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化与党的文化建设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y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十余年来,党的文化建设不断吸取教训,积累成功地经验,有弱到强,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逐步发展成型,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网络化环境的到来,又是党的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网络化;文化建设;挑战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17-02
  一、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党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信息网络化作为与经济全球化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之一,在人类进入21世纪后,其发展驶入快车道,趋势日益凸显。所谓信息网络化,就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现代通讯为基础设施,依托互联网这一高科技手段,缔造出一个“虚拟世界”,从而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趋势。[1]在信息网络化环境下,人们也应该做出一些选择,而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而在党的文化建设方面有效利用信息网络化的大环境,对于21世纪中国的发展的重要性是空前的。
  (一)网络使中国与世界相连,加上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便使全球不分国界、种族、信仰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国家、民族和区域间的文化开放和文化交往,加深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同化。毛泽东提出:“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 [2]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木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3]但正是由于网络以其综合性、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中国共产党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思想成果、繁荣党的文化的同时,也应加强党的文化建设,来促进我党的文化在国内以及国外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并提升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以此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并使其更好地抵制不良文化的诱惑。
  (二)信息网络化打破了我国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模式,即以正面引导为主的灌输式宣传模式,这种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往往会将信息进行层层审查之后才传播到民众中去,虽然这种模式有利于政府集中统一和管理, 但是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等,不利于人民群众更有效的行使对党和政府的监督权,也容易造成党的方针政策等脱离人民群众。而当今的信息网络环境下,使信息传播具有自由性与开放性,在这种有利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应该顺应潮流,把握时机,更好地加强党的文化建设,并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网络,更好地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网络信息化下党的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挑战
  在当前全球化文化传播体系和格局中,西方大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优势、利用资本市场的威力,把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将其触角伸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因而成为网络领域的主导者主导者。西方大国在信息网络化环境下,依靠其强大的传播力、渗透力挑战着中国的文化建设。尽管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大增强,中国的互联网实力比过去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全球文化传播格局和体系中改变“西强我弱”的局面既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举手之劳。[4]我国在经济和科技发展方面,需要加大研究和发展力度,来应对西方大国的挑战。
  (二)西方恶意文化入侵的挑战
  网络信息具有开放性、自由性等特性,也因此会将西方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广泛地在网上传播,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或者人民会利用网络加强文化的渗透,甚至一些西方网络科技领先的大国,会在世界范围内全方位、全时空推销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社会文化,从而实现“文化霸权”、“文化殖民”。“西化”、“分化”中国是西方敌对势力的既定方针。例如:一些国家的网站别有用心,把台湾、西藏、香港作为国家看待,一些网站公布亚洲地图也没有将台湾、南海绘入中国版图。更有甚者,一些网站肆意张贴由某国国际战略机构或境外分裂主义者公开发表的肢解中国计划的版图,还有网站肆意夸大、歪曲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矛盾,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破坏我国的安定团结,企图达到用金钱和武力无法达到的目的。以上种种现象足以说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图谋的实施己在网上悄然拉开了序幕,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快速回应网上攻击。[5]
  (三)信息网络化对党员干部的侵袭的挑战
  网络信息的自由传播,让许多“垃圾”信息也一并传播出来。由于互联网能够容纳极其大的信息量,使得信息的传播已无法进行有效地法律控制,这使一些反伦理、反社会,以及色情、暴力内容流露出来,这也在所难免地会影响到党员干部的立场以及行为作风,因此,对党员干部来说,信息网络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极大的挑战。
  三、信息网络环境下,加强党的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我国网络技术研究和发展,有效掌握制网权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只有占有技术上的优势,才能改变信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所处的不利地位。而我国的党建网站影响力更加弱小,要想讲党的文化更大限度更加安全地传递给网民,就必须要保障网站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吸引力。除了在各服务器终端工作站上建立起“防火墙”这项已有技术外,还要加强对关键性的数据和敏感信息的认证技术的研究,以确保党的文化建设信息的传播不被恶意篡改,并保障保密信息不被不法分子窃取,保证党的文化建设信息的权威性。
  (二)加强对新的传播媒介的使用,扩大党的文化建设的覆盖面
  目前,充斥互联网的大多是反映西方意识形态的东西。如果我们自我封闭,对马党的文化宣传还仅依靠传统手段,就无疑是放弃了网络这一传播党的文化的新阵地。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挥网络人才优势,利用思想理论方面的丰富研究成果,占领思想舆论阵地,积极建设党建网站,宣传党的意识形态和方针政策。[6]尤其应加强对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及特定的手机APP等新的傳播介质的应用,但通过初步资料收集,发现党的文化传播也已经在利用这些新的传播媒介,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进入此网站后映入眼帘的既是入党誓词、“穿越90年·图说党史”、《中国共产党简史》、领导人报道集、历次党代会等,通过对此网站的关注,该网站会及时公布党中央的重大事件、重要理论等,是一个囊括信息相当全的网站。类似的网站还有“中共党史网(http://www.zgdsw.com/)”等;还有叫“泗阳党史”的官方微博,此微博是宿迁市泗阳县党史办公室的官方微博,通过对其关注发现,该微博主要用来宣传党史、传承文化、记录历史等;至于微信公众号,有“党员学习微平台”,就近日的关注情况来看,该公众账号对党的重要事件、重要理论等都会进行第一时间的发布,而在微信使用量逐步增大的今天,这种公众账号的宣传作用还是相当大的;以此来看,一部分追随科技发展的人已经利用起了新的传播介质来进行党史党建、党的文化传播,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使用者还是少部分。因此,党的文化建设应该利用起新的传播媒介,拓宽党的文化传播的路径,扩大其覆盖面及影响力。   (三)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党员干部利用网络的能力
  在信息网络化环境下,广大党员通过各种网络途径获取庞大的信息量,但又过于杂乱,要保证党员干部在利用网络时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更好地通过网络获取和发布有效信息,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和影响,就必须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广大党员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以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指导,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鑒别能力,从而保证党的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网络的主体是人,所以对网络优势的应用以及对其带来的挑战的应对,都需要人来完成。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前一部分党员党员干部、特别是所占比例较高的老干部对网络的利用能力却还是相对较差,针对这个问题,加强对党员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提高他们利用网络的能力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主要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在当前“政府上网工程”不断推进的大好形势下,加快计算机“扫盲”工作,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网络运用技术;二是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各级党组织抓紧培养造就一大批既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有较高网络使用水平的新型干部队伍。党的文化建设,党员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必须保证党员能够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党的文化传播和建设,由此才能更好地带领群众在党的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正确地方向。[7]
  信息网络化,为党的文化建设开辟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新领域,因此,中国共产党应把握好在这一领域内的发展方向,更加广泛有效地推动党的文化建设。
  注释:
  [1]王守光:《信息网络化与加强党的建设》,理论学习2003年第9期,第18页。
  [2]《毛泽东文集》[M],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3]《邓小平文选》[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4]徐 稳:《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研究》,山东大学2012年9月,第96页。
  [5]马宏 姬瑞环:《信息网络化与党的建设》,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76页。
  [6]马宏 姬瑞环:《信息网络化与党的建设》,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77页。
  [7]马宏 姬瑞环:《信息网络化与党的建设》,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77页。
  作者简介:王时丹(1991年—),女,河南信阳人,硕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研究生。
其他文献
<正> “如果不是在文学中,那就是在杂志中诗歌的复兴是明显的。”这些话近来经常可以听得到。人们发表出来的见解是对的,我同意他们的看法,只是保留以下的意见:我们不希望我们目前的文学中没有诗歌,尽管人们都指责诗歌中常出现的散文化和庸俗,但我们了解从诗歌的和谐韵律以及具有抒情风格的语言中得到享受的读者的愿望,我们了解这愿望,完全赞同它并支持它。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不为把我们最优秀的诗人之一的Ф·Н·丘特切夫至
人工流产综合征是指在人工流产术时,患者出现剧烈腹痛、头晕、胸闷、心慌、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甚至晕厥和抽搐的临床症候群,重者抢救不及
期刊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按载流量选择线芯截面,使初始投资最低。一般认为线路损耗微不足道,尤其目前国际铜价大幅度上涨,更认为采用经济电流密度选取电线电缆线芯没有什么意义。本文结
10月22日是第十个国际口吃日,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2007年口吃康复论坛近日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举行。
<正> 冯凤在《科学幻想小说创作的歧途》(《文汇报》83年11月23日)一文中指出科幻小说创作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倾向: 近年来,有人声称,科幻小说中出现了一个“新品种”,即“惊险科学幻想小说”。由于这类作品具有所谓的票房价值,一些作者争相“创作”,趋之若鹜。据有关部门统计,从一九七七年到一九七九年上半年,科幻小说中表现探索和发展科学技术这一主题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到一九八一年,这类作品则下降到百分之四十,而以惊险,爱情为内容的则上升到百分之六十左右。而且,这
李振华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老院长,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60余载,治疗疑难杂症,疗效独特,现录李老治疗脑震荡后遗症验案两则,以飨读者。
<正> 在文艺与政治关系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政治不能解释得太宽,为什么老把文艺绑在政治的战车上。我认为主要问题在政治
一、加强导读的重要性导读即指导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
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特别是门诊的人流量大、换药患者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若管理不善易导致院内感染.为了控制院内感染,做到管理规范化、制度标准化
期刊
<正> 《文汇报》1988年8月29日,发表《文化重建与重建者自身的行为》一文,作者之一的张廷琛指出: 与其说是文化存在危机,不如说是文化研究者们存在着危机感。我们不妨看看这种危机感是怎样形成的?我们闭关锁国几十年,与世界隔绝,各走各的路。一旦开放,西方文化引了进来,两种文化的撞击,西方对个体价值的肯定,西方的物质文明,为人自身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向往好的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