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市政道路是维系城市生活、社会活动与经济交流的纽带,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道路设计作为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方面较多,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道路使用的经济性,即道路建设的综合费用的经济效益以及在道路投入使用后运输费用及时间等综合效益。道路建设设计过程需要从全局来进行把握,进行详尽的规划和部署。本文将对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以使城市道路设计更加完善。
【关键词】 城市道路;设计;现状;改进
1、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一系列基本要求,主要包括道路建设经济性、道路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
1.1道路建设的经济性。市政道路的性价比是道路设计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市政道路设计的初衷也即是能够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上,能够满足车辆的较大车速流畅的行驶通过。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从全局出发,在原有道路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道路周边的公共设施,街边建筑设施等进行全面详尽的考虑。除此之外,还应考虑道路通车之后的预计交通状况包括道路动向和车流量等信息。针对一些次级道路,由于相关因素的限制导致在实际过程中很难在保证车流量的同时允许车辆能够以较快车速通过该段道路,因此在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在该道路旁边设计相关的分支道路来对车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流,从而能够在保证一定车流量的同时尽可能的节省道路建设费用,减少道路建设所需投资,进一步减轻国家财政投入负担。
1.2道路交通的安全性。道路建设水平的高低主要是通过道路建成后期的通车状况来反映的。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道路本身特性确定相应的通车量和车流量和车辆行驶方向,通过合理设置交叉口位置、数量以及面积,做好平面交叉的渠化和诱导设施等措施,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合理的分流与诱导,保证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安全通过。
1.3道路交通的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噪声、汽车排放废弃气以及交通振动都会给城市环境带来环境污染。因此在道路设计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交通行驶环境,减少城市生活的影响。常见的措施有:道路面层采用降噪材料降低道路交通噪声;通过改善路面平整度、改良路面路基等減少交通振动;通过优化交通工程设计保持交通畅通,改善行驶状态;利用道路绿化、隔离带、防护壁等改善行驶环境。
2、市政道路设计的现状
2.1、市政道路布局缺乏合理性。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工作者常常将设计思维、设计眼光单纯的禁锢在本工程项目当中,并未将其同城市全局性规划进行关联,造成道路设计成品同城市全局性道路布局很难进行良好的匹配,进而导致城市全局性道路布局缺乏合理性,对道路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在我国,对于城市道路设计、规划的关注大都聚焦于占有少数比例的主干道路和立交上,但是在支路、辅路上却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在城市路网中,人流、车流普遍拥堵于占有少数比例的主干道路和立交上,使得道路承受的压力愈加严重。既造成交通分流存在显著的问题,又造成行人的交通危险系数上升。
2.2、横断面设计缺乏合理性。在我国,对于城市道路设计、规划的关注大都聚焦于道路的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及经济指标方面,在交通工程方面却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正是由于此种问题的存在,造成道路设计缺乏合理性。特别是在横断面的设计方面,更是问题突出。横断面设计缺乏合理性的问题,大都通过下述几项内容呈现:
1)在道路节点的最大允许通过量、最大允许行车速度的确定方面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
2)在道路通行元素的组成、道路功能的确定方面并未进行足够的分析;
3)将相关设计规范照搬照抄到本工程项目当中,而并未依据实际情况对最大允许行车速度、最佳单排道路宽度道路允许并行车道数量等加以深入剖析;
4)在隔离带布局、景观布局以及公共汽车站点布局等方面并未进行全局性考量。
2.3、道路设计并未坚持“以人为本”。道路设计并未坚持“以人为本”的问题反映在下述几个方面:
1)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很少将社会群众的想法纳入考量;
2)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通常由最高层决策者独自决定,造成道路设计并未做到民意化、公开化;
3)在道路设计方面并未施加足够的限制,造成社会群众对于道路设计的信心严重下降;
4)道路设计方案中涉及到大量的文物古迹迁移,造成文物古迹受到十分恶劣的破坏;
5)道路设计方案的实施造成大范围生态植被的砍伐,使得生态环境受到恶劣的影响;
6)道路设计将关注的重点过多的置于施工速度方面,对于道路设计质量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使得人、财、物、料等资源存在显著地浪费现象。
2.4、道路设计对于特殊人群的关注度不足。在我国人口构成中,特殊人群占有相当的比例。因特殊人群自身条件的特殊性,使得其在道路使用当中的诉求相对存在差异性。然而在我国当前的道路设计中,并未对特殊人群给予足够的关注,造成道路设计问题重重。盲道设计使道路设计当中的重点工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下述方面:
1)当前的盲道分为两种类型,即行进性、提示性,然而上述类型的盲道却尚未进行清晰的方向性设计,极易造成盲人发生方向错误;
2)每逢遇到大型出入口,盲道极易出现中断;
3)在盲道设计中并未设计环境变化的引导功能。
3、市政道路设计现存问题的改进措施分析
3.1强化道路设计的系统性理念。为了使道路设计成品同城市全局性道路布局进行良好的匹配,应对道路工程所在地区的整体环境情况加以关注,由系统论的观点得出:系统的整体性功能通常大于系统内部各分项系统功能的单纯累加。因而,道路设计工作人员应将系统论的观点在道路设计工作中加以充分应用。应研究目标设计道路在城市全局性建设中发挥何种功能,坚决抵制原有设计方案当中——有空地就做绿地、将关注的重点单纯的禁锢于本工程项目当中的方式。应将目标道路设计同所在地区的整体性布局加以关联,采取系统性设计方法。 3.2、注重横断面设計。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路缘带等均是市政道路横断面的重要构成要素,将上述要素加以科学性配置对于道路横断面设计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科学的横断面设计需要将下述问题加以考量:
1)将最大允许通过量、最大允许行车速度纳入设计标准范围,在坚持“最大程度合理使用土地”的原则下,确定科学的单排车道宽度;
2)针对道路当前的和潜在的通行状况加以剖析后,应将原车道数量加以修改;
3)将各种道路数量、道路宽度以及配到设施的比例加以合理化确定,使其达到最优;
4)提升关于环保、交通安全的关注,针对隔离带以及绿化区的结构、布局等加以修改。
3.3、提升“以人为本”原则的贯彻力度。开展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时,应将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加以充分融合。充分考虑目标设计所在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所在地区在整体环境中所承担的功能,为其进行清晰的地位界定,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和意图。市政道路设计应秉承“稳定性、权威性”的理念,严禁多次修改的现象发生,否则将造成城市建设出现严重的漏洞。道路设计应紧密围绕实际情况开展,以基础工作为起点,依照实际情况的变化开展动态性研究,确保道路设计做到科学性、可行性。此外,应在道路设计中将发现的问题加以规整。并以此为基础,对道路设计规范加以健全和完善,做到设计规范的可操作性。
3.4、充分融合生态设计理念。应对目标设计所在地区及周边的相关环境加以深入了解,做到设计关联元素的彼此协调。充分尊重自然,坚持减少或者杜绝损害生态环境的设计理念。道路及辅助设施的布局形式应充分考虑关联环境的实际,尽最大可能维护生态环境。同时利用景观设计使现有生态环境呈现出多样性,拓宽社会群众的视野范围,形成地区之间的绿色关联网线。
4、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建设行业的蓬勃发展,对道路使用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道路设计人员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时,要充分了解道路设计的各个设计关键,充分考虑道路设计过程遇到各种的问题,使得市政道路设计满足安全、实用的要求,更要满足美观、舒适的要求,从而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东伟.论城市道路设计的若干思考[J].广东科技,2009,08.
[2]周树碧.市政道路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2013,04.
【关键词】 城市道路;设计;现状;改进
1、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一系列基本要求,主要包括道路建设经济性、道路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
1.1道路建设的经济性。市政道路的性价比是道路设计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市政道路设计的初衷也即是能够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上,能够满足车辆的较大车速流畅的行驶通过。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从全局出发,在原有道路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道路周边的公共设施,街边建筑设施等进行全面详尽的考虑。除此之外,还应考虑道路通车之后的预计交通状况包括道路动向和车流量等信息。针对一些次级道路,由于相关因素的限制导致在实际过程中很难在保证车流量的同时允许车辆能够以较快车速通过该段道路,因此在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在该道路旁边设计相关的分支道路来对车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流,从而能够在保证一定车流量的同时尽可能的节省道路建设费用,减少道路建设所需投资,进一步减轻国家财政投入负担。
1.2道路交通的安全性。道路建设水平的高低主要是通过道路建成后期的通车状况来反映的。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道路本身特性确定相应的通车量和车流量和车辆行驶方向,通过合理设置交叉口位置、数量以及面积,做好平面交叉的渠化和诱导设施等措施,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合理的分流与诱导,保证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安全通过。
1.3道路交通的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噪声、汽车排放废弃气以及交通振动都会给城市环境带来环境污染。因此在道路设计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交通行驶环境,减少城市生活的影响。常见的措施有:道路面层采用降噪材料降低道路交通噪声;通过改善路面平整度、改良路面路基等減少交通振动;通过优化交通工程设计保持交通畅通,改善行驶状态;利用道路绿化、隔离带、防护壁等改善行驶环境。
2、市政道路设计的现状
2.1、市政道路布局缺乏合理性。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工作者常常将设计思维、设计眼光单纯的禁锢在本工程项目当中,并未将其同城市全局性规划进行关联,造成道路设计成品同城市全局性道路布局很难进行良好的匹配,进而导致城市全局性道路布局缺乏合理性,对道路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在我国,对于城市道路设计、规划的关注大都聚焦于占有少数比例的主干道路和立交上,但是在支路、辅路上却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在城市路网中,人流、车流普遍拥堵于占有少数比例的主干道路和立交上,使得道路承受的压力愈加严重。既造成交通分流存在显著的问题,又造成行人的交通危险系数上升。
2.2、横断面设计缺乏合理性。在我国,对于城市道路设计、规划的关注大都聚焦于道路的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及经济指标方面,在交通工程方面却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正是由于此种问题的存在,造成道路设计缺乏合理性。特别是在横断面的设计方面,更是问题突出。横断面设计缺乏合理性的问题,大都通过下述几项内容呈现:
1)在道路节点的最大允许通过量、最大允许行车速度的确定方面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
2)在道路通行元素的组成、道路功能的确定方面并未进行足够的分析;
3)将相关设计规范照搬照抄到本工程项目当中,而并未依据实际情况对最大允许行车速度、最佳单排道路宽度道路允许并行车道数量等加以深入剖析;
4)在隔离带布局、景观布局以及公共汽车站点布局等方面并未进行全局性考量。
2.3、道路设计并未坚持“以人为本”。道路设计并未坚持“以人为本”的问题反映在下述几个方面:
1)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很少将社会群众的想法纳入考量;
2)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通常由最高层决策者独自决定,造成道路设计并未做到民意化、公开化;
3)在道路设计方面并未施加足够的限制,造成社会群众对于道路设计的信心严重下降;
4)道路设计方案中涉及到大量的文物古迹迁移,造成文物古迹受到十分恶劣的破坏;
5)道路设计方案的实施造成大范围生态植被的砍伐,使得生态环境受到恶劣的影响;
6)道路设计将关注的重点过多的置于施工速度方面,对于道路设计质量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使得人、财、物、料等资源存在显著地浪费现象。
2.4、道路设计对于特殊人群的关注度不足。在我国人口构成中,特殊人群占有相当的比例。因特殊人群自身条件的特殊性,使得其在道路使用当中的诉求相对存在差异性。然而在我国当前的道路设计中,并未对特殊人群给予足够的关注,造成道路设计问题重重。盲道设计使道路设计当中的重点工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下述方面:
1)当前的盲道分为两种类型,即行进性、提示性,然而上述类型的盲道却尚未进行清晰的方向性设计,极易造成盲人发生方向错误;
2)每逢遇到大型出入口,盲道极易出现中断;
3)在盲道设计中并未设计环境变化的引导功能。
3、市政道路设计现存问题的改进措施分析
3.1强化道路设计的系统性理念。为了使道路设计成品同城市全局性道路布局进行良好的匹配,应对道路工程所在地区的整体环境情况加以关注,由系统论的观点得出:系统的整体性功能通常大于系统内部各分项系统功能的单纯累加。因而,道路设计工作人员应将系统论的观点在道路设计工作中加以充分应用。应研究目标设计道路在城市全局性建设中发挥何种功能,坚决抵制原有设计方案当中——有空地就做绿地、将关注的重点单纯的禁锢于本工程项目当中的方式。应将目标道路设计同所在地区的整体性布局加以关联,采取系统性设计方法。 3.2、注重横断面设計。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路缘带等均是市政道路横断面的重要构成要素,将上述要素加以科学性配置对于道路横断面设计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科学的横断面设计需要将下述问题加以考量:
1)将最大允许通过量、最大允许行车速度纳入设计标准范围,在坚持“最大程度合理使用土地”的原则下,确定科学的单排车道宽度;
2)针对道路当前的和潜在的通行状况加以剖析后,应将原车道数量加以修改;
3)将各种道路数量、道路宽度以及配到设施的比例加以合理化确定,使其达到最优;
4)提升关于环保、交通安全的关注,针对隔离带以及绿化区的结构、布局等加以修改。
3.3、提升“以人为本”原则的贯彻力度。开展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时,应将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加以充分融合。充分考虑目标设计所在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所在地区在整体环境中所承担的功能,为其进行清晰的地位界定,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和意图。市政道路设计应秉承“稳定性、权威性”的理念,严禁多次修改的现象发生,否则将造成城市建设出现严重的漏洞。道路设计应紧密围绕实际情况开展,以基础工作为起点,依照实际情况的变化开展动态性研究,确保道路设计做到科学性、可行性。此外,应在道路设计中将发现的问题加以规整。并以此为基础,对道路设计规范加以健全和完善,做到设计规范的可操作性。
3.4、充分融合生态设计理念。应对目标设计所在地区及周边的相关环境加以深入了解,做到设计关联元素的彼此协调。充分尊重自然,坚持减少或者杜绝损害生态环境的设计理念。道路及辅助设施的布局形式应充分考虑关联环境的实际,尽最大可能维护生态环境。同时利用景观设计使现有生态环境呈现出多样性,拓宽社会群众的视野范围,形成地区之间的绿色关联网线。
4、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建设行业的蓬勃发展,对道路使用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道路设计人员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时,要充分了解道路设计的各个设计关键,充分考虑道路设计过程遇到各种的问题,使得市政道路设计满足安全、实用的要求,更要满足美观、舒适的要求,从而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东伟.论城市道路设计的若干思考[J].广东科技,2009,08.
[2]周树碧.市政道路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