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提问方式,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传统课堂提问的误区
  由于旧的观念与教学方式使传统课堂提问存在许多缺陷,致使其积极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更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认识传统课堂提问的缺陷,避免走人误区。
  1.重讲轻思。传统课堂提问重在“助讲”,注重为教师“讲解”服务、为“灌输”作铺垫,教师只注重制造悬念,让学生产生知识疑惑与思维障碍,而不注重在提问的同时提供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提问的目的不在“促思”,而只是让教师的“解答”或“灌输”顺理成章。
  2.主体偏失。传统课堂提问的主角由教师担当,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答问题,基本上由教师大包大揽。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具有发散性与开放性的问题,更是由教师唱独角戏。学生面对问题总处于被动地位,必然会使他们缺乏问题意识,缺乏发现、提出、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功能泛化。由于传统课堂提问偏重教师,故教师常将其功能泛化,将其变成惩罚、刺激学生的工具。这使得课堂提问不是偏易,学生无须思考便脱口而出,就是过于深难,学生面面相觑无从下手,难以起到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作用。
  二、改进传统课堂提问的途径与策略
  传统课堂提问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不能“思”,其问题要么偏难,要么忽视为学生提供信息引导或思考时间,忽视为学生提供“思”的条件;二是让学生不想“思”,其问题不关注学生需要,或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或过白过露、幼稚肤浅。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改进课堂提问方式,使课堂提问从“助讲”转向“促思”,使学生想“思”、能“思”、善“思”、乐“思”,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转变观念,由视提问为质疑工具向视提问为促思手段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能“思”善“思”提供前提。传统教学视课堂提问为教师质疑的工具,只注重问题的深难,而忽视培养学生分析与解答问题的能力。要让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由视提问为质疑工具转向视提问为促思手段。教师课堂提问不仅要注重问题的思维价值,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还要注重通过提问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问”与“思”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注意在解答问题后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如针对学生的回答我再度发问:“你是如何形成这一解答思路的?”促使学生通过反思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掌握同类问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由重获取答案转向重探索思维规律、体验思维过程和掌握思维方法。
  2.转换功能,由重“助教”向重“激学”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想“思”爱“思”提供动力。传统课堂提问重在“助教”,要消除这一缺陷就需要我们转变提问功能,使其由重“助教”转向重“激学”。教师课堂提问要在有效激发学生需要的基础上选择提问的内容与时机。提问要扣准学生需要,扣准教材的重难点、知识的易错易混点、学生的疑惑与思维阻滞点、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相关联的社会热点等;提问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形成层次,由浅入深,要结合学习中的不同阶段构成问题板块,环环相扣,引领所有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如阅读前提出导人性、启示性问题;阅读后提出思辨性、变通性问题;在学生讨论有争议时提出导向性、引领性问题;在对话中发现学生认识有偏差时提出反驳性、质疑I生问题等。这样就会形成一条问题链,使教学以问题为线索,不断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
  3.调整角度,由常问“是什么”向多问“为什么”和“怎么样”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深“思”活“思”提供空间。“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往往需要学生对教材知识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尤其是“怎么样”的问题,多属迁移性、开放性问题,在教材中一般找不到现成答案,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因而提出此类问题能够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和较宽广的探究平台,有利于促使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分析、磋商交流,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使学生深“思”活“思”。这种更具开放性、探究性的提问方式,能促使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是可以经常运用的。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传染性高、蔓延速度快,对于我国社会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疫情期间,学生必须要在家做好自我隔离,教师不能到校教学,学生不
思想品德教学中有许多“快乐”的因素,教师要不断挖掘,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快乐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初中思想品德快乐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喜欢课堂教学中的某个活动,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
目的:探讨SBAR沟通方式联合品管圈护理带教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神经外科护士实习生66名,随机分为两组,各33名。观察组应用SB
随着资产处置工作进程的深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和处置手段,进一步改善处置环境,以达到加快处置速度、提高处置效率、迅速化解金融
从近几年山东省各地市中考地理试题的发展变化趋势看,试题的导向性明确,突出了学科特点及创新教育,贴近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与地图有关知识的考查(含无图考图题)占的比重愈来愈大;突出了学生能力的考查,试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地理观念、地理素养的考查,主要涉及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可持续发展观内容试
期刊
区域经济开放度作为一个地区重要标志性指标,可以反映该地区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程度,通过数据分析,从总体上可以看出河南经济在全国相对的封闭状态和河南产品在国际市场较弱的竞
装配式钢结构是近几年钢架建筑研究的重要内容,装配式钢结构通过螺栓连接来实现施工现场的快速装配,保证施工效率提高施工质量,是钢结构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国内外
营销环境的变化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营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合作性学习的兴起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