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孩子读懂文章,在这过程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包括提取信息的能力,对信息分析的能力,做出判断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课改后,没提分段概括段意,但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仍不能丢。不会分析概括,就读不懂课文,就抓不住重点;即使有所得,也所得无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分析提炼;概括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249
一、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意义
今天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没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就不能使信息的表达和传递做到快速、扼要、准确。然而目前很多学生的概括能力并不尽人意,他们在概括时存在以下问题:抓不住关键信息,只摘引原文语句不加以归纳;概括不够深入,不能抓住主要问题;无法整体驾驭文章,只能概括部分材料;综合分析能力不强,不能进一步分析,找出文段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
(一)有利于学生深入阅读“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先生这话的意思是,作者写文章是有一条思路的,阅读时要加以探究,沿着这条思路去把握住文章的要义。
(二)有利于学生准确表达,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对文章的分析具体分为几个问题、几个内容,然后请学生来回答概括。这时,有的学生虽然已经读过多遍课文,对课文内容也比较熟悉了解了,但是如果让他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就会觉得很困难,说得疙疙瘩瘩,不着要点,甚至是颠三倒四,不知所云。而且多半碰到回答概括类的问题时,班里举手的学生会少之又少,寥寥无几。很多学生甚至从来也没举手概括过,久而久之,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的机会也就少了。概括课文内容不是简单、机械地摘录课文的语句,它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在一定的要求之下把课文的精神实质、作者的观点态度、人物的性格特征等表现出来,它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综合提炼,以文章的结构层次为脉络,确立自己语言组织的逻辑顺序,并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确定自己具体使用的字词句,然后才可能简洁、清楚、流畅地表达出来概括在语文课堂上的经常使用,在给学生带来发言机会的同时,让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在吸取他人长处的同时,借助老师的恰当引导,在好胜心理的支撑下,积极地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一旦发现自己的概括表达水平较自己以往有了提高后,他们会树立起更强的自信心、成就感,会更有兴趣地参与以后的课堂互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概括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内容进行取舍,对结构进行解析,对语言进行整合,凡此种种训练,必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等到全面的提升。
(三)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思维的最基本特征是概括,所以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概括能力。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悟、体验,忽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在概括时无重点,用读课文替代和概括太简约,不涉及课文要点的现象比比皆是。显然,我们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时方法的指导不够,训练得太少。要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培養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发现教材的特点,对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一、从课题入手,学会概括
课文的题目,一般地都提示了课文内容的重点,或者是主要人物,如《小摄影师》或者是主要事件,《一次成功的试验》。分析好课题,对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思路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会审题,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很有好处的。对于记叙人物或事情的课文,我教他们想一想记叙的四要素是什么,再结合课题连成一句话。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学生思考:谁?什么时间?在哪儿?做了件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就很很容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战争开始时,科利亚埋下木匣,四年后,他不光找到了木匣,还懂得了一个道理。
二、抓关键词句进行概括
课文里常有总起分述或者叙述后再概括的写法,这样的写法体现了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学会抓住总起句、概括句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来教会学生进行分析概括。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我让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西沙群岛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里生物多,海滩上贝壳多而美,海岛上鸟多。这些内容课文里有一句话概括了,那就是第一自然段里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学生就会根据中心句概括段落或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分析提炼练习概括
概括能力的训练是逻辑思维的训练,概括的过程是抽象概括能力的运用,这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训练的过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之间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上。使学生准确地概括段落大意,首先要让他们对该段内的每句话和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具体理解,然后抓住最主要的内容概括为段意。如《秋天的雨》一课,要概括出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在学生体验了秋雨的美丽以后,让学生默读全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在学生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后,再让学生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课文的开头和最后的自然段都不是写秋雨的某个方面,学生不易理解,老师要予适当讲解:开头说秋雨带来了秋天,是总起;结尾说秋雨带来了丰收和欢乐,是总结;中间三个自然段分别从颜色、气味和提示冬天的到来写秋雨。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抓住重点能力和提炼能力的一个综合训练。小学生概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坚持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国君. 浅析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能力[J]. 新一代:理论版, 2019, 000(017):P.95-95.
2.谢芳. 小学语文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C]// 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 2019.
3.杜建丽.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研究[D].
关键词:阅读教学;分析提炼;概括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249
一、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意义
今天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没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就不能使信息的表达和传递做到快速、扼要、准确。然而目前很多学生的概括能力并不尽人意,他们在概括时存在以下问题:抓不住关键信息,只摘引原文语句不加以归纳;概括不够深入,不能抓住主要问题;无法整体驾驭文章,只能概括部分材料;综合分析能力不强,不能进一步分析,找出文段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
(一)有利于学生深入阅读“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先生这话的意思是,作者写文章是有一条思路的,阅读时要加以探究,沿着这条思路去把握住文章的要义。
(二)有利于学生准确表达,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对文章的分析具体分为几个问题、几个内容,然后请学生来回答概括。这时,有的学生虽然已经读过多遍课文,对课文内容也比较熟悉了解了,但是如果让他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就会觉得很困难,说得疙疙瘩瘩,不着要点,甚至是颠三倒四,不知所云。而且多半碰到回答概括类的问题时,班里举手的学生会少之又少,寥寥无几。很多学生甚至从来也没举手概括过,久而久之,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的机会也就少了。概括课文内容不是简单、机械地摘录课文的语句,它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在一定的要求之下把课文的精神实质、作者的观点态度、人物的性格特征等表现出来,它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综合提炼,以文章的结构层次为脉络,确立自己语言组织的逻辑顺序,并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确定自己具体使用的字词句,然后才可能简洁、清楚、流畅地表达出来概括在语文课堂上的经常使用,在给学生带来发言机会的同时,让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在吸取他人长处的同时,借助老师的恰当引导,在好胜心理的支撑下,积极地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一旦发现自己的概括表达水平较自己以往有了提高后,他们会树立起更强的自信心、成就感,会更有兴趣地参与以后的课堂互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概括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内容进行取舍,对结构进行解析,对语言进行整合,凡此种种训练,必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等到全面的提升。
(三)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思维的最基本特征是概括,所以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概括能力。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悟、体验,忽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在概括时无重点,用读课文替代和概括太简约,不涉及课文要点的现象比比皆是。显然,我们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时方法的指导不够,训练得太少。要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培養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发现教材的特点,对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一、从课题入手,学会概括
课文的题目,一般地都提示了课文内容的重点,或者是主要人物,如《小摄影师》或者是主要事件,《一次成功的试验》。分析好课题,对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思路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会审题,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很有好处的。对于记叙人物或事情的课文,我教他们想一想记叙的四要素是什么,再结合课题连成一句话。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学生思考:谁?什么时间?在哪儿?做了件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就很很容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战争开始时,科利亚埋下木匣,四年后,他不光找到了木匣,还懂得了一个道理。
二、抓关键词句进行概括
课文里常有总起分述或者叙述后再概括的写法,这样的写法体现了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学会抓住总起句、概括句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来教会学生进行分析概括。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我让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西沙群岛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里生物多,海滩上贝壳多而美,海岛上鸟多。这些内容课文里有一句话概括了,那就是第一自然段里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学生就会根据中心句概括段落或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分析提炼练习概括
概括能力的训练是逻辑思维的训练,概括的过程是抽象概括能力的运用,这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训练的过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之间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上。使学生准确地概括段落大意,首先要让他们对该段内的每句话和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具体理解,然后抓住最主要的内容概括为段意。如《秋天的雨》一课,要概括出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在学生体验了秋雨的美丽以后,让学生默读全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在学生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后,再让学生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课文的开头和最后的自然段都不是写秋雨的某个方面,学生不易理解,老师要予适当讲解:开头说秋雨带来了秋天,是总起;结尾说秋雨带来了丰收和欢乐,是总结;中间三个自然段分别从颜色、气味和提示冬天的到来写秋雨。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抓住重点能力和提炼能力的一个综合训练。小学生概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坚持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国君. 浅析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能力[J]. 新一代:理论版, 2019, 000(017):P.95-95.
2.谢芳. 小学语文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C]// 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 2019.
3.杜建丽.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