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友情之中,有一类比较特殊,叫不打不相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交手,反而发现双方志趣相投,心意相通,最后成为好友。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有不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相遇,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相同的志向和品质。如是,则敌人可以变成知己;如非,朋友亦可以变成敌人。
冰心与梁实秋
1923年,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出版后,很快风靡文坛,受到很多文学青年的喜欢,可是梁实秋却不觉得好。1923年7月,梁实秋在《创作》周刊上发表了《?骉繁星?骍与?骉春水?骍》一文,批评冰心的这两部诗集。
梁实秋告诉读者:“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繁星》《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梁实秋的这种言论当然是一家之言,但在文坛上却是一篇醒目的反调文章。当时,冰心在文坛上的声望比梁实秋高得多,被梁实秋批评得一无是处的小诗,正是很多文学青年模仿的对象。因此,梁实秋的这篇宏论是很难让冰心服气的。
批评文章发表后没几天,梁实秋就踏上了去美国的轮船。在这艘船上,他遇到了冰心。经人介绍,两人相识,但当時梁实秋认为冰心是“一个不容易亲近的人,冷冷的好像要拒人千里之外”。
到美国后,梁实秋与冰心的交往逐渐多了起来。梁实秋发现冰心“不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人,不过对人有几分矜持,至于她的胸襟之高超,感觉之敏锐,性情之细腻,均非一般人所可企及”。从此,两人结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
1951年,冰心夫妇回国,定居北京,而梁实秋于1949年6月去了台湾。由于海峡两岸局势紧张,两人中断了联系。后来,梁实秋听说“冰心和她的丈夫双双服毒自杀”,非常悲痛,写了一篇《忆冰心》,用细腻平和的笔触回忆了两人几十年的友情。
1972年春,梁实秋才得知冰心依然健在。而后,这篇文章也辗转到了冰心手里,她看后十分感动。
冰心期待梁实秋能回大陆看看,结果等来的却是梁实秋病逝的噩耗。冰心当时已经87岁,她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和泪写了两篇悼念文章。当梁实秋的遗孀到北京拜访冰心时,冰心悲痛地说:“实秋是我的一生知己。”
王震与张振汉
戎马一生的开国上将王震,幼年家贫,只读过几年私塾和小学,自谦为“粗人”,但他一直喜欢读书,非常敬重知识分子。在他的众多知识分子朋友中,张振汉是与他“不打不相识”的一位。
1935年,王震任红六军团政委,张振汉是国民党军中将纵队司令兼41师师长,两人在战场上不期而遇。张振汉带着“王牌”41师咬着红军从洪湖一直跟到鄂西,放言“活捉贺龙”。然而,6月12日,他和41师却被贺龙、王震等指挥的红二、六军团包围在鄂西咸丰县的忠堡地区,成了红军的俘虏。
张振汉被押到王震跟前。他见王震年纪轻轻,一手提马刀,一手拎驳壳枪,腰束两颗手榴弹,猜他是个连长,便说:“连长,我想见贵长官……”站在一旁的一营营长贺庆积乐了,告诉他:“这是我们的军团政委。”张振汉大惊失色。
张振汉是保定军校炮科毕业的高材生,是个博学多识的军人。王震对他高看一眼,在行军打仗间隙,经常跟他谈红军的宗旨和信仰,谈他战败的原因,帮助他消除不服气、抵触的情绪。渐渐地,两人的关系融洽起来。王震说:“张先生,我知道你带兵很有一套,你跟我当个观察员如何?”张答应后,王震把他带在身边,时不时问这个连队怎么样,那个连长怎么样,他也坦言回应。对他的意见,王震认为可行的,就立即采纳。
1935年8月,红二、六军团回师根据地休整,开办红军学校,但缺少教员。王震和萧克商量,安排张振汉担任教员。但有人反对,说打败仗的人怎么教打胜仗的人?王震解释说:军事技术没有阶级性,不管红军白军都可以用,张振汉的长处我们应该利用。张振汉担任红校教员后,用自己同红军打仗的战例,将深奥的军事理论阐述得通俗易懂,受到学员的欢迎。王震一有空就去听张振汉授课,称赞他是红军学校水平最高的教员。
后来,张振汉被安排到红军大学任教,王震托人买了一套《二十四史》送给他。原来,在长征中,红二、六军团进行乌蒙山回旋战时,一次夜间急行军,张振汉驮在骡子背上的书箱坠入深涧,其中有他最为心爱的《二十四史》,他惋惜不已。这件事,王震一直记挂在心。张振汉收到这份礼物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为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动不已。
翦伯赞与顾颉刚
作为唯物史观派的代表人物,翦伯赞的学术生涯是在与史料派的斗争中走过来的。与其他史观派的代表人物一样,翦伯赞的斗争矛头,首指胡适。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过胡适的弟子——顾颉刚。
从现有资料来看,翦伯赞在抗战期间主要对顾颉刚进行了两次针对性批判。第一次批判反映在1938年出版的《历史哲学教程》之中。
翦伯赞在该书中专辟了“胡适、顾颉刚等的见解及其批判”一节。其中有言:“顾颉刚与其说是一个历史家,不如说他是一个考据家。他搜集了不少的古代资料并批判了这些资料,但他始终没有力量写成一部中国的古史,而结果只是编辑了一部断烂朝报的《古史辨》。”
一年半之后的1940年4月,批判再次开始。这次的批判完全是针对顾颉刚个人的。1939年2月13日,顾颉刚在《益世报·边疆周刊》第九期发表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在此文的结尾,他大声疾呼:“我们从今以后要绝对郑重使用‘民族’二字,我们对内没有什么民族之分,对外只有一个中华民族!”此文一经发表,便引发了抗战期间有名的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学术论争。这场论争引起了翦伯赞的关注,他撰写了一篇题为《论中华民族与民族主义——读顾颉刚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后》。
他先是指出,顾颉刚把中华民族当作一个问题而提出,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问题这样的提出似乎就不太正确”。因为,这一命题“就包含着否定国内少数民族之存在的意义,然而这与客观的事实是相背离的”。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面对唯物史观派的不断挑战,史料派往往都会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与其他史料派代表人物一样,顾颉刚也没有对翦伯赞的这两次批判做出任何的回应。
改变是在两人见面以后。根据《顾颉刚日记》,顾颉刚和翦伯赞第一次见面是在1944年5月5日,重庆北碚。这一天,顾颉刚到该地的吉林路开北碚修志委员会议,路遇翦伯赞,并到翦的临时住处交谈。两天后,翦伯赞又拜访了顾颉刚,并一起吃了午饭。二人在这期间都谈了些什么,如今已不得而知,但从日记所载的“初交而作深谈”来看,这次会面当是颇为融洽。此后,因他们的住处相隔并不很远,故有了时常的走动。总之,自1944年5月到1946年春这段时间,是顾颉刚和翦伯赞关系最为密切的阶段。翦伯赞一改之前的批判态度,主动向顾颉刚“示好”,与其时常来往。与此同时,顾颉刚也不再对翦伯赞置之不理,反而十分推崇他的学术造诣。
李大钊与陈独秀
陈独秀与李大钊都是章士钊的挚友,在日本期间,均帮助过章士钊在江户编辑《甲寅》杂志,他俩不断出入编辑部,却互不相识。李大钊1914年2月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比李大钊大十岁的陈独秀,此时正在东京的雅典娜法语学校攻读法语。他对留日学生轰轰烈烈的反袁斗争态度消极,刚进入《甲寅》编辑部就写出了《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虽揭露袁世凯的反动统治,却担心:“海外之师至,吾民必且有垂涕而迎之者矣。”
这篇文章在中国留日学生中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大都觉得陈独秀的言论太悲观了,他竟然认为中国还不如亡国好,甚至变成像印度、朝鲜那样的国家更好,这在中国留日学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李大钊认为应该帮助陈独秀摆脱悲观情绪,使他重新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尖锐复杂的斗争之中。于是,李大钊写下《厌世心与自觉心》一文,还给章士钊写了一封信,希望章士钊能够代他约见陈独秀面谈。
这天,陈独秀来到编辑部,章士钊把《厌世心与自觉心》递给他说:“你那篇《爱国心与自觉心》引出来的风波还没有了结呢!”
陈独秀没好气地将手一摆,拒绝道:“行严,此类稿件我不看了,你赞同就发吧!我还是那句话:一个没有民主、自由的国家,还不如亡了好!”说罢,拂袖而去。
但过了几天,陈独秀还是仔细阅读了《厌世心与自觉心》,发现李大钊的确是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既承认自己的伤感起因于对国家任人宰割的反思,又肯定这种反思是出于对国家的“深思挚爱”的表现,也指出这毕竟是一种消极的“厌世之怀”,应该予以抛弃,陈独秀觉得李大钊的批评是符合实际的。
陈独秀看完后,精神为之一振,他立刻揮笔给章士钊写了一份便笺:“来信、大作读毕,同意和这位大钊先生面谈,请安排时间。”两人一见面,陈独秀突然激动地向李大钊深鞠一躬说:“我感谢您那篇文章,使我丢弃了消极的情绪,代之而起的是乐观主义精神!犹如在茫然中又觅到了坦途!”
这时的李大钊也为找到这样志同道合的战友而兴高采烈。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先后回国,投入了创办《新青年》的伟大事业。
(综合《炎黄春秋》《北京日报》《百家讲坛》等)
冰心与梁实秋
1923年,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出版后,很快风靡文坛,受到很多文学青年的喜欢,可是梁实秋却不觉得好。1923年7月,梁实秋在《创作》周刊上发表了《?骉繁星?骍与?骉春水?骍》一文,批评冰心的这两部诗集。
梁实秋告诉读者:“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繁星》《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梁实秋的这种言论当然是一家之言,但在文坛上却是一篇醒目的反调文章。当时,冰心在文坛上的声望比梁实秋高得多,被梁实秋批评得一无是处的小诗,正是很多文学青年模仿的对象。因此,梁实秋的这篇宏论是很难让冰心服气的。
批评文章发表后没几天,梁实秋就踏上了去美国的轮船。在这艘船上,他遇到了冰心。经人介绍,两人相识,但当時梁实秋认为冰心是“一个不容易亲近的人,冷冷的好像要拒人千里之外”。
到美国后,梁实秋与冰心的交往逐渐多了起来。梁实秋发现冰心“不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人,不过对人有几分矜持,至于她的胸襟之高超,感觉之敏锐,性情之细腻,均非一般人所可企及”。从此,两人结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
1951年,冰心夫妇回国,定居北京,而梁实秋于1949年6月去了台湾。由于海峡两岸局势紧张,两人中断了联系。后来,梁实秋听说“冰心和她的丈夫双双服毒自杀”,非常悲痛,写了一篇《忆冰心》,用细腻平和的笔触回忆了两人几十年的友情。
1972年春,梁实秋才得知冰心依然健在。而后,这篇文章也辗转到了冰心手里,她看后十分感动。
冰心期待梁实秋能回大陆看看,结果等来的却是梁实秋病逝的噩耗。冰心当时已经87岁,她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和泪写了两篇悼念文章。当梁实秋的遗孀到北京拜访冰心时,冰心悲痛地说:“实秋是我的一生知己。”
王震与张振汉
戎马一生的开国上将王震,幼年家贫,只读过几年私塾和小学,自谦为“粗人”,但他一直喜欢读书,非常敬重知识分子。在他的众多知识分子朋友中,张振汉是与他“不打不相识”的一位。
1935年,王震任红六军团政委,张振汉是国民党军中将纵队司令兼41师师长,两人在战场上不期而遇。张振汉带着“王牌”41师咬着红军从洪湖一直跟到鄂西,放言“活捉贺龙”。然而,6月12日,他和41师却被贺龙、王震等指挥的红二、六军团包围在鄂西咸丰县的忠堡地区,成了红军的俘虏。
张振汉被押到王震跟前。他见王震年纪轻轻,一手提马刀,一手拎驳壳枪,腰束两颗手榴弹,猜他是个连长,便说:“连长,我想见贵长官……”站在一旁的一营营长贺庆积乐了,告诉他:“这是我们的军团政委。”张振汉大惊失色。
张振汉是保定军校炮科毕业的高材生,是个博学多识的军人。王震对他高看一眼,在行军打仗间隙,经常跟他谈红军的宗旨和信仰,谈他战败的原因,帮助他消除不服气、抵触的情绪。渐渐地,两人的关系融洽起来。王震说:“张先生,我知道你带兵很有一套,你跟我当个观察员如何?”张答应后,王震把他带在身边,时不时问这个连队怎么样,那个连长怎么样,他也坦言回应。对他的意见,王震认为可行的,就立即采纳。
1935年8月,红二、六军团回师根据地休整,开办红军学校,但缺少教员。王震和萧克商量,安排张振汉担任教员。但有人反对,说打败仗的人怎么教打胜仗的人?王震解释说:军事技术没有阶级性,不管红军白军都可以用,张振汉的长处我们应该利用。张振汉担任红校教员后,用自己同红军打仗的战例,将深奥的军事理论阐述得通俗易懂,受到学员的欢迎。王震一有空就去听张振汉授课,称赞他是红军学校水平最高的教员。
后来,张振汉被安排到红军大学任教,王震托人买了一套《二十四史》送给他。原来,在长征中,红二、六军团进行乌蒙山回旋战时,一次夜间急行军,张振汉驮在骡子背上的书箱坠入深涧,其中有他最为心爱的《二十四史》,他惋惜不已。这件事,王震一直记挂在心。张振汉收到这份礼物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为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动不已。
翦伯赞与顾颉刚
作为唯物史观派的代表人物,翦伯赞的学术生涯是在与史料派的斗争中走过来的。与其他史观派的代表人物一样,翦伯赞的斗争矛头,首指胡适。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过胡适的弟子——顾颉刚。
从现有资料来看,翦伯赞在抗战期间主要对顾颉刚进行了两次针对性批判。第一次批判反映在1938年出版的《历史哲学教程》之中。
翦伯赞在该书中专辟了“胡适、顾颉刚等的见解及其批判”一节。其中有言:“顾颉刚与其说是一个历史家,不如说他是一个考据家。他搜集了不少的古代资料并批判了这些资料,但他始终没有力量写成一部中国的古史,而结果只是编辑了一部断烂朝报的《古史辨》。”
一年半之后的1940年4月,批判再次开始。这次的批判完全是针对顾颉刚个人的。1939年2月13日,顾颉刚在《益世报·边疆周刊》第九期发表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在此文的结尾,他大声疾呼:“我们从今以后要绝对郑重使用‘民族’二字,我们对内没有什么民族之分,对外只有一个中华民族!”此文一经发表,便引发了抗战期间有名的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学术论争。这场论争引起了翦伯赞的关注,他撰写了一篇题为《论中华民族与民族主义——读顾颉刚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后》。
他先是指出,顾颉刚把中华民族当作一个问题而提出,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问题这样的提出似乎就不太正确”。因为,这一命题“就包含着否定国内少数民族之存在的意义,然而这与客观的事实是相背离的”。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面对唯物史观派的不断挑战,史料派往往都会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与其他史料派代表人物一样,顾颉刚也没有对翦伯赞的这两次批判做出任何的回应。
改变是在两人见面以后。根据《顾颉刚日记》,顾颉刚和翦伯赞第一次见面是在1944年5月5日,重庆北碚。这一天,顾颉刚到该地的吉林路开北碚修志委员会议,路遇翦伯赞,并到翦的临时住处交谈。两天后,翦伯赞又拜访了顾颉刚,并一起吃了午饭。二人在这期间都谈了些什么,如今已不得而知,但从日记所载的“初交而作深谈”来看,这次会面当是颇为融洽。此后,因他们的住处相隔并不很远,故有了时常的走动。总之,自1944年5月到1946年春这段时间,是顾颉刚和翦伯赞关系最为密切的阶段。翦伯赞一改之前的批判态度,主动向顾颉刚“示好”,与其时常来往。与此同时,顾颉刚也不再对翦伯赞置之不理,反而十分推崇他的学术造诣。
李大钊与陈独秀
陈独秀与李大钊都是章士钊的挚友,在日本期间,均帮助过章士钊在江户编辑《甲寅》杂志,他俩不断出入编辑部,却互不相识。李大钊1914年2月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比李大钊大十岁的陈独秀,此时正在东京的雅典娜法语学校攻读法语。他对留日学生轰轰烈烈的反袁斗争态度消极,刚进入《甲寅》编辑部就写出了《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虽揭露袁世凯的反动统治,却担心:“海外之师至,吾民必且有垂涕而迎之者矣。”
这篇文章在中国留日学生中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大都觉得陈独秀的言论太悲观了,他竟然认为中国还不如亡国好,甚至变成像印度、朝鲜那样的国家更好,这在中国留日学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李大钊认为应该帮助陈独秀摆脱悲观情绪,使他重新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尖锐复杂的斗争之中。于是,李大钊写下《厌世心与自觉心》一文,还给章士钊写了一封信,希望章士钊能够代他约见陈独秀面谈。
这天,陈独秀来到编辑部,章士钊把《厌世心与自觉心》递给他说:“你那篇《爱国心与自觉心》引出来的风波还没有了结呢!”
陈独秀没好气地将手一摆,拒绝道:“行严,此类稿件我不看了,你赞同就发吧!我还是那句话:一个没有民主、自由的国家,还不如亡了好!”说罢,拂袖而去。
但过了几天,陈独秀还是仔细阅读了《厌世心与自觉心》,发现李大钊的确是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既承认自己的伤感起因于对国家任人宰割的反思,又肯定这种反思是出于对国家的“深思挚爱”的表现,也指出这毕竟是一种消极的“厌世之怀”,应该予以抛弃,陈独秀觉得李大钊的批评是符合实际的。
陈独秀看完后,精神为之一振,他立刻揮笔给章士钊写了一份便笺:“来信、大作读毕,同意和这位大钊先生面谈,请安排时间。”两人一见面,陈独秀突然激动地向李大钊深鞠一躬说:“我感谢您那篇文章,使我丢弃了消极的情绪,代之而起的是乐观主义精神!犹如在茫然中又觅到了坦途!”
这时的李大钊也为找到这样志同道合的战友而兴高采烈。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先后回国,投入了创办《新青年》的伟大事业。
(综合《炎黄春秋》《北京日报》《百家讲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