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行全视网膜联合黄斑格栅状光凝后黄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2例Ⅳ期DR合并DME患者15眼全视网膜联合黄斑格栅状光凝术前、术后3天、7天、30天、90天OCT、视力、黄斑光敏感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28天、90天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提高(Wilcoxon rank sum test P<0.05、P<0.01);
【机 构】
:
650032,昆明,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650032,昆明,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650032,昆明,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行全视网膜联合黄斑格栅状光凝后黄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2例Ⅳ期DR合并DME患者15眼全视网膜联合黄斑格栅状光凝术前、术后3天、7天、30天、90天OCT、视力、黄斑光敏感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28天、90天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提高(Wilcoxon rank sum test P<0.05、P<0.01);术后3天黄斑中心厚度比术前有显著增加(P<0.05),术后7天与术前无差别(P>0.05),术后30天和术后90天比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3天黄斑中心10°光敏感度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术后7天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0天与术后7天相比明显提高(P<0.05),术后90天与术前和术后30天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Ⅳ期DR合并弥漫性DME患眼行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后3月视力保持稳定或提高;术后早期原有黄斑水肿加重或引起黄斑水肿,随后逐渐减轻,至术后1月、3月黄斑视网膜厚度较术前显著下降;黄斑中心10°光敏感度早期下降,后逐渐恢复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18F-FDG PE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105例NSCLC患者于放射治疗前行18F-FDG PET检查,进行PET分期,并将PET分期和CT分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8F-FDG PET扫描使38例NSCLC患者分期改变,其中分期升级31例,分期降级7例。21例分期升级者PET检查发现了远处转移灶,其治疗方案
目的 探讨同时分离肝细胞和储脂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门静脉胶原酶灌注消化法同时分离大鼠肝细胞和储脂细胞,先用300r/min(20℃)低速离心5 min,将细胞悬液分成上清和沉淀两部分并分别放入两个离心管中.A管为沉淀部分(肝细胞悬液)经0.02%胶原酶孵育液孵育10min(37℃ 5%CO2),100目网过滤,离心后即为肝细胞.B管为上清部分主要是储脂细胞,经胶原酶恒温震荡消化(200r/mi
目的 探查糖耐量正常(NGT)者日内血糖水平漂移变化的细节.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43例NGT进行连续(72±7) h血糖监测.结果本组受试者的血糖水平呈波动性变化,夜间及3餐前是血糖较低的时间段,日内血糖高峰多于餐后1~2 h显现,尤以晚餐后为甚.本组NGT的平均血糖值(5.3±0.5) mmol/L.日内血糖的峰、谷值分别为(7.8±1.4) mmol/L、(3.9±0.7)
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MI)的老年女性骨密度与性激素水平、骨代谢指标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方法 128例BMI≥25 kg/m2、126例BMI≤20 kg/m2健康老年女性,根据年龄分为55~岁组,60~岁组,66~70岁组,并与BMI≥25 kg/m2和BMI≤20 kg/m2的31~35岁月经正常者各20例作对照.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骨密度、生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等,并与骨密
目的 探讨上海市区中老年男性吸烟与恶性肿瘤死亡关系,以及随访期间研究对象吸烟情况的改变对这种关系的影响. 方法自1986年1月至1989年9月调查上海市区45~64岁男性居民18 244人,每年上门随访一次;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相对危险度(RR). 结果至2002年度随访结束,全队列共随访235 762人年,人均随访12.9年.在此期间共死亡3365例,其中恶性肿瘤死亡1381例.基线调查时吸
目的 探讨效益/风险比更佳的狼疮肾炎(LN)治疗方案.方法前瞻性随访、观察单用激素泼尼松、泼尼松+环磷酰胺(CTX)和联用中药(泼尼松+CTX+中药)3种方案治疗的LN病人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372例LN病人,随访年限中位数为5.95年,共有115例病人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并发感染.三组病人的治疗初始临床特征差异无显著性,随访终点时临床特征包括尿蛋白水平、感染发生率、氮质血症的发生率及总体病
目的 评价电刺激股薄肌成形术原位肛门重建的犬实验模型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杂种犬17条,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第1期单行股薄肌原位游离,实验组术后行电刺激连续6周;2组第2期均行腹会阴联合切除肛门+股薄肌原位肛门括约肌重建,术后2周测量基础新肛压、功能性新肛压和移位股薄肌肌肉耐疲劳性曲线,取肌肉样本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实验组的I型纤维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间基础肛压、基础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McKenzie技术治疗后出现症状的向心化现象与疗效的关系.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Mckenzie技术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直腿抬高试验、脊柱伸展活动度等指标进行评定,并观察是否出现症状向心化现象.结果出现症状向心化现象者40例,其VAS、治疗时间等指标数值与无症状向心化现象者20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