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细胞应力反应元件的研究进展

来源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皮细胞能对力学刺激发生反应,流体切应力能直接调节内皮细胞基因的表达.现已发现内皮细胞内受切应力调节的基因有20多种.目前认为其调节机制是通过存在于基因的启动子内并且能够被切应力所诱导的启动基因转录的顺式调控元件--应力反应元件来调节基因的转录.目前已知的应力反应元件至少涉及4种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及10余种受切应力调控的相关基因.这4种转录因子分别是:(1) NF-κB;(2) AP-1;(3) Egr-1和(4) SP1.对应力反应元件的基序及基序结合蛋白的鉴定有待进一步的深入,以后还可能有新的应力反应元件被发现.在采用基因疗法来调控血管壁不同区段基因表达这方面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猴病毒40(SV40)与人脑肿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和原位杂交(ISH)同时检测30例正常人脑组织和198例人脑肿瘤组织以及SHG44和BT325两株人脑胶质瘤细
介绍中日信息化合作远程医疗项目的系统建设情况,表述基于日本超高清晰度图像显示技术的临床影像诊断远程支持系统的配置及结构,讨论该超高清晰度图像远程医疗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目的探讨氨及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3例,按组织学分型分为轻、中、重度胃
目的 采用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观察血浆、肝组织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浓度的动态变化,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 方法 选用Wistar 大鼠150只,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内毒
目的 研究 HP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环氧合酶 - 2 (cox- 2 )、p2 1表达的关系 ,以探讨 HP致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经胃镜和病理诊断明确的病例共 12 0例 ,包括慢性浅表性胃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烧伤血清刺激后PMN、巨噬细胞(Mφ)凋亡,以及巨噬细胞吞噬凋亡PMN的变化.方法选用Ⅲ度30%TBSA烧伤大鼠模型,收集伤后0、6、12、24 h
目的了解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和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其mRNA的表达,明确血清可溶性ICAM-1(sICAM-1)的来源。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及逆
目的 研究人骨髓瘤细胞系U2 6 6中的白细胞介素 6 (IL 6 )信号转导途径及彼此之间的相互调控方式。方法 首先采用凝胶阻滞电泳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EMSA)
目的 了解半乳糖基抗 CD3 单抗 - TIL 复合物 (Gal- Anti- CD3 - Mc Ab- TIL)的体内趋肝细胞性。方法 制备半乳糖基抗 CD3 单抗 (Gal- Anti- CD3 - Mc Ab) ,采用苯酚 -硫酸
将灭活的自身黑色素瘤细胞MEL-72与BCG混合免疫MEL-72黑色素瘤病人,10 d后手术方法获取局部引流淋巴结,制成淋巴细胞悬液,以抗CD3抗体体外培养,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