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国际上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妇幼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从1992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创建爱婴医院,主要目的是支持母乳喂养,改革不利于母乳喂养的医院制度,在产科实行母婴同室,按需哺乳,从过去长期实行的母婴分离、封闭式的集中护理,转变为在产妇及家属直视下的开放式护理[1]。由于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感情特别投入,新生儿任何轻微变化都可成为他们关心的重点。此外,大多数产妇初为人母,由于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不同程度的缺乏[2],她们迫切需要接受和掌握新生儿护理的方法,这给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做好新生儿的护理是产科最重要的问题。现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足月正常新生儿867例的护理难点及对策总结如下。
  .随着母婴同室的建立,新生儿的护理由过去封闭式的集中护理转变为在产妇及家属直视下的开放式个体护理。因此指导产妇如何观察与护理新生儿成为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分娩产妇867例,其中初产妇577例,经产妇290例;剖宫产679例,经阴道分娩188例。新生儿867例,体重2500~4520g。住院3~7d。
  2 护理难点
  2.1 授乳知识缺乏 ①因我院处于县城,农村孕产妇居多。本组292例产妇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产后2~3d才开始有乳汁分泌,新生儿吸吮乳房是“空吸”,不能主动进行早吸吮,亦不能配合护理人员的指导。造成吸吮次数少(<5次/d),不足以刺激乳汁的分泌而乳量少,不能满足新生儿喂哺需要[3]。②对母乳成分不了解,顾虑乳汁少,加喂糖水或牛奶,造成乳头错觉103例,其中发生新生儿呕吐88例。③因新生儿处于较长时间睡眠中,认为新生儿并不饥饿,或认为不能打扰其睡眠,造成吸吮次数少,乳汁淤积,乳房肿胀108例。引起乳腺炎的2例。由于哺乳姿势错误,造成乳头皲裂的65例。
  2.2 对新生儿生理表现知识缺乏 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乳腺肿胀、女婴阴道分泌物及出血等生理表现知识缺乏,因而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本组263例因上述原因导致焦虑。
  2.3 对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缺乏 本组302例受长辈及传统观念影响出现下列情况:①认为室内不宜通风,对新生儿包裹太厚,保暖过度,导致体温过热。②注重新生儿睡头型(后脑勺扁平),常取平卧位,造成溢乳、呕吐及窒息。③留恋传统蜡烛包,用绳子捆扎新生儿的四肢。④所谓给新生儿驱风,拔火罐等,导致新生儿呕吐或腹泻;用乳汁擦新生儿的眼睛,认为可治结膜炎。⑤对新生儿脐带的暴露法护理不够理解。⑥不熟悉新生儿触摸意义及方法。
  3 护理对策
  针对以上护理难点,我们将健康教育与实际操作指导相结合,以母乳喂养为重点,结合新生儿生理特点,采取以下对策。
  3.1 传授喂乳知识 ①组织产妇观摩母乳喂养电视教学,并发放宣传手册及图片。讲解乳汁分泌的生理和早吸吮的好处,初乳的免疫功能及产妇乳汁分泌的自身调节。在讲解的同时给予早吸吮指导,正常新生儿出生30min内开始吸吮,时间为30min,24h吸吮8~12次,每次10~20min。告诉产妇有效的早吸吮可提早乳汁分泌时间,增加乳汁量,增强产妇哺乳信心,实现母乳喂养。②讲解母乳中所含各种物质最适合新生儿的需要,最有利于消化吸收。坚持频繁吸吮,能够满足新生儿的生理需要,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不需加喂糖水或牛奶,母婴同室内禁用奶头、奶瓶、奶粉。③嘱产妇坚持按需哺乳,并教给他们唤醒新生儿的方法,新生儿睡眠3h以上应唤醒哺喂。
  3.2 及时讲解新生儿生理性表现 新生儿的生理性表现是产妇及家属集中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讲解的主要内容。①生后1~3d,由于新生儿摄入少,排出水分相对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不超过6%~9%;3d后体重开始回升,如体重下降超过10%(本组无此情况),要观察乳汁量和新生儿吸吮情况,加强喂哺。②生后2~3d,由于新生儿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肝内葡萄糖醛酸转换酶活力不足,出现生理性黄疸,5~6d达高峰,10~14d消退,不需处理。③生后3~5d新生儿受母亲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现乳腺肿胀,2~3周后消退,嘱产妇勿用手挤压,以防感染。5~7d女婴阴道可出现分泌物或少量出血,1~3d可自然停止。通过及时讲解,263例产妇及家属均能理解,并解除了紧张焦虑心理。
  3.3 传授新的育婴知识 对护理知识缺乏和受传统影响的302例产妇和家属,主要开展健康教育,将科学育儿知识方法告诉他们,使他们接受新的知识,转变传统观念。①母婴同室内每日通风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湿度55%~60%。新生儿着衣和包被以四肢暖和为度,使体温保持在36℃~37℃。②新生儿因消化道解剖特点而发生溢乳,哺乳后应将新生儿竖起,轻拍背部,防溢乳。30min侧卧或平卧头偏向一侧,也可将头抬高倾斜[4],避免溢乳造成呼吸道阻塞或窒息,亦有利于呼吸循环。③随着新生儿日龄增长,四肢逐渐伸展,宜取消“蜡烛包”,更换宽松衣裤,便于喂哺,同时增加新生儿活动量,促使体重增长。④“清胎热”的说法是无科学依据和缺乏医学知识的。不可随意使用大黄水、金银花露等。
  通过上述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高达90%;同时亦大大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
  [2]黄美凌,冯健怀,梁丽霞.母婴同室443例产妇需求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封三
  [3]李玉凤,罗彩萍.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94
  [4]汪素珍.倾斜式卧位对减少新生儿溢乳效果好.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424
其他文献
【摘要】 护理管理工作是医院工作内容的核心组成,护理工作的认真性与细致性,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护理管理这个核心工作要求管理者应抓住护理管理的重点内容,应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本病区人、财、物、时间和信息资源,发挥最大的管理效益。要掌握科学的管理工作方法,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才能为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起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护理管理;医院管理  护理管理是医院的一个缩影,护理
【摘要】 目的:分析目前医院急诊科存在的护理风险,探索其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几年时间的督查结果反馈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护理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为急诊病人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护士提供安全的职业环境,不断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综合满意度。  【关键词】 急诊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急诊科是接受急诊患者就诊及抢
【摘要】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470例,对并发症发预防进行分析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70例患者经系列护理干预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康复良好。结论:对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加强密切监测,就严重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了手术效果,提高
期刊
【摘要】 目的做好癌症病人疼痛护理,控制癌症疼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方法:通过对120例肿瘤疼痛患者进行四种不同的护理,临床观察疼痛程度是否减轻,效果是否明显。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20例肿瘤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得到安慰,身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根据多年对癌症病人的护理经验以及对12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结出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病因护理以及对症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
【摘要】 医护人员“你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儿童,同样也不能用年轻人的眼光看待老年患者”,因为“沉默的病人”老年患者们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但是,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轻视和被误诊的群体,也是最容易发生与患者或家属医患纠纷的群体,绝不容再沉默下去。  【关键词】 医护礼仪;老年患者沟通;老年心理误区  1 老年患者生理与心理  医护人员必须真正读懂老年患者生理与心理,通常这群病人往往是:A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