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靶向治疗中的适应性耐药

来源 :临床与病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ia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普遍认为有必要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分子层面的分析.例如,基于EGFR突变状态的治疗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研究结果.尽管口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初始治疗中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仍然是有限的.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获得性耐药的作用机制,例如AXL的过表达,或MED12介质的缺失等.而在本综述中,我们主要讨论靶向治疗的适应性而非获得性耐药.在靶向治疗起始之初,肿瘤就可能立即通过重构其信号通路产生适应性耐药.通过丧失ERK负反馈,影响受体酪氨酸激酶(RTK)表达,肿瘤细胞被暴露于多个配体的刺激,随之而来的多个RTKs的激活,导致了典型信号转导通路的重构.在经过MEK抑制剂处理的乳腺癌细胞系以及BRAF抑制剂处理的BRAFV600E黑色素瘤细胞系中,均发现了若干RTKs的过表达.这种RTKs(包括ERBB3)的过表达同样发生于经MEK、PI3K或PI3K/mTOR双抑制剂处理的以Kras突变或EGFR突变为驱动基因的肺癌细胞中.而同时靶向过表达的RT K s能够增加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我们推测,很多具有EGFR突变的患者能够产生对靶向药物的适应性耐药.对于这部分患者,在使用EGFR TKIs数小时后进行重新活检,并检测此时究竟哪些RTKs在治疗后出现了过表达.如果同时靶向检测到的RTKs,则能够对肿瘤产生更好的杀伤作用,并能够克服EGFR TKI单药治疗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微小残留白血病(MRD)是引起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准确检测MRD对判断预后、评价疗效、监测复发和指导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免疫球蛋白/T细胞抗原受体(immunoglobulin/T cell receptor,Ig/TCR)基因重排具有高特异性和高发生率,是检测白血病MRD的分子基础.目前,国际上已建立了基于Ig/TCR基因重排、多中心、大样本、结合临床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监测标准,为临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是美国最常见的疫苗预防性疾病之一, 估计每年直接和间接耗资 3亿美元。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传播方式主要通过人 人之间经手接触或摄入污染的水或食物的粪 口途
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含铂两药化疗,其治疗的效果取决于个体间的差异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可以从中获知患者是否可以从铂类为基础的治疗中获益
气胸的概念是指气体进入了胸膜腔内。早在1819年, Laennec就描述了一名气胸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尽管当时绝大部分气胸是由于肺结核所引起, 但是, 他在进行尸体解剖时发现一些
大约4.5%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Ph阴性染色体异常(Ph-/CA),最常见的类型为+8和-7等,大多为暂时性.少数病例可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伊马替尼抑制Ph阳性克隆从而暴露Ph-/CA或伊马替尼的直接作用有关.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应定期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以及早发现Ph-/CA并长期监测其演变。
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及肝内胆道结石等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第一肝门区的肝切除术往往由于肿瘤侵犯肝门胆管、医源性胆道损伤等原因,而需要在肝切除术中进行胆道重建,因术中切除胆道的情况不同,胆道重建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通常来说,肝切除术中的胆道重建一般会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肝管—胆总管端端吻合;(2)肝管—空肠吻合术;(3)胆囊管代右肝管重建胆道.各种胆道重建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根据经验,
期刊
鳞状细胞肺癌在目前仍然是与癌症死亡相关的一个主要原因,不同于肺腺癌中的非吸烟者,其特异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EGFR突变或者用于治疗ALK基因重排.而鳞状细胞肺癌却
脐血干细胞归巢到骨髓后可发挥造血免疫重建功能,因其细胞数量有限,所以提高归巢效率可以提高移植成功率.目前,有关促进脐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输注方式,改变骨髓微环境,黏附分子相互作用和扩大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本文就影响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原发性肝癌(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居第2位[1].目前,首选治疗方法仍为手术切除.然而大多肝癌在确诊时已进展为中晚期,其手术切除率低于25%,而术后3年复发率高于70%[2].肝癌对放化疗不敏感,对于无法行手术的患者现多应用局部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以其非侵入性、适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