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非学生语言学习观念的差异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8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非学生在语言学习观念上有较多的差异,无论是学习动机还是学习能力,他们都持不同的看法,研究这种差异能使我们改进对非洲学生的汉语教学方法,让汉语和汉文化更加迅速地走向世界。
  【关键词】中非学生 语言学习 观念差异
  引言
  本文旨在研究中非学生在语言学习观念上的差异,从语言学习动机、语言学习能力、语言学习难度、语言学习本质和学习交际策略五个方面入手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中非留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此外,通过将自身的研究与先人的研究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新的结论,也能在对非洲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上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一、语言学习动机
  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普遍有以下几种动机:为了应付考试,特别是英语考试,因为在各种升学考试、毕业考试中都需要考英语;为了去国外学习、工作或定居;出于自己专业领域研究的需要,必须掌握某一门或几门外语;出于自身的兴趣。由此看来,只有最后一种动机属于结合型动机,其余的都属于工具型动机,即将学习语言当作一种手段途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与期望。
  部分非洲学生认为,学习汉语是为了参加HSK考试,或者是工作需要。大多数非洲留学生选择攻读工商管理或者其他金融类的专业,希望毕业后在中国工作或者做生意,因而对汉语学习的愿望更加强烈一些。在生活中汉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而且中国是个多方言的国家,有的留学生甚至自学了一些简单的方言来方便交流。而不同的是,有些非洲学生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如果在课堂上单纯地讲练语法会使他们觉得单调,他们知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更愿意听老师介绍京剧、武术、书法之类的内容,并且试着去理解、模仿。他们真正对语言和文化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十分投入,这正是结合型动机的表现。
  总的来说,中国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要比非洲学生强,中国学生认为学习外语很重要,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命运。非洲学生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学习汉语是社交的需要,或者是兴趣所在,而并非决定自己一生的重要因素。
  二、语言学习能力
  非洲学生普遍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之一,中国人的智商要
  比非洲人高出许多,记忆能力也非常占优势。就拿汉字来说,他们觉得中国人能够记住那么多形状怪异的文字很了不起,换做他们,识别已经是很困难的事了,更别提记忆和书写。下面我们从语音文字识别能力、语法能力和推理能力进行分析。
  (一)语音文字能力
  就拿学习英语来为例,中国学生需要识别国际音标,并且熟练音标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发音规律,这往往是一个难点。国际音标多而复杂,有的音标对应的单词十分相似,往往有助于学习者掌握;有的音标与对应的单词有天壤之别,或者一个音标可以对应多个单词,这就给学习者造成较大的困难。音标与单词拼写有密切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律,但有许多例外的发音难以记忆与区分。英语单词很多,但是靠着强大的记忆能力,中国学生还是可以靠勤奋取胜的。
  (二)语法能力
  相对于非洲学生来说,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语法能力要弱一些。包括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从主观上来说,大部分中国学生认为英语语法点太多,特别是句法,学习过程中容易引起记忆疲惫。从客观上来说,英语语法相对于汉语语法要复杂一些,例如,汉语语法中没有时态这一概念,而英语总共有十几种时态,每种时态都需要运用对应的单词,就如“吃饭”一词来说,英语可以是“eat,ate, eating”分别对应“现在时,过去时,现在进行时”,此外还有“eaten”这样的被动语态。
  三、语言学习难度
  多数中国学生认为外语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用心还是可以学好的。
  特别是英语,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容易习得的语言。但是中国学生缺乏英语环境,这是阻碍英语学习的最大的因素。中国人多年来凭直觉学英语,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数不清的错误习惯和错误认识,这些错误的习惯和认识好像是一个个陷阱,使中国人在学英语的道路上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比如应试英语教育就是一个最大的历史性错误,它每年造就几百万的“聋哑”英语大学生,导致学英语的彻底失败。再比如中国人忽视英语发音的学习,认为英语发音好不好无所谓,这导致英语学习的极大困难;再比如中国人将听说读写分开学习,这也是一个致命性错误。
  四、语言学习本质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理解语言学习的本质是什么。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几乎
  所有的中国学生认为,学习语言就是学习大量的词汇、语句和语法,而非洲学生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语言学习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文化,学习语言是学习文化的必要前提。中国人学习外语通常使用的是语法翻译法,很少有人文情怀的参与,所以导致大家普遍认为外国文化可学不可学。
  非洲学生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特别是对中国的古代文化。虽然他们的汉语水平并不高,但是当老师讲到中国的历史时,他们还是能够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学生会在课后查找资料,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所以对非洲学生来说,学习语言的本质就是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
  结论
  研究表明,中国学生比非洲学生更加注重语言本身的学习,而非洲学生注重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甚至对于文化的追求要超过语言本身。中国学生要尽早摆脱这种应试的束缚,将语言学习视为更加自由的一件事,了解外国文化也许能在语言学习上更有帮助。而非洲学生也不能以记忆能力较弱为借口,只了解文化而不认真学习汉字、语法等看起来纷繁复杂的语言知识。因此,对于汉语教学来说,要尽量减少对非洲学生的记忆负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控制好课堂任务量,使他们觉得汉语的学习轻松愉悦。
  引用:
  ① Oxford 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New York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90,113-151
  【参考文献】
  [1]王英杰.海内外语言学习者学习观念的研究综述[J].运城学院学报,2004(22)第一期
  [2]王冬雪.在华留学生汉语学习观念调查鱼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王守元.海外语言学习观念研究综评[J].外语界,1999(2)
其他文献
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本质性的特征,课改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课改,就没有抓住根本,也就不能说已成功实现了新课程的改革.下面就我个人对其的理解,及工作的经验,谈几点看法。  第一,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为什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学校办学目的是什么?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古往今来的科学
激光(CD)唱机是一种由精密的光学、机械系统及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伺服技术组合成的产物,CD唱片上的各种信号送入信号处理系统进行解调和纠错,可实现放音、暂停、快进、快退、
你是否还是为了上完课文而上课?你是否还是为了讲解知识点而上课?你是否还是为了让学生会做那几道难题而上课……我问着自己。我努力回想,我还在当学生的时候,在课堂上最想学到的是什么。最想学会的是课文吗?最想学会是怎样解答难题吗?最想要学会考试如何得到高分吗?不,都不是,当时我想要的只是一个快乐的课堂,一个真正能让我们学得开心的课堂,一个让我们感兴趣的课堂。  一、做一名充满微笑的教师  每天微笑着进教室
从2008年开始,我国展开了新一轮税制改革,其中个税的改革一直以来就备受老百姓的关注,但是在对个税税制进行改革时,对其中的若干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
【摘要】汽车维修专业课改突出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但我们要正确理解汽车维修专业新课程改革下的专业原理性和技术性、实践性的关系。对技能要求大大提高本身就包含了对实用性理论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如忽视了学生对大量实用性原理的理解,而光谈所谓的技能,那么我们培养的学生只能充当汽修企业中无应变能力的“机械手”,难以满足现代汽修企业和社会的对汽修技术需求,更难以说明我们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取得成功。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