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荷塘月色》通过歌咏莲花,想起采莲和“惦着江南”抒写了反动统治下知识分子的复杂情怀,展现了他们思想斗争的各个侧面:不满黑暗现实——愿意洁身自好——产生被冷落、受压抑之感——企图逃避现实——幻想破灭,更加苦闷。这篇作品最重要的特点是:真,即真实地流露自已的思想感情,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那样的复杂,所以我们不能偏重或丢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侧面,否则就不能全面地概括它的主题。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不显。”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对《荷塘月色》的主题进行“沿讨”。
【关键词】《荷塘月色》 主题 新探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代表着我国二十年代白话散文的最高水平,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甚至可以说,这篇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叙事抒情散文已经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
《荷塘月色》篇幅很短,但内涵极大,它仿佛一朵绚丽多彩的思想火花,使人们可以从中观照一代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的碾压下呻吟、挣扎,颤慄和痛苦的灵魂,使人们至今读来仍感到惊悸和震憾。由于《荷塘月色》通篇曲笔,所以尽管半个多世纪以来,已有不少人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深刻、复杂的主题似乎仍有待于作进一步的发掘。只有这样,才可以拭去一些左的或右的灰尘,使这块剔透晶莹的碧玉更以其妩媚诱人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感动和净化今天新一代读者的灵魂。
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不显。”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对《荷塘月色》的主题进行“沿讨”。
一
多年来,有一个十分普遍的说法:《荷塘月色》“反映作者当时蒋介石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自《荷塘月色》被选入各种教材以来,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接受的几乎就是这样一种观点。根据这个说法,青年们的头脑中也许还以为朱自清先生是一个革命者,至少是党的一位情者呢,但事实上,这个说法是不合情理的,有出入的。
《荷塘月色》一文最后标明: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日,九凉清华园”。在中国革命史上,这个时间确实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之后;但当时的北京是北洋军阀统治,而当时北洋军阀还是蒋介石的一个“对头”——“北伐”的对象,把生活在蒋介石的“对头”统治下的朱自清先生说成“对当时蒋介石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岂非南辕北辙!
朱自清先生不是共产党人,晚年才成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反帝民主战士,他当时对于远在南方的“四·一二政变”,对于革命转入低潮等等,似乎有过关心,但不十分清楚。所以,他在《荷塘月色》中的不满情绪,不是针对“蒋介石白色恐怖下的严酷现实”,而是针对当时北洋军阀反动黑暗的统治。头年三月,发生了著名的“三·一八惨案”,九月初鲁迅被迫出走厦门;写作《荷塘月色》的前两个月,李大钊被残酷地害死于北京街头……这些就是当时北京的政治气氛,就是《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朱自清先生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执政府大屠杀记》等,直接地、鲜明地表现了对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的不满,可以作为我们了解《荷塘月色》写作背景的佐证。
硬说《荷塘月色》一文不满“蒋介石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目的是美化朱自清先生,拔高《荷塘月色》的主题;这个起点搞错了,对作品的主题显然会越谈越远,现在纠正这一点,绝不是丑化朱自清先生,或贬斥《荷塘月色》,而只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这样才可以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
二
上边,我们从写作背景分析《荷塘月色》主题的一个侧面,下面,我们根据朱自清先生选择、使用的材料来分析其主旨所在。
《荷塘月色》劈头就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忽然想起”荷塘,“忽然想起采莲”,最后“到底惦着江南”。全文的思想脉络大概如此。那么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呢?这正是主题所在,所以人们都说这一句话是全篇的“文眼”。而要想搞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就得搞清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为什么“忽然想起采莲”?为什么“到底惦着江南”?
《荷塘月色》尽情赞美,讴歌荷花,大有用意。众所周知,屈原爱荷花,《离骚》有云:“制度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在这里,“荷花”、“荷裳”都表现了作者一种高洁的品德。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直截了当地歌颂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中国古典文学很造诣的朱自清先生浓笔渲染,尽情歌唱荷花,用意十分清楚。
如上文所述,朱自清先生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十分污浊黑暗的。而且,这个污浊、黑暗的环境对朱先生的压迫又是十分沉重的。文章第三段中写道: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一定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一定要说的话”、“一定要做的事,”正是作者不愿说的话不愿做的事,但环境逼迫他非说不可,非做不可。这是违心的,对于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来讲,自然是莫大的痛苦,当然要“颇不宁静”了。那怎么办呢?——“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作者把希望寄托在荷塘,寄托在荷花,就是要表现一种不满现实,不愿同流合污,而要坚守节操的思想感情。
不过,作者所推崇的,追求的这种正直、高洁的处世态度,在当时社会里能有多少人欣赏呢?在反动统治下,随波逐流,为黑暗势力大唱赞歌的人,不管他们是“树上的”还是“水中的”一个个飞黄腾达,平步青云,而超尘脱俗,坚守节操者遭遇的只是穷愁潦倒,无人欣赏。所以在“咏莲”的最后,作者愤怒地喊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也从而拓开了文章的下一层次——“忽然想起采莲”。
既然“莲花”在作品中是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那么,“采莲”即指对这种高洁品格的欣赏态度。作者不满现实,不愿同流合污,他要坚守节操,保持高风亮节;但他又清醒地认识到,在当时地社会上没有多少人欣赏这种“过人头”的“莲花”。被冷落,受压抑,这是作者思想中的又一层痛苦,是“心里颇不宁静”的又一个原因。 三
那么,希望在哪里呢?出路在哪里呢?作者继续求索,于是,“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如何理解“江南”?现在一般的分析文章都没有引起重视,这恐怕是个很大的缺陷。因为“惦着江南”是作者思想,求索的制高点,是《荷塘月色》主题的核心。说不清“惦着江南”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没有说清楚《荷塘月色》的主题。
有些研究者开始注意“惦着江南”这一层意思,但解释成“思念家乡”,这是错误的。朱自清先生祖籍浙江绍兴。对绍兴,朱先生“只去过两回,每回只住了一天;而我家里除先母外,没一人会说绍兴话。”显然,作者对绍兴没有多少感情。所以,如果说朱自清先生在不满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现实之后,“惦着”的居然是这样的“江南”,显然是十分可笑的。
其实,“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表露出作者在“北国”和“江南”之间的抉择,实际上,是对现实和理想世界的抉择。这是作者对理想世界的热烈向往,又是对他所生活的现实的否定。当然,作者的理想世界是局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自我出发,多少带有民主主义的格调。
这就是“惦着”的含义,就是《荷塘月色》所追求的思想制高点!面对黑暗的现实,被冷落、受压抑,朱自清先生当时没有奋起抗争,而是竭力去寻找一种“真脱却人间烟火气而飘飘欲仙”的“乐土”,用朱自清夫人的话来说,他这是“采取逃避的方法”。
不过,“惦着”也仅仅是“惦着”,不是决心,只是牢骚;不是行动,只是幻想。中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总是软弱的,他们不可能真正粉碎现实的牢笼,挣脱束缚自身的思想枷锁。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根本不存在“真脱却人间烟火气而飘飘欲仙”的“乐土”。所以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曲折的精神求索之后,摆在作者面前的仍然是现实——
猛一抬头,不觉正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文章结尾余味无穷,生动地表现了当时正直的知识分子不满、苦闷,但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总之,《荷塘月色》通过歌咏莲花,想起采莲和“惦着江南”抒写了反动统治下知识分子的复杂情怀,展现了他们思想斗争的各个侧面:不满黑暗现实——愿意洁身自好——产生被冷落、受压抑之感——企图逃避现实——幻想破灭,更加苦闷。这篇作品最重要的特点是:真,即真实地流露自已的思想感情,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那样的复杂,所以我们不能偏重或丢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侧面,否则就不能全面地概括它的主题。
到于《荷塘月色》主题的意义,他人多所涉及,而且审美主体情况迥异,审美效果也必然不同,再加篇幅有限,此处就不再赘述。
【关键词】《荷塘月色》 主题 新探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代表着我国二十年代白话散文的最高水平,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甚至可以说,这篇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叙事抒情散文已经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
《荷塘月色》篇幅很短,但内涵极大,它仿佛一朵绚丽多彩的思想火花,使人们可以从中观照一代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的碾压下呻吟、挣扎,颤慄和痛苦的灵魂,使人们至今读来仍感到惊悸和震憾。由于《荷塘月色》通篇曲笔,所以尽管半个多世纪以来,已有不少人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深刻、复杂的主题似乎仍有待于作进一步的发掘。只有这样,才可以拭去一些左的或右的灰尘,使这块剔透晶莹的碧玉更以其妩媚诱人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感动和净化今天新一代读者的灵魂。
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不显。”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对《荷塘月色》的主题进行“沿讨”。
一
多年来,有一个十分普遍的说法:《荷塘月色》“反映作者当时蒋介石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自《荷塘月色》被选入各种教材以来,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接受的几乎就是这样一种观点。根据这个说法,青年们的头脑中也许还以为朱自清先生是一个革命者,至少是党的一位情者呢,但事实上,这个说法是不合情理的,有出入的。
《荷塘月色》一文最后标明: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日,九凉清华园”。在中国革命史上,这个时间确实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之后;但当时的北京是北洋军阀统治,而当时北洋军阀还是蒋介石的一个“对头”——“北伐”的对象,把生活在蒋介石的“对头”统治下的朱自清先生说成“对当时蒋介石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岂非南辕北辙!
朱自清先生不是共产党人,晚年才成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反帝民主战士,他当时对于远在南方的“四·一二政变”,对于革命转入低潮等等,似乎有过关心,但不十分清楚。所以,他在《荷塘月色》中的不满情绪,不是针对“蒋介石白色恐怖下的严酷现实”,而是针对当时北洋军阀反动黑暗的统治。头年三月,发生了著名的“三·一八惨案”,九月初鲁迅被迫出走厦门;写作《荷塘月色》的前两个月,李大钊被残酷地害死于北京街头……这些就是当时北京的政治气氛,就是《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朱自清先生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执政府大屠杀记》等,直接地、鲜明地表现了对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的不满,可以作为我们了解《荷塘月色》写作背景的佐证。
硬说《荷塘月色》一文不满“蒋介石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目的是美化朱自清先生,拔高《荷塘月色》的主题;这个起点搞错了,对作品的主题显然会越谈越远,现在纠正这一点,绝不是丑化朱自清先生,或贬斥《荷塘月色》,而只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这样才可以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
二
上边,我们从写作背景分析《荷塘月色》主题的一个侧面,下面,我们根据朱自清先生选择、使用的材料来分析其主旨所在。
《荷塘月色》劈头就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忽然想起”荷塘,“忽然想起采莲”,最后“到底惦着江南”。全文的思想脉络大概如此。那么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呢?这正是主题所在,所以人们都说这一句话是全篇的“文眼”。而要想搞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就得搞清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为什么“忽然想起采莲”?为什么“到底惦着江南”?
《荷塘月色》尽情赞美,讴歌荷花,大有用意。众所周知,屈原爱荷花,《离骚》有云:“制度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在这里,“荷花”、“荷裳”都表现了作者一种高洁的品德。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直截了当地歌颂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中国古典文学很造诣的朱自清先生浓笔渲染,尽情歌唱荷花,用意十分清楚。
如上文所述,朱自清先生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十分污浊黑暗的。而且,这个污浊、黑暗的环境对朱先生的压迫又是十分沉重的。文章第三段中写道: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一定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一定要说的话”、“一定要做的事,”正是作者不愿说的话不愿做的事,但环境逼迫他非说不可,非做不可。这是违心的,对于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来讲,自然是莫大的痛苦,当然要“颇不宁静”了。那怎么办呢?——“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作者把希望寄托在荷塘,寄托在荷花,就是要表现一种不满现实,不愿同流合污,而要坚守节操的思想感情。
不过,作者所推崇的,追求的这种正直、高洁的处世态度,在当时社会里能有多少人欣赏呢?在反动统治下,随波逐流,为黑暗势力大唱赞歌的人,不管他们是“树上的”还是“水中的”一个个飞黄腾达,平步青云,而超尘脱俗,坚守节操者遭遇的只是穷愁潦倒,无人欣赏。所以在“咏莲”的最后,作者愤怒地喊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也从而拓开了文章的下一层次——“忽然想起采莲”。
既然“莲花”在作品中是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那么,“采莲”即指对这种高洁品格的欣赏态度。作者不满现实,不愿同流合污,他要坚守节操,保持高风亮节;但他又清醒地认识到,在当时地社会上没有多少人欣赏这种“过人头”的“莲花”。被冷落,受压抑,这是作者思想中的又一层痛苦,是“心里颇不宁静”的又一个原因。 三
那么,希望在哪里呢?出路在哪里呢?作者继续求索,于是,“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如何理解“江南”?现在一般的分析文章都没有引起重视,这恐怕是个很大的缺陷。因为“惦着江南”是作者思想,求索的制高点,是《荷塘月色》主题的核心。说不清“惦着江南”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没有说清楚《荷塘月色》的主题。
有些研究者开始注意“惦着江南”这一层意思,但解释成“思念家乡”,这是错误的。朱自清先生祖籍浙江绍兴。对绍兴,朱先生“只去过两回,每回只住了一天;而我家里除先母外,没一人会说绍兴话。”显然,作者对绍兴没有多少感情。所以,如果说朱自清先生在不满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现实之后,“惦着”的居然是这样的“江南”,显然是十分可笑的。
其实,“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表露出作者在“北国”和“江南”之间的抉择,实际上,是对现实和理想世界的抉择。这是作者对理想世界的热烈向往,又是对他所生活的现实的否定。当然,作者的理想世界是局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自我出发,多少带有民主主义的格调。
这就是“惦着”的含义,就是《荷塘月色》所追求的思想制高点!面对黑暗的现实,被冷落、受压抑,朱自清先生当时没有奋起抗争,而是竭力去寻找一种“真脱却人间烟火气而飘飘欲仙”的“乐土”,用朱自清夫人的话来说,他这是“采取逃避的方法”。
不过,“惦着”也仅仅是“惦着”,不是决心,只是牢骚;不是行动,只是幻想。中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总是软弱的,他们不可能真正粉碎现实的牢笼,挣脱束缚自身的思想枷锁。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根本不存在“真脱却人间烟火气而飘飘欲仙”的“乐土”。所以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曲折的精神求索之后,摆在作者面前的仍然是现实——
猛一抬头,不觉正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文章结尾余味无穷,生动地表现了当时正直的知识分子不满、苦闷,但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总之,《荷塘月色》通过歌咏莲花,想起采莲和“惦着江南”抒写了反动统治下知识分子的复杂情怀,展现了他们思想斗争的各个侧面:不满黑暗现实——愿意洁身自好——产生被冷落、受压抑之感——企图逃避现实——幻想破灭,更加苦闷。这篇作品最重要的特点是:真,即真实地流露自已的思想感情,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那样的复杂,所以我们不能偏重或丢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侧面,否则就不能全面地概括它的主题。
到于《荷塘月色》主题的意义,他人多所涉及,而且审美主体情况迥异,审美效果也必然不同,再加篇幅有限,此处就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