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甘家洼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大同看火山,怀一种难以形容的复杂心情。


  大同火山早先寂寂无名,虽然离保德不算远,但我未曾听说。2008年底,王保忠来保德看黄河,赠我他主编的《火山文化》,说他们大同县也有风景,有火山群。此后交往日多,他多次邀我去看他的老火山,但我感觉离大同很近,一脚油门便可过去,总是回复说,去大同也只半天的路程,老火山常在,你且给咱守住,我们以后再去看。万不料世事无常,有些东西是守不住的。而今老火山还在,王保忠却不在了。
  此行看火山,同伴张树荣也是王保忠的铁杆粉丝。2008年王保忠第一次来保德,树荣陪着在黄河两岸转一天,甚为投缘。保忠赠树荣几本作品集,树荣喜欢得不得了,当做经典反复来读。王保忠第二次来保德,树荣捧着笔记本,请保忠题写了一段话。2016年8月,王保忠第三次来保德,我们三个喝酒到半夜,约定金秋时节一道去走黄河,走完黄河回头去大同看老火山。但到秋天,王保忠先是摔断了胳膊,接着又腿力不加,走黄河未能成行。更没想到的是,到2018年9月22日,王保忠竟然匆匆而逝,年仅五十三岁。
  人去已无觅处,追思再读旧书。重新读完《甘家洼》后,决定走大同,去看火山,看火山脚下的甘家洼,看王保忠生前反复盘桓的那一方土地。
  2019年7月20日下午3点多来到大同县,而今改叫云州区。通往火山是新铺的油路,黄色标志线金子一般耀眼。这一带正在打造旅游区,路两边松柏森森,油菜花烂漫。走一阵,一小岔道口处有一路标,上写“黄家洼”三个字。我们知道,这就是王保忠笔下的甘家洼了。王保忠深爱着故乡的这片土地,热爱着这群沉寂几十万年的老火山。他把自己主编的大同县文联的刊物取名《火山文化》,把自己的网名叫做“老火山”。他以黄家洼为原型,写成长篇小说《甘家洼风景》,四下里好评连连。我们此行的目的,一半为火山群,一半为甘家洼。
  火山列阵,雄踞于大同盆地。因为多在王保忠的小说散文里看到过详细描述,故虽然第一次来,感觉已然有几分熟悉,和想象中的基本一样。登上金山顶,太阳当头,蓝天高远,白云低徊,四围景色尽收眼底。不由想,王保忠生前一定没少上来过,这深远辽阔的边塞景色,一定激发过他不少灵感。倘若他还在,此番定会陪我们上来,给我们讲述老火山的历史,讲述甘家洼的故事,但,他已经不在了。
  金山返下来,和停车场上的老头闲聊。老头大约六十多岁,话多,声音高。我们问知不知道王保忠?他说知道,作家,写过书,不是已经去世了吗?问知不知道甘家洼?老头用手一指说,就在那儿,现在住着六个半人,村子真名字叫黄家洼。问书中那个村主任老甘真名叫什么?老头说叫张有权,是个瘸子,村里六个半人,那半个就是说他哩,已经不是主任了,去年被乡政府下掉了,据说也有腐败,现在放着一群羊。你们进村,看见房子最好的那一户就是他家。说完张有权,老头又说,王保忠还有一个学生,就在前面狼窝山景区入口处上班,你过去一说王保忠,他就和你拉呱起来了。
  王保忠在好几篇散文中写过甘家洼有他的一个学生,叫安江,家穷,但爱好文学,写作不辍。于是我们便按照老头指的方向,开往狼窝山景区入口。相距大约二里路,转眼便到。入口很简陋,路旁一间小房子,当路横着一根电动起落杆。一个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的黑瘦男人,穿一件发旧的保安半袖,左手卡着一叠零钱,右手捏着遥控器,守在起落杆前,向进出车辆收费验票。小房子门前的遮阳伞下,另坐着两个人。


  我们来到横杆前,说找安江,起落杆前的男人愣怔一下,看著我们说,我就是安江。听到回答,我们愣怔起来,实在没想到,这个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的黑瘦男人居然就是王保忠的学生,一直被读者想象为文学青年的那个安江。火山和我们想象中的基本一样,但这个安江和想象中的全然不一样。在王保忠笔下,安江还是小安,但眼前站着的,已是地地道道的老安,左看右看,都是一个老农,不是文学青年。
  和安江闲谈一阵,知道他还在黄家洼住着,是那六个半中的一个。他说火山周围的油菜花是政府统一规划村民种植,政府给补贴,为的是打造风景。我说云州区出了纪念王保忠的文集,安江说是《永远的风景》,他有一本。
  看过安江,我们去黄家洼。快进村时,路两旁竖着不少展板,是大同县的一些风景照,相当陈旧,看样子有两三年了。估计这是“老甘”当村主任时的政绩,他朝思夜想,要打造甘家洼旅游。村子在狼窝山脚下,地势平坦,周围大片庄稼地。村口一所院落,围墙甚高,环顾四周,就数这一进院气派。其实也不算气派,皆因其他人家塌墙破院,就显得这所院子高大起来。按照停车场老头所言,这该是老甘的家了。我们上前拍打铁皮大门,里面没有回应。却是一百米开外的玉米地里有人扯着嗓子吆喝,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满以为就是那个老甘,赶紧跑过去,却是老甘的二哥,他正在玉米地里锄草。问老甘在不在,他说放羊去了。闲谈几句,甘二哥说他要在村里搞旅游,县上不给立项云云,我们听半天,感觉他颠三倒四,有些像神经不正常。
  绕黄家洼村转一圈,村子不大,破败得一塌糊涂,原来都是土坯窑,现在大部分塌了。最显眼的建筑是一座崭新的“公共卫生间”,土黄色瓷砖贴面,推拉百叶窗,大玻璃门,门上金属拉手闪闪发亮,暗锁锁着,尚未启用。这座漂亮的卫生间放在一片塌窑破墙中间,宛如一领烂羊皮袄上绣了一朵金丝牡丹花,格格不入。据说黄家洼已经列为搬迁村,我们也没探问要搬到哪里去。
  一边转悠一边等老甘,但等到日头落在火山后面,依然不见踪影。再去敲打铁皮大门,听见里面有羊叫的声音,原来羊群还在院里圈着,老甘并未去放羊,大概又到哪里喝酒去了。喝酒没准头,或许喝到晚上,或许喝到半夜,我们不再傻等,驱车返大同。此行虽然未见老甘,但看过甘家洼,看过甘家老二,已经完全能想象得出老甘的模样了。
  读罢沈从文,就想走一走湘西;读罢莫言,就想看一看高密;读罢王保忠的作品,就想来一趟大同。此番登过老火山,走过甘家洼,完成了作品与现实的对接,了却了一桩心愿。
  未来几年,大同火山群无疑会成为新的旅游热点,甘家洼即将搬迁,老甘们会迎来新的生活。倘若王保忠还在,《甘家洼》定会有新的续篇,可惜,王保忠已不在了。
  9月22日,王保忠辞世一周年之际,作此文以纪念。
其他文献
他传承了顺口溜、大同方言快板的神韵,吸纳了相声、小品、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养分,创作表演者柴京云、柴京海兄弟俩,因此有了“云中笑星”的美称。拥有400个曲种的中华曲坛,也从此增添了大同数来宝这一新的品种。  说咱百姓的喜怒哀乐,道咱大众的酸甜苦辣,褒扬时,津津乐道;针砭处,诙谐曲折。方言土语让人听着有滋有味,乡音乡韵给人感觉真叫亲切。他是坊间市井中走出来的平民艺术,亦俗亦雅,大俗大雅。他给万千市民
期刊
夕阳  春天好像并不遥远了,我放下手中的笔,遥望那面白雪覆盖的山坡,白茫茫的雪依然那么阴冷,丝毫没有融化的意思。我想这里并无春天,矿山的春天只是冬天的一个延续,或是夏天的一个开端。杏花开的时候,雪还没有化完,空气里的暖意依旧躲躲闪闪,不肯大大方方地到来。  多年之后,我终于悟出:真正美好的事物,都隐藏在朴实并不华丽的外表之下。可是我知道,要想看到柔美的夕阳,沉醉在它最美最迷幻的光线中,只能登临山顶
期刊
去年,故宫收藏的北宋名画作《千里江山图》名噪一时,人们在惊叹于画作的气势与画工之余,也对天才少年王希孟的事迹慨叹不已,杰作传世,作者却英年早逝,实在是天妒英才令人扼腕,而其中隐情之奇诡已不可考,纵有坊间野史也无法还原半年间王希孟的呕心沥血。  宋亡后此画流落到了元朝,元人在其上又加续了题跋,以作纪念,一位大同人的书法字迹因此传世至今,其人就是李溥光。  李溥光,大同人,元代高僧,书法家,又名释溥光
期刊
每逢文友相聚,总问我喜欢吃什么。我脱口而出:“先来一盘烂腌菜吧。”常常弄得文友们笑话我有点“土”。我也不以为然,上来烂腌菜,便有滋有味地“开吃”。  倒是那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小店,会制作一些“烂腌菜”。好像這种“小菜”上不了“大堂”一样,只能屈居于“他人屋檐”之下。  而我,对烂腌菜偏偏“情有独钟”。以至于现在每每想起,儿时的味道便扑面而来……  遥想当年小村庄,烂腌菜是冬天的“主打菜”,成为散布
期刊
国庆70周年阅兵刚刚结束,10月14号在云州区狼窝山上,海拔2000多米,狂风肆虐,零下四、五摄氏度,我随同大同市100余名医务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医疗急救演练。现场弥漫的硝烟,尖利的警笛,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我有些不确定,当灾难真正降临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还能够做到这样的从容、有序吗?  十天以后,我亲身经历了一场生命的接力赛,胜利的旌旗斩钉截铁地给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  10月23号上午,大同
期刊
我在大同县四中上高中时,也是家里境遇最差的几年。姐姐和大哥相继结婚成家在外居住,二哥在宣化参军,家中仅剩下父亲和爷爷。爷爷常年卧病在床,父亲既要干农活,还要做饭和侍奉爷爷。家里有四十多亩地,他一人种不过来,路远的田地只能荒芜了。因为父亲为了照料爷爷,离家近点能经常放下地里的农活,赶回家扶爷爷起身坐坐或倒水热饭。  自从我上高中后,家里的支出也增加了,每月学校要九块钱伙食费和三十多斤粮票,当时家里收
期刊
偶得一北魏平城时期砖拓,有所感北朝时期山西丝绸之路文化,遂抛砖引玉與众分享。  该砖拓图像中装饰四叶草,这样的植物装饰起源于希腊一种传统图案,南北朝很多石窟里都有体现,在北魏瓦当中我也见过一例,饱满的莲花造型当中一朵美丽的四叶草盛开,在四叶草的两侧装饰着鸟衔葡萄纹,葡萄构图新颖独特,鸟雀生动形象,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葡萄是什么时候来到山西的?  葡萄属葡萄科多年生藤本攀援植物,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期刊
许是暮秋了呢!  可不是,抬头看天,竟是比别日空了许多;云呢,许是在过去的日子里一点一点就渗到那蓝里了。是什么时候渗了进去的,想想,真是没有印象。许多事情原就是一个“渗”的过程,好多好多时间不是就渗进一个一个日子里了吗?谁注意到了呢?这日子不是也在不经意间就渗到头发里、肌肤里了吗?那头上的霜、脸上的皱原也不是一下子就有了的,只是在突然的某一天或者某一刻才承认了的。承认一件事情,也是需要过程和勇气的
期刊
北魏平城砖瓦文字的源头可追溯到汉代的刑徒砖、汉长安吉语瓦当和魏晋的墓砖铭,而北魏后期洛阳城址出土的众多“瓦削文”则是北魏平城瓦文的推延和发展。平城砖瓦文,就其书体讲,是真草隶篆诸体皆全。就砖质铭文书风而言,既具魏晋铭刻书风尚,又明显带有北魏后期铭刻体的某些特点,这便是魏碑书体的早期形态。北魏平城时期的吉语瓦当所展现的则是汉代之后又一个文字瓦当的高峰和繁荣期。平城瓦件刻文的丰富多彩,光怪陆离,其时代
期刊
“深挖洞、廣积粮、不称霸。”这句耳熟能详的批语,是毛泽东关于大修防空洞的一句最著名的指示。早在1956年2月,毛泽东就表示:“地下防空室,这笔钱不能省。”19世纪70年代,在全国70多个重要的大中城市里,数以亿计的民众迅速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深挖洞”群众运动,从那时起,大同全民动员完成了“大同的地下长城”。  1969年3月和8月,苏联边防军在中苏边境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引起了中共中央的警惕。8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