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园林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是以对空间形态的塑造为基本表现手段,山、水、建筑等景观要素都是以一定的空间形态、空间关系而存在。中国的古典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的建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除少数仅由单一空间组成的小园外,大多是由若干个空间组成,有些大、中型园林其空间丰富、大小各异,空间组织异常复杂,很多事景区、多空间的复合。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景观和无限的园林意境,就需要在较小的范围内,营造丰富的空间感受,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更大的天地,更多的景色,使有限的园林空间具有无限延展的意境。
关键词:中;古典园林;空间拓展;手法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1 前言
空间的生命力在于空间的延续和复合。空间的延续是指空间的流动延伸于交融,空间的复合是指空间构成的多样变化选加。中国园林,含有很多园中园或院落,是以多空间层次、空间穿插,构成连续的、相互交织的空间。园林作为一个空间造型艺术,它的美既表现构成园林景观的各个物质要素本身的造型上,也表现在它们组合起来的空间效果之中。所以,为了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景观和无限的园林意境,采用空间拓展手法在较小的范围内,营造丰富的空间感受,展现出园林空间的无限意境美
2 中国传统造园用以拓展空间的设计手法
2.1 不同的空间形态有意识的叠加
把不同的空间形态有意识的调动起来统一布局,形成一系列大小不一、主次分明、变化多样的复合空间,从而创造丰富的空间感受。它要从整体功能的需要出发,根据功能的不用,结合地形、人流活动的特点,来设计空间的延续与发展、封闭与开敞以及景与景之间的藏与露、简与繁、聚与散之间的关系。
2.2 借景手法
通过借景丰富空间层次与拓展景深,扩大空间的包含范围,从而达到拓展外部空间的作用。借景手法包含五种:远借、邻借、俯借、仰借、应时而借,综合运用这五种借法,可有效拓展空间尺度。
2.3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点睛手法
为了增加富于变化的空间,表现出有抑扬,有节奏,有变化,使景色不至于一览无余,中国古典园林采用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设计手法。使人通过一段曲折封闭的行程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空间喜悦,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在感官上拓展了空间尺度。
2.4 曲折空间手法
“景贵乎深,不曲不深”。大量曲折变化空间的运用可延长行走过程,同时也增多了变化的景致,从而在有限的范围内拓展了空间尺度。
2.5 各种物质要素进行体量控制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把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看作外部空间设计的重要环节。构成外部空间实体的尺度与观赏者之间的体量比例,会直接影响到人对空间的视觉感受。如:江南园林有意选择生长迟缓的树种,主要为了满足整体尺度长期的需要;宅院的楼房或高大围墙利用假山、植物、回廊等予以遮掩,改变尺度观感;部分传统小庭院有意识的缩小部分建筑(亭、榭)的尺度也是考虑到扩大有限空间的视觉感受。
2.6 发挥材料、技术手段的优势
通过材料的特殊性来增加景深,达到无限拓展的愿望。如:网师园主景区的“月到风来亭”,在亭与廊相接的墙面镶嵌镜面,映见东墙景色,远处看来好象还有一景区,达到了“似有深景”的艺术境界。
2.7 调动各种物质要素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引导人通过知觉来感受空间,它包括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空间形态由实体限定,通过知觉使人的心理感受到空间的存在,这种空间感是因物理空间中的一些相关信息的刺激对人心理所造成的影响。如古典园林设计中不同主题园区的植物种植,让人“闻香识园”,留园中的“闻木樨香”处就是典型例子。还有,通过建筑名称的设计加强空间感受,如拙政园内玉兰堂的设计。
2.8 文学手法
使用文学手法可以从意境上起到拓展空间的作用。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给人荷花四面、荷香四溢的意境,给有限的景观空间赋予了无限的意境。
2.9 水体设计手法
水体在古典园林设计中具有丰富空间、划分空间的作用,同时给人无限延展空间的意境。水面有聚有分,聚分得体,营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水体深入建筑或山石下,给人有源无头的意境,拓展了空间尺度;水面曲折,有断有续,从纵长方向来看,使风景有层次,再在池水交汇的水口和转折之处,以桥梁作为近景或中景,可使园景变的更为深邃。如网师园内,池南及池西北,水面延伸于穴内,形成水口,望之幽邃深黝,有水源不尽之意。
2.10 视点控制手法
无论平面还是立面有意识的调动视点的位置,可以丰富有限空间的感受,扩大视线范围,从而拓展空间。如在近水面的地方视点的位置控制比较低,给人较大水面的感受;假山周围的道路设计有时紧靠假山,增大山的体量感;有意提高视点的高度,以增加感官上的水体深度,如耦园内主景区对视点的控制。
3.结束语
中国古典园林的所有这些设计手法都通过创造丰富的空间感受满足了拓展空间的心理需求。这可以有效避开面积的限制,对不同范围的景观设计在拓展空间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这种造园手法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园理念与文化精神,面对传统文化被现代文明大量充斥的今天,怎样既能适应现代文明的同时又能保留好中国的传统文化,怎样才能使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在世界具有一席之地,仅仅学习西方现代的东西是站不住脚跟的,必须有自己的东西。另外,在传统与现代大量结合的今天,中外结合的例子中很少有能够把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现代感结合好,以至于在探索过程中,好多人走入了误区,设计的东西不伦不类,既不传统,又不现代。
有人说:“广阔的宇宙不乏好的东西,可是如果不根植于自己的土地上,富有营养的谷粒不会自己送上门来”。所以要把握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精神进行设计,把空间拓展的方法应用于现代,根植于现代。
参考文献
[1]王毅.园林和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刘敦贞.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汪锋.中国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的你比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2(9):62-63.
关键词:中;古典园林;空间拓展;手法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1 前言
空间的生命力在于空间的延续和复合。空间的延续是指空间的流动延伸于交融,空间的复合是指空间构成的多样变化选加。中国园林,含有很多园中园或院落,是以多空间层次、空间穿插,构成连续的、相互交织的空间。园林作为一个空间造型艺术,它的美既表现构成园林景观的各个物质要素本身的造型上,也表现在它们组合起来的空间效果之中。所以,为了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景观和无限的园林意境,采用空间拓展手法在较小的范围内,营造丰富的空间感受,展现出园林空间的无限意境美
2 中国传统造园用以拓展空间的设计手法
2.1 不同的空间形态有意识的叠加
把不同的空间形态有意识的调动起来统一布局,形成一系列大小不一、主次分明、变化多样的复合空间,从而创造丰富的空间感受。它要从整体功能的需要出发,根据功能的不用,结合地形、人流活动的特点,来设计空间的延续与发展、封闭与开敞以及景与景之间的藏与露、简与繁、聚与散之间的关系。
2.2 借景手法
通过借景丰富空间层次与拓展景深,扩大空间的包含范围,从而达到拓展外部空间的作用。借景手法包含五种:远借、邻借、俯借、仰借、应时而借,综合运用这五种借法,可有效拓展空间尺度。
2.3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点睛手法
为了增加富于变化的空间,表现出有抑扬,有节奏,有变化,使景色不至于一览无余,中国古典园林采用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设计手法。使人通过一段曲折封闭的行程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空间喜悦,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在感官上拓展了空间尺度。
2.4 曲折空间手法
“景贵乎深,不曲不深”。大量曲折变化空间的运用可延长行走过程,同时也增多了变化的景致,从而在有限的范围内拓展了空间尺度。
2.5 各种物质要素进行体量控制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把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看作外部空间设计的重要环节。构成外部空间实体的尺度与观赏者之间的体量比例,会直接影响到人对空间的视觉感受。如:江南园林有意选择生长迟缓的树种,主要为了满足整体尺度长期的需要;宅院的楼房或高大围墙利用假山、植物、回廊等予以遮掩,改变尺度观感;部分传统小庭院有意识的缩小部分建筑(亭、榭)的尺度也是考虑到扩大有限空间的视觉感受。
2.6 发挥材料、技术手段的优势
通过材料的特殊性来增加景深,达到无限拓展的愿望。如:网师园主景区的“月到风来亭”,在亭与廊相接的墙面镶嵌镜面,映见东墙景色,远处看来好象还有一景区,达到了“似有深景”的艺术境界。
2.7 调动各种物质要素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引导人通过知觉来感受空间,它包括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空间形态由实体限定,通过知觉使人的心理感受到空间的存在,这种空间感是因物理空间中的一些相关信息的刺激对人心理所造成的影响。如古典园林设计中不同主题园区的植物种植,让人“闻香识园”,留园中的“闻木樨香”处就是典型例子。还有,通过建筑名称的设计加强空间感受,如拙政园内玉兰堂的设计。
2.8 文学手法
使用文学手法可以从意境上起到拓展空间的作用。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给人荷花四面、荷香四溢的意境,给有限的景观空间赋予了无限的意境。
2.9 水体设计手法
水体在古典园林设计中具有丰富空间、划分空间的作用,同时给人无限延展空间的意境。水面有聚有分,聚分得体,营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水体深入建筑或山石下,给人有源无头的意境,拓展了空间尺度;水面曲折,有断有续,从纵长方向来看,使风景有层次,再在池水交汇的水口和转折之处,以桥梁作为近景或中景,可使园景变的更为深邃。如网师园内,池南及池西北,水面延伸于穴内,形成水口,望之幽邃深黝,有水源不尽之意。
2.10 视点控制手法
无论平面还是立面有意识的调动视点的位置,可以丰富有限空间的感受,扩大视线范围,从而拓展空间。如在近水面的地方视点的位置控制比较低,给人较大水面的感受;假山周围的道路设计有时紧靠假山,增大山的体量感;有意提高视点的高度,以增加感官上的水体深度,如耦园内主景区对视点的控制。
3.结束语
中国古典园林的所有这些设计手法都通过创造丰富的空间感受满足了拓展空间的心理需求。这可以有效避开面积的限制,对不同范围的景观设计在拓展空间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这种造园手法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园理念与文化精神,面对传统文化被现代文明大量充斥的今天,怎样既能适应现代文明的同时又能保留好中国的传统文化,怎样才能使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在世界具有一席之地,仅仅学习西方现代的东西是站不住脚跟的,必须有自己的东西。另外,在传统与现代大量结合的今天,中外结合的例子中很少有能够把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现代感结合好,以至于在探索过程中,好多人走入了误区,设计的东西不伦不类,既不传统,又不现代。
有人说:“广阔的宇宙不乏好的东西,可是如果不根植于自己的土地上,富有营养的谷粒不会自己送上门来”。所以要把握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精神进行设计,把空间拓展的方法应用于现代,根植于现代。
参考文献
[1]王毅.园林和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刘敦贞.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汪锋.中国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的你比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2(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