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前泥盆纪构造演化:从华夏地块到加里东期造山带

来源 :高校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ppx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Rodinia超大陆的构造框架中,华夏地块占有突出的地位。然而,华夏地块在国内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其核心一是年龄,二是范围。根据出露在研究区的中-高级变质岩、韧滑流变形迹和近年大批高质量测年数据,认为华南曾经存在过一个前成冰纪的古老基底,由元古代片岩、片麻岩、混合岩等组成,原岩为碎屑岩、火山岩和深成侵入岩,最老年龄达2Ga,习称华夏地块,但范围比Grabau描述的要小。在8~9亿年间,伴随古华南洋的闭合,华夏地块与扬子陆块碰撞聚合,成为Rodinia超大陆的一部分。聚合不久,受成冰纪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影响,原华夏地块被肢解成浙南—闽北、赣中—赣南和云开大山三个古陆残块,中间是裂谷或海槽。其裂解残块集中分布在绍兴—江山—萍乡断裂和政和—大埔断裂之间的地带内,结束了其完整古陆块的历史。震旦纪—早古生代,这些海槽被进一步扩张变宽,其内被巨厚的碎屑岩(含灰岩)、浊积岩层所充填,但缺少同期蛇绿岩和火山岩,暗示拉张强度没有深达上地幔,为一被动陆缘环境。最新年代学结果表明,原定早古生代的蛇绿岩和火山岩均为前震旦纪的年龄,8~9亿年居多,原先的早古生代构造格架需要再研究。到志留纪,华南发生了强烈的构造-热事件,导致震旦纪—早古生代海槽关闭,巨厚沉积物褶皱隆升,在元古代变质基底上形成了加里东期褶皱造山带。其造山的驱动力目前尚未明确。此期褶皱变形、韧滑流变非常普遍,有推覆与走滑两种,变形峰期在420~400Ma。同时,还发生了强烈的花岗岩浆活动,岩浆峰期为430~400Ma,但绝大多数是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I型花岗岩少见。之后,晚泥盆世砂砾岩层呈角度不整合大规模地覆盖在整个华南前泥盆纪岩层之上;至此,研究区和江南等邻区的沉积环境与古地理才得以真正统一。
其他文献
晚中生代期间 ,中国东南部岩浆活动十分强烈。由内陆向沿海 ,花岗岩、火山岩的时代越来越新。花岗岩与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在成因上存在密切联系。在时间、空间和成岩物质来源
根据浙闽赣粤地区出露的中深变质岩石构造组合、构造形迹和近年报道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认为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之下存在一个前泥盆纪的变质基底。其中 ,前震旦纪的变质
本次女式皮鞋风险监测在商场、电商平台共采样49批次,检验项目分为监督抽查项目和风险监测项目两类,其中监督抽查项目共检验50批次,合格37批次,合格率为74%,不合格项目为成鞋
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是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本科专业结构应该也必须作出调整。但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仍然以
在水产养殖中,水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每一种水产动物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条件,水质若能满足要求,养殖动物就能顺利生长发育。如果水
河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河南省整体旅游市场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其开发利用的管理体制、模式、方法、手段、方式、载体等,使河南红
论述了华南地质历史上四个时期花岗岩特点、成因模式与大地构造框架,从中折射出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晋宁期花岗岩是扬子周边环形岛孤型造山带的组成部分,加里东期、印
在受众收视与阅读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的今天,大部分纪录片对题材和人力财力的投入要求很高,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纪录片的创作日渐走向短小精悍。微纪录片具有传播的快
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城市规划是搞好城市建设的关键,除了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还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