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结合某住宅小区,就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实施对策。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控制;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我市某项目总建筑面积逾8×104m2,由1#-7#房组成。本工程参照《住宅分户验收记录》的标准,墙体混凝土平整度、垂直度允许偏差值为4mm,合格率达到100%。
二、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该工程结构形式为短肢剪力墙结构,墙体以混凝土剪力墙为主,填充墙工程量很少。混凝土剪力墙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创优影响较大,分户验收条件下剪力墙体施工质量的主要問题是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平整度、垂直度偏差过大,因此做好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本工程的重点与难点。用 根据工程实践,监理项目部与施工方找出了影响墙体混凝土平整度、垂直度的主要因素,经确认的要因如下:技术水平低,操作不规范;模板周转次数多;振捣点选择不合理;混凝土浇筑速度控制不当;模板拼缝不严,支模时几何尺寸控制不准。
三、处理措施
按照5W1H的原则,讨论对策措施,最终确定如表1所示。
表1
四、实施对策
(一)针对技术水平低、操作不规范,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木工新手的培训学习,主要是工艺、工法知识的学习,强化规范标准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同时由现场栋号技术负责人细化模板工程技术交底,并将新手分配到技术力量强的作业班组,让新工人在老师傅的带领下,严格按要求规范操作。
新工人通过培训学习、技术交底、老工人的传帮带,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经过一段时间能基本规范操作,确保了模板工程的质量,从而提高了整体施工质量。
(二)针对模板周转次数多,由工长负责,质检员检查监督,组织施工班组在每次拆模时将翘曲变形严重的废旧模板剔除出来,及时更新模板。同时减少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原来一套模板周转5次,现一套新模板周转4次后就报废处理,落实专人负责。模板制作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选择厚度均匀、强度比较高的复合模板,确保模板的品质。
通过改善进场模板质量、限制模板周转次数、模板制作标准化等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的利用率,提升模板工程质量,进而改善剪力墙混凝土质量。经检查,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模板脱皮、混凝土表面夹渣的现象基本消失。
(三)针对振捣点选择不合理,要求梁板墙一次浇筑成形,梁板墙节点钢筋密集交叉,尤其对墙体带暗柱的部分,解决好墙体混凝土振捣到位的问题。配备技术熟练的操作工人,选择合适规格的振动设备和振动方式。具体振捣点的选择,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并组织混凝土班组长和栋号工长开会讨论,对方案进行补充完善,讨论通过定稿后按方案实施。
墙体混凝土的振捣用插人式振捣棒,振捣棒不得撞击各种预埋件、预埋管、剪力墙钢筋(尤其是墙体中的拉结筋),避免其跑位引起模板变形。钢筋较密处可以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振捣时要严格控制好振捣深度,避免振动棒触及模板。
操作工人注意把握好振捣点的间距,振动棒移动间距为40cm,在钢筋较密的情况下移动间距控制在30em左右。上层混凝土覆盖前必须进行二次振捣。
墙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40em左右。混凝土下料点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浇筑门窗洞口时,振动棒距洞边30era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为防止洞口变形,对大洞口(大于1.5m)下部模板进行开洞处理,并补充混凝土及振捣。采取上述措施后,未发现胀模现象,检查墙体垂直度、平整度合格率100%。
(四) 在模板工程设计时,设计的混凝土浇筑速度为2.8m/h,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浇筑速度,即在浇筑时用画好标记的标尺检测混凝土浇筑的速度,速度宜控制在2m/h,以减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避免出现混凝土胀模现象。浇筑门窗洞口时,沿洞口两侧均匀对称下料,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
因混凝土侧压力既受温度影响,又受浇筑速度影响,因此当夏季施工温度较高时,适当加大混凝土浇筑速度,秋冬季施工温度降低,混凝土浇筑速度也适当降低。每次混凝土的浇筑最大规定速度在技术交底里明确,由班组长负责落实。采取上述措施后,未发现混凝土胀模现象,检查墙体垂直度、平整度合格率100%。
(五)针对模板拼缝不严,施工中质检员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监督,发现问题由专人及时组织人员整改,未彻底整改完成之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尽量利用统一规格、使用面积较大的模板或整块大模板,降低模板的拼缝率,井筒(如电梯井、管道井等)内模和墙板模接缝一样,所有模板拼缝处用海绵条或胶条封闭处理。在模板拼缝时,水平面模板交接处用单面胶贴缝,竖直面模板交接处用双面胶贴缝,阴阳角位置塞棉线嵌缝。
对模板进行配模设计,并对模板的接缝、阴阳角等细部接点进行深化设计。模板多次使用后边口变形较大会使拼缝增大,因此保证现场模板数量,并派专人对拆下后变形的模板及时校正。模板拼缝处确保平直刨光,拼板紧密;浇混凝土前隔夜浇水,使模板润湿膨胀,将拼缝处挤紧。
采取上述措施后,未发现明显的漏浆现象,墙体垂直度、平整度合格率100%。
(六)针对几何尺寸控制不准,对模板进行加工制作提出严格的标准,尽量使用统一规格的模板,模板长宽及对角线制作允许偏差严格控制在2mm以内,对加固模板的木楞要求宽度一致、厚薄均匀,方木厚度、平整度偏差控制在2mm以内。为使模板不至于在 昆凝土浇捣过程中发生位移,使结构产生垂直度、局部跑模等外形偏差,对模板横竖双向骨架间距进行严格计算和控制。
由栋号技术负责人对模板工程设计计算,在保证模板刚度的前提下,统一对拉螺杆钻孔,以便拉杆和横档或竖档连接牢固,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防止模板变形。确保模板加固牢固,泵送混凝土的临时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撑系统发生直接联系,避免在混凝土泵送时引起冲击引起模板变形。
浇筑混凝土时派人在下部观察支架、模板的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好。通过控制模板的制作安装质量、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混凝土的成形质量,经检查剪力墙的垂直度、平整度合格率100%。
五、施工效果
通过对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施工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因素制定对策,确定目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按程序施工、检查、验收各道工序严格把关,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工程完工后,质量检查人员对各楼层墙体的混凝土垂直度、平整度进行全面检查,其中7楼检查结果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平均合格率达到100%,剪力墙施工质量达到了预期目标,为创优良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实体保障。7楼于2010年被评为无锡市“太湖杯”优良工程。
参考文献:
[1] GB50210—201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 B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DGJ32/J16—2014,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s】.江苏省地方标准.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控制;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我市某项目总建筑面积逾8×104m2,由1#-7#房组成。本工程参照《住宅分户验收记录》的标准,墙体混凝土平整度、垂直度允许偏差值为4mm,合格率达到100%。
二、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该工程结构形式为短肢剪力墙结构,墙体以混凝土剪力墙为主,填充墙工程量很少。混凝土剪力墙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创优影响较大,分户验收条件下剪力墙体施工质量的主要問题是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平整度、垂直度偏差过大,因此做好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本工程的重点与难点。用 根据工程实践,监理项目部与施工方找出了影响墙体混凝土平整度、垂直度的主要因素,经确认的要因如下:技术水平低,操作不规范;模板周转次数多;振捣点选择不合理;混凝土浇筑速度控制不当;模板拼缝不严,支模时几何尺寸控制不准。
三、处理措施
按照5W1H的原则,讨论对策措施,最终确定如表1所示。
表1
四、实施对策
(一)针对技术水平低、操作不规范,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木工新手的培训学习,主要是工艺、工法知识的学习,强化规范标准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同时由现场栋号技术负责人细化模板工程技术交底,并将新手分配到技术力量强的作业班组,让新工人在老师傅的带领下,严格按要求规范操作。
新工人通过培训学习、技术交底、老工人的传帮带,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经过一段时间能基本规范操作,确保了模板工程的质量,从而提高了整体施工质量。
(二)针对模板周转次数多,由工长负责,质检员检查监督,组织施工班组在每次拆模时将翘曲变形严重的废旧模板剔除出来,及时更新模板。同时减少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原来一套模板周转5次,现一套新模板周转4次后就报废处理,落实专人负责。模板制作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选择厚度均匀、强度比较高的复合模板,确保模板的品质。
通过改善进场模板质量、限制模板周转次数、模板制作标准化等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的利用率,提升模板工程质量,进而改善剪力墙混凝土质量。经检查,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模板脱皮、混凝土表面夹渣的现象基本消失。
(三)针对振捣点选择不合理,要求梁板墙一次浇筑成形,梁板墙节点钢筋密集交叉,尤其对墙体带暗柱的部分,解决好墙体混凝土振捣到位的问题。配备技术熟练的操作工人,选择合适规格的振动设备和振动方式。具体振捣点的选择,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并组织混凝土班组长和栋号工长开会讨论,对方案进行补充完善,讨论通过定稿后按方案实施。
墙体混凝土的振捣用插人式振捣棒,振捣棒不得撞击各种预埋件、预埋管、剪力墙钢筋(尤其是墙体中的拉结筋),避免其跑位引起模板变形。钢筋较密处可以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振捣时要严格控制好振捣深度,避免振动棒触及模板。
操作工人注意把握好振捣点的间距,振动棒移动间距为40cm,在钢筋较密的情况下移动间距控制在30em左右。上层混凝土覆盖前必须进行二次振捣。
墙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40em左右。混凝土下料点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浇筑门窗洞口时,振动棒距洞边30era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为防止洞口变形,对大洞口(大于1.5m)下部模板进行开洞处理,并补充混凝土及振捣。采取上述措施后,未发现胀模现象,检查墙体垂直度、平整度合格率100%。
(四) 在模板工程设计时,设计的混凝土浇筑速度为2.8m/h,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浇筑速度,即在浇筑时用画好标记的标尺检测混凝土浇筑的速度,速度宜控制在2m/h,以减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避免出现混凝土胀模现象。浇筑门窗洞口时,沿洞口两侧均匀对称下料,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
因混凝土侧压力既受温度影响,又受浇筑速度影响,因此当夏季施工温度较高时,适当加大混凝土浇筑速度,秋冬季施工温度降低,混凝土浇筑速度也适当降低。每次混凝土的浇筑最大规定速度在技术交底里明确,由班组长负责落实。采取上述措施后,未发现混凝土胀模现象,检查墙体垂直度、平整度合格率100%。
(五)针对模板拼缝不严,施工中质检员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监督,发现问题由专人及时组织人员整改,未彻底整改完成之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尽量利用统一规格、使用面积较大的模板或整块大模板,降低模板的拼缝率,井筒(如电梯井、管道井等)内模和墙板模接缝一样,所有模板拼缝处用海绵条或胶条封闭处理。在模板拼缝时,水平面模板交接处用单面胶贴缝,竖直面模板交接处用双面胶贴缝,阴阳角位置塞棉线嵌缝。
对模板进行配模设计,并对模板的接缝、阴阳角等细部接点进行深化设计。模板多次使用后边口变形较大会使拼缝增大,因此保证现场模板数量,并派专人对拆下后变形的模板及时校正。模板拼缝处确保平直刨光,拼板紧密;浇混凝土前隔夜浇水,使模板润湿膨胀,将拼缝处挤紧。
采取上述措施后,未发现明显的漏浆现象,墙体垂直度、平整度合格率100%。
(六)针对几何尺寸控制不准,对模板进行加工制作提出严格的标准,尽量使用统一规格的模板,模板长宽及对角线制作允许偏差严格控制在2mm以内,对加固模板的木楞要求宽度一致、厚薄均匀,方木厚度、平整度偏差控制在2mm以内。为使模板不至于在 昆凝土浇捣过程中发生位移,使结构产生垂直度、局部跑模等外形偏差,对模板横竖双向骨架间距进行严格计算和控制。
由栋号技术负责人对模板工程设计计算,在保证模板刚度的前提下,统一对拉螺杆钻孔,以便拉杆和横档或竖档连接牢固,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防止模板变形。确保模板加固牢固,泵送混凝土的临时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撑系统发生直接联系,避免在混凝土泵送时引起冲击引起模板变形。
浇筑混凝土时派人在下部观察支架、模板的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好。通过控制模板的制作安装质量、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混凝土的成形质量,经检查剪力墙的垂直度、平整度合格率100%。
五、施工效果
通过对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施工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因素制定对策,确定目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按程序施工、检查、验收各道工序严格把关,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工程完工后,质量检查人员对各楼层墙体的混凝土垂直度、平整度进行全面检查,其中7楼检查结果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平均合格率达到100%,剪力墙施工质量达到了预期目标,为创优良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实体保障。7楼于2010年被评为无锡市“太湖杯”优良工程。
参考文献:
[1] GB50210—201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 B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DGJ32/J16—2014,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s】.江苏省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