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提出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以岗导学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0.09.003
一、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工学结合教育的形成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和国际性产物,是满足人类社会发展人才需求而产生的教育类型。纵览世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等,工学结合教育特点非常突出。
美国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支持下进行一次调查,形成的“威尔逊·莱昂斯报告”认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可以让学生在生产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扩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职业技能,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社会和人类活动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和科学研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举世瞩目,德国的“双元制”在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下得以推进。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工学结合模式的不可替代性,显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有规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将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分为5A与5B两类,高等职业教育属于5B类。5B类教育的主要目的被非常明确地规定为:“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在我国,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深入贯彻这一决定,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将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工学结合切入
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发展。工学结合将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征。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育思想,能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学生作为行动主体,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也能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特点的人才培养观;还能体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从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要开拓创新,工学结合要完成学习者的学习与工作两种行为的交融,形式包括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过程自然涵盖了学校学习和企业顶岗两个不同过程,必然形成对两个过程、两个主体管理的协调问题。法律规范政策保证、政府投入与管理统筹,是学校与企业、社会与学生产生投身其中的内在联系和充分动力,必须要探索调动双方积极性实现共赢的管理机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应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高职院校应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积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素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要求建立工学结合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这也是高职院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实质内容。其要素为:
第一,专业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必须以企业的职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与职业院校专业人员共同进行未来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分解,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确定岗位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内容,从而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方向。
第二,课程改革是质量的核心、改革的重点难点。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支撑课程及教学内容,构建工学结合规律的新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内涵。课程和课程内容应按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设计和选择,课程体系应从学科型转变为工作过程导向型。关键是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坚持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教学安排贯穿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第三,模块化教学是高职教育的课程特色。课程模块设计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职业素质、岗位能力、岗位能力拓展的不同要求,设计基础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职业素质教育、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等课程模块。在课程模块中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二级单元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所拟定的未来就业方向来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
第四,改革教学方法,推行“专兼双师制”授课制度。一门课程的若干教学模块由不同的教师承担,有些模块由专任教师讲授,有些模块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讲授。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建立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等新的工学结合的考核方式,并且在考核过程中明确规定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或以行业企业评价为主。
第五,校企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开始。一定是企校合作,共同定岗位、定能力、定课程、定模块、定体系,实实在在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专业教学尽可能采用模拟仿真方式,设计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操作情景。生产性实训实习应保证时间、保证岗位。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使企业认同、社会接受,经受就业检验。
四、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探索具体定位为“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以岗导学,服务基层”。其中以岗导学是核心,是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形式。 (一)“以岗导学”中“岗”的内涵
“以岗导学”中“岗”的内涵就是职业岗位(岗位群),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从铁路特色专业开始探索,为铁路运输生产一线岗位(群)培养运营管理、信号、机车、车辆、工程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针对轨道交通发展趋势,确立了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的动态管理体系,瞄准铁路企业提速和优化管理后出现的岗位变化,通过与企业技术部门的定期会晤、组织专业教师到铁路运输生产现场调研,根据铁路岗位发展要求和铁路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规章的运用,形成岗位技能、岗位标准变动报告,做到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来适应企业岗位变化的需求。
(二)“以岗导学”中“导学”的原则
一是盯准职业岗位,把握导学方向。二是依据岗位职责,开展工学对接。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明确导学途径。四是营造职业环境,提升导学质量。
(三)“以岗导学”必须坚持工学对接
工学内容对接,就是将岗位作业要求和行业职业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将职业技能鉴定列入教学计划,实现“双证”融通。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与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一起现场调研,根据铁路运输部门5大工种29个岗位的特点,开设铁路专业课程,开设5个综合性岗位技能训练科目,使学习内容直接面向铁路运输基层站段的生产操作、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
工学身份对接,在企业顶岗实习中,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技能训练的教师,必须是企业技术人员,又是学院的兼职教师两种身份;顶岗实习的学生也要确定为:既是一名学生,又是企业生产岗位的一名员工。
工学环境对接,真实的职业环境能够让学生有效地接受职业素养熏陶,逼真的模拟平台能强化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输、信号、机车车辆、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实训演练鉴定基地建设,按照企业岗位工作内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配置,许多设备均同步于企业当前的生产装备。
工学管理服务对接,学院构建了“专业认知—课程实训一岗位实践—取证训练一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五个环节组成的学习流程。各专业积极探索顶岗实习阶段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建设,已经形成在教学管理上以学院为主体,企业和学院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工学管理服务模式。
(四)“以岗导学”实施的关键与保障
1 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应重新认识已有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机制建立。涵盖教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制度,还有专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分配激励机制等,涉及面广、任务量大,需要全面部署、分头推进、总体把控。
2 校企双赢深度合作。依托行业企业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应充分考虑企业、学校、产业、专业的特点,通过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有效地将企业培训内容融入课程、行业标准融入教学大纲、认证项目融入培养方案、企业文化融入育人环境,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合作的形神兼备。
3 注重方法确保实效。改革教学方法为融“教、学、做”一体,在课程模块设计上下工夫,把各个教学模块的实施过程明确为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指明是专任老师授课还是兼职教师授技,并填写课程教学形式、内容表格。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模块设计层层把关,明确施教者、施教手段。教学场所。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以岗导学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0.09.003
一、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工学结合教育的形成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和国际性产物,是满足人类社会发展人才需求而产生的教育类型。纵览世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等,工学结合教育特点非常突出。
美国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支持下进行一次调查,形成的“威尔逊·莱昂斯报告”认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可以让学生在生产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扩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职业技能,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社会和人类活动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和科学研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举世瞩目,德国的“双元制”在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下得以推进。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工学结合模式的不可替代性,显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有规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将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分为5A与5B两类,高等职业教育属于5B类。5B类教育的主要目的被非常明确地规定为:“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在我国,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深入贯彻这一决定,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将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工学结合切入
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发展。工学结合将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征。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育思想,能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学生作为行动主体,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也能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特点的人才培养观;还能体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从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要开拓创新,工学结合要完成学习者的学习与工作两种行为的交融,形式包括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过程自然涵盖了学校学习和企业顶岗两个不同过程,必然形成对两个过程、两个主体管理的协调问题。法律规范政策保证、政府投入与管理统筹,是学校与企业、社会与学生产生投身其中的内在联系和充分动力,必须要探索调动双方积极性实现共赢的管理机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应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高职院校应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积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素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要求建立工学结合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这也是高职院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实质内容。其要素为:
第一,专业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必须以企业的职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与职业院校专业人员共同进行未来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分解,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确定岗位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内容,从而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方向。
第二,课程改革是质量的核心、改革的重点难点。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支撑课程及教学内容,构建工学结合规律的新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内涵。课程和课程内容应按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设计和选择,课程体系应从学科型转变为工作过程导向型。关键是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坚持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教学安排贯穿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第三,模块化教学是高职教育的课程特色。课程模块设计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职业素质、岗位能力、岗位能力拓展的不同要求,设计基础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职业素质教育、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等课程模块。在课程模块中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二级单元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所拟定的未来就业方向来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
第四,改革教学方法,推行“专兼双师制”授课制度。一门课程的若干教学模块由不同的教师承担,有些模块由专任教师讲授,有些模块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讲授。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建立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等新的工学结合的考核方式,并且在考核过程中明确规定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或以行业企业评价为主。
第五,校企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开始。一定是企校合作,共同定岗位、定能力、定课程、定模块、定体系,实实在在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专业教学尽可能采用模拟仿真方式,设计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操作情景。生产性实训实习应保证时间、保证岗位。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使企业认同、社会接受,经受就业检验。
四、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探索具体定位为“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以岗导学,服务基层”。其中以岗导学是核心,是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形式。 (一)“以岗导学”中“岗”的内涵
“以岗导学”中“岗”的内涵就是职业岗位(岗位群),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从铁路特色专业开始探索,为铁路运输生产一线岗位(群)培养运营管理、信号、机车、车辆、工程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针对轨道交通发展趋势,确立了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的动态管理体系,瞄准铁路企业提速和优化管理后出现的岗位变化,通过与企业技术部门的定期会晤、组织专业教师到铁路运输生产现场调研,根据铁路岗位发展要求和铁路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规章的运用,形成岗位技能、岗位标准变动报告,做到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来适应企业岗位变化的需求。
(二)“以岗导学”中“导学”的原则
一是盯准职业岗位,把握导学方向。二是依据岗位职责,开展工学对接。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明确导学途径。四是营造职业环境,提升导学质量。
(三)“以岗导学”必须坚持工学对接
工学内容对接,就是将岗位作业要求和行业职业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将职业技能鉴定列入教学计划,实现“双证”融通。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与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一起现场调研,根据铁路运输部门5大工种29个岗位的特点,开设铁路专业课程,开设5个综合性岗位技能训练科目,使学习内容直接面向铁路运输基层站段的生产操作、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
工学身份对接,在企业顶岗实习中,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技能训练的教师,必须是企业技术人员,又是学院的兼职教师两种身份;顶岗实习的学生也要确定为:既是一名学生,又是企业生产岗位的一名员工。
工学环境对接,真实的职业环境能够让学生有效地接受职业素养熏陶,逼真的模拟平台能强化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输、信号、机车车辆、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实训演练鉴定基地建设,按照企业岗位工作内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配置,许多设备均同步于企业当前的生产装备。
工学管理服务对接,学院构建了“专业认知—课程实训一岗位实践—取证训练一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五个环节组成的学习流程。各专业积极探索顶岗实习阶段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建设,已经形成在教学管理上以学院为主体,企业和学院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工学管理服务模式。
(四)“以岗导学”实施的关键与保障
1 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应重新认识已有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机制建立。涵盖教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制度,还有专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分配激励机制等,涉及面广、任务量大,需要全面部署、分头推进、总体把控。
2 校企双赢深度合作。依托行业企业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应充分考虑企业、学校、产业、专业的特点,通过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有效地将企业培训内容融入课程、行业标准融入教学大纲、认证项目融入培养方案、企业文化融入育人环境,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合作的形神兼备。
3 注重方法确保实效。改革教学方法为融“教、学、做”一体,在课程模块设计上下工夫,把各个教学模块的实施过程明确为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指明是专任老师授课还是兼职教师授技,并填写课程教学形式、内容表格。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模块设计层层把关,明确施教者、施教手段。教学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