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华东师大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认为一节好课的五个标准是: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而首先就要“有意义”。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本文基于新基础教育理念,立足教学实践,以《蒸汽的力量》教学为例,浅析如何打造一节“有意义”的课。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 历史 “有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69-02
“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女士主持的一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新基础教育”重新诠释了基础教育的本质,把基础教育看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化教育观念体系。其中,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她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包含五个方面,即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而其中“有意义”又被放到了首要位置。具体而言,她认为在一节课中,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学生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我将之理解为:一节“有意义”的课,要有“知识”的意义,有“提升能力”的意义,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义。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以《蒸汽的力量》这节课为例,浅析如何上好一节“有意义”的课。
一、有“知识”的意义
“新基础教育”认为:知识的传授是教学有意义的重要体现。而在好多公开课或比赛课中,教师把很多的力气用在了教学形式的组织上,而在实现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却常常点到为止,不求甚解,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在走老路,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事实上,新课改虽然强调改变之前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现象,但并非不注重知识。相反,课改就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因此,要使历史教学有意义,就要使课堂有“知识”意义。而如何更好落实一节课的知识?本人就《蒸汽的力量》一课谈谈自己两点看法。
(一)让知识“有逻辑”。理顺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才能构建理想的知识体系,也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本人在备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成果时,没有华丽的形式,只采用了书中一张表格,但正是因为通过理顺表格中纺织、动力、交通等各个环节间的逻辑关系,再按照这一逻辑关系一一呈现,所以使这一环节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内容很紧凑,学生对成果间的连带关系也更加理解。同时,反思这节课,本人也忽略了个别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如,对“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爆发”这一问题进行处理时,我选用了四则材料,然后学生分别归纳出了“殖民扩张”、“圈地运动”、“手工工场”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四个角度的原因,虽然知识点分析清楚了,但如果进一步思考这四则材料间的逻辑联系,而不是孤立地一一呈现这四则材料,或许学生对原因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二)让知识“不多余”。知识紧扣课标,知识容量恰到好处,才能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终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针对高一学生,紧扣学考要求,无论从整个专题还是从本课教学要求出发,“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一知识点都是教学的重难点,因此从时间上要给其充足,分析上更要透彻。为此,本人运用了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分析(详见下文),学生也因此对这一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相反,多余的知识会模糊重难点,影响重难点的突破。回想之前听过的有些课,教师可能想让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所以加上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甚至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的分析上,最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一知识点反而匆匆带过,导致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使得重难点没有得到很好地突破。包括本节课中,本人在分析完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后,用了一张“连连看”进行知识的巩固,也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如果节省下这里的时间,那么在最后升华讨论部分就可以更加充分。
总之,让知识“有逻辑”、让知识“不多余”,才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才能使知识更好地落到实处,也才能成就一节“有意义”的课。
二、有“提升能力”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于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成了“新基础教育”关注的重点。“新基础教育”强调“未来性”、“生命性”,即认为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人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因此,一节“有意义”的课,必须是一节能“提升能力”的课。
而其中,自主合作能力尤其重要,“新基础教育”理论非常强调“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点的学习模式。一方面,时代的发展要求人具有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基本特征,一个缺少主体性的个体就象是浮萍,没有根基,没有主见,也没有价值判断,是一种思想上的废人,迟早会被社会淘汰的。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社会人,在社会中还应懂得怎么与人沟通与交往。因此,在日常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此,本人在《蒸汽的力量》的教学中,设置了一个主题探究活动——走进1851年第一次世博会,并根据材料显示以下四个问题:
(1)人们可能乘坐哪些新式交通工具参加第一次世博会?
(2)请结合英国与法国主要展品的差别,分析此次世博会的作用。
(3)从中国展品来源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并分析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请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借助情境材料,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至此,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与空间。最后,小组同学经过相互合作,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发言。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基本素质,也更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如何考虑别人的感受,想他人之所想。但是,“提升学生能力”也不能陷入误区。强调学生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作用。反思试上时,学生主体发挥有余,但教师引导不足,最后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一问题,学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因为,毕竟他们只是学生,对材料中的一些信息不能很好的捕捉利用,如1851、买办、英国驻中国领事等信息,这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而这并不背离学生主体这一理念,相反,会使学生主体发挥得更加充分,也更能提升学生能力。总之,未来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提升学生的能力,是一节“有意义”的课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三、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义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志向选择一些科目,“考其所长”、“考其所好”,这使得历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历史课程,热爱历史课程,历史教学应更加关注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这一课题。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变化的车轮转得飞快,各类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知识在快速地更新。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这也说明了课堂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情。总之,无论从高考选课的现实,还是从学生长远的发展考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成了课堂的历史使命,只有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课,才是一节“有意义”的课,而最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便是兴趣,这也正是“新基础教育”理论所强调的。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本人再结合《蒸汽的力量》一课中的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用“新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新基础教育”理念认为新颖的教学设计,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蒸汽的力量》这节课的内容涉及到了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繁多的历史事件以及不好理解的影响。因此,不管是教师讲授方面,还是学生接受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困难。因此为了使教学知识内容易懂而有趣,本人引入“英镑”这条主线,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以“设计英镑”为导入,从一开始便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以“英镑”中两位伟人签订的一份契约引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原因;并用英镑中的两句英文分别引出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及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之后又用世博会这一情境材料,化抽象为生动,巧妙地解决了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最后用英镑地位的衰落及美元地位的上升,引发学生讨论,升华本课主题,突出鲜明立意。本节课的实践证明,新颖的教学设计,不时出现的亮点,不仅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历史的趣味性,也能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二)借“巧妙的语言文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他们走进历史的世界。为此,在开展《蒸汽的力量》的教学时,本人用蒸汽机的“汽”(谐音“气”)字串起整节课,首先用一“汽”一世界为标题,一语双关,点出本课的重难点,然后教学中每个环节的标题都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用带“汽”(谐音“气”)的成语进行概括,经过每一次学生热烈的讨论与总结后,一“汽”何成——一“汽”呵成——“汽”贯山河——“汽”数已(未)尽四组词勾勒出了本课的框架与结构,这种充分运用语言文字魅力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得本课的线索更加清晰,主旨愈发突出,同时更是增加了学习历史的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让“现实走进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基础教育”强调要加强“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有内在的动力。高中历史教学更要重视这点,历史知识距离我们很远,历史课本有很多内容又很理论、抽象,所以有些学生会不感兴趣,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历史学科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所以更是被冷落。因此,只有将现实的元素融入课堂,让教学贴近高中生的生活,才会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本人在《蒸汽的力量》一课的立意上努力做到贴近现实。首先,立意深浅适合学生。如果立意很高大上,但超出学生的心智水平,那无异于“对牛弹琴”。所以,本人从“创新”角度来立意,虽没有那么高深,但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其次,立意主题贴进现实。学生进步要创新,学校发展要创新,国家腾飞要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本人最终选择将“创新”作为本课的立意,让立意贴进现实。在课堂的前大段,一张纪念工业革命的英镑,浓缩了英国积极创新不断强大的这段历史,在课堂的升华部分,用英镑地位的衰落美元地位的上升,从反面又证实了创新的力量,再从英国联系到中国,从中国联系到个人,提问:作为学生的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启发?最后一句“希望同学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仅将本课推向了高潮,也使得“创新”这一立意更加深入人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历史的学有所用。再次,立意手段拉近历史。本人用一张真实的印有工业革命时期伟人和成果的英镑引领全课,不仅使得不是很有新意的這一立意一下子变得不一样起来,而且更是将一百多年前的工业革命一下子拉到眼前。反思本节课,如果将英镑复印,在导入——设计英镑这一环节结束后发给每位学生,那么学生便能更清晰看到英镑上的细节,也能跟随这张英镑更近距离地正面感受工业革命创新带来的成果,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综上所述,让“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沟通,让“现实”走进“历史”,历史便变得更加生动,变得更加有用,也就更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一节有“知识”、“提升能力”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义的课,才是一节“有意义”的课,也才能实现“新基础教育”的宗旨,即才能实现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02期.
[2]冯旗红.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0).
[3]赵寅秀.新课改视野下的“有效教学”与“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理念[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142-143.
[4]李占伟.从“没意思”到“有意义”——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43-145.
[5]黄牧航.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好课标准研究评述[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1).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 历史 “有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69-02
“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女士主持的一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新基础教育”重新诠释了基础教育的本质,把基础教育看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化教育观念体系。其中,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她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包含五个方面,即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而其中“有意义”又被放到了首要位置。具体而言,她认为在一节课中,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学生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我将之理解为:一节“有意义”的课,要有“知识”的意义,有“提升能力”的意义,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义。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以《蒸汽的力量》这节课为例,浅析如何上好一节“有意义”的课。
一、有“知识”的意义
“新基础教育”认为:知识的传授是教学有意义的重要体现。而在好多公开课或比赛课中,教师把很多的力气用在了教学形式的组织上,而在实现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却常常点到为止,不求甚解,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在走老路,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事实上,新课改虽然强调改变之前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现象,但并非不注重知识。相反,课改就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因此,要使历史教学有意义,就要使课堂有“知识”意义。而如何更好落实一节课的知识?本人就《蒸汽的力量》一课谈谈自己两点看法。
(一)让知识“有逻辑”。理顺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才能构建理想的知识体系,也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本人在备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成果时,没有华丽的形式,只采用了书中一张表格,但正是因为通过理顺表格中纺织、动力、交通等各个环节间的逻辑关系,再按照这一逻辑关系一一呈现,所以使这一环节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内容很紧凑,学生对成果间的连带关系也更加理解。同时,反思这节课,本人也忽略了个别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如,对“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爆发”这一问题进行处理时,我选用了四则材料,然后学生分别归纳出了“殖民扩张”、“圈地运动”、“手工工场”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四个角度的原因,虽然知识点分析清楚了,但如果进一步思考这四则材料间的逻辑联系,而不是孤立地一一呈现这四则材料,或许学生对原因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二)让知识“不多余”。知识紧扣课标,知识容量恰到好处,才能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终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针对高一学生,紧扣学考要求,无论从整个专题还是从本课教学要求出发,“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一知识点都是教学的重难点,因此从时间上要给其充足,分析上更要透彻。为此,本人运用了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分析(详见下文),学生也因此对这一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相反,多余的知识会模糊重难点,影响重难点的突破。回想之前听过的有些课,教师可能想让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所以加上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甚至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的分析上,最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一知识点反而匆匆带过,导致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使得重难点没有得到很好地突破。包括本节课中,本人在分析完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后,用了一张“连连看”进行知识的巩固,也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如果节省下这里的时间,那么在最后升华讨论部分就可以更加充分。
总之,让知识“有逻辑”、让知识“不多余”,才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才能使知识更好地落到实处,也才能成就一节“有意义”的课。
二、有“提升能力”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于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成了“新基础教育”关注的重点。“新基础教育”强调“未来性”、“生命性”,即认为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人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因此,一节“有意义”的课,必须是一节能“提升能力”的课。
而其中,自主合作能力尤其重要,“新基础教育”理论非常强调“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点的学习模式。一方面,时代的发展要求人具有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基本特征,一个缺少主体性的个体就象是浮萍,没有根基,没有主见,也没有价值判断,是一种思想上的废人,迟早会被社会淘汰的。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社会人,在社会中还应懂得怎么与人沟通与交往。因此,在日常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此,本人在《蒸汽的力量》的教学中,设置了一个主题探究活动——走进1851年第一次世博会,并根据材料显示以下四个问题:
(1)人们可能乘坐哪些新式交通工具参加第一次世博会?
(2)请结合英国与法国主要展品的差别,分析此次世博会的作用。
(3)从中国展品来源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并分析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请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借助情境材料,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至此,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与空间。最后,小组同学经过相互合作,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发言。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基本素质,也更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如何考虑别人的感受,想他人之所想。但是,“提升学生能力”也不能陷入误区。强调学生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作用。反思试上时,学生主体发挥有余,但教师引导不足,最后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一问题,学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因为,毕竟他们只是学生,对材料中的一些信息不能很好的捕捉利用,如1851、买办、英国驻中国领事等信息,这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而这并不背离学生主体这一理念,相反,会使学生主体发挥得更加充分,也更能提升学生能力。总之,未来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提升学生的能力,是一节“有意义”的课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三、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义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志向选择一些科目,“考其所长”、“考其所好”,这使得历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历史课程,热爱历史课程,历史教学应更加关注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这一课题。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变化的车轮转得飞快,各类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知识在快速地更新。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这也说明了课堂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情。总之,无论从高考选课的现实,还是从学生长远的发展考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成了课堂的历史使命,只有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课,才是一节“有意义”的课,而最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便是兴趣,这也正是“新基础教育”理论所强调的。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本人再结合《蒸汽的力量》一课中的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用“新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新基础教育”理念认为新颖的教学设计,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蒸汽的力量》这节课的内容涉及到了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繁多的历史事件以及不好理解的影响。因此,不管是教师讲授方面,还是学生接受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困难。因此为了使教学知识内容易懂而有趣,本人引入“英镑”这条主线,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以“设计英镑”为导入,从一开始便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以“英镑”中两位伟人签订的一份契约引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原因;并用英镑中的两句英文分别引出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及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之后又用世博会这一情境材料,化抽象为生动,巧妙地解决了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最后用英镑地位的衰落及美元地位的上升,引发学生讨论,升华本课主题,突出鲜明立意。本节课的实践证明,新颖的教学设计,不时出现的亮点,不仅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历史的趣味性,也能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二)借“巧妙的语言文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他们走进历史的世界。为此,在开展《蒸汽的力量》的教学时,本人用蒸汽机的“汽”(谐音“气”)字串起整节课,首先用一“汽”一世界为标题,一语双关,点出本课的重难点,然后教学中每个环节的标题都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用带“汽”(谐音“气”)的成语进行概括,经过每一次学生热烈的讨论与总结后,一“汽”何成——一“汽”呵成——“汽”贯山河——“汽”数已(未)尽四组词勾勒出了本课的框架与结构,这种充分运用语言文字魅力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得本课的线索更加清晰,主旨愈发突出,同时更是增加了学习历史的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让“现实走进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基础教育”强调要加强“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有内在的动力。高中历史教学更要重视这点,历史知识距离我们很远,历史课本有很多内容又很理论、抽象,所以有些学生会不感兴趣,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历史学科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所以更是被冷落。因此,只有将现实的元素融入课堂,让教学贴近高中生的生活,才会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本人在《蒸汽的力量》一课的立意上努力做到贴近现实。首先,立意深浅适合学生。如果立意很高大上,但超出学生的心智水平,那无异于“对牛弹琴”。所以,本人从“创新”角度来立意,虽没有那么高深,但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其次,立意主题贴进现实。学生进步要创新,学校发展要创新,国家腾飞要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本人最终选择将“创新”作为本课的立意,让立意贴进现实。在课堂的前大段,一张纪念工业革命的英镑,浓缩了英国积极创新不断强大的这段历史,在课堂的升华部分,用英镑地位的衰落美元地位的上升,从反面又证实了创新的力量,再从英国联系到中国,从中国联系到个人,提问:作为学生的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启发?最后一句“希望同学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仅将本课推向了高潮,也使得“创新”这一立意更加深入人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历史的学有所用。再次,立意手段拉近历史。本人用一张真实的印有工业革命时期伟人和成果的英镑引领全课,不仅使得不是很有新意的這一立意一下子变得不一样起来,而且更是将一百多年前的工业革命一下子拉到眼前。反思本节课,如果将英镑复印,在导入——设计英镑这一环节结束后发给每位学生,那么学生便能更清晰看到英镑上的细节,也能跟随这张英镑更近距离地正面感受工业革命创新带来的成果,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综上所述,让“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沟通,让“现实”走进“历史”,历史便变得更加生动,变得更加有用,也就更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一节有“知识”、“提升能力”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义的课,才是一节“有意义”的课,也才能实现“新基础教育”的宗旨,即才能实现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02期.
[2]冯旗红.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0).
[3]赵寅秀.新课改视野下的“有效教学”与“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理念[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142-143.
[4]李占伟.从“没意思”到“有意义”——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43-145.
[5]黄牧航.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好课标准研究评述[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