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了芜湖市实施1.33万公顷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得出在实现粮食丰产增收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其“政府引导、组织,多部门协作,构建网络,群众自愿种植”的做法和效果,对改变农技推广工作“线断网破人散,工作迟滞”现状、开创农技推广工作新局面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超级杂交水稻;丰产工程;安徽芜湖
中图分类号 F3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248-02
2008年初,芜湖市在2007年成功试种袁隆平院士“Y两优1号”、“两优293”的基础上,接连召开推广种植袁院士超级杂交稻1.33万公顷工作部署会议、技术培训会议,分区县安排落实种植面积。根据田间测产,并结合当前实际生产情况,2008年,1.33万公顷超级杂交稻增产增收已成定局。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33万公顷超级杂交稻,按平均增产750kg/hm2、单价1.6元/kg计,共增加产值1 600万元。
1工程实施基本情况
1.1开展广泛、深入地宣传工作
芜湖市是鱼米之乡,气候、地理、交通条件等均适于水稻种植和稻米加工产业发展,群众种植水稻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尤其对种植杂交水稻情有独钟,其种植面积几乎占全部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群众对袁隆平先生也十分熟悉、景仰,更被他那著名的“水稻树”梦想所感染,渴望种植高产优质新品种以摆脱目前杂交稻品种多而杂、无法选择的困扰。
在市政府提出种植袁先生超级杂交稻后,群众对其虽感陌生,但通过市、县、镇、村各级频繁召开的宣传会议、技术讲座,从印发的宣传资料,拉的横幅,电视、报纸上的宣传上,对超级杂交稻的特征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觉到种植成功的把握性大;同时也感受到了政府为帮助群众实现增产增收所做的努力,迅速响应,纷纷自愿到各供种网点购种。
1.2市场运作与政府组织相结合
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建立供种网络,首先招标确定向各区县供种的种业公司,再由其向各区县乡镇确定的供种网点供种。供种销售中做好供种记录。分村、组、户登记造册,作为资料分析用。供种、销售情况及时向政府、农委等部门成立的、分别明确联系各乡镇的工作组通报,由其督促进程,确保面积最终落实。
1.3地方技术部门发挥能动作用
地方技术部门根据各地地理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特征特性,自主选择种植“Y两优1号”或“两优293”,不盲从、盲目。市、县均成立技术专家组,分别明确联系各乡镇。市对县、镇,县对镇、村,镇对村、组,分级分批开展技术培训;并结合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实施,发挥镇、村科技示范户作用,广泛宣传,保障技术执行落实到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工程实施取得的经验
2.1项目的成功组织、实施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为确保工程项目落实,市对县、镇,县对镇、村,多次召开高规格、大规模、各层次宣传动员和技术培训,引起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关注,引起县、镇政府、各部门直至村支两委的高度重视,在“一定要完成1.33万公顷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上形成共识。为工作的逐步、有序、高效地开展,技术措施落实执行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强大动力。
2.2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调动群众种植积极性
为鼓励群众种植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市政府制定了群众购种时给予购种补贴,生产中为群众购买自然灾害保险,粮食收购时加价,技术服务上门等配套政策与措施。努力减少群众种植的后顾之忧,最大程度地调动群众种植积极性。经过知情选择,超级稻种植覆盖范围十分广泛,一些乡镇几乎各个村组都有种植,一些村组实现连片种植。群众种粮增收意识得到增强。
2.3建成一系列服务网络
围绕生产面积落实、技术服务,建成了由市、县、镇政府及农业、科技、保险等部门及村委会构建的行政推动组织网络,由市、县、镇农技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组建的技术服务网络,由市级供种企业、乡镇种子经销店组成的供种网络,以及由粮食、金融等部门牵头、粮食加工企业群构建的产后收购加工销售网络。这4条渠道的建设为群众实现增产增收提供了扎实有效地服务。
2.4发挥了县、镇技术人员的能动作用,提高了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
作为农业生产服务主力军,项目的实施为农业技术人员有所为提供了平台,在服务生产一线的过程中,其理论得到运用,经验得以丰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对三农有了更深入地体会与了解。
2.5技术得到推广运用,群众科技种植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通过超级水稻的种植,一批适用技术得到推广使用;同时,使群众对科技种植有了深刻的理解,对新品种、新技术有了更强烈的需求,更积极主动地运用健身栽培、测土配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可以说,项目实施过程是技术推广的过程,也是极大地提高群众科技水平、科技素质的过程。在群众种植水平得到整体提高的同时,更涌现出一大批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乡村能人,他们对宣传、运用新技术、新品种积极性更加高涨,他们正成为目前以至今后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也为今后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人才队伍基础。
2.6为优化产业格局创造了前提
发展粮食生产不是最后目的,最后目的在于让群众因之增产增收、让粮食产业因之发展延伸壮大、国民经济因之而强盛。目前,粮食产后加工所受瓶颈制约因素可能很多,但作为原材料的粮食品种多、杂,单一品种生产面积小、产量低等因素都直接导致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开工不足,阻碍企业发展与产业形成;使群众的优质优价也得不到体现。
芜湖市通过实施该项目,不仅形成了优良品种种植的规模化、区域化新布局,更为下一个粮食精深加工环节产业的发展、品牌的创建创造了条件,向发展现代农业迈出了一个大步伐。
3工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目前群众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群众整体素质有待加强的情况下,需注意做好规避因行政干预所可能带来的风险,按照市场规律,开展引导、服务等工作。
4结语
借鉴该工程以项目实施为载体,通过行政、技术、市场、劳动力各级各方面协同努力,资源整合共用的做法,农技推广工作将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超级杂交水稻;丰产工程;安徽芜湖
中图分类号 F3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248-02
2008年初,芜湖市在2007年成功试种袁隆平院士“Y两优1号”、“两优293”的基础上,接连召开推广种植袁院士超级杂交稻1.33万公顷工作部署会议、技术培训会议,分区县安排落实种植面积。根据田间测产,并结合当前实际生产情况,2008年,1.33万公顷超级杂交稻增产增收已成定局。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33万公顷超级杂交稻,按平均增产750kg/hm2、单价1.6元/kg计,共增加产值1 600万元。
1工程实施基本情况
1.1开展广泛、深入地宣传工作
芜湖市是鱼米之乡,气候、地理、交通条件等均适于水稻种植和稻米加工产业发展,群众种植水稻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尤其对种植杂交水稻情有独钟,其种植面积几乎占全部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群众对袁隆平先生也十分熟悉、景仰,更被他那著名的“水稻树”梦想所感染,渴望种植高产优质新品种以摆脱目前杂交稻品种多而杂、无法选择的困扰。
在市政府提出种植袁先生超级杂交稻后,群众对其虽感陌生,但通过市、县、镇、村各级频繁召开的宣传会议、技术讲座,从印发的宣传资料,拉的横幅,电视、报纸上的宣传上,对超级杂交稻的特征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觉到种植成功的把握性大;同时也感受到了政府为帮助群众实现增产增收所做的努力,迅速响应,纷纷自愿到各供种网点购种。
1.2市场运作与政府组织相结合
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建立供种网络,首先招标确定向各区县供种的种业公司,再由其向各区县乡镇确定的供种网点供种。供种销售中做好供种记录。分村、组、户登记造册,作为资料分析用。供种、销售情况及时向政府、农委等部门成立的、分别明确联系各乡镇的工作组通报,由其督促进程,确保面积最终落实。
1.3地方技术部门发挥能动作用
地方技术部门根据各地地理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特征特性,自主选择种植“Y两优1号”或“两优293”,不盲从、盲目。市、县均成立技术专家组,分别明确联系各乡镇。市对县、镇,县对镇、村,镇对村、组,分级分批开展技术培训;并结合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实施,发挥镇、村科技示范户作用,广泛宣传,保障技术执行落实到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工程实施取得的经验
2.1项目的成功组织、实施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为确保工程项目落实,市对县、镇,县对镇、村,多次召开高规格、大规模、各层次宣传动员和技术培训,引起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关注,引起县、镇政府、各部门直至村支两委的高度重视,在“一定要完成1.33万公顷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上形成共识。为工作的逐步、有序、高效地开展,技术措施落实执行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强大动力。
2.2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调动群众种植积极性
为鼓励群众种植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市政府制定了群众购种时给予购种补贴,生产中为群众购买自然灾害保险,粮食收购时加价,技术服务上门等配套政策与措施。努力减少群众种植的后顾之忧,最大程度地调动群众种植积极性。经过知情选择,超级稻种植覆盖范围十分广泛,一些乡镇几乎各个村组都有种植,一些村组实现连片种植。群众种粮增收意识得到增强。
2.3建成一系列服务网络
围绕生产面积落实、技术服务,建成了由市、县、镇政府及农业、科技、保险等部门及村委会构建的行政推动组织网络,由市、县、镇农技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组建的技术服务网络,由市级供种企业、乡镇种子经销店组成的供种网络,以及由粮食、金融等部门牵头、粮食加工企业群构建的产后收购加工销售网络。这4条渠道的建设为群众实现增产增收提供了扎实有效地服务。
2.4发挥了县、镇技术人员的能动作用,提高了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
作为农业生产服务主力军,项目的实施为农业技术人员有所为提供了平台,在服务生产一线的过程中,其理论得到运用,经验得以丰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对三农有了更深入地体会与了解。
2.5技术得到推广运用,群众科技种植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通过超级水稻的种植,一批适用技术得到推广使用;同时,使群众对科技种植有了深刻的理解,对新品种、新技术有了更强烈的需求,更积极主动地运用健身栽培、测土配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可以说,项目实施过程是技术推广的过程,也是极大地提高群众科技水平、科技素质的过程。在群众种植水平得到整体提高的同时,更涌现出一大批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乡村能人,他们对宣传、运用新技术、新品种积极性更加高涨,他们正成为目前以至今后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也为今后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人才队伍基础。
2.6为优化产业格局创造了前提
发展粮食生产不是最后目的,最后目的在于让群众因之增产增收、让粮食产业因之发展延伸壮大、国民经济因之而强盛。目前,粮食产后加工所受瓶颈制约因素可能很多,但作为原材料的粮食品种多、杂,单一品种生产面积小、产量低等因素都直接导致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开工不足,阻碍企业发展与产业形成;使群众的优质优价也得不到体现。
芜湖市通过实施该项目,不仅形成了优良品种种植的规模化、区域化新布局,更为下一个粮食精深加工环节产业的发展、品牌的创建创造了条件,向发展现代农业迈出了一个大步伐。
3工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目前群众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群众整体素质有待加强的情况下,需注意做好规避因行政干预所可能带来的风险,按照市场规律,开展引导、服务等工作。
4结语
借鉴该工程以项目实施为载体,通过行政、技术、市场、劳动力各级各方面协同努力,资源整合共用的做法,农技推广工作将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