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复苏 和谐家园

来源 :审计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attle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2012》的上映为我们人类的未来敲响了警钟,关于地球末日的讨论吸引了众多眼球。进入21世纪,能源短缺、粮食危机、气候灾害频发……确实,云贵高原的百年大旱、内蒙古的沙尘暴不仅席卷北京,甚至飘到台北;世界各地的地震、火山爆发与暴风雨、海啸此起彼伏;污染的水源、融化的冰川、肆虐的瘟疫。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为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巨额的经济损失,更成为威胁每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人民自身健康安全的“生死大考”。这不禁要问,我们人类将面临怎样的未来?
  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就预言:“当农药泛滥、昆虫肢解、土壤板结、花草带毒、水质败坏、殃及鱼虾、鸟兽灭绝,世界上只剩下自私的人类,一片寂静与所谓的自由,到来了。”我们的地球到了需要拯救的时候,2010年哥本哈根会议、博鳌亚洲论坛都将“绿色复苏”作为年会主题。世界各国人民都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之中。“环保、绿色、低碳”已成为时代主题。高官、智囊开始不遗余力寻求环境变化的应对之道;白领、精英也纷纷倡导低碳生活,为我们的地球减负。
  环保潮流,浩浩荡荡。全球绿色政治升温,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全球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提出了将绿色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经济振兴计划也以节能减排、降低污染为目标。我国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保NGO的强劲推力。文化创意、以绿为美。人类的低碳生活,为有意识地倡导绿色生活,整个地球向“环境友好型”社会变革。
  绿色产业,开枝散叶。加快绿色产业发展成为未来发展目标。绿色产业无处不在,渗透在国民经济的各产业之中、生活之中。节能产业见效快、建筑节能容量巨大、可实施性强。新能源汽车市场大、成本经济低。污染物减排是绿色行动最直接的手段,清洁燃煤、重工业清洁生产、碳捕捉及储存、农业通过减排增加碳汇都是最直接的绿色途径。清洁能源如核电、风电、光伏等都是国家能源安全与独立的必由之路,仍存在巨大的成长空间。先知先觉的绿色资本,将在这一轮绿色角逐中赢得先机,将开启一个绿色经济模式的全新时代。
  让我们一起来低碳吧,低碳生活无处不在:少开车、告别夜生活、简约装修、开短会、少买不必要的衣服、素食主义等等……并参加碳中和行动,通过购买碳汇林或种树等方式,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新的时尚,让我们做一个低碳达人。
其他文献
随着公路养护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养护任务不断加重,公路服务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公路养护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公路养护的需求,因此,提高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是目前迫在眉
对同一场地改变土层分层厚度分别建立四种土层反应分析计算模型,输入人工合成的基岩地震波,分别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得到相应的地表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对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分层厚度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辽宁及邻区在2008~2010年发生了多次ML4.0级以上地震。笔者应用地磁加卸戴响应比方法对辽宁及邻区在2008~2010年地磁数字化资料进行处理。在考虑电离层扰动的基础上得出辽宁及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交通运输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得到了显著性的发展。然而,公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从邓小平的视角来看新中国,更加全面、权威而客观,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新中国,邓小平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新中国来之不易。邓小平认为新中国是无数先烈
目前应用于炼油厂汽油脱硫醇装置的活性炭有煤质柱状活性炭、果壳(椰壳、杏壳等)活性炭。煤质压片活性炭作为一种新工艺生产的新的活性炭产品,具有中孔发达、吸附性能强的特点,
应用现代设计理论建立一种优化模型。采用非传统设计方法,以设计者追求的某种性能指标建立目标函数。以设计时影响性能及结果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设计变量的取值极限为约束条件
本文利用呼和浩特数字地震遥测台网7个子台记录的119个质量较高的地震事件资料,基于遗传算法,采用Atkinson方法、Moya方法,反演得到了地震的震源谱参数、震源参数。在此基础上,从视应力的定义出发,根据反演得到的震源谱参数以及地震能量与震级的相互关系,计算得到了119个地震的视应力。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应力降、视应力与震级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震源半径、应力降与视应力具有
本文通过对某核电厂取水明渠导流堤地基土粉砂层室内共振柱试验及动三轴液化试验,测定了动剪切模量、阻尼比与动剪应变幅的双曲线关系,分析了粉砂的动力变形特性,探讨了砂土的抗液化强度与液化振次之间的乘幂函数关系,确定了该地基土的抗液化强度指标。为评价导流堤的地震稳定和液化分析提供了相关参数,同时对堤坝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液化评判有良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