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a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分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从教师、教材和教法三者改革着手提出系统化整体推进创业教育模式优化的思路与举措,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提供经验借鉴,对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三教改革”;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3-0030-02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增强职业发展教育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学生培养就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1]。据麦可思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中显示,2019届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3.4%,且毕业三年内的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上升到8.1%。在校期间曾接受过的创业教育主要有创业教学课程、创业辅导活动,其有效性分别为67%和72%。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将推动实施“三教”改革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加以强调,教师、教材和教法是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因此,基于“三教改革”视域下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改革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中的不足
   (一)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
   由于我国推进创业教育的时间并不长,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丰富的教学案例作为参考,创业教育课程的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较强[2]。据调研,高职院校的创业课程大多采用大班制授课,学生数量较多,一方面不利于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单一,给创业课程的组织带来一定挑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教学方式的创新,故导致课程理论性较强,更多偏向理论说教,停留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学生较难体验到完整的创业过程,与创业实践脱节,以至于效果并不理想,无法适应学生对创业学习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对创业课程的期待。此外,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专业教育是基础;对于专业教育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是其进一步的升华[3]。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相对较为独立,普遍以模块形式存在,没有嵌入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很好地融入专业学习当中[4]。
   (二)创业师资队伍不健全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是一种既注重理念又注重能力的教育[5]。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当前创业课程的师资团队中,专业的创业师资不足,大部分都是由校内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兼任,师资力量薄弱、结构单一。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专业技能的教授,忽视了创业意识、能力等素质的培养。主要因为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缺乏企业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创业培训,缺乏对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致使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
   (三)教学辅助软件利用率不高
   为了使整个创业教学顺利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一些高职院校会采购专业的教学软件作为辅助教学,如帮助理解创业团队的创建、撰写商业计划书的创业基础综合模拟实训软件、模拟创业实战过程(开网店)的赋创网络创业培训平台等。据调查,由于创业基础课课时较少,课上并没有充足时间操作练习,且机房资源较为紧张,都以课后学生自行登录系统实战练习为主。但部分高职学生创业能动性较低,学习自觉性较差,把软件的操作练习当成任务,只有少部分学生真正认真学习操作,以至于辅助创业课程教学软件利用率并不算高。
   (四)創业孵化园作用不明显
   为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多数高职院校建设了创业孵化园,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并提供帮助指导,以减少学生的创业成本,降低其创业风险。但总体上效果并不好。据调查,各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园并未结合自身实际及办学特色进行定位,也并没有足够大的政策扶持力度。与此同时,创业孵化园并没有和校内的创业教育课程有效结合,且学校内外实践环境和各类创业教育资源缺乏有效的协同,仍存在脱节现象,限制了平台功能的发挥,导致创业孵化园作用并不明显。
   二、“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优化路径
   教师、教材和教法是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在创业课程构建中,教师是主体,教材是基础,教法是关键。本文从“三教改革”的角度,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立体化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针对高职院校提出创业教育模式优化路径,促进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推动“三教改革”的主体,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力量。创业师资团队的水平会影响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创业过程的指导以及教学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建设多元化的创业师资队伍,如成立校企双师工作室,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双师工作室是连接高职院校与校外企业的“实践共同体”[6],由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合作教学,校内教师包括具有丰富创业经验、扎实专业基础的老师,主要负责学生团队的组织、宣传、管理与指导,企业导师包括成功的企业家、新创企业负责人等,主要负责项目孵化、项目指导、资金支持等工作,借助知识结构的互补,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双师教学形式,还能有效缓解师资力量不足等现实问题。    (二)开发基于创业过程导向的优质教材
   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学习对象和学习条件。要坚持以教材为育人大纲,以课程建设为指导,制定教材标准,加快教材改革创新,完善教材建设制度和选用制度。依托企业,进行基于创业过程导向的教材开发。教材编写组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学校教学教师等组成,将企业的工作项目转化为教材内容,确保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紧密相关。加强创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重视创业教材更新,开发诸如活页、工作手册式的新形态创业教材,以提高创业课程教材整体质量。通过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学生分工、小组合作、成果展示、评价与沟通等环节,提高学生在项目设计与管理过程中的综合能力。
   (三)注重创业实践教育
   教法作为教学活动的工具和手段,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7]。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校企合作项目应用于教学,将企业实战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详细、明确的专业学习方向。创业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不同,需要培养学生形成创业意识,还应该遵循时代发展趋势,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快速适应社会,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应该使学生形成创业精神,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思维。教师需要了解创业教育在时代发展中的转变,打破以往固有的教育思维,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日常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需要注重创业实践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创业教育不单是理论知识的灌输,还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国家和高校层面组织应开展不同层次的活动和比赛来开展创业教育及促进学生创业[8]。
   (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在创业教育中,并不仅仅是开设一门课程,还需对对应专业的创业前景进行分析,立足于专业实际情况,并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通过专业教师引导,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中识别挖掘创业机会,在具体的创业项目中进行实战训练,完成项目团队的组建、项目的开发运营、企业经营等阶段,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完善知识架构。教师通过项目化教学的方式促进专创融合,提高学生的创业意愿和能力。与此同时,还可对现有的校内创业孵化园进行优化,打造出让每个专业都有一个依托专业特色建立的小型创客空间。
   三、结语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规范、标准以及统一的教学理念,但是高校教师需要意识到创业教育需要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同时应该从应用型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形成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素质,构建出满足大学生创业需求的教学模式。本文基于“三教改革”视域下探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优化路径,重点从教师、教材和教法三者改革着手提出系统化整体推进创业教育模式优化的思路与举措,具有一定的改革特色。在创业教育教学中,不断总结形成相应的教学体系,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提供经验借鉴,对进一步推动高職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黎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能力研究[J].商情,2019(38):205.
   [2]王晶.体验式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的探索[J].韶关学院学报,2014,35(4):109-112.
   [3]任永力.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53-54.
   [4]张君第,曾庆伟.聚焦“三教”改革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20(7):15-19.
   [5]崔艳艳.高职院校“分阶分类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15):64-68.
   [6]许爱军,蒋新革.“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与概念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1):21-25.
   [7]周建松,陈正江.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背景、内涵与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9):86-91.
   [8]张小燕.欧洲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20,30(8):58-61.
  编辑 司 楠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现代经济学视角之下,传统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与现代创新型企业的优才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价值悖论,容易使一般民众隐身于精英群体聚光灯的暗影之中。要想通过制度创新使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融合在一起,就要为其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实践模式。基于此,主要论述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融合的价值,探讨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融合的价值矛盾点,从而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践模式,使从优才制度视角阐释工匠精
[摘 要] 出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应用性的作用,却忽略了系统性与文学性,不利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使这一不足得到弥补,重点分析是否有必要把英美文学作品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中,意在为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创新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达到培养人文素养的目的。  [关 键 词] 高职公共英语教材;英美文学作品;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遍及以及图书资源的高速更新换代,用户对图书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传统的推荐算法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及时准确寻找所喜欢的图书的需求。读者的阅读习惯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协同过滤图书推荐算法中融入时间因素,在计算用户和物品相似度中增加时间衰减函数可以解决读者找书难的问题。实验证明,在协同过滤图书推荐算法中融入时间因素,可以提升推荐的精准率。  关键字:协同过滤;图书推荐;时间因素;精准率
[摘 要]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面对国家和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应结合社会人才需要优化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育方向。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热门专业,临床医学经过多年改革和实践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教学水准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国的高等职业临床医学理论教育仍然存在共性问题,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学习能力较弱,尤其是理论储备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临床实践能力发展。基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直是高校教育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改革教学策略,细化课程教学设计,能够在不断适应“大思政”教育发展改革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主要从“大思政”视角出发,研究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以及遇到的教学问题与阻碍,期望通过对创新改革教育策略的深入分析与研究,能够在不断强化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探寻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法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主要是为了帮助高等学生了解中国当下的思想政治方针,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那么将互联网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实施,并且提升效率。高等学校的学生使用互联网很熟练,将互联网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结合,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
[摘 要] 国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国防教育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高校今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提高国防教育的实效,提出从教育管理、师资力量、课程内容、教育评价、经费保障五个方面创新国防教育体系。  [关 键 词] 高校;国防教育;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