财政收入卻从无向社会有任何交待,难怪社会质疑是否有人与寺庙有枱底交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