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嘌呤是代谢毒素,在肾脏中会产生大量的尿酸。正常人的肝脏能给肾脏分泌嘌呤分解酶,再高的尿酸也能及时代谢出去,但痛风患者因肝脏无法分泌嘌呤分解酶,致使肾脏沉积的尿酸无法正常代谢出去,从而导致大量尿酸在血液里循环;痛风的中医护理,以中医治疗原则为前提,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和治未病。因此,在护理过程中着重病因、病理的本源告知、整体寻策:因时、因地、因人而宜,着力食物摄入、药物治疗、锻炼身体和调摄精神,使体内正气充沛、阴阳平衡。
关键词:痛风病理;症状;中医护理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1/3经肠道分解代谢,2/3经肾脏排泄,从而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导致高尿酸血症。据统计,我国有1.8亿高尿酸血症患者,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第四大危险因素。现结合实践,就痛风的病理、症状及中医护理对策,浅析如下。
1痛风的症状及治疗
1.1痛风的病理归因。嘌呤,是人体内的一种物质,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嘌呤是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尿酸过高就会引起痛风。痛风一般在男性身上发病,且会遗传。
1.2痛风的症状表现。痛风的主要症状:①急性痛风关节炎。尿酸在末端骨关节沉积到一定程度后转为急性痛风关节炎,单个关节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常累及到跖趾关节、踝关节、足背、膝关节。急性痛风起病急,疼痛剧烈,末端关节像被刀子剜肉、刮骨一样疼,持续数天才见缓解。②慢性痛风关节炎。一旦尿酸在末端骨关节内形成结晶体,就逐渐形成像石头一样硬的死尿酸,也就是痛风石,并转入痛风的慢性期,末端关节持续肿胀、疼痛,甚至变形、皮肤溃烂。③痛风性肾病。痛风性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肾结石等症状。
1.3痛风的基础治疗。一旦发现血尿酸水平增高,就应及时治疗:①控制饮食。饮食一定要合理,减少含嘌呤比较多的食物摄入,如虾蟹和其它软壳的海鲜,另外动物内脏、啤酒、饮料含嘌呤较高,也要严格限制摄入量。②药物治疗。痛风药无外两个功效——抑制尿酸在体内的合成、促进尿酸排泄,可适当口服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别嘌呤醇,也可喝点苏打水,以便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出体外。③大量喝水。尿酸高的患者,要有意促进尿酸代谢,需要大量喝水,以利于尿酸排泄。
2痛风的中西医护理对策
2.1中医治疗痛风的优势。痛风是代谢性疾病,西医对症药物有两类:一是促进尿酸排泄药,如苯溴马隆;二是抑制尿酸形成药,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但這两种药对肝和肾的副作用大,且不能去根、只能缓解。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改善人的体质,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痛风,且治疗方法多样,如局部外敷、用药等方法,以改善血液循环、打通经络。
2.2痛风的中医护理原则。中医护理原则,概分三个方面:①整体观念。强调人的各脏腑之间、内外环境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一旦平衡失调,就会生病。护理时,应向患者讲明,正因过量食用高嘌呤饮食,才导致脏腑之间的失衡,并引发痛风。②辨证施护。运用四诊八纲,对病人的主诉、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何证后,再行治疗,护理时亦按此辨证施护。③治未病。治未病有两层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强调注意饮食起居、锻炼身体、调摄精神,使体内正气充沛、阴阳平衡,就可少得疾病;二是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洽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
2.3痛风的中医护理方法。痛风患者的中医护理对策,主要是做好这几点:①尽力让病人卧床休息,避免活动、避免负重,可以把疼痛的关节抬高,也可以局部冷敷。②避免食用高嘌呤的饮食,即戒酒的同时,避免吃海鲜、沙丁鱼、凤尾鱼,动物的内脏,像肝脏、心脏、肥肠、肚子、肉汤、肉馅儿,其他海鲜,如鱼、虾、蟹黄等,蔬菜主要是香菜、香菇。③注意避免富含果糖的甜饮料、甜点心。④痛风发作时要多饮水,w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的排泄,避免尿酸形成结石损伤肾脏。⑤痛风发作时,一定要及时服用止痛药。⑥过度劳累、紧张、焦虑,会诱发痛风,应告知患者劳逸结合、保证睡眠。⑦保持乐观的生活状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痛风。
3结语
痛风的中医护理,基于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和治未病原则。护理过程中,一定要让患者了解病因、病根,使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饮食治疗,饮食中注重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的调配,避免酗酒、暴饮暴食,忌进食高嘌呤食物,多食用碱性食品、饮料;要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泄,肥胖者要注意控制和减轻体重;要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避免着凉和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
参考文献:
[1]龙美丽.痛风病人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4(12):1061-1062.
[2]卢绮妮.痛风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06):112-113.
[3]姜国军.中医药辩证治疗调理痛风[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129+132.
作者简介:佟玲(1982.03—)汉族,长春市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心理与中医康复疗养护理。
收件地址:大连市中山区解放路655号 79-2-601 佟玲(收)
邮编:116017 电话:18900997662
关键词:痛风病理;症状;中医护理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1/3经肠道分解代谢,2/3经肾脏排泄,从而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导致高尿酸血症。据统计,我国有1.8亿高尿酸血症患者,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第四大危险因素。现结合实践,就痛风的病理、症状及中医护理对策,浅析如下。
1痛风的症状及治疗
1.1痛风的病理归因。嘌呤,是人体内的一种物质,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嘌呤是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尿酸过高就会引起痛风。痛风一般在男性身上发病,且会遗传。
1.2痛风的症状表现。痛风的主要症状:①急性痛风关节炎。尿酸在末端骨关节沉积到一定程度后转为急性痛风关节炎,单个关节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常累及到跖趾关节、踝关节、足背、膝关节。急性痛风起病急,疼痛剧烈,末端关节像被刀子剜肉、刮骨一样疼,持续数天才见缓解。②慢性痛风关节炎。一旦尿酸在末端骨关节内形成结晶体,就逐渐形成像石头一样硬的死尿酸,也就是痛风石,并转入痛风的慢性期,末端关节持续肿胀、疼痛,甚至变形、皮肤溃烂。③痛风性肾病。痛风性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肾结石等症状。
1.3痛风的基础治疗。一旦发现血尿酸水平增高,就应及时治疗:①控制饮食。饮食一定要合理,减少含嘌呤比较多的食物摄入,如虾蟹和其它软壳的海鲜,另外动物内脏、啤酒、饮料含嘌呤较高,也要严格限制摄入量。②药物治疗。痛风药无外两个功效——抑制尿酸在体内的合成、促进尿酸排泄,可适当口服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别嘌呤醇,也可喝点苏打水,以便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出体外。③大量喝水。尿酸高的患者,要有意促进尿酸代谢,需要大量喝水,以利于尿酸排泄。
2痛风的中西医护理对策
2.1中医治疗痛风的优势。痛风是代谢性疾病,西医对症药物有两类:一是促进尿酸排泄药,如苯溴马隆;二是抑制尿酸形成药,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但這两种药对肝和肾的副作用大,且不能去根、只能缓解。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改善人的体质,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痛风,且治疗方法多样,如局部外敷、用药等方法,以改善血液循环、打通经络。
2.2痛风的中医护理原则。中医护理原则,概分三个方面:①整体观念。强调人的各脏腑之间、内外环境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一旦平衡失调,就会生病。护理时,应向患者讲明,正因过量食用高嘌呤饮食,才导致脏腑之间的失衡,并引发痛风。②辨证施护。运用四诊八纲,对病人的主诉、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何证后,再行治疗,护理时亦按此辨证施护。③治未病。治未病有两层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强调注意饮食起居、锻炼身体、调摄精神,使体内正气充沛、阴阳平衡,就可少得疾病;二是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洽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
2.3痛风的中医护理方法。痛风患者的中医护理对策,主要是做好这几点:①尽力让病人卧床休息,避免活动、避免负重,可以把疼痛的关节抬高,也可以局部冷敷。②避免食用高嘌呤的饮食,即戒酒的同时,避免吃海鲜、沙丁鱼、凤尾鱼,动物的内脏,像肝脏、心脏、肥肠、肚子、肉汤、肉馅儿,其他海鲜,如鱼、虾、蟹黄等,蔬菜主要是香菜、香菇。③注意避免富含果糖的甜饮料、甜点心。④痛风发作时要多饮水,w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的排泄,避免尿酸形成结石损伤肾脏。⑤痛风发作时,一定要及时服用止痛药。⑥过度劳累、紧张、焦虑,会诱发痛风,应告知患者劳逸结合、保证睡眠。⑦保持乐观的生活状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痛风。
3结语
痛风的中医护理,基于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和治未病原则。护理过程中,一定要让患者了解病因、病根,使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饮食治疗,饮食中注重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的调配,避免酗酒、暴饮暴食,忌进食高嘌呤食物,多食用碱性食品、饮料;要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泄,肥胖者要注意控制和减轻体重;要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避免着凉和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
参考文献:
[1]龙美丽.痛风病人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4(12):1061-1062.
[2]卢绮妮.痛风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06):112-113.
[3]姜国军.中医药辩证治疗调理痛风[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129+132.
作者简介:佟玲(1982.03—)汉族,长春市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心理与中医康复疗养护理。
收件地址:大连市中山区解放路655号 79-2-601 佟玲(收)
邮编:116017 电话:18900997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