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伟大复兴的出路在哪里?在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实力,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2000年,国家宣佈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到2010年,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已经分别达到99.70%和95%。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村人口的教育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乡村教育:正受到排斥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乡村社会越来越边缘化。为了避免边缘化,乡村教育走城市化之路,大批的农民湧进城市,成为“城里人”。乡村教育向城市教育贴近,乡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子女未来能走出大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被灌输的概念与目之所及的现实之间的差距让他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厌恶农村生活,这是一种从空间到精神的背离,一种因不认同乡村社会而产生的主动逃离,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层面所种下的恶果。由此衍生出的背离感让他们几乎没有反哺乡村的意识和行为。由此产生了恶性循环,回来建设乡村的人越来越少,乡村越来越荒凉,乡村教育越来越落后。
现今,我国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定、教材内容的编选、考试内容的设定,都以城市学生为依据,忽视了农村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学生的承受力。课程的很多内容和考试内容所反映的热门话题都是在城市背景下的,农村的孩子根本无法体会,甚至有的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连想像的空间都没有。在农村实际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传授在农村中所需知识、技能和思想,反之,更多的是教育他们向往外面的城市生活,城市在这里成了工业、现代化和幸福生活的象征,这是他们在乡村学校中接受的一种明确的意识。那些显现与渲染高楼大厦、立交桥、大街、公园、古跡与机场画面及文字足以形成城市生活的强烈诱惑。久而久之,教育便失其本心。
乡村教育受到排斥还体现在户籍问题上,随着扩招的大力发展,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但乡村学生卻越来越少,很大程度上就是地方户籍保护主义造成的恶果。再加上高校对本地区招生的保护主义更是令乡村的孩子雪上加霜,乡村的孩子要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卻要付出比城里人多出好几倍的努力。据统计,北京大学在北京市招的学生佔其招生总数的13%,而其他全国各地学生加起来只佔北大招生总数的87%,各省平均不到3%;复旦大学在上海市的招生数佔总招生数的40%,武汉大学在湖北省招生佔50%,浙江大学在浙江省招生佔70%。高校在本地区的招生分数线要比外地的招生分数线低出200到300分之多。这些直观的数据表明,部属院校高考招生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对其他地域考生而言,这种与各省区人口基数比例极不协调的招生计划在性质上是一种地域歧视,是对其它地方的严重排斥,它侵犯了外省区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本就是生活在艰苦环境底下的乡村学生,不应在他们成长和学习的道路上加设一道道的阻碍。
乡村教育:“空心”
加重农民负担
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减轻了我国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沉重人口压力,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计划生育使得中国至少减少了将近一亿的人口。农民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大多数农民也认为生一个已经够了,在有些地区本可以生二胎的农村家庭也不愿意再生。大多数乡村青年外出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同时也把自己的孩子带出了乡村,接受大城市的教育。在乡村人口出生率逐年递减和人口的大量流失的双重压力下,乡村慢慢地变成“空心”村,只剩下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老无所养,幼无所教,乡村学生的数量急剧减少,大量的教学资源被闲置,教学成本上升,很多乡村学校和教学点不得不撤销。
在农村昂贵的学费,使家长对教育产生畏惧感。有见识一点的家长辛苦一点也要供孩子上学,有两、三个孩子的家庭就选择只让一个小孩上学,尽量缩短其他的孩子的受教育时间,有些孩子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这直接地导致乡村教育的“空心”化程度加剧。
出於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减少教学成本的考虑,各个地区开始重新安排中小学的佈局,把大量的村小学教学点撤离並入乡镇集中地的小学当中,这样做既有利於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解决了村小学人数减少无法维持的困境。
因此,面对着现实,调整教学点必须要与农民的承受能力结合起来,必须尊重大多数农民的意愿。调整的同时也应出台一些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学校教育部门应该对寄宿的贫困学生实行生活补助,减免贫困家庭的孩子生活教育费用。正如一位乡村家长所说的:要是国家能把我们孩子的教育问题解决了,他们再也没什么问题了,农村也没什么问题了。
乡村教育:教师资源缺乏
中国乡村严重缺乏教师,全国乡村教师472.95万人,承担着6600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肩负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並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神圣使命。最近几年,师范类学生真正到农村学校就业的卻是微乎其微。据了解,一所县级小学,成立十多年来,仅仅迎来两次毕业生,而有的村级小学,从未“正儿八经”分来过毕业生。有的学校好不容易分来一个毕业学生,但还未适应环境就会离开。留村的的教师以代理老师居多,学历普遍偏低、年龄较大、职业化水平很低、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这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大了乡村和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同样是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卻不能享受同样的教育质量。
乡村地区偏远、生活环境恶劣、生活设施严重不足、教师的业余生活单调,很多大城市毕业的年轻教师都对这种生活一时难以接受。城乡教育之间的巨大反差,使农村教育缺乏吸引力,很多教师只是将其看成一种往上爬的阶梯,这是相当多的农村初任教师的心理状态。由於教师资源缺乏严重,一些教师被要求同时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强度加大、工作时间过长、每天都累得有气无力。在这种生活条件差、工资收入低、工作辛苦、吃饭难、单身老师谈对象难、成家难的环境下,有谁愿意心甘情愿地来乡村学校呢?甚至在本乡村长大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也不愿意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社会上把太多的关注都给了学生,而老师卻往往被忽略了,教育的主管部门应该切实解决乡村教师的难处,好让他们能够安心留在农村教书。提升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他们的生活教学环境,关注乡村教师的生存和生活,是确保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同时出台吸引大学毕业生去乡村教学的优惠政策,哪怕每年只有一半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去乡村工作,乡村教师资源缺乏的问题就基本解決了。
中国社会的贫弱落后最深刻的根源在於民智不开,只有教育才是挽救国家民族於危亡衰败的救国之道,只有教育才具有改造社会的强大功能。教育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关係着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当今社会的任何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教育的问题。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我们应该重新举起陶行知乡村教育和乡村改造的大旗,共同关注和参与乡村教育的改造,为乡村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中国的振兴,尽上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乡村教育:正受到排斥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乡村社会越来越边缘化。为了避免边缘化,乡村教育走城市化之路,大批的农民湧进城市,成为“城里人”。乡村教育向城市教育贴近,乡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子女未来能走出大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被灌输的概念与目之所及的现实之间的差距让他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厌恶农村生活,这是一种从空间到精神的背离,一种因不认同乡村社会而产生的主动逃离,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层面所种下的恶果。由此衍生出的背离感让他们几乎没有反哺乡村的意识和行为。由此产生了恶性循环,回来建设乡村的人越来越少,乡村越来越荒凉,乡村教育越来越落后。
现今,我国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定、教材内容的编选、考试内容的设定,都以城市学生为依据,忽视了农村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学生的承受力。课程的很多内容和考试内容所反映的热门话题都是在城市背景下的,农村的孩子根本无法体会,甚至有的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连想像的空间都没有。在农村实际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传授在农村中所需知识、技能和思想,反之,更多的是教育他们向往外面的城市生活,城市在这里成了工业、现代化和幸福生活的象征,这是他们在乡村学校中接受的一种明确的意识。那些显现与渲染高楼大厦、立交桥、大街、公园、古跡与机场画面及文字足以形成城市生活的强烈诱惑。久而久之,教育便失其本心。
乡村教育受到排斥还体现在户籍问题上,随着扩招的大力发展,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但乡村学生卻越来越少,很大程度上就是地方户籍保护主义造成的恶果。再加上高校对本地区招生的保护主义更是令乡村的孩子雪上加霜,乡村的孩子要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卻要付出比城里人多出好几倍的努力。据统计,北京大学在北京市招的学生佔其招生总数的13%,而其他全国各地学生加起来只佔北大招生总数的87%,各省平均不到3%;复旦大学在上海市的招生数佔总招生数的40%,武汉大学在湖北省招生佔50%,浙江大学在浙江省招生佔70%。高校在本地区的招生分数线要比外地的招生分数线低出200到300分之多。这些直观的数据表明,部属院校高考招生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对其他地域考生而言,这种与各省区人口基数比例极不协调的招生计划在性质上是一种地域歧视,是对其它地方的严重排斥,它侵犯了外省区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本就是生活在艰苦环境底下的乡村学生,不应在他们成长和学习的道路上加设一道道的阻碍。
乡村教育:“空心”
加重农民负担
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减轻了我国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沉重人口压力,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计划生育使得中国至少减少了将近一亿的人口。农民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大多数农民也认为生一个已经够了,在有些地区本可以生二胎的农村家庭也不愿意再生。大多数乡村青年外出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同时也把自己的孩子带出了乡村,接受大城市的教育。在乡村人口出生率逐年递减和人口的大量流失的双重压力下,乡村慢慢地变成“空心”村,只剩下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老无所养,幼无所教,乡村学生的数量急剧减少,大量的教学资源被闲置,教学成本上升,很多乡村学校和教学点不得不撤销。
在农村昂贵的学费,使家长对教育产生畏惧感。有见识一点的家长辛苦一点也要供孩子上学,有两、三个孩子的家庭就选择只让一个小孩上学,尽量缩短其他的孩子的受教育时间,有些孩子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这直接地导致乡村教育的“空心”化程度加剧。
出於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减少教学成本的考虑,各个地区开始重新安排中小学的佈局,把大量的村小学教学点撤离並入乡镇集中地的小学当中,这样做既有利於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解决了村小学人数减少无法维持的困境。
因此,面对着现实,调整教学点必须要与农民的承受能力结合起来,必须尊重大多数农民的意愿。调整的同时也应出台一些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学校教育部门应该对寄宿的贫困学生实行生活补助,减免贫困家庭的孩子生活教育费用。正如一位乡村家长所说的:要是国家能把我们孩子的教育问题解决了,他们再也没什么问题了,农村也没什么问题了。
乡村教育:教师资源缺乏
中国乡村严重缺乏教师,全国乡村教师472.95万人,承担着6600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肩负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並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神圣使命。最近几年,师范类学生真正到农村学校就业的卻是微乎其微。据了解,一所县级小学,成立十多年来,仅仅迎来两次毕业生,而有的村级小学,从未“正儿八经”分来过毕业生。有的学校好不容易分来一个毕业学生,但还未适应环境就会离开。留村的的教师以代理老师居多,学历普遍偏低、年龄较大、职业化水平很低、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这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大了乡村和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同样是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卻不能享受同样的教育质量。
乡村地区偏远、生活环境恶劣、生活设施严重不足、教师的业余生活单调,很多大城市毕业的年轻教师都对这种生活一时难以接受。城乡教育之间的巨大反差,使农村教育缺乏吸引力,很多教师只是将其看成一种往上爬的阶梯,这是相当多的农村初任教师的心理状态。由於教师资源缺乏严重,一些教师被要求同时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强度加大、工作时间过长、每天都累得有气无力。在这种生活条件差、工资收入低、工作辛苦、吃饭难、单身老师谈对象难、成家难的环境下,有谁愿意心甘情愿地来乡村学校呢?甚至在本乡村长大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也不愿意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社会上把太多的关注都给了学生,而老师卻往往被忽略了,教育的主管部门应该切实解决乡村教师的难处,好让他们能够安心留在农村教书。提升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他们的生活教学环境,关注乡村教师的生存和生活,是确保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同时出台吸引大学毕业生去乡村教学的优惠政策,哪怕每年只有一半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去乡村工作,乡村教师资源缺乏的问题就基本解決了。
中国社会的贫弱落后最深刻的根源在於民智不开,只有教育才是挽救国家民族於危亡衰败的救国之道,只有教育才具有改造社会的强大功能。教育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关係着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当今社会的任何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教育的问题。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我们应该重新举起陶行知乡村教育和乡村改造的大旗,共同关注和参与乡村教育的改造,为乡村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中国的振兴,尽上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