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智慧源于信息取舍能力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454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决策的智慧其实就是信息取舍与把握的智慧,掌握信息是智慧决策的前提条件,中国古代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此理。
  假如你属于办公室坐班族,又整天对着电脑,你是否被海量信息羁绊困扰?当你打开文档,准备起草抑或修改一篇文稿,但是总是迟迟不能“入定”,要么不断刷新网站页面,要么时不时跟QQ好友漫无边际聊天,或者被网易新闻那些醒目标题乃至“标题党”紧紧抓住眼球……这就是我们每天要遭遇的“信息干扰”。荷兰阿姆斯特丹德伊森贝赫金融学院全球化专业教授、英国女学者诺瑞纳?赫兹赫,在《决策的智慧》一书中,敏锐指出信息干扰简直无处不在,除了上述我们主动参与形成的干扰,更有那些我们“情非得已”的被动干扰——在开放办公室中,其他同事的电子设备和办公设备的干扰声此起彼伏,这些声音导致我们的工作效率降低66%。办公桌上响起的手机、同事之间的交头接耳(虽然我们并不参与)、电子邮件的提示音,都会让我们工作时分心,失去工作的动力……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十分琐碎,而且传播速度极快。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哪些信息是我们该相信的,哪些又是该拒绝的,好让我们从这个数据中获利?这便是该书要回答的问题。阅读该书,人们将在如何做出更好选择、更聪明的决策方面获得启示帮助。
  从某种意义上讲,决策的智慧其实就是信息取舍与把握的智慧,掌握信息是智慧决策的前提条件,中国古代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此理。那么,如何有效掌握信息?
  坚持定向搜集信息。即对与本职工作或者兴趣研究相关联信息持之以恒关注,适时综合分析,管窥发展趋势,把握运行规律;尤其强调心无旁骛,对那些无关信息哪怕它给自己造成现实压力,也当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学会筛选信息。一些鲜有人注意、不易觉察的信息,却让“小天地大乾坤”屡屡应验。
  学会甄别信息。信息时代,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我们须有批判的态度、置疑的勇气,即便面对权威专家也不可偏信盲从,而应以独立自主意识去识别去判断。
  书中还提供了决策教训案例给人以警醒。奥尔特医生曾在美国多所名校求学深造,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却出现误诊,直到被一位资历尚浅的助手坦率指出“这不是病毒性肺炎,这是阿斯匹林中毒的症状”,他才幡然醒悟“是我搞错了!”这是因为“经验信息”屏蔽了患者其他信息。同样是因为“经验思维”羁绊,诺基亚虽然早有新研发成果,却未能实施运用,在iPhone面世的前5年,诺基亚丧失了90%的市场份额。要避免经验误导,就要学会独立地看待每种新情况,要将每一条新信息都看成具有潜在革命性的信息。
  作者在书中第二部分“睁大眼睛”章节,以“老虎和蛇的实验”导入,一张图片上既有庞然大物老虎等图片,也有树叶等小型物件,匆匆浏览者只能看见老虎,而仔细观察者能够看到老虎身后地上的蛇。此后各章节经常出现“老虎”与“蛇”之隐喻,给人以深刻启迪。
  我们要明白作者的“苦口婆心”:第一眼看到的东西并不能提供做出最佳决策所需要的所有信息;除了要看那些显而易见的事物外,我们还要学习观察那些潜藏的事物,学会观察那些超越文化或常识的事物。
  我很欣赏作者“底层员工也是专家”立论,底层员工或者普通劳动者具有各种各样的实践体验,辅之以善于思考总结,他们的看法、观点无疑是最有代表性、普遍性的真实意见;专家若无亲身体验或者很少亲身体验,其总结只能是间接性的经验,或许条理严密却可能逻辑失真,“何不食肉糜”即为与现实脱节的极端表现。专家需要俯下身子“接地气”才有望货真价实。
  涂启智
  湖北襄阳人,供职于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纪工委。业内写公文材料,业余写时事评论及书评。自2011年至今,已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报系等全国300多家报刊发表评论。
其他文献
家长们要记住,孩子不会一直在你们的羽翼下,也不会一夜长大,所以财商需从小慢慢培养。  如今,好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很多长辈都对孩子溺爱不已。殊不知,他们正在为孩子成年后好吃懒做、不学无术、不会赚钱、胡乱挥霍埋下伏笔。如何摆脱“富不过三代”的诅咒?穷人如何“靠孩子逆袭”?……想改变这一切,要从培养孩子的财商抓起。  让孩子也尝尝“没有钱”的感觉  王先生有个4岁大的儿子王小一。一天,他看到电视里
期刊
重金属看涨的时候,你拿着钱在低迷的股市里沉浮;等到你想到要投资重金属了,偏偏美联储又说要退出QE,金银价格开始一路下挫。看见身边的人赚得钵满盆盈,自己却追着牛市的尾巴吃了满嘴的灰尘——你真的甘心吗?  在投资理财这个领域里,最讨厌的事情莫过于赶不上好市场。比如说,重金属看涨的时候,你拿着钱在低迷的股市里沉浮;等到你想到要投资重金属了,偏偏美联储又说要退出QE,金银价格开始一路下挫。看见身边的人赚得
期刊
对于使用时间和金额不确定的小额闲置金,将资金分为不同金额的四份存银行不仅利息会比活期储蓄高得多,到用钱时也能以最小损失取出需要的数额。  近日,一个“屌丝存钱哥”在某论坛上晒自己存款的帖子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这位网友beiyou1003”发帖说,“离开常州了,在常州呆了7年,存了46万,留点东西给你们看看”。帖子里晒出的破旧内衣,磨破的袖口,让网友们感受到他打拼的心酸。7年存下46万,就意味着每年要
期刊
中泰信托上个月刚刚募集的一款10亿规模的集合信托,因为信托融资人郭文贵与方正集团高管的生死恶斗,最终面临兑付危机。  这个案例暴露出当前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债权融资产品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投资人不可不察。  一个信托产品躺着中枪的故事  11月3日,政泉控股赶在股市收盘前发公告,称2013年战略投资方正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北大医药,实际上是应方正集团CEO李友的要求,代为持股。公告指控李友等高管涉嫌内幕
期刊
采访涂少辉是在冬天的下午,上次采访他也是在冬天,阳光下吹着冰凉的风。冬天的世界总是显得冷静。一年的生活沉淀下去,一些思想的认知总会暗中浮动着,我们对于世界又增添了新的理解。画里的景象呢?一年的时光过去了,去年画下的一根蛛丝如今不知绊住了谁的脚步?去年被风吹落的叶子不知幻化成谁的羽毛?  事物有了新的生长;事物回到本来的样子;事物在画家的笔下繁荣,冷静,归于初始。画里就是他的精神世界,它们在艺术家的
期刊
石鲁是20世纪中国书画界的革新家,人称“中国的梵高”。石鲁原名冯亚珩,因为敬仰大画家石涛和作家鲁迅,遂把名字改成石鲁。  石鲁是近现代中国最有争议,最具传奇,也最为悲情的画家。有人说他的作品“野、怪、乱、黑”,他以诗回应:  人骂我野我更野,搜尽平凡创奇迹;  人责我怪我何怪,不屑为奴偏自裁;  人为我乱不为乱,无法之法法更严;  人笑我黑不太黑,黑到惊心动魂魄,  野怪乱黑何足论,你有嘴舌我有心
期刊
何森用一颗古典的心活在现代。他说话的语速提示着面对这个繁复时代的沉着。  提到何森,抽烟化妆的女孩儿形象令人太深刻。话说这么入世的作品怎么会出自一个性格内向的艺术家之手,可能之后仿画中国画系列的作品才能更准确地呈现他心灵的世界。谈及创作,他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作品中的主观地位。对音乐狂热的何森,从绘画之外的角度找到了解释自己的出口。  接续自己  从成都到北京,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给何森带来了极大
期刊
2014年春拍以来,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身价过亿的拍品在各大拍场上难觅踪迹。而在2014保利秋拍的新闻发布会上,保利拍卖副总经理李雪松隆重介绍的乾隆御笔五卷本《白塔山记》,将以亿元的估价重振拍卖市场的信心。  提及为何在经济环境紧缩的情况下推出乾隆御笔《白塔山记》、王翚《太行山色》山水卷等重量级作品,保利拍卖董事长赵旭说:“参加艺术品拍卖的藏家都是上帝。保利拍卖要为藏家呈现最好的拍品。”  古代书
期刊
原作呈现直接摄影  “乘物游心——1839-1937直接摄影原作展”为中国观众呈现53位国际摄影家的200余幅摄影原作。展出内容包括摄影发明人亨利·福克斯·塔尔伯特绝世原作及安塞尔·亚当斯《月亮和半圆山》、爱德华·韦斯顿《青椒30号》等摄影史经典名作。  用F64摄影小组宣言中的一句话来解释何为直接摄影最为恰当:“摄影的艺术形式应当为一种简单、不加矫饰的‘再现’”。这一思想正应和了中国古代经典庄子
期刊
华谊兄弟公司董事长王中军11月初上头条了,不是因为电影,而是买了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的梵高作品,《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加上佣金拍价合计为6176.5万美元(约人民币3.77亿元)。据《纽约时报》揭秘,之前这作品曾在私下寻找洽购,当时的要价是4000万美元至4500万美元。  这说明王中军买亏了?未必,首先,私下洽购的时候王可能并不知晓,拍卖公司广而告之的中介作用当然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