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ac_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上,占主导地位的是选择的教育观,即从教育对象中挑选一定社会、一定行业所需要的人才,而把多数人置于被淘汰的行列,让他们以失败者的身份进入社会。这种选择的教育观在今天的中国,仍根深蒂固地表现在各级各类教育之中。另外,在我们的教育思想中,还存在着一种实际上起指导作用的教育观,这就是“功利主义教育观”,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这种教育观的反映。这种教育观强调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教育的非功利性。毋庸置疑,教育具有功利性,而且这种功利性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明显。然而,我们同时也应看到,教育具有非功利性的一面,即教育在增强人的体质,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确立人的道德、理想、信念,丰富人的文化生活,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观的提出正是对重应试的选择教育观和重实用的功利教育观的扬弃,是以发展的教育观取代选择教育观和功利教育观的一场变革。这种发展的教育观,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它不是以目前的升学或就业作为自己的直接目标,它的立足点是面向21世纪的需要。要重视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个别优等生、尖子生的英才教育,也不是平均主义、“一刀切”式的教育;它强调个人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的调动,重视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而不是压抑这种能力;它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是抹杀个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
  1 创设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
  1.1 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非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这就需要摒弃传统的以统一规格去创造“标准件”的教育模式,改变在教育过程中只注意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的基本观念。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文化环境与氛围,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并启发诱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当作是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落实素质教育,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鼓励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
  1.2 创设课业负担的限制条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对学生的负担做一个从数量到质量的限制。现在中小学生的书包重、补课勤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这大大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创设课业负担限制条件就显得尤其紧迫。首先,要废除“满堂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次,遏制“补课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当堂学的知识当堂消化;再次,减少作业量,以注重学生发展项目评价代替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数评价,并同时淡化学生间的成绩优劣等级观念,培養学生特长。随着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对文化必修课的作业量和文化选修课的实践量,要做合理的控制和调整,保证有充足的条件和时间使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
  1.3 为人人成才创设条件。素质教育不求人人升学,但要个个成才。这就需要有一个成才的条件,而这种条件应当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教育过程使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学有所得,成为合格的又有一定特长的人才,除了要精雕细刻地开发蕴藏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智慧和才能之外,还要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推进”的原则。所谓“分类指导,分类推进”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和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让成绩好的学生“吃饱”、中等程度的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吃好”,达到全面提高。措施实施过程中,在层次上允许上下滚动,使较低层次的学生有奋斗希望,较高层次的学生有危机感,从而形成你追我赶、人人向上的学习氛围。
  2 教师必备的素质
  2.1 更新观念,认同素质教育,打好基础。更新教育观念,认同素质教育,是教师的当务之急,要把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上,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尽快地从应试教育的樊笼里跳出来。不要留恋“走熟的旧路”,要有勇敢的拓荒精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不要只把素质教育说在口上,而实际做的仍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
  2.2 强化师德,展现人格风采,挺起脊梁。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首先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一般来说,学生都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感,他们把教师看成自己学习上的导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任何一个成功的人,无不受益于教师高尚人格的影响。教师人格的力量还应以先进的思想、优秀的品德、良好的作风、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去追求理想的人格。
  总之,真正成功的教学过程,必定是升华为审美境界的艺术欣赏过程;是教与学双方思想交流、感情共鸣,情与理完美统一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高尚的师德得到张扬,人格风采得到高度展现,渊博的知识积累得到了全面调动。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纵横捭阖,潇洒自如,尽情风流。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探讨了中学生的追星现象,详细分析了现在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追星现象及其影响,从而进一步分析中学生追星现象的成因,提出了关于中学生追星现象的对策:中学生要适度追星,多参加社会活动;学校、家庭与社会要共同关注,学校与教师要对中学生追星进行正确引导;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社会应多关心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中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 中学生 追星现象 对策    当今社
期刊
【摘 要】 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关键词】 英语 教学 培养语感    1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必须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
期刊
【摘 要】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长期以来,就造成了学生感到入门很难,教师也抱怨该课程难讲。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人们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我就将“多媒体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体会作一阐述,并且对多媒体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弊端提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电子技术 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    模
期刊
【摘 要】 商标翻译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商标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更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只有音意具佳的商标名才能敲开国际市场的大门,那就需要译者将翻译技术与审美艺术完美的结合。本文拟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影响商标翻译的文化因素,探讨商标翻译应把握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商标翻译 文化 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期刊
【摘 要】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那我们的教师则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中学生中出现了认为自己被歧视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在中学生中做了一次调查,并从中探究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学生 教师 歧视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那我们的教师则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一个工程师都有博爱的胸怀,都希望塑造出值得人骄傲的灵魂。可爱的学生,是老师的希望,他们像是老师的孩子,拥有着双倍的关爱。然而,老师的“
期刊
【摘 要】 当代世界竞技运动水平的快速提高与训练理念的转变息息相关,无论是优秀选手的脱颖而出,还是项目水平的整体提高,其最根本的原因都可以追溯到训练理念的发展与变化。训练理念的发展必然引发传统与先进、保守与创新的碰撞,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正是在这种矛盾与对抗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的。  【关键词】 运动水平 提高 理念 转变    1 科学性的快速增强  训练的理念并不是对运动训练简单和宏观的高度概
期刊
【摘 要】 众多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的开设现状令人担忧,除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语文课自身也有很多的不足。笔者结果实际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起步不久的高等职业教育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关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设置,很多院校也都是边摸索、边总结,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程也面临着种种问题。  1 高职院校大学语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新一代的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更多的压力,他们苦于家长和老师对分数的重视,苦于无人能理解和沟通,更加感到心灵上的寂寞,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压力和竞争,面对与师长的代沟,澎湃的情感无处宣泄,使得“早恋”种子慢慢萌发。  【关键词】 中学生 早恋 情感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开放度的提高,人们对于“早恋”这个词汇已经不再陌生,但是对于多
期刊
【摘 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
期刊
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课,以介绍音乐宝库中的精品为主要内容,易于向“德、智、体”三方面渗透,并对“德、智、体”具有辅助和促进功能,使四育协调发展。它主要通过聆听和讲解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欣赏音乐,去感受音乐的美,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丰富他们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 音乐欣赏课能影响学生的认识和理想,树立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