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单位:537100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通讯作者:张伟琴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穿刺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1.064中心静脉导管采用高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制造,对人体的刺激很小。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其大小和长度有所不同,有单双腔两种。导管置入人体时仅需要局部麻醉,出血量少,不需缝合,易于固定,微创,操作容易,患者痛苦小,安全,可靠。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也带来一些并发症[1]。本文就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状况作一综述。1临床应用
11手术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最初用于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此类患者常因各种原因在术中需要大量输液(胶体液或血液),以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仅靠常规输液通常不能达到效果,故目前术前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为常规,尤其是在行大中型手术时。
12危重患者危重患者多为老人或小儿,血管条件较差,不易穿刺。住院时间长,输液或抽血反復穿刺血管,患者也不易接受。另外此类患者常要长时间,大量,多品种输液,尤其是静脉营养液,分子量较大,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大。这些都可通过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来得到解决。骆小京等[2]认为,用中心静脉导管抢救病危者,优点在于穿刺点在外周静脉,比较直观,穿刺成功率高,血管可选择性大,穿刺点表浅易于止血,创伤小,感染机会小,中心静脉血流量大可迅速降低所输液体之高渗透压,保持血管完整性,不易造成液体外渗,避免因输入高渗液体造成局部组织坏死,是患者长期输入高渗液体的安全通道。用于危重新生儿,平均置管时间达158 d[3]。黄瑞风[4]认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皮肤损伤严重,难以找到静脉,穿刺难成功,股静脉穿刺较其他静脉穿刺速度更快,操作简单且易于固定,再次穿刺率明显降低。股静脉管腔大,血流量大(1~2 L/min),既能满足输液速度的要求,又可减轻高渗液体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
13透析适用于早期尚未建立动静脉通道和慢性肾衰竭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韦秋灵[5]认为,选用此法操作简单,不用切开皮肤,损伤性小,穿刺易成功,安全快速,对血管状况极差患者,尤其是急性肾衰竭和食物中毒等血液透析次数不多的患者十分适用。
14使用刺激性化学药物化疗是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血液患者。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要承受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痛苦,且血管破坏后往往会影响患者下一个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对患者十分重要,尤其是对行骨髓移植的患者[6]。中心静脉置管后可预防局部出血,也为营养的供给和用药提供了有效途径,被视为患者的“生命管”。
15设置家庭病床出院后部分患者需建立家庭病床以进一步治疗。陈艳丽等[7]置中心静脉管于家庭病床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保留时应向家属示范无菌操作技术并说明在留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介绍处理方法,做好定期抗凝,每3 d抗凝1次。肝素盐水可在医院制剂室配制,并分装后保存在冰箱内,每次使用一份[8]。
16引流体腔积液中心静脉管使用之初通常限于放置在血管,现在还放置于其他部位,常用于各类体腔积液引流,如心包穿刺引流,胸腹盆腔穿刺引流等。中心静脉管为软导管,引流时可减少导管对脏器的损伤,较安全。置管后可长期留置,反复引流,不需要人员全程抽吸,避免了反复穿刺,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节约了人力。黄家银[9]用中心静脉管引流胸腔液,取代卧床行胸腔闭式引流接水封瓶的老方法,认为使用后不易产生气胸,患者可下床随意活动,且有利于胸腔内给药治疗,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赵俐玲[10]报道,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内约10 cm,使之达到心包后壁,固定后接无菌引流装置,取得了满意的引流效果。2穿刺部位
21锁骨下静脉经锁骨下静脉的穿刺点在锁骨中点下方1 cm,偏外侧1 cm,指向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形成的夹角平分线上1 cm处,紧贴锁骨进针行针,置管深度12~15 cm。此法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易固定,易护理,不影响患者颈部和四肢活动,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11]。
22颈内静脉穿刺时患者仰卧,肩背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下颌旋向对侧45°~60°,穿刺侧上肢外展90°,头低脚高20°,触摸并确定胸锁乳突肌三角,选择三角顶点上方15~20 cm为穿刺点。针身与皮肤成45°针尖向下,向后稍向外,从颈总动脉搏动处外侧05 cm处进针,回吸抽得血液表示已刺入静脉,拔针后用中心静脉穿刺针同法刺入颈内静脉,抽回血充分插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再送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长短主要取决于穿刺点距锁骨头上缘的距离[12],此方法易于掌握,且成功率高。
23股静脉置管股静脉易定位,穿刺方法易掌握,较安全,可用于严重肺部疾患、呼吸困难的患者。置管时穿刺点的选择一般在腹股沟韧带下2横指股动脉内侧05 cm处,与皮肤成30°~45°夹角进针,如穿刺成功血流畅通无阻,即可送入导管15~20 cm,然后用覆盖膜固定好。
24外周静脉因贵要静脉直、粗、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故为首选。次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管时先确定静脉及插管穿刺点,患者上臂与身体成90°,头部紧贴肩部,测量穿刺点与第3肋间的长度为置入管道长度,上肢左侧为(4126±384) cm,右侧为(3778±384) cm[13]。穿刺后从回血帽观察回血,保持针的位置向前推进插管鞘,使之进入血管。保持插管鞘位置,隔着无菌巾松开止血带,轻压穿刺点上方止血,从插管鞘内撤出穿刺针,将导管推入插管鞘,并缓慢推进导管达所测量长度,然后从静脉内撤出插管鞘,再缓慢将支撑导丝撤出抽吸至回血,并用10 ml生理盐水冲洗,将连接器安装到导管上,固定。接上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输液完后,无需用抗凝剂封管,用适量的生理盐水注入可来福接头,对存留药液进行冲洗即可。3并发症的预防中心静脉置管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6%,常见的有感染、栓子形成和脱落、脏器损伤等。
31脏器损伤中心静脉置管致脏器损伤不只与早年导管质量有关,还与过度活动、固定、术后置管长度的观察有关。肺尖损伤造成气胸主要是在锁骨下静脉穿刺和低位颈静脉穿刺时较易发生。当然这与患者术前有无慢性肺气肿及胸廓畸形有关。因此,穿刺点必须正确,首次不宜进针过深,穿刺针进入皮下后嘱患者呼气后屏气,使肺尖下降至最低位再穿刺并抽回血,胸廓畸形者禁止低位颈内静脉穿刺和锁骨下静脉穿刺。又由于右侧胸膜尖低于左侧,并发症气胸的发病率远低于左侧颈内静脉穿刺,故多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
32栓塞置管时空气易从导管进入血管形成空气栓子造成脏器阻塞。长期留置导管后血栓容易形成,一方面阻塞导管,另一方面会出现周围血管阻塞。回抽有阻塞可用溶栓剂尿激酶冲洗。血栓可由置管时或其后血管壁损伤引起,导管头放置于上腔静脉-右心房交界处时血栓发生率低[11]。
33感染感染占中心静脉有关感染的17%~45%,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定义局部感染为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面积在2 cm2内。局部感染治疗包括湿热敷,必要时口服抗生素[11]。常规消毒穿刺口后用1 cm2碘伏纱布盖于穿刺口上,再覆以透明胶布(3 cm×8 cm)密封敷料周围,以防边缘翘起污染,每月做2次导管入口处皮肤创口棉拭子细菌霉菌培养。感染的预防:(1)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使用最大的保护屏障(无菌手套、衣、口罩、消毒床单) 能减少细菌污染[14]。(2)穿刺部位选择:尽量避免股静脉穿刺,因股静脉邻近会阴部,皮肤寄生菌群易受排泄物污染[15]。在输营养液时,以颈内静脉为宜,减少导管来回移动,减轻血管内皮的机械性损伤,若反复穿刺3次失败应更换静脉。否则并发症将成倍增长。(3)有效的皮肤消毒首选碘伏,因其可逐步释碘持续灭菌,防止细菌经隧道逆行入血。(4)敷料选择多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和保护插管部位,避免过于频繁更换增加感染机会,以2 d为宜[16]。(5)使用一体化输液系统,少用三通开关,并严格接头无菌操作。(6)使用有效过滤器。(7)定期更换输液装置,24 h或48 h更换1次,导管脱出勿再送入血管,并作好标记。(8)配制静脉营养液时在层流操作台进行并严格无菌配制,现配现用,配后24 h输完,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测中心静脉压时冲洗液用生理盐水。
34导管脱落与阻塞导管放置后患者基本可自由活动,这是导管脱落的主要原因,要嘱咐患者注意管理好导管。导管阻塞常见的原因为导管打折,管腔内血栓形成,主要为血栓,另外输入较黏稠的液体时也会出现阻塞。要经常观察导管状态,肝素盐水冲洗。
35容量负荷过重较多患者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目的是大量快速地输液,对于年老,心功能代償能力比较差的患者容易出现容量负荷过重导致的心力衰竭。故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适时调整输液速度和量,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参 考 文 献
[1] 于卫华.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J].中国护理研究,2004,18(1):22.
[2] 骆小京,康继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NICU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4):232-233.
[3] 谢巧庆,李恩勤,梁海华,等.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新生儿监护室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7):545-546.
[4] 黄瑞风.股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面积烧伤输液中的作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8):38-39.
[5] 韦秋玲.留置套管针与锁骨下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1):863-864.
[6] 詹美琼,黎静,蔡淑慧.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在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 3(35):169-170.
[7] 陈艳丽,吴虹.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的家庭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0,7(2):36.
[8] 高小玲,段于峰.国内留置套管针的研究近况[J].现代护理杂志,2002,8(3):222-223.
[9] 黄家银.肺癌伴胸腔积液用中心静脉置管引流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23.
[10] 赵俐玲.中心静脉导管在大量心包积液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志,2000,16(1):37-38.
[11] 戴建华.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78.
[12] 邹素珍,张国花,周桂亚.经颈内静脉穿刺上腔静脉置管长度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40-341.
[13] 谭海梅,伍美娟,陈秀强,等.外周插入中心静脉法的临床应用观察[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2):3-4.
[14] 江宏.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1,16(1):14-15.
[15] 刘鲁沂,孙艺铸,赖总善.中心静脉置管39例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0,10(5):354-355.
[16] 区丽兰,黄碧萍,洪丽霞,等.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更换敷料时间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30-731.
(收稿日期:2011-09-21)
(本文编辑:李静)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穿刺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1.064中心静脉导管采用高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制造,对人体的刺激很小。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其大小和长度有所不同,有单双腔两种。导管置入人体时仅需要局部麻醉,出血量少,不需缝合,易于固定,微创,操作容易,患者痛苦小,安全,可靠。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也带来一些并发症[1]。本文就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状况作一综述。1临床应用
11手术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最初用于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此类患者常因各种原因在术中需要大量输液(胶体液或血液),以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仅靠常规输液通常不能达到效果,故目前术前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为常规,尤其是在行大中型手术时。
12危重患者危重患者多为老人或小儿,血管条件较差,不易穿刺。住院时间长,输液或抽血反復穿刺血管,患者也不易接受。另外此类患者常要长时间,大量,多品种输液,尤其是静脉营养液,分子量较大,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大。这些都可通过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来得到解决。骆小京等[2]认为,用中心静脉导管抢救病危者,优点在于穿刺点在外周静脉,比较直观,穿刺成功率高,血管可选择性大,穿刺点表浅易于止血,创伤小,感染机会小,中心静脉血流量大可迅速降低所输液体之高渗透压,保持血管完整性,不易造成液体外渗,避免因输入高渗液体造成局部组织坏死,是患者长期输入高渗液体的安全通道。用于危重新生儿,平均置管时间达158 d[3]。黄瑞风[4]认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皮肤损伤严重,难以找到静脉,穿刺难成功,股静脉穿刺较其他静脉穿刺速度更快,操作简单且易于固定,再次穿刺率明显降低。股静脉管腔大,血流量大(1~2 L/min),既能满足输液速度的要求,又可减轻高渗液体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
13透析适用于早期尚未建立动静脉通道和慢性肾衰竭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韦秋灵[5]认为,选用此法操作简单,不用切开皮肤,损伤性小,穿刺易成功,安全快速,对血管状况极差患者,尤其是急性肾衰竭和食物中毒等血液透析次数不多的患者十分适用。
14使用刺激性化学药物化疗是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血液患者。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要承受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痛苦,且血管破坏后往往会影响患者下一个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对患者十分重要,尤其是对行骨髓移植的患者[6]。中心静脉置管后可预防局部出血,也为营养的供给和用药提供了有效途径,被视为患者的“生命管”。
15设置家庭病床出院后部分患者需建立家庭病床以进一步治疗。陈艳丽等[7]置中心静脉管于家庭病床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保留时应向家属示范无菌操作技术并说明在留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介绍处理方法,做好定期抗凝,每3 d抗凝1次。肝素盐水可在医院制剂室配制,并分装后保存在冰箱内,每次使用一份[8]。
16引流体腔积液中心静脉管使用之初通常限于放置在血管,现在还放置于其他部位,常用于各类体腔积液引流,如心包穿刺引流,胸腹盆腔穿刺引流等。中心静脉管为软导管,引流时可减少导管对脏器的损伤,较安全。置管后可长期留置,反复引流,不需要人员全程抽吸,避免了反复穿刺,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节约了人力。黄家银[9]用中心静脉管引流胸腔液,取代卧床行胸腔闭式引流接水封瓶的老方法,认为使用后不易产生气胸,患者可下床随意活动,且有利于胸腔内给药治疗,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赵俐玲[10]报道,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内约10 cm,使之达到心包后壁,固定后接无菌引流装置,取得了满意的引流效果。2穿刺部位
21锁骨下静脉经锁骨下静脉的穿刺点在锁骨中点下方1 cm,偏外侧1 cm,指向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形成的夹角平分线上1 cm处,紧贴锁骨进针行针,置管深度12~15 cm。此法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易固定,易护理,不影响患者颈部和四肢活动,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11]。
22颈内静脉穿刺时患者仰卧,肩背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下颌旋向对侧45°~60°,穿刺侧上肢外展90°,头低脚高20°,触摸并确定胸锁乳突肌三角,选择三角顶点上方15~20 cm为穿刺点。针身与皮肤成45°针尖向下,向后稍向外,从颈总动脉搏动处外侧05 cm处进针,回吸抽得血液表示已刺入静脉,拔针后用中心静脉穿刺针同法刺入颈内静脉,抽回血充分插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再送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长短主要取决于穿刺点距锁骨头上缘的距离[12],此方法易于掌握,且成功率高。
23股静脉置管股静脉易定位,穿刺方法易掌握,较安全,可用于严重肺部疾患、呼吸困难的患者。置管时穿刺点的选择一般在腹股沟韧带下2横指股动脉内侧05 cm处,与皮肤成30°~45°夹角进针,如穿刺成功血流畅通无阻,即可送入导管15~20 cm,然后用覆盖膜固定好。
24外周静脉因贵要静脉直、粗、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故为首选。次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管时先确定静脉及插管穿刺点,患者上臂与身体成90°,头部紧贴肩部,测量穿刺点与第3肋间的长度为置入管道长度,上肢左侧为(4126±384) cm,右侧为(3778±384) cm[13]。穿刺后从回血帽观察回血,保持针的位置向前推进插管鞘,使之进入血管。保持插管鞘位置,隔着无菌巾松开止血带,轻压穿刺点上方止血,从插管鞘内撤出穿刺针,将导管推入插管鞘,并缓慢推进导管达所测量长度,然后从静脉内撤出插管鞘,再缓慢将支撑导丝撤出抽吸至回血,并用10 ml生理盐水冲洗,将连接器安装到导管上,固定。接上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输液完后,无需用抗凝剂封管,用适量的生理盐水注入可来福接头,对存留药液进行冲洗即可。3并发症的预防中心静脉置管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6%,常见的有感染、栓子形成和脱落、脏器损伤等。
31脏器损伤中心静脉置管致脏器损伤不只与早年导管质量有关,还与过度活动、固定、术后置管长度的观察有关。肺尖损伤造成气胸主要是在锁骨下静脉穿刺和低位颈静脉穿刺时较易发生。当然这与患者术前有无慢性肺气肿及胸廓畸形有关。因此,穿刺点必须正确,首次不宜进针过深,穿刺针进入皮下后嘱患者呼气后屏气,使肺尖下降至最低位再穿刺并抽回血,胸廓畸形者禁止低位颈内静脉穿刺和锁骨下静脉穿刺。又由于右侧胸膜尖低于左侧,并发症气胸的发病率远低于左侧颈内静脉穿刺,故多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
32栓塞置管时空气易从导管进入血管形成空气栓子造成脏器阻塞。长期留置导管后血栓容易形成,一方面阻塞导管,另一方面会出现周围血管阻塞。回抽有阻塞可用溶栓剂尿激酶冲洗。血栓可由置管时或其后血管壁损伤引起,导管头放置于上腔静脉-右心房交界处时血栓发生率低[11]。
33感染感染占中心静脉有关感染的17%~45%,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定义局部感染为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面积在2 cm2内。局部感染治疗包括湿热敷,必要时口服抗生素[11]。常规消毒穿刺口后用1 cm2碘伏纱布盖于穿刺口上,再覆以透明胶布(3 cm×8 cm)密封敷料周围,以防边缘翘起污染,每月做2次导管入口处皮肤创口棉拭子细菌霉菌培养。感染的预防:(1)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使用最大的保护屏障(无菌手套、衣、口罩、消毒床单) 能减少细菌污染[14]。(2)穿刺部位选择:尽量避免股静脉穿刺,因股静脉邻近会阴部,皮肤寄生菌群易受排泄物污染[15]。在输营养液时,以颈内静脉为宜,减少导管来回移动,减轻血管内皮的机械性损伤,若反复穿刺3次失败应更换静脉。否则并发症将成倍增长。(3)有效的皮肤消毒首选碘伏,因其可逐步释碘持续灭菌,防止细菌经隧道逆行入血。(4)敷料选择多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和保护插管部位,避免过于频繁更换增加感染机会,以2 d为宜[16]。(5)使用一体化输液系统,少用三通开关,并严格接头无菌操作。(6)使用有效过滤器。(7)定期更换输液装置,24 h或48 h更换1次,导管脱出勿再送入血管,并作好标记。(8)配制静脉营养液时在层流操作台进行并严格无菌配制,现配现用,配后24 h输完,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测中心静脉压时冲洗液用生理盐水。
34导管脱落与阻塞导管放置后患者基本可自由活动,这是导管脱落的主要原因,要嘱咐患者注意管理好导管。导管阻塞常见的原因为导管打折,管腔内血栓形成,主要为血栓,另外输入较黏稠的液体时也会出现阻塞。要经常观察导管状态,肝素盐水冲洗。
35容量负荷过重较多患者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目的是大量快速地输液,对于年老,心功能代償能力比较差的患者容易出现容量负荷过重导致的心力衰竭。故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适时调整输液速度和量,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参 考 文 献
[1] 于卫华.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J].中国护理研究,2004,18(1):22.
[2] 骆小京,康继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NICU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4):232-233.
[3] 谢巧庆,李恩勤,梁海华,等.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新生儿监护室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7):545-546.
[4] 黄瑞风.股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面积烧伤输液中的作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8):38-39.
[5] 韦秋玲.留置套管针与锁骨下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1):863-864.
[6] 詹美琼,黎静,蔡淑慧.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在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 3(35):169-170.
[7] 陈艳丽,吴虹.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的家庭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0,7(2):36.
[8] 高小玲,段于峰.国内留置套管针的研究近况[J].现代护理杂志,2002,8(3):222-223.
[9] 黄家银.肺癌伴胸腔积液用中心静脉置管引流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23.
[10] 赵俐玲.中心静脉导管在大量心包积液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志,2000,16(1):37-38.
[11] 戴建华.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78.
[12] 邹素珍,张国花,周桂亚.经颈内静脉穿刺上腔静脉置管长度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40-341.
[13] 谭海梅,伍美娟,陈秀强,等.外周插入中心静脉法的临床应用观察[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2):3-4.
[14] 江宏.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1,16(1):14-15.
[15] 刘鲁沂,孙艺铸,赖总善.中心静脉置管39例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0,10(5):354-355.
[16] 区丽兰,黄碧萍,洪丽霞,等.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更换敷料时间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30-731.
(收稿日期:2011-09-21)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