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T淋巴细胞由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抗原激活,并可介导许多风湿病的发生和演变。而T细胞本身的抗原受体(TCR)则是T细胞识别抗原及被激活的中心环节。一般认为,TCR的选择性表达可能与某些炎性风湿病的免疫病理有关。本文综合了TCR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同风湿病的发病机理研究及在进行新的免疫治疗上的意义。
【机 构】
:
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DepartmentofRheumatology,RoyalNorthShoreHospital,Sydney,Australia,100853,中国人民解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淋巴细胞由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抗原激活,并可介导许多风湿病的发生和演变。而T细胞本身的抗原受体(TCR)则是T细胞识别抗原及被激活的中心环节。一般认为,TCR的选择性表达可能与某些炎性风湿病的免疫病理有关。本文综合了TCR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同风湿病的发病机理研究及在进行新的免疫治疗上的意义。
其他文献
患者女,16岁。因反复骨折13年入院。患者出生后生长发育如正常小儿,3岁以后常因轻微跌倒出现骨折,入院前共累计左右侧股骨各5次,双侧胫骨各1次,12岁时一次股骨横行骨折愈合后留有20°成角畸形,致使患者跛行。本次因3月前出现左股骨新的骨折并感觉腰背及双腿骨痛不能独立行走而入院。患者智力正常,学习成绩优良,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疾病。
消化性溃疡发病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最后肯定。近年来,粘膜缺陷、尤其是免疫反应的参与和紊乱在溃疡病发生和发展以及转归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我们对经病理证实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标本进行了组织学染色及IgE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试图了解消化性溃疡组织学改变与IgE的关系,探讨IgE在溃疡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恶性肿瘤患者几乎都存在着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功能低下,它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过继性免疫疗法就是通过向肿瘤患者输注某些细胞素和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TH淋巴细胞所产生的细胞素白介素-2(IL-2)或基因工程重组白介素-2(rIL-2),可在体内外诱生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促进LAK细胞增殖并维持
患者男,59岁。因乏力、腹胀、尿少、转氨酶升高1年余,于1992年2月23日入院。患者曾于1990年7月因“克隆病”手术,术中输鲜血、血浆各200ml。查体:神志清楚,肝病面容,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有蜘蛛痣、肝掌。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查肝功ALT 74U,胆红素正常,总蛋白59g/L,白蛋白27g/L,凝血酶原时间21秒,凝血酶原活
采用7/8肾切除法制备了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大鼠模型并用中药淫羊藿进行实验治疗。结果提示淫羊藿可明显减轻肾脏的组织学改变和减少细胞外基质产生。
全国抗风湿病药物临床应用研讨会在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领导下,由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分会具体筹备,于1993年9月22日至9月24日在武汉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共130余人。其中以中青年医师为主。会议共收到论文250余篇,会议上交流100篇。近年来我国风湿病学专业已在全国许多医院中建立,随着风湿病临床队伍的日益壮大,正确、合理地使用各种抗风湿药物已是临床医师不容忽视的重
肺部平滑肌瘤是较罕见的良性肿瘤。吴遐[中华结核病杂志,1958,6∶245]首次报告2例后,至今国内仅有19例报告。我院1970年4月~1992年4月共收治5例,其临床资料见附表。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补体C3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测定等实验,观察了38例静注海洛因依赖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显示海洛因依赖者的RBC-C3bRR、RBC-ICR及C3浓度明显降低,而CIC含量则明显升高(P<0.01);吸毒时间与RBC-C3bRR、RBC-ICR、C3及CIC的变化密切相关(r分别为-0.67、-0.
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99例和阴性慢性胃炎74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慢性胃炎病人在消化不良症状、血清基础胃泌素水平、胃酸分泌及十二指肠胃反流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中度以上十二指肠胃反流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有减少趋势;在组织病理学方面两组差异有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