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底金刚杵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under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原祁绘画直承家学,一生倾注于笔墨的经营,将董其昌的笔墨论予以提炼与发扬,形成了“笔墨浑厚华滋,笔底有金刚杵”的独特画风,画史上与王时敏合称“娄东画派”,与王鉴、王翠“虞山画派”相对。其一生画风演变之阶段,事实上,较为明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 “得黄公望脚汗气”——未脱家法期(20—55岁)。早年的王原祁,受祖父时敏亲授,遥接董其昌南北宗论画学思想,专师南宗画派诸家,其中尤以黄公望为最,“余弱冠时得先大父指授……于子久为专师,迄今五十余年矣”(自题《西岭云霞图卷》)。亦如原祁“所学者大痴也,所传者大痴也,华亭(董其昌)血脉,金针微度,在此而已”(见《麓台题画稿》)。现所见其最早的两件作品,即《仿黄公望笔意图扇》(1671年)、《仿子久山水图扇》(1671年,皆上博藏)均为学习黄公望者。据笔者统计,其55岁前作品共得63件,中仿黄公望者达34件,余者分仿倪瓒、王蒙、吴镇、赵大年、高克恭、惠崇、赵孟頫、王维、董其昌等。其中,除标“仿子久笔意”外,明指所仿子久作品计有《陡林密壑图》、《浮峦暖翠图》、《富春大岭图》、《秋山图》、《富春山居图》、《白石清溪图》、《天池石壁图》等。这些巨迹,又无一不是对董其昌、王时敏画学影响最著者。原祁学画于祖父之时间为20岁(1660年)左右至39岁(1680年),其间,时敏教授原祁专学黄公望,即以这些作品为范本,如故宫藏丁巳(1677年)《仿古山水图册六开》等。2 以“龙脉开合起伏”救细碎——自具面貌期(56—65岁)。如果说,王原祁之绘画历程停止在55岁前,那么,将不会成为“四王”中最具创造性的佼佼者。原祁约自此年后至65岁间之作品,明显已摆脱前期之单调笔墨、细碎结构,而是呈现出整体之开合气势、山石之团块凝练、笔墨之道劲厚重等自家特点。所作山水,气势撼人,惊心动魄,已具大家面目。检其之所以能突破前期之瓶颈,实为追溯元人画法之渊源,即上溯董巨与宋人。考其55岁后,追溯董巨、宋人参元人法之作品比比皆是,而在此前,基本无见。正如其自己总结此期画学之心得那样“大痴画法,皆本北宋。渊源荆关、董巨,和盘托出……明季三百年来,惟董宗伯为正传。的派继之者,奉常公也”(63岁,1704年《仿黄公望山水图卷》,故宫藏),“元四家皆宗董巨,倪黄另为一格”(62岁,1703年《仿倪黄山水图轴》,故宫藏),“巨然笔墨深厚,为元季四家之宗”(60岁,1701年《仿巨然山水图轴》,私人藏),“要仿元笔,次要透宋法。宋人之法一分不透,则元笔之趣一分不出”(《仿大痴山水图轴》,天津艺博藏)。3 “笔底金刚杵”——成熟期(66—74岁)。在经历了以宋参元之吸收吐纳,能融各家之精髓,更为得心应手。比之中期,结构逾加概括,笔墨逾为洗炼,笔力力拔千钧,将笔墨韵味发挥至极致,“但笔墨之深入,气魄之苍厚,或者与年俱进矣”(70岁,1711年自题《山水图册》,故宫藏)。(编者案,图1-3为各时期作品)
  以其一生画风之演进历程,检视比对传世伪作,可以发现,其间模仿中、晚期后风格的为多。如《疏林远山图轴》(图4,《中国绘画全集》册27页91)款署“清苍简淡,云林本色也。一变宋人设色法,更为高古。明季董华亭最得其妙,此图拟之。康熙癸巳春日于京师毂诒堂画并题。王原祁”。钤“王原祁印”白文印、“麓台”朱文印、“画图留与人看”朱文长方印记。“癸巳”为康熙五十二年(1713),系其逝世前一年。此图虽仿倪瓒萧疏淡远意,但山石结构松散,笔墨细碎,用笔无扛鼎之力,款书行气呆板,线条直来直往,使转僵硬,与王原祁凝炼的线条、一波三折的笔意、行间墨气自然等本色相距甚远。与所见此年作品相比对,则一目了然。如《高岭平川图》(小春,天津艺术博物馆藏),《山水图册》(元旦、三月吉日,天津艺博藏),《墨迹册》“三月为皇上万寿”(三月)、“自题丁丑戊寅画册”(八月)、“仿大痴设色秋山”(九秋)、“仿王叔明为周大酉”(秋日)、《仿子久秋山图轴》(九秋,台北故宫藏),《自题丁丑戊寅画册》(台北故宫藏)等。
  《仿黄鹤山樵山水图轴》(图5,《中国绘画全集》册27页65)款署:“上元郎例得入禁园陪宴,余与同直诸公,奉命候于邸寓,心闲身逸。此小三昧时也,兴会甚合,放笔写山樵笔,并记其事。己丑春王作。王原祁。”钤“王原祁印”白文印、“麓台”朱文印、“御赐画图留于人看”白文椭圆印、“西庐后人”朱文长方印记。此图与台北故宫所藏《仿王蒙笔意图轴》系双胞,款印皆同,惟后者为清宫旧藏。“己丑”(1709年),原祁时年66岁,画风正处于上述第二个阶段。比对二图,台北本之宏伟的山体结构,与神彩飞扬的笔墨互为烘托,为原祁典型面貌,与此年《仿仲圭山水图轴》(春日,台北故宫藏)、《仿倪黄山水图轴》(小春,王南屏旧藏)、《扁舟图卷》(清和,重庆市博物馆藏)、《秋山图轴》(子月,台北故宫藏)、《苍岩翠壁图轴》(夏五)(图6)、《仿倪瓒笔意图扇》(端阳前一日)、《仿子久富春大岭图轴》(十月,以上三件皆上博藏)等比较,可以发现,前者笔墨平淡,无疏密轻重之别,款书亦骨梗外露,转折处如“同”、“间”、“写”等运笔缺乏原祁的婉转圆厚,当为摹本。
  《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图7,《王原祁精品集》页218—223)款署:“癸未清和月,石帆先生以长卷索余画,署款后一时检之不得。书来,即以案头旧纸仿大痴《富春山图》笔意就正。其纸质坚细,尺寸长短,大略相似。至于笔墨精疏,赏音必有以谅我也。麓台王原祁并识。”钤“扫花庵”朱文椭圆印、“王原祁印”白文印、“麓台”朱文印、“以笔墨作佛事”白文长方印记。此卷最大的问题是“不见笔”,以皴擦代用笔,结构显得单薄,无厚重苍茫之感。款书行笔以横平竖直居多,线条轻盈,秀而乏力。“癸未”(1703年),作者时年62岁,与其此年《仿黄公望山水图轴》(上巳,上博藏)、《层峦耸秀图轴》(冬日,私人藏)等作品,二相比对,真伪昭然。按,在王原祁伪作款书中,大致有二种风格:一是用笔过于纤秀匀细,缺乏王原祁力透纸背、含蓄凝重的特点,且结体亦不似原祁本色。二,模仿王原祁中晚年书风,结体极似,仅功力不足而已。需说明的是,第二类伪作,更多见于纸本,作伪者往往用表面较为粗糙的纸,并蓄意以枯墨、枯笔出之,飞白较多,起收笔、使转处用笔不太明晰,模棱两可,因结体较似,故能一定程度上掩盖用笔的不足,以及墨韵的流畅性。
  
  “娄东二王”拍场沉浮
  
  90年代初露锋芒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二王”的作品在书画市场上受到了藏家的极大关注,价格一路看涨,尤其是精品,更受藏家青睐,并成为拍卖场上的抢手货。王时敏是娄东派的创始人,但由于王时敏在画史上的地位不高,一般大收藏家不愿花巨资购买,所以很长时间王时敏的作品价格在市场上不太高。1988年纽约佳 士得曾推出了王的一柄《仿黄公望山水》成扇,以0.41万美元成交;1989年他的《仿黄子久山水》又被纽约佳士得拍至3.3万美元。新世纪初他的作品价位有很大的扬升。2001年其《隶书》陂上海敬华拍至50.6万元;同年,《富春江山居图》在南京“艺兰斋”拍卖会上以590万元成交,创下王氏作品新高。
  王原祁的作品也很受藏家欢迎。1989年他的《仿黄公望山水》被纽约佳士得拍至3.85万美元;1994年其《仿黄公望秋山图》手卷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34.35万美元成交;同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他的《仿大痴富春山居图》手卷以189万港元拍出;1995年王原祁的一幅《山水》扇面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以5.5万元成交;1999年《仿黄公望王蒙山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06.5万港元成交。2001年他的《山水》被翰海拍至45.1万元。2002年他的力作《仿宋元山水十开册》在中贸圣佳拍卖会上以253万元成交。
  
  新世纪初的飙升
  上世纪90年代之后,因近现代书画热极沉寂,直到2004年春拍会开始,由于古代绘画价值的再发现,行情出现了新的飚升。
  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王时敏作品共上拍26件,成交24件,成交率达92.31%,总成交额721.05万元,平均价格合4.9861万元每平尺。2000年,王时敏的《澹云有赏轴》在北京翰海以30.8万元成交:2002年,他的《清溪载鹤》图轴在北京翰海以90.2万元成交;2003年,他的《午瑞景图》立轴在中国嘉德以85.8万元成交;2005年,他的《仿北苑山水》立轴在中国嘉德以55万元成交:2006年,他的《清泉挹翠》立轴在香港佳士得以57.24万港元成交。从以上拍卖结果可以看出,王时敏作为清六家的首领性人物,其作品还远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价位,从长远看,应该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以王原祁作品的平均每尺成交价为例,2000-2004年间王原祁共上拍74件,为16.7万元;而2004年春拍会则达到了62.7万元,高居中国书画家成交价格排名第6位。而自2000年至2006年,王原祁的市场也是一路攀升,共上拍作品104件,成交82件,成交率78.85%,总成交额8205.75万元,每平尺27.5761万元。2000年,《山水》立轴在中国嘉德以74.8万元成交;2002年,《仿宋元山水册》在中贸圣佳以253万元成交;2005年,《仿宋元山水》10开册页在中贸圣佳以2420万元成交,创下其作品最高价;2006年,《仿各家山水》8开册页在中贸圣佳以638万元成交。
  
  2006年至今的新纪录
  到2006年春季,从“四王”个人作品的价格指数走势来看,王时敏和王原祁的作品价格走势较平稳,虽然没有突破其个人作品的最高价,但他们仍然是截至目前为止古代书画拍卖场中的领军人物,如中贸圣佳推出的王原祁《仿各家山水册页(八开诊(1709年作)成交价为638万元,名列其个人作品价格排行榜中的第二位,同场拍卖中推出的王时敏、张学曾《溪山远岫》手卷(1638年作)成交价也达到275万元。虽然当时这些作品从单件作品的成交价来讲并没有超越之前的作品,但由于作品尺幅不大,在价格指数上却得到了抬升。虽然整个“四王”的作品价格已达到了高位,走势趋向平缓,但精品的成交仍然继续给投资人带来惊喜,确保了其拍卖场中的引领地位。
  这样的状况在之后的几年之内,又发生了飞跃式的发展,单件作品价格越过千万关口已成为普遍。2007年秋拍,西泠印社拍出王时敏、杨文骢、张学曾、恽向1638年作《四贤山水合卷》手卷,价值1320万;2010年秋拍,北京九歌拍出一件王时敏《仿王蒙山水》手卷,价值1456万;中国嘉德2011年春拍拍出王时敏《仿黄子久山水》立轴,价值1495万。王原祁也在2005—2011年间拍出6件过千万的艺术作品,其中2011年春拍,北京保利王原祁1696年作《仿山樵真迹》立轴拍出2875万高价;同年春拍,北京翰海王原祁《仿古山水册(八开)》拍出2760万高价,“二王”的作品迎来了新的价格阶梯。
  总体来看,清“四王”市场表现以王翠最受欢迎,紧跟其后为王原祁、王时敏“二王”。这与他们精品亮相市场的频率有关。目前,拍卖成交价超百万元的作品王翠有17件(8件为2004年成交),而王原祁有8件(7件为2004年成交),王时敏有2件,翻开拍卖纪录,“二王”山水目前也屡屡拍出高价,值得关注。
  
  博物馆珍藏的“娄东二王”
其他文献
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号毅庵,今辽宁海城人。身为民初奉系之首张作霖的长子,人称“少帅”。对于这样一位扭转了中国史的人,其功与过可待历史的沉淀。然而,他在热爱历史文物、致力中国书画的鉴赏和收藏这个方面,却早已赢得普遍的赞誉。他能在艺术鉴藏中找到慰藉的力量,直至终老。    早识风雅    最晚在1920年代后期,20多岁的张学良已致力于收藏书画,且成果相当可观。据著名鉴藏家张伯驹《春
期刊
就在东京艺博会宣布其新任总监金岛隆弘上任后,震惊全球的关东大地震发生,对日本造成极大的创伤。除了不可抵挡的外部因素,日本在今年二月G-Tokyog及Tokyo Frontline两个当代艺博会发生前,由于去年日本当代艺术在拍场上的表现不好,尤其在台湾藏家之间流传的耳语,大家已经不再买日本当代艺术。在两个内外因素打击下,今年的东京艺博会择七月二十八日再度开幕。东京街头上不可思议的萧条,知名画廊Tak
期刊
据日前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2011年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后金融危机时代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的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及流动性过剩带来艺术品市场连续几年的繁荣景象,尽管今年政府陆续出台货币紧缩政策收紧流动性,但反而导致投资性资金从其他投资板块溢出进入艺术品市场,造成了今年艺术品成交屡创天价的市场现象。单件添加艺术品交易纪录通过其示范效应和放大效应又极大拉动了艺术品整体市场价格空间,也促成
期刊
黄色的向日葵、燃烧般的丝柏、风吹过的麦田、漩涡状的星体……一幅幅狂嚣般的画面,是梵高内心底层最深的呐喊。而今,梵高火焰般炽烈的创作历程,在这座美术馆内再度重现。  质量兼备的梵高收藏品  阿姆斯特丹的旧市街,被半圆形的运河围绕,两旁的行道树和17-18世纪砖瓦结构的成排房屋,映在水面上,显得多彩多姿。最外圈的辛格运河沿岸有一个博物馆广场,梵高美术馆、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市立美术馆以及管弦乐闻名的
期刊
在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上,古根海姆这个姓氏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个以收藏艺术品著名的家族,不仅积累了现当代艺术领域顶尖的私人收藏,还创造了美国最为知名的博物馆群,而佩姬·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lm,1898—1979),这个名字则已成为家族中的一则传奇。佩姬对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的认可和支持,她瑰丽得足以支撑起一个博物馆的私人收藏,以及她和艺术家之间充满了话题性的曲折故事,令关
期刊
王时敏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不仅是“清初四王”之首,影响王鉴、王翠、王原祁而相继创立了“虞山派”、“娄东派”,而且是当时画坛领袖,如张庚《国朝画征录》所评:“淡于仕进,优游笔墨,啸咏烟霞,为国朝画苑领袖。”他上承文人画嫡脉,下开山水画正宗,余波遗泽及于有清三百余年。王时敏的画学思想直承董其昌衣钵,接受“南北宗论”,视文人画为“画家正脉”,尤赝服黄公望;以古法为宗,在仿古中出新;崇尚“士气”、“性灵
期刊
今年春节期间,唐云艺术馆拿出数十件馆藏艺术品做了一个迎春展览,其中一幅唐云先生的《山花烂漫》布置在展厅二楼的楼梯口处,醒人眼目。这是一幅纸本设色的杜鹃花,纵102厘米,横62厘米,画从幅底起笔,右边一上一下两块山石,杜鹃拥石,花团锦簇,通幅气势由下而上韵绕画外,殷红的杜鹃也随高远的构图颜色由浓及淡,灿烂热烈,赏心悦目。  我陪着朋友观看展览,走到画前,很奇怪,耳边仿佛飘来一阵熟悉悦耳的歌声,是那首
期刊
王时敏、王鉴、王晕和王原祁是清初四位极具影响力的画家,并称“四王”。他们之间有师友或亲属关系,在绘画风尚和艺术思想上,直接或间接受董其昌影响。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清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被尊为“正宗”。“四王”以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与“虞山”两派,影响后世三百余年。  清初画坛,以王时敏、王原祁等为核心的
期刊
近日,故宫新掌門人、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上任后召开媒体座谈会。在考察完故宫的32个部門之后,单霁翔确定了履新故宫博物院院长之职后的新政方向:“对外要更加开放,对内将采取措施关闭漏洞之門”。单霁翔称:“有人问我,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的‘三把火’从哪里烧起?我回答,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故宫保护最怕‘火’,所以我一把‘火’也没有。好在我的名字里有‘雨’,我倒是准备好‘水’了。”  有媒体
期刊
张大千《梨花鸠子图》作于“戊子九月”即1948年十月间。大约是这一年的九月底,张大干偕新婚夫人徐雯波在学生糜耕云的陪伴下从上海飞往北京,专程探望徐悲鸿、齐白石等老朋友,一直到“戊子十一月上句”才返回上海,所以这幅画应该是他在北京所作。画绘于九月,所绘却是春天景象,梨花初放,鸠栖枝上蓬松着羽毛在沐浴阳光,笔法则是工写并施,构图设色雅逸可爱。上题七言绝句一首,诗句清新,与画面般配合体。查张大千诗集未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