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也被誉为是自然科学的皇冠,俗语说得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见数学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之重要,在书包日益加重的今天,你是被迫在学习数学?还是饶有兴趣在感受数学的美妙呢?本人作为一名多年参加奥数的学生以及获奖者,作为清华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很乐意与大家分享在初中数学学习方面的些许经验,希望对大家的数学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因人而异的,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你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学习成绩的优劣,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只要自己有恒心、有决心,就一定能取得巨大的进步的。
数学考试是每次考试的重头戏,面对一次次的考试排名,如何能够领先于他人?如何能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取得最好的成绩呢?根据我个人的学习经验,要想在数学成绩上领先于他人,需要脚踏实地地掌握好三个步骤,并循序渐进地完成这三个步骤,第一,需要培养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第二,以教材为主,奠定数学学习的基础;第三,适当、有针对性地做典型习题,这三个步骤都完成好了,相信你就向自然科学皇冠迈出了一大步,高中数学知识含量是初中的4倍,初中的数学知识则是高中数学的根基,如果想在高中有一个好的数学成绩,想在高考中夺冠,那就需要在初中把数学的根基奠定好。
步骤一:培养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英国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到高中后,之所以有的同学选择文科,有的同学选择理科,那就反映了每个人对数学的兴趣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想在数学上崭露头角,那就需要先培养自己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浓厚兴趣,让学习数学成为你的一个爱好,而不是压力和负担。
其实,数学并没有那么可怕,初中的数学,还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圆的定理、三角形的“五心”(重心、内心、外心、垂心、旁心)、几何证明等,都是耐人寻味和耐人思考的知识点,相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初中数学是很简单的,是基础性的知识。
对于数学,死记硬背公式是無法取得好成绩的,唯有培养浓厚的兴趣,方能安然自若地畅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我很小的时候,性格较为内向,不擅于和小朋友们沟通,我比较喜欢的就是坐在家中矮小的凳子上,趴在小桌子上,进行数学习题的演算,对于当时的情形,至今我还历历在目,常常,就解题方法和思路,以及几种解题步骤和方式,我会同父母进行深入的探讨,甚至会有激烈的争执。
有了钻研的兴趣,就不需要挑灯夜战,也不需要“头悬梁、锥刺股”,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不再枯燥,不再是累赘和负担,将会变得越来越有趣,越来越精彩,否则,无论你付出了多少倍的刻苦和努力,你的父母为你请了多么昂贵的数学家教,那可能都是无济于事的。
步骤二:以教材为主进行学习,奠定数学学习之基础
考试中的题目,无非是教材例题和课后习题的变形,试卷上的一切题目,都能在教材中寻找到“母题”。
要想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题目,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充分进行课前预习,要读懂教材。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好上课前的准备,提前对教材内容做充分的预习,阅读课本不是简单的读,要争取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每一个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都弄清楚,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式,此外,要把例题都搞清楚,课本上的每一个例题都具有代表性,要分析透彻。
预习过程往往是在极短的、有限的时间内对新课内容进行浏览,对自己实在不理解、不懂的地方,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上课听课的重点,如果能带着问题听课,则一切皆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其次,专注于课堂听讲,详细做好课堂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百密一疏”,为了方便日后或者考试前浏览、查证,那就需要尽可能详细地做好课堂笔记,不要遗漏任何一条解题的线索,甚至可以记录老师说过的重要的话,课堂上做笔记还可以防止精力分散,提升听课效率。
再次,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积极和老师、同学互动,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积极举手发言,要争取到黑板前演示自己的思路,对一道习题,可采用多种解题方式,“三人行必有我师”,和同学们共同交流解题方法,会使自己有很大的收获,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按照教材的知识解答后,应尽量写出自己想出的其他的解题方法。
很多代数和几何问题,在生活中都有其原型,只要你是个有心人,肯定能从这里发现极大的学习乐趣,代数和几何知识,是可以相互应用的,一定要注意两者的相互结合,例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正数或0,因此必然可以比较大小:角的度数是0到360之间的正数、所以也可以比较大小或进行运算,在比较大小时。有小于、等于、大于三种情况,在进行运算时,一定要符合运算法则与运算律,求线段、角的和、差、倍、半的运算时,运算结果中不能出现负值,角的运算中还要求不能得到大于360°的结果。
步骤三:适当、有针对性地做典型习题
考试中的题目,无非是课本中例题的演绎或课后练习题的化身,要想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地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就需要我们坚持多做题目,但这并不代表“题海战术”,“挑灯夜战”,快乐的学习,有头脑的学习,需要有选择性地做典型题目,做有质量的习题,并在教材中找寻“母题”。
第一,每天坚持进行填空题和选择题的训练,例如:每天抽出半小时来完成20道填空题与20道选择题,不仅要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还要保证较高的正确率。
第二,每天坚持做几何论证题和应用题,这两类题目是试卷中的大题,能考验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第三,根据个人自身的特点,处理考试中的最后大题,数学试卷的容易题、中等题、难题一般是按8:1:1的比例分配的,最后两题通常是难题,可以把数套模拟卷中最后的两大题抽出来做成习题集,然后逐一循环演练,这两道题的测试范围无外乎函数型综合题、几何型综合题或者应用题。
第四,要多做习题,善于总结、分析,弄明白教材上最基本的概念和例题后,要多做课本后面配套的练习题,做题时还要养成计算准确的好习惯,不要“眼高手低”,如果题目会做,却因为计算马虎而导致答案错误,那就太可惜了,在做题目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的题目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境界。
第五,遇到疑难问题,要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如果不能解决,也耍弄明白自己不会解答的原因。弄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自己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向家长、老师、同学请教。
第六,制作“循环卡片”,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曾经把英文单词制作成循环卡片,在睡觉前、等车的间隙、爬山的空档……拿出来“温故而知新”,对于数学,也可以如此,把平时自己常犯错误的题目、典型题、公式、定理等,制成循环卡片,经常拿出来进行温习、翻阅。
总之,只要你掌握了上述三个步骤,那么在考试前,就必然能做到临危不惧,进而考出好成绩来。
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因人而异的,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你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学习成绩的优劣,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只要自己有恒心、有决心,就一定能取得巨大的进步的。
数学考试是每次考试的重头戏,面对一次次的考试排名,如何能够领先于他人?如何能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取得最好的成绩呢?根据我个人的学习经验,要想在数学成绩上领先于他人,需要脚踏实地地掌握好三个步骤,并循序渐进地完成这三个步骤,第一,需要培养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第二,以教材为主,奠定数学学习的基础;第三,适当、有针对性地做典型习题,这三个步骤都完成好了,相信你就向自然科学皇冠迈出了一大步,高中数学知识含量是初中的4倍,初中的数学知识则是高中数学的根基,如果想在高中有一个好的数学成绩,想在高考中夺冠,那就需要在初中把数学的根基奠定好。
步骤一:培养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英国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到高中后,之所以有的同学选择文科,有的同学选择理科,那就反映了每个人对数学的兴趣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想在数学上崭露头角,那就需要先培养自己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浓厚兴趣,让学习数学成为你的一个爱好,而不是压力和负担。
其实,数学并没有那么可怕,初中的数学,还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圆的定理、三角形的“五心”(重心、内心、外心、垂心、旁心)、几何证明等,都是耐人寻味和耐人思考的知识点,相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初中数学是很简单的,是基础性的知识。
对于数学,死记硬背公式是無法取得好成绩的,唯有培养浓厚的兴趣,方能安然自若地畅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我很小的时候,性格较为内向,不擅于和小朋友们沟通,我比较喜欢的就是坐在家中矮小的凳子上,趴在小桌子上,进行数学习题的演算,对于当时的情形,至今我还历历在目,常常,就解题方法和思路,以及几种解题步骤和方式,我会同父母进行深入的探讨,甚至会有激烈的争执。
有了钻研的兴趣,就不需要挑灯夜战,也不需要“头悬梁、锥刺股”,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不再枯燥,不再是累赘和负担,将会变得越来越有趣,越来越精彩,否则,无论你付出了多少倍的刻苦和努力,你的父母为你请了多么昂贵的数学家教,那可能都是无济于事的。
步骤二:以教材为主进行学习,奠定数学学习之基础
考试中的题目,无非是教材例题和课后习题的变形,试卷上的一切题目,都能在教材中寻找到“母题”。
要想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题目,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充分进行课前预习,要读懂教材。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好上课前的准备,提前对教材内容做充分的预习,阅读课本不是简单的读,要争取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每一个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都弄清楚,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式,此外,要把例题都搞清楚,课本上的每一个例题都具有代表性,要分析透彻。
预习过程往往是在极短的、有限的时间内对新课内容进行浏览,对自己实在不理解、不懂的地方,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上课听课的重点,如果能带着问题听课,则一切皆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其次,专注于课堂听讲,详细做好课堂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百密一疏”,为了方便日后或者考试前浏览、查证,那就需要尽可能详细地做好课堂笔记,不要遗漏任何一条解题的线索,甚至可以记录老师说过的重要的话,课堂上做笔记还可以防止精力分散,提升听课效率。
再次,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积极和老师、同学互动,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积极举手发言,要争取到黑板前演示自己的思路,对一道习题,可采用多种解题方式,“三人行必有我师”,和同学们共同交流解题方法,会使自己有很大的收获,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按照教材的知识解答后,应尽量写出自己想出的其他的解题方法。
很多代数和几何问题,在生活中都有其原型,只要你是个有心人,肯定能从这里发现极大的学习乐趣,代数和几何知识,是可以相互应用的,一定要注意两者的相互结合,例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正数或0,因此必然可以比较大小:角的度数是0到360之间的正数、所以也可以比较大小或进行运算,在比较大小时。有小于、等于、大于三种情况,在进行运算时,一定要符合运算法则与运算律,求线段、角的和、差、倍、半的运算时,运算结果中不能出现负值,角的运算中还要求不能得到大于360°的结果。
步骤三:适当、有针对性地做典型习题
考试中的题目,无非是课本中例题的演绎或课后练习题的化身,要想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地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就需要我们坚持多做题目,但这并不代表“题海战术”,“挑灯夜战”,快乐的学习,有头脑的学习,需要有选择性地做典型题目,做有质量的习题,并在教材中找寻“母题”。
第一,每天坚持进行填空题和选择题的训练,例如:每天抽出半小时来完成20道填空题与20道选择题,不仅要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还要保证较高的正确率。
第二,每天坚持做几何论证题和应用题,这两类题目是试卷中的大题,能考验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第三,根据个人自身的特点,处理考试中的最后大题,数学试卷的容易题、中等题、难题一般是按8:1:1的比例分配的,最后两题通常是难题,可以把数套模拟卷中最后的两大题抽出来做成习题集,然后逐一循环演练,这两道题的测试范围无外乎函数型综合题、几何型综合题或者应用题。
第四,要多做习题,善于总结、分析,弄明白教材上最基本的概念和例题后,要多做课本后面配套的练习题,做题时还要养成计算准确的好习惯,不要“眼高手低”,如果题目会做,却因为计算马虎而导致答案错误,那就太可惜了,在做题目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的题目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境界。
第五,遇到疑难问题,要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如果不能解决,也耍弄明白自己不会解答的原因。弄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自己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向家长、老师、同学请教。
第六,制作“循环卡片”,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曾经把英文单词制作成循环卡片,在睡觉前、等车的间隙、爬山的空档……拿出来“温故而知新”,对于数学,也可以如此,把平时自己常犯错误的题目、典型题、公式、定理等,制成循环卡片,经常拿出来进行温习、翻阅。
总之,只要你掌握了上述三个步骤,那么在考试前,就必然能做到临危不惧,进而考出好成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