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对外往来的加深,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学理念和模式也在不断丰富。多模态理论(multimodal teaching theory)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基础上,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成绩,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本文以多模态理论为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多模态理论;学习兴趣;素质教育;大学英语教学
1引言
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为培养高素质交际型人才奠定基础。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展开,多模态理论凭借其丰富的符号资源和多感官联合协作的形式,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开辟了全新的领域。多模态理论是在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谓“多模态”指的就是多种多样的符号资源,如文本、声音、图像、动作等,这种符号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被称为话语的多模态性。据了解,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语言文字的表达,而忽视了其他形式的运用,使原本有趣的英语教学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事实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必须在“多元互动”中实现,利用多媒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将课本中的内容通过动态的情景展现出来,使学生的各个感官协同配合,最终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互动的目的。
2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2.1教学形式陈旧
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中已普及,但英语教材采用的仍然是单模态,主要以文字为主要形式,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以及对教材的多角度理解。其次,很多教师仍沿用了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英语基础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其课堂的主体地位被大大的削弱了。同时,教学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互动多采用师生一问一答的方式,很少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英语竞赛等。
2.2教师的多模态意识比较薄弱
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使得大学英语教师过分注重基础知识以及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授课内容也侧重于语言基础知识以及篇章结构方面,无论是互动形式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比较单一,在调动学生多方面感官和学习兴趣方面比较被动,教师多模态意识比较淡薄。
3基于多模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首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多种模态进行选择与组合来传递信息,综合考虑文本、图画、音频、动画等方面的整合度,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认知。同时要注意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充实自己各方面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和教材,在备课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的感官相结合,除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外,使用手势、表情、神态来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PPT的使用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在排版中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图文的综合以及文字的类型等,使模态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如在讲解大学英语精读1中“Present”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模态理论展开教学。课文讲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太太在生日当天发生的事。通过等待邮递员为自己送来的女儿的生日礼物过程中情绪的变化,来让学生充分感受主人公心情的跌宕起伏。教师看可以先设置问題,如老太太在收到礼物前、后心情分别如何?什么才是她所期待的真正的礼物?在课文中我们不难发现答案:She got up early to be ready for the post from the second floor flat she could see the postman when he came down the street;Today is her birthday for 80 years.She had put on her best dress.这充分说明老太太对这一天的重视和期待,等邮递员来了老太太亲手打开礼物之后,Almost reluntantly,she tore the envelop open.Folded in the card was a piece of paper.Written on the card was a message under the printed Happy Birthday—buy yourself something nice with the cheque.这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叶芝的一首诗“When you are old”,再配上同名的背景音乐来烘托气氛,这样可以自然的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主题上来。
4总结
综上所述,在多模态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对于学生多种感官能力的调动有积极作用,在培养多元识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管乐.独立学院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12-115.
[2]高丽.基于关联理论的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方式初探[J].校园英语(中旬),2015(26):19-20.
作者简介:
刘启超(1980—),男,汉族,陕西咸阳市人,西安科技大学学士,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
关键词:多模态理论;学习兴趣;素质教育;大学英语教学
1引言
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为培养高素质交际型人才奠定基础。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展开,多模态理论凭借其丰富的符号资源和多感官联合协作的形式,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开辟了全新的领域。多模态理论是在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谓“多模态”指的就是多种多样的符号资源,如文本、声音、图像、动作等,这种符号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被称为话语的多模态性。据了解,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语言文字的表达,而忽视了其他形式的运用,使原本有趣的英语教学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事实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必须在“多元互动”中实现,利用多媒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将课本中的内容通过动态的情景展现出来,使学生的各个感官协同配合,最终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互动的目的。
2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2.1教学形式陈旧
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中已普及,但英语教材采用的仍然是单模态,主要以文字为主要形式,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以及对教材的多角度理解。其次,很多教师仍沿用了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英语基础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其课堂的主体地位被大大的削弱了。同时,教学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互动多采用师生一问一答的方式,很少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英语竞赛等。
2.2教师的多模态意识比较薄弱
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使得大学英语教师过分注重基础知识以及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授课内容也侧重于语言基础知识以及篇章结构方面,无论是互动形式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比较单一,在调动学生多方面感官和学习兴趣方面比较被动,教师多模态意识比较淡薄。
3基于多模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首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多种模态进行选择与组合来传递信息,综合考虑文本、图画、音频、动画等方面的整合度,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认知。同时要注意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充实自己各方面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和教材,在备课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的感官相结合,除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外,使用手势、表情、神态来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PPT的使用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在排版中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图文的综合以及文字的类型等,使模态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如在讲解大学英语精读1中“Present”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模态理论展开教学。课文讲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太太在生日当天发生的事。通过等待邮递员为自己送来的女儿的生日礼物过程中情绪的变化,来让学生充分感受主人公心情的跌宕起伏。教师看可以先设置问題,如老太太在收到礼物前、后心情分别如何?什么才是她所期待的真正的礼物?在课文中我们不难发现答案:She got up early to be ready for the post from the second floor flat she could see the postman when he came down the street;Today is her birthday for 80 years.She had put on her best dress.这充分说明老太太对这一天的重视和期待,等邮递员来了老太太亲手打开礼物之后,Almost reluntantly,she tore the envelop open.Folded in the card was a piece of paper.Written on the card was a message under the printed Happy Birthday—buy yourself something nice with the cheque.这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叶芝的一首诗“When you are old”,再配上同名的背景音乐来烘托气氛,这样可以自然的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主题上来。
4总结
综上所述,在多模态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对于学生多种感官能力的调动有积极作用,在培养多元识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管乐.独立学院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12-115.
[2]高丽.基于关联理论的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方式初探[J].校园英语(中旬),2015(26):19-20.
作者简介:
刘启超(1980—),男,汉族,陕西咸阳市人,西安科技大学学士,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