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脉是“色拉酱”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o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细节偏执者,码字亦是如此。总觉得一篇好的文章,其间一个个的文字应当是雀跃着的,是有生命力的启发者。所以,做记者的这些年下来,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写稿前,总会在脑海中搜索和捕捉有关采访对象言语、表情、行动中的某些“蛛丝马迹”,以便寻找灵感。
  此次与陈钢先生聊天,是又一次非常愉快的经历。听先生讲巴赫、讲古典音乐、讲海派文化,滔滔不绝的一个多小时,是难得的享受并学习的过程。然而,当准备开始下笔时,却又犯了愁,音乐的世界纵然精妙,但总归是要落脚到“子承父业”的角度上来的,与先生素未谋面,也不曾经历过那样的岁月,如何在短短的千余字内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这一点,我找来两位的成名之作反复聆听,心想,要是能再有一点儿直观上的“刺激”就好了。
  踌躇了几日后,某天,先生给我发来几张照片作为文章配图,并告知其中有一张是自己在父亲的背影下弹奏“玫瑰与蝴蝶”。图片打开的那一刹那,我的心瞬间被一种莫名的感动而填充。坦白说,做记者职业,好的摄影图片见过不少,但真正能直达人内心深处,触动某种情感的释放,这或许需要一定的机缘。特别是当你在了解过背后的一些原委之后,“此时无声胜有声”会变得更加深刻而真实。
  我承认,某种程度而言,对于“子承父业”的表达,在这张照片面前,任何的说明都会显得有些累赘。也许现在的年轻人不大了解,我们至今仍耳熟能详的《玫瑰玫瑰我爱你》、《恭喜恭喜》、《夜上海》等歌曲,创作者就是陈钢先生的父亲陈歌辛。当父亲百年诞辰之日,儿子亲自作为主持,并在最后的压轴节目中,将父亲的成名曲之一与自己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合二为一,背景中,父亲的模样依旧那般年轻、意气风发,而专注在钢琴前的儿子,已然年过七旬,神情凝重。如果我们相信人真有所谓的灵魂,那么音乐,无疑是这一刻父子之间重逢的桥梁,令人不忍打扰。
  可能在国人的普遍观念中,子承父业,有便利、有优势,甚至一些时候还会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我问陈先生是否当年也会感到类似的压力,他以笑声给了我否定的答案。
  “我给你讲个例子”陈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我去美国,经过香港的时候,在当地住了几个月。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黄霑先生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要问陈钢》。”
  黄霑先生发问的大意是,“你的父亲写的是流行音乐,而你的《梁祝》,却是走的古典路线,为什么?”
  “后来我们见了面,我说‘黄先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他非常喜欢古典音乐,尤其迷恋巴赫,经常望着家中墙上挂着的巴赫肖像出神。后来有一天,他做梦梦见巴赫从肖像画上走了下来,对他说,孩子,你只喜欢我可不行,你喜欢的,应该是所有的好的音乐。这是我父亲给我讲的故事。’”听闻这番话,黄霑先生释然了,两人由此成为了朋友。
  在陈钢看来,因为父亲拥有一部分印度血统,他对文化、对家族的理解跟汉族的“中庸之道”不大一样。“从来不会跟我们讲大道理,也不告诉你该做或者不该做什么,不会强迫人。就像他给我讲的那个故事一样,这就是他的教育方法。”
  从最开始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到后来参军、进军大,分配到机要干校,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又回到部队,最后由此走上音乐创作的道路,陈钢音乐人生的转折完全是一种“自然而然”,他把他解释为“因子的遗传”。而且,“起初我的艺术理论概念,基本上都是父亲教授的。”两父子共同的音乐之路,没有较劲、没有叛逆,有的只是行动的支持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还要加上无可避免的遗憾,那是上世纪50年代末,《梁祝》取得成功后,陈歌辛先生想让儿子给他一份《梁祝》的签名总谱,然而迫于政治压力,儿子没有让父亲如愿。随后不久,陈老先生去世。
  随着职业生涯的增长,陈钢先生开始越来越理解父亲。“他的人生,一个‘恋’字足以概括。对故土、对家人、对亲友,他是多情重情的人,对爱的表达就是音乐,这是他的生命力所在。”
  陈钢甚至把对父亲的纪念、对音乐的诠释,延伸到了海派文化上。他认为,正如作家程乃珊形容的那样,上海十里洋场的“洋”,如同浦东土鸡蛋淡黄与进口橄榄油混合的“色拉酱”,海派文化独特的文脉,无法复制。
  “《玫瑰玫瑰我爱你》用了中国民族音调加爵士音调,以中西文化的结合表现出都市的繁荣与动感,而我们在《梁祝》中,以江南的戏曲音乐混搭外来交响乐的因素,这就是我想继承与表达的,以作曲这样一个职业,来诠释海派文化的意义。”
其他文献
【第一回】  突破底线只为回归  3000万港元起拍,2.1亿港元落槌,六次举牌后,这尊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被郑华星成功拿下。尽管拍场“战火”激烈,但从叫价的“狠劲”中可见郑华星志在必得的信念。不为投资,不为收藏,郑华星的“豪举”,为的是佛像回归祖国。  10月17日夜,香港,五觉斋主人郑华星结束了一天奔忙。“这几天一直在办一些后续手续及与海关协商,佛像的迎请仪式也正在筹备中,”郑华星告诉本
期刊
纽约Barnes & Noble 2009版《格林童话》的导读是Jane Yolen写的,比Norton版注释本好读,比Race Point版明了。  Yolen说格林兄弟搜集德国乡村故事有着崇高的目的。他们加工原始童话材料为的是让这些故事更符合日耳曼乌托邦的精神:从此以后,“主人公”皆大欢喜。  格林兄弟希望展示“日耳曼通俗文学传统的光荣伟大”(《格林童话全集》的译者Jack Zipes的话)。
期刊
圆明园,对我们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既熟悉又总会感觉模糊不清的名称。从学童时代的记忆开始,历史教科书上的“圆明园”便总是和屈辱、仇恨、废墟联系在一起。耻辱比荣光总是更让人刻骨铭心,圆明园正是如此。停留在1860年的记忆,不知不觉间就掩盖了它150年的灿烂辉煌,模糊得就如同一个梦。  圆明园就是一个梦,最真实、最绚丽的梦。宏伟壮丽的地域规模、登峰造极的园林艺术、精致华美的装饰陈设、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举
期刊
三园之盛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
期刊
香港与纽约、伦敦并列为世界三大艺术拍卖交流重镇,近年来从亚洲金融中心,进化而成当代世界艺术之都,横跨全年都有密集的文化艺术展演,每年的5月尤其可说是年度高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收藏家与爱好者聚集香港。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亚洲当代艺术展、香港国际古玩展等等艺术活动在这个五月密集上演,俨然成为一场艺术狂欢。  以艺术吸睛  5月初,法国五月艺术节拉开了本次“艺术狂欢”的序幕,各大博物馆、艺术展
期刊
内务府是由清顺治时期的十三衙门发展而来的,其下属的造办处是专门掌管宫中器物的制造、修理和贮存的机构。康熙年间成立,一直营运到1924年。由皇帝特派的内务府大臣管理,设有专业作坊,与皇室的起居息息相关,除制造、修缮、收藏御用品外,还参与装修陈设、舆图绘制、兵工制造、贡品收发、罚没处置以及洋人管理等事宜。如果说作坊在古代有官府作坊和民间作坊之分的话,那么造办处则更为特殊,因为它是名副其实的皇家作坊。 
期刊
圆明园的的整体规划、设计思想,当然是由皇帝来决定的,相关大臣也会参与意见。然而,如此浩大的工程,要将皇帝的意图落实到造园实践中绝非易事,居功至伟者不得不提一个建筑世家——样式雷。  立体微缩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建造的雷姓世家的称誉。从康熙朝开始,该家族的雷发达便以技艺精湛而被授为工部营造所长班,其子雷金玉后投充内务府包衣旗,供职圆明园楠木作,任样式房掌案。自此,雷氏
期刊
赵无极:自我认同的升华  出身总是对人的一生有着某种决定性的影响,赵无极名门世家的出身以及来自祖上传统文化的积淀造就了他人生的随和、开朗和自信。而这些因素注定左右着他人生的成长轨迹和他的画作风格,并且将在长达90多年的岁月里一直环绕在他身边。  作为同班同学,数十年后朱德群谈起他与赵无极的区别时说:赵无极上课并不专心,而我则是老老实实地学习国画。朱德群这句颇具调侃意味的话语实际上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他
期刊
圆明园三园之一的长春园北端有一组欧式园林,俗称“西洋楼”,包括西式建筑、大型喷泉、若干小喷泉以及园林小品等。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二十四年前后基本建成,由西洋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蒋友仁和王致诚、捷克人艾启蒙等设计和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完成。  西洋楼的规划设计没有单纯模仿和照搬欧式风格,而是进行了中西结合的尝试。西洋楼以建筑及喷泉为主要内容,采用规则的几何形构图,装饰精细华美。
期刊
偶像之成长  现在的偶像需要宣传,古代的偶像又何尝不是?有宋一代,文人群体的壮大使得王维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批粉丝,而更为难得的是,这批粉丝个个不凡。在他们的拥护下,王维的名声、地位迅速成长。  王维画有诗意诗境,前人之论早有蕴含。至苏轼特意阐明,乃成公论。苏轼的阐说、推崇使王维的地位和人们对王维的认识更上一个台阶,对后世影响颇大。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