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空白的散文史稿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话散文作为一种革新手段,受到新文化运动开拓者们格外的重视。它为摒弃中国文学传统中写诗作文的陈规陋习,提供了一种自由的形式——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兴之所至,无所拘束,宛若行云流水。它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因而在“五四”以后获得巨大的成果。然而,历来的研究工作,大大忽视了这一方面。有关散文的论著为数极微。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有随笔式的短论结集相继问世,但大都如银盘散珠,浮光摇影,难观全貌。林非同志的近著《中国现代散文史稿》填补了这项空白。
  《史稿》全书共分六章,以丰富的史料和清晰的线索勾勒了现代散文(包括杂文、小品文和报告文学)萌生成长的历史,阐释了散文与时代、散文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散文创作的继承与借鉴等规律性的问题。并对散文史上的重要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家以及发生过一定影响的作品,都作了分析和评价。在叙述作家作品的同时,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有关的刊物和集子。
  作者的《史稿》是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的基础上写成的,它弥补了前者的不足。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承认了《新青年》主将陈独秀、钱玄同等为杂文艺术的发展所建立的重大功绩。论述了他们畅达爽快的文字、昂扬激越的情感、以及横扫论敌的气势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在谈到左联时期的杂文创作时,对瞿秋白的杂文作了积极的评价,把它称之为抨击黑暗社会的匕首和投枪。《史稿》对小品文的积极倡导者周作人在散文方面的贡献,予以肯定。在承认他的小品艺术开一派风气的同时,对他的落伍作了严肃的分析。《史稿》也论及了现代报告文学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介绍了瞿秋白、邹韬奋、范长江、夏衍等人的作品,而且也介绍了周立波、刘白羽、周而复、华山等解放区的报告文学作家。
  这本《史稿》的最突出之处,是从丰富的史料中寻求规律。不是信口开河,言过其实;而是注重史料,追根溯源。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认为探寻规律应跟提供丰富的史料结合起来,文学史著作给予读者的不仅是几条规律,而且还要提供大量的知识,才能使读者开阔眼界。一部好的文学史著作,应该在阐述很多史实的基础上,自然和生动地展示出规律来,这才是科学的方法。”(《史稿·后记》)这样,使读者获得的知识,才不是片面的、抽象的,而是比较全面的、具体的,能给读者认识上和方法上的启迪。
  作者的文笔清新流畅,自然生动。我们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就看到作者的尝试,“竭力想把每段札记写成一篇简洁的散文:有叙述,有剖析,有议论,也有交织着爱与憎的感情的抒发。”(《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序》)在《史稿》的写作上,作者也是用散文的笔调来叙史论事,避免了一般写史存在的呆板冗杂、趣味索然的毛病。
  无可讳言,《史稿》也未臻完美,对外国文学如何影响中国现代散文的萌生和发展,作者未曾谈及。鸳鸯蝴蝶派与礼拜六派文人的散文小品在当时小市民中颇有影响,《史稿》既然是现代散文史,就应稍稍地予以评介,但作者未曾涉笔。当然,要想在十六万字里穷尽中国散文的一切是不可能的,但这毕竟是白璧微瑕、美中不足。
  
  (《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林非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四月第一版,0.70元)
其他文献
孙中山先生是大家熟悉的,中山先生姓孙名文也为人知晓,但中山先生的字、号,却不为一般人所知,查阅有关资料,发现各书的记载也不一致。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有关条目说:“孙中山(一八六六——一九二五)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  林增平著《中国近代史》(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说:“孙中山(一八六六——一九二五)名文,号逸仙,广东香山县(
林惠祥教授及其人类学研究    林惠祥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他的一生,是在对科学真谛的不倦追求和探索中度过的。  人类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世界性学科,它包括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个分支。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学科,内容包括人类的文化发展和民族形成,主要研究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社会习俗的演变等。广义的人类学还包括考古学、民族学、民族志和民俗学、博物馆学等学科,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
重印出版的《中国现代散文》(上海文艺出版社版)所选郁达夫《钓台的春昼》一文,开头的一段是:“……一九三一,岁在辛未,暮春三月,春服未成,而中央党帝,似乎又想玩一个秦始皇所玩过的把戏了,我接到了警告,就仓皇离去了故居。”而此本将加点的字全删。  该书“郁达夫作品”目下有一则作者小传,其文曰:“《钓台的春昼》……是篇引人入胜的游记,而中间也穿插了对国民党法西斯专制统治(“中央党帝”)和卖国投敌的汉奸(
2020年1月24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隔离病房,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右)与同事一起为病人诊疗。  冲在“武汉保卫战”疫情前线的是所有医护人员。这些天,《环球人物》记者找到了几位身在武汉的一线医生,听他们讲述了在抗争中坚守的故事。  在武汉,他们与病毒作战,与焦虑搏斗,与时间赛跑,没日没夜不眠不休;他们经历过生的喜悦,也感受过死的残酷;他们站在风暴之眼,互不相识,素昧谋面,但是这一刻,支撑他
评福格特的《生存之路》    案头摆着这样一组数字:全世界的人口目前正以每年八千万人的速度增加,而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森林正以每年二千万公顷的速度减少,近三十年来已经减少了一半;全世界平均每年沙漠化的土地面积正以每年五至七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地球上的野生物(动植物)正以每天灭绝一种的速度消失,目前已灭绝了二百八十种哺乳类动物,三百五十种鸟类和二万种植物;地下的能源正以每年八十亿吨标准煤的速度被开采
2020年1月27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张定宇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综合病区楼协调工作。  8月11日上午8点多,金银潭医院行政楼的工作人员陆续来上班,保安操着武汉方言指导大家有序停车。距离武汉新冠肺炎病例清零已过去近5个月,大家不再焦急奔跑,一切回到疫情前。金银潭医院在武汉北三环边,《环球人物》记者走进门诊部大厅,角落处正在维修,墙面斑驳,地上还落着些灰。这座医院看起来不太起眼,却被称为“全民抗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个别政客和媒体炒作涉疆问题。1月19日,即将卸任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示,特朗普政府认定,中国在新疆地区镇压穆斯林,一直致力于“种族灭绝罪和反人类罪”。没过几天,美国新任国务卿布林肯于1月27日在一场记者会上表示,他也认同特朗普政府认定的“中国在新疆实施种族灭绝”的判断。美国政客的言论连美国的盟友都看不下去了。据日媒报道,1月26日,日本外务省负责人接受自民党外交部会质询时表示,日
《读书》一九八二年七月号15—16页“品书录”栏内有一篇介绍《西厢记新注》的文章。我是十分喜爱《西厢记》的,又有新的注本出来,当然很高兴。这本新注,我没有见过,托人借,也没有借到。在没有见到这本新注之前,想先就这篇介绍文章提两点意见。  一、文章说:“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实甫美不胜收的曲文,《新注》严格区分了其中正、衬字。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付出极为艰苦的劳动。且看其中第四本第三折的〔滚绣球〕
邹紫娟。1967年出生于浙江衢州,杭州市上城区上羊市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2015年被全国社会工作协会评为“全国小巷总理”。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红马甲,手持测温枪,虽然不在病房里与病毒搏斗,但驻守在每一道进出家门的关卡上,成为直面新冠肺炎疫情的一道坚实防线。在2020年春节这场“人民战争”中,他们与医生、科研人员、警察一道,成为我们最信赖的人。  他们的名字叫社区工作者。  警报拉响前
四川人民出版社《郭沫若集外序跋集》(一九八三年二月第一版),收《沫若文集》所未收录的序跋一百一十篇,但集中“《少年维特之烦恼》译者扉语”一文(该书第二部分256页)并非郭沫若所作。原文如下:  “凡我所能寻得的维特之故事,我努力收集了来,呈现于诸君之前,我知道诸君是会感谢我的。诸君对于他的精神和性格当不惜诸君之赞叹和爱慕,对于他的命运当不惜诸君道之眼泪。(“道”字系原文)……”  编者在注释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