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财会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企业都在持续进行技术革新,将企业竞争力的获取寄希望于技术突破几乎不可能。制造业企业必须要将焦点重新回归到成本上面,引入科学的作业成本法实现成本降低,这是新消费时代制造业的一条可行出路。本论文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实施优势以及实施的意义,希望能够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将制造业企业的注意力重新聚焦于成本上面,从而在竞争的环境中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成本动因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一)作业成本法(ABC方法),该方法可以动态的追踪成本对象的全部的活动,并将这些活动所涉及的成本进行计量反映,并通过这些方式来评价资源的利用效率的科学计算和管理成本的方法。
  (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能够将成本的对象和资源的消耗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更加精准的成本信息。在市场经济的生产活动中,大部分企业是按照成本加成法进行产品定价的。然而传统成本计算得出来的结果,往往会给企业定价策略带来一些干扰信息,因为这些结果本质上是并不准确的估算数值,但作业成本法,就能为企业衡量该产品的定价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根据这些精准的成本信息可以判断某产品是否盈利,决策是继续生产该产品,还是将生产力释放出来生产更加有利可图的产品,这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三)作业成本法可以为产品的间接成本提供详细具体的信息。对于市场经济而言,成本越高的产品其定价一定越高,但是高价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不一定强。因此,各个企业为了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都在尽力的降低产品的成本,压缩价格。作业成本法利用作业归集产品的成本,使得成本信息更加详细,管理当局可以通过数据清楚明了的看出哪些环节是耗费成本且不产生价值增值的,这些环节应当被精简,并相应减少这类产品的成本。这是很有战略决策价值的事情。
  二、重要名词
  在作业成本法中最核心的几个名词是:作业的概念、作业中心的概念以及作业动因的概念。
  (一)作业。在作业成本法下,作业是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和工序的总称。例如:材料搬运、包装、订单处理、设备运行以及质量检验等均为不同的作业。
  (二)作业中心(activity center)和成本库(cost pool)。作业中心如同一个大的作业集合,通过某种特定功能而密切相连,具有相关性。在实际运行中,企业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削减工作量,并非把每项作业都划分为成本中心,而通常是把多种有联系的作业一齐看作为一个作业中心。成本库是一个作业中心所消耗的全部资源,成本库中的成本按照作业动因被分配到产品对象中去。
  (三)成本动因(cost driver),是指驱动成本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一般而言,成本动因被分成了作业和资源两种不同的动因类型。
  1.作业动因(activity driver)。作业动因是用以计算成本对象具体消耗了多少作业量,因此作业动因是分配成本库的成本至产品上的主要依据。成本动因在现实生产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形式,比如直接的人工小时、机器小时以及采购订单数量。合理的选择适合的成本动因是资源费用分配准确的保证。
  2.资源动因。资源动因就是对资源进行分配的方式,也是阐述资源被各个作业消耗的过程,资源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重要原因。资源动因是一个科学的计量概念,可以用于各项作业中资源消耗情况的计算。
  三、作业成本法实施步骤
  (一)界定作业或作业中心
  作业是一种活动,该活动与产品的生产有关,对产品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作业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也是符合二八法则的,即百分之八十的成本由百分之二十的作业引起,因此,企业不会花费太大的精力对生产活动中的上百种作业进行一一分类和归集。企业会选择一些占用资源多或者差异度比较高作业程序进行分析,而将小的作业进行归类管理。那么,企业着重关注的百分之二十的作业活动就是作业中心,集聚了企业的主要成本,需要进行控制。
  (二)分析作业消耗的资源
  资源动因描述了作业量和资源消耗之间的重要关系。首先,需要为每一个作业中心建立成本库,成本库里面记录的是该作业中心的成本变化状况。对于某些具有同质性意义的成本库可以進行合并,从而减少计算量。在分析作业消耗资源的过程中,将资源的消耗量和作业量进行了挂钩,打破了之前将资源消耗量与产量相挂钩的思想。进而可以利用这种思想做到减小资源消耗而不降低产量的效果。
  (三)将成本再次分配到产品中
  成本计算集中在成本库中,在一个个的作业环节中,但是这对于单位商品的定价和销售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将产品的成本再次分配到最终的产品中。首先,需要计算成本库中的总成本,然后将该成本库的所有成本数量按产品品类分配到各个产品中去。这一分配要符合一定的原则,即保证是最终的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和产品产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被叫做“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可以从作业的层次和成本与作业之间驱动的特点来综合考虑。
  (四)“成本动因”的具体实施方法
  因为“成本动因”是实施作业成本法最重要的过程,所以需要对这一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首先,考虑作业层次分配成本动因。所谓产品层次就是指按照产品的单位数量,或者是产品的批次,或者是产品的程序过程进行成本分配。层次分配是原理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根据驱动特点进行成本分配较为隐晦,驱动的特点可以理解为产品消耗作业的性质,包括经济业务驱动、期间驱动、密度驱动和直接收费驱动。经济业务驱动是按照作业发生的频率来计算的,在这里假设每一次作业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按照频次计算是科学的。而期间驱动是指按照作业发生的时间来计算成本,比如一个工作操控一台设备或者是检查工作,某一个产品在设备上面花费的时间长、需要检查的时间长,就可以被看做是耗费的成本更多。密度驱动和直接收费驱动是指一种例外的计量方式,这是一种最精准和最昂贵的计算方式,比如某一项作业需要一位专门的专家或者是一台专用的设备进行辅助生产,那么计算这些成本就是属于密度驱动或者是收费驱动。
  (五)计算总成本及单位成本
  计算每一个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是作业成本核算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这一步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将分配到单个作业或作业中心的成本或费用,按照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的产品上面去,使得企业可以按照产品成本的直观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意义
  (一)同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存在以下优势:一是该方法拓展了成本控制的内容,不仅可以算得最终产品所耗费的成本资料,还可计算出各个作业所耗的成本。二是将成本动因作为成本分配的指标,使得整个计算过程清楚明确,均可对计算中的各项成本进行回算核查,便于对成本进行细化的研究和决断。三是根据成本动因的不同将作业划分成不同部分,使得成本核算更加科学可信,保障了成本计算的准确度。
  (二)在作业成本法下,制造费用是需要按照多种不同的作业动因进行分配的。但是有时候会出现产品的产量未达到规模,但是生产的过程很复杂的状况。此时作业动因会为产品分配更多的制造费用。如果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分配,成本的计算结果将更加精准,有利于企业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三)作业成本法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在多种先进成熟的管理理念与科学的方法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进步的成本核算方法。当前,作业成本管理法已被广泛应用在各大企业部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总结
  近年来,消费升级引起了企业间激烈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各个企业都在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为了在竞争环境中取得胜利,他们从成本控制方面入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步骤,以降低成本来获得更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董玥.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6.
  [2]马卓.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3]胡玲玲.作业成本法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1):109-110.
  (作者单位: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企业纳税实务课程在以往的课程设计中理论讲解比重较大,实训课时过少,从而导致实践教学效果较差。亟需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来进行改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企业纳税实务;微课;实训  《企业纳税实务》是一门有关企业税款计算和会计处理、申报纳税等知识的应用型课程,与企业财务办税人员岗位直接对应,属于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税法基础》、《财务会计
现如今,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高校在这一时代背景中设置会计专业,开展专业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做好教与学同步发展的基本工作,针对已有的教与学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成效会直接对企业的经营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为了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生态化财务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价值网理论是生态化财务管理的基础,相较于传统财务管理生态化财务管理更加注重用户的需求,管理目标为提高企业间的信息传递效率,加强企业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本文就电子背景下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