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d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云: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俗话说:
  “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饮酒似乎总是与洒脱、豪情画等号,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活动。但是,对于“酒”以及“饮酒”可能对健康造成的损害,大家真的了解吗?
  “小酌怡情,大酒傷身”。觥筹交错间,酒精下肚,酒精在人体内经胃肠道由小肠快速吸收,并由肝脏代谢,因此,过度饮酒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首当其冲,易引起胃炎、胃溃疡、胃出血、肝损害、肝硬化等。其次,因为酒精对神经系统有较强的亲和性,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如癫痫、脑萎缩、小脑病变、末梢神经损害等。除此之外,过度饮酒还可能出现高血压、冠心病、营养缺乏、贫血等疾病。
  除了生理疾病,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饮酒者可表现出兴奋、易激惹、自我中心等现象,甚至有冲动、攻击行为,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和短暂的幻觉。
  上面提到的都是过量饮酒可能导致的直接损害,这些损害比较明显,容易让人们有所戒备。然而,还有一种可能因饮酒带来的危险却“暗箭难防”,那就是酒精依赖。
  长期大量饮酒可产生酒精依赖,酒精依赖的形成通常会经历如下过程:多年饮酒,酒量逐渐增加,身体适应了较高的酒精浓度,一旦不饮酒,体内酒精浓度下降,饮酒者就会出现各种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即戒断症状),从而会有强烈的饮酒欲望并强制性的再次饮酒,就形成了依赖。这时,饮酒者便会以饮酒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不顾家庭、事业、人际关系等,为了追求“真的陶醉感”,有些人甚至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与外界隔绝,一直饮酒到不能再饮方可罢休。
  戒断症状发生于酒依赖患者停止或减少饮酒量后,早期症状有焦虑、抑郁、心慌、出汗、恶心、呕吐、手抖、站不稳等,后期可出现意识不清、幻觉、全身震颤、高热、大汗,最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酒依赖患者还会出现某些精神方面的异常,幻觉、妄想(如坚信配偶对自己不忠的荒谬的想法)、严重的抑郁症状、认知功能受损等。慢性酒依赖患者还会有人格的改变,比如严重的自我中心、自私,行为标准下降,为了得到就欺骗甚至偷窃,丧失对家庭及社会的责任感。
  对酒依赖的治疗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它简单是因为戒断症状经过治疗可以很快消失,躯体情况也会逐渐恢复。说它复杂是由于酒依赖患者的复饮率极高,很多患者都会反复多次住院治疗,这就需要在治疗的维持期加强心理治疗的帮助,患者还可以参加一些团体,如“A.A.”,即“匿名戒酒互助会”,这是一个在1935年成立于美国的戒酒者互助会,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互助的形式帮助戒酒者保持操守(就是坚持不饮酒)。当然,若想完全康复,还离不开家人与朋友的支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
  判断一个饮酒者是否达到酒依赖其实是一个专业的过程,必须经过精神科医生详细询问、检查后依据诊断标准做出诊断。酒精戒断必须要专业人员给予及时和准确的药物替代递减的过程,切勿在家强行戒断,造成人为的戒断反应,以致危及患者的生命。若你的身边有过度饮酒的人,请建议他们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不要再忽视这些“酒仙”了!
其他文献
我想,能有一个安静的午后,一杯花茶、一缕阳光、一段音乐,然后捧一本心爱的小说,慵懒地依于窗下。  品书、品茶、品音乐、品着温暖阳光的午后时光,品一个人时的幸福。  我想,可以在一个带着露珠的清晨,约上三五个知己好友,踩着单车,飞奔于城外广阔的乡间小路上,看那红红的朝阳徐徐升起,温柔地触摸着脚下的尘土和小草,看田野间大片垂着露珠的油菜花,披着朝阳舞动着醉人的芳香。  我想,我的心是否已经盛得太满。 
期刊
Q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身边很多同学都是“社交达人”,他们能很快同别人交朋友,仿佛和别人聊天是他们的一种享受,而且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大家都非常喜欢他们,也乐意跟他们交往。我非常羡慕,因为我也想和更多的人交朋友,可我一和同学聊天就不知道要说什么好,有时候感觉很尴尬,或者别人说的事我不感兴趣,根本就加入不进去,觉得很没意思,自己也觉得这样不太好,可我该怎样做才能像那些同学一样,成为“社交达人”
期刊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嚴重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约占精神科住院病人的一半以上,最终结果约一半左右的病人出现精神残疾,给社会以及病人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最新的研究认为,该病是脑功能失调的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复杂的遗传因素与生物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该病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
期刊
失眠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普通人群失眠症状的发生率高达50%,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失眠障碍的年发生率为10%左右。失眠障碍病人往往表现出白天功能缺损,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严重者会出现精神障碍、情绪紊乱、精神衰弱、轻生自杀,还可导致免疫功能失调、诱发或加重心脏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另外,失眠障碍共患抑郁、焦虑、慢性疼痛和物质依赖等疾病的情況也十分常见。  失眠障碍和睡眠障碍虽然一字之差,
期刊
精神分裂症的高住院率与高致残率是导致病人贫困及其家庭因病返贫的直接原因,此外,有危害生命与财产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还会带来社会安全问题,精神分裂症在任何国家都是重点防治的主要精神疾病。  目前,我国精神医学和其他医学学科一样,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医院为中心,扩大院外社区的防治工作,正在建立和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神病防治体系,对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常见精神病取得了一定成果。回顾历史,我国的精神分裂
期刊
电痉挛治疗(ECT)是利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病人脑细胞同步放电,产生一次癫痫大发作,脑内的神经递质代谢产生相应改变,使精神症状减轻甚至消失,从而达到治疗精神障碍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意大利精神病学家在1938年首先发明使用的。由于传统的ECT治疗中病人出现癫痫大发作样反应,不免让人产生各种“恐怖”的联想,但ECT的出现开启了精神科治疗史上一个重要的新时代。  随着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无抽搐
期刊
rTMS的作用疗效好吗?  rTMS的疗效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  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临床研究发现它对顽固性幻听、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效果。伴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维持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低频rTMS治疗,一部分结果显示疗效明显。同样,在高频rTMS治疗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研究中,也有一定的结论支持。在rTMS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研究中,治疗的强度、频率、
期刊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简称TMS)是Barker等人于1985年首先创立的一种方法,具有无疼、无损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很快得到了临床应用。  而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简称rTMS)是在TM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它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治疗线圈作
期刊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数十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公众普遍对艾滋病的认识仅局限于躯体症状,如初期的类流感症状、体重减轻、食欲降低,中期的皮肤感染、破溃,后期累及各种系统,如咳嗽、气短等呼吸系统,腹泻、便血等消化系统,以及恶性肿瘤等症状。2016年12月1日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借此机会我们不妨关注一下艾滋病除可引起各种躯体症状外
期刊
肖剑,你提交的这份设计方案我仔细地看过了,整体上比之前好多了,但在空间构架设计上有几处需要修改,请你来我办公室一趟,我跟你详细地说一下。”  快下班时,主任把肖剑叫住,和他说了说设计方案的事情,并让他今晚就改出来,因为明天就要交稿了。  想到下班后与女友的约会又要泡汤了,肖剑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这个方案本来是小赵负责的,但小赵做了一半儿忽然得了阑尾炎住院了,主任就让肖剑接手,那时离交付方案的时间只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