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a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不单单满足于教材本身的改革,更要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的改革,才能形成课内与课外,主体与主导,学生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1 创设情境,陶冶人文情操
  在语文课本上,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个人感受的自然流露,展现了作者的个人见解和智慧,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这些作品增强了学生的热爱祖国情怀,也让学生树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如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长江之歌》;或是对伟人英雄人物的热爱、敬佩之情,如《小英雄雨来》;或是歌颂伟大的父母之爱,如《母亲的纯净水》,或是反映歌颂友谊的,如《去年的树》等作品,无不闪烁着人文之光。面对这些蕴涵着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披文入情”,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的言境,让学生对语言文字加以理解感悟,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如教学表现母爱的文章时,就要以表现母爱的歌曲创设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接着用亲切感人的语言引出话题,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感情!
  2 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加深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加深。”小学语文教材的绝大部分课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着重大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让他们会读书,从而把书读懂。模仿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朗读课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范读。我们在语文教学时,可以通过范读,教给学生正确的语音、语气和朗读速度,使学生对课文形成初步的认识。尤其是新课教学时,教师在范读之前应提出帮助理解课文的大意。教师在范读时的语音、语调和富有表情的神态都会深深引着学生,使学生在听时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加深印象,从而体会文章的含义。教师要根据课文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学生掌握了朗读基本功,口头表达能力自然而然也得了提高,日常的语言交流或参加演讲的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高,自然理解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3 尊重学生,凸显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处处从学生的角度着想,尊重其人格和发展的权利,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千万不能简单化、规范化语文教学要体现人文性,就是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要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的分析,变读书、答问的单调形式为课堂上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讨论、表演、展示、欣赏、评价等。拿到一篇作品,要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议中悟,在研中悟,在动中悟。要让学生在自主、开放、合作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如一个内心旅途,是生命的体验,感悟的历程。在课堂上,老师要学会用幽默的语言,风趣的教学艺术来活化课文语言的功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沟通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其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发展智能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另一个措施,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素质教育研究的是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因材施教,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但要研究孩子们的共性,还要研究孩子们的个性,使他们各展所长。课文课程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根据认识事物的规律编排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的,教师应参照这些教材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训练,并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有的放矢输导,使之各有所进。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是党和国家对站在时代前列的广大教师殷切的希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时刻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为实施素质教育贡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准备。
其他文献
今天中午在食堂吃过饭后,我趴在教室里休息,朦胧中听到一中年妇女很生气地质问声:“谁说汪某某的日记是抄的?谁说的?”学生答:“徐某某。”“还有赵某某。”“你们怎么知道他的日记是抄的?有什么根据?”我一听不对头赶紧抬起头,只见汪某某的妈妈瞪着眼睛,满脸通红,一脸的怒容。她看见了我在教室但仍然在质问那个学生。我连忙走过去。“怎么啦?出了什么事?”“我家汪某某中午不吃饭,也不肯来上课,他受了冤枉!”  我
期刊
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新的理念,就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要在教学中要“借助多媒体搭台,注重活动中感悟”。  1 注重生活问题情景的有效创设  课一开始,如何让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呢?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新颖、独特的导入方法,开启
期刊
【摘 要】 高职教育正处于教学深度改革时期,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到教材建设,依然是新课题。以任务驱动案例为教学主线、以工作情境模拟岗位技能的会计专业教材建设模式的研究,对促进我国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职 会计专业 教材 研究  1 研究背景与存在的问题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资源,是规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采用教学模式的主要依据。积极推进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具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历来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自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当一名好语文教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算是一堂好课呢?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暑假在华师大听我的导师余震和教授讲上海的新基础教育,本人深受启发。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讲究一个“实”字。  首先,这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它对学生的发展有意义。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特别强调,它应该对学生的发展有意
期刊
【摘 要】 建构主义支架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而且在外语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英文概要写作的实际应用范围也很广, 是提高英语读写能力极为有效的手段。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支架理论和概要写作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关键词】 支架理论 概要写作 大学英语写作  1 支架理论的内涵  20世纪30年代,苏联时期
期刊
课堂设计与课堂教学(即我们通常将的备课与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为了有效地上好课,教师无疑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的进行教学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应当是铁定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探索与创造的框子,课堂上的教学操作也不应当是教案剧的照本上演。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教学要促进学生发展,就不能无视这个存在。  正因为学生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
期刊
【摘 要】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本文论述了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实施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会计专业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适度的理论知识、真实的职业能力和全面综合的素质
期刊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运用新技术解决新问题。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高职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期对高职教师的队伍建设有所助力。  【关键词】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职教师的主导作用  1 产业转型与人才的创新能力  1.1 产业转型需要开展创新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所需会计人才将不断发生改变,新型应用技能型、国际化会计人才供不应求;但低层次、低技能普通会计人才泛滥,如何确定新型应用技能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将成为学校培养会计人才研究目标。研究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新型应用技能型人才成为首要课题。  【关键词】 新型应用技能型 会计人才 研究  近几年,培养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必要性,与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大量、超大量的数据信息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和社会审计面临着被审计对象信息量大,范围广,而审计人员和时间有限,审计责任加大,审计风险无法回避的现实。而采用审计统计抽样方法,则可以大幅度提高审计效率,降低成本,达到审计目的。  【关键词】 审计风险 审计效率 抽样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文通过在各审计现场广泛的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