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花岗岩分布地理概况我国幅员辽阔,花岗岩分布广泛,面积很大。其中尤以东南部为集中,如福建花岗岩面积即占全省面积1/3,广东省也占30%(约66,500平方公里),较少的广西省也占13.4%(约35,000平方公里)。它们的分布也反映出大地构造的特点。加里东期花岗岩多分布在西侧,向东多为海西、印支期花岗岩,沿海则为燕山期花岗岩为主。这种自西北向东南迁移的分布状况,反映了我国东南部地壳活动与古岛弧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花岗岩分布地理概况我国幅员辽阔,花岗岩分布广泛,面积很大。其中尤以东南部为集中,如福建花岗岩面积即占全省面积1/3,广东省也占30%(约66,500平方公里),较少的广西省也占13.4%(约35,000平方公里)。它们的分布也反映出大地构造的特点。加里东期花岗岩多分布在西侧,向东多为海西、印支期花岗岩,沿海则为燕山期花岗岩为主。这种自西北向东南迁移的分布状况,反映了我国东南部地壳活动与古岛弧活动有关。即和江南古岛弧,武夷、赣南、云开古岛
其他文献
数年前,李四光先生于《地质论评》(Ⅶ.pp.253—266)以南岭何在为标题,讨论南岭之地质构造。文中有谓"……所以在地文上,南岭的存在,毫不成问题……"地质方面则尚有加以确定之必要。笔者以为南岭一名在我国虽享有悠久之历史,久经史地学家沿用,而外国不少学者,变随声附和,然其存在,即或未致根本动摇,亦非大加限制不可。换言之,李四光先生所谓"毫不成问题"者,实有商讨之余地,而李先生对南岭地质之见解,笔
在这个纺锤形的岛上,自北部基隆、淡水港口起至南部恒春、鹅銮鼻角,整个岛屿中部和东部,都被一个广阔,绵亘南北延长的高耸山地所纵贯,那就是被称为中央山地和海岩山脉的部分,由西而东,愈近中心地带地势愈高。这一带南北延长山地,是由混乱和复杂的褶曲和断层运动所做成,也是构成了岛屿的骨干部分。并且将本岛分成两个不大对称的斜面-东斜面和西斜面。西斜面坡度递降比较和缓,所以有较长的斜面。因此,沿着斜面发育的河川,
本文试从湖南红岩盆地构造、岩性、地貌特征等方面,探讨丹霞地貌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分布特点,并阐明丹霞地貌风光与旅游开发的有关问题。
本文论述武陵源砂岩地貌的类型特征及其形成和演化机理,在湘西北掀斜抬升的背景上,地貌发育首先是受构造格局及水文网的控制,加上水蚀与重力等作用塑造而成,地貌发育可分为四个阶段,根据该地砂岩地貌的特征,提出了"索溪地貌"的命名。
一、华南海岸地形一般特征三角洲地形是海岸地形类型的一种,因此在研究珠江三角洲时,应先了解华南海岸地形的一般特征。华南南海沿岸地形类型至为特色,和世界各地海岸地形类型不同,我们提议命名这种特殊的海岸类型为"华南型海岸"。华南型海岸是一种"多"字构造支配下的沉降山地海岸。"多"字形水道和"多"字形伸展的岛屿和半岛为最基本的形态。山脉走向和海岸平行,而断裂走向却和海岸线交截。华南沿岸地区山地主要构造方向
洞庭湖复式地堑盆地,形成于早、晚白垩世之间的燕山运动中期,在以后的构造运动中虽有多次抬升,甚至在晚第三纪,地壳强烈抬升并遭受剥蚀,但湖盆发展的总趋势是:周围不断抬升,腹地持续下降,湖面逐渐向中心偏南萎缩。
现代地貌的基本轮廓明显地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尤其新构造运动对现代地貌的形成作用更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新构造运动形成现代地貌的基本规律和地貌烙印特征,重点分析了几种研究新构造运动的地貌方法。
一、前言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及宋人周去非的笔记中对石灰岩地形,如石山、岩洞、地下河等已有所研究。地下劫夺也有记录。明代徐霞客对石灰岩地形有较深入的研究,他把漏斗称为"眢井",圆洼地称为"盘洼",深陷的圆洼地称为"环洼",入水洞称为"龙潭",喀斯特湖称为"天塘",自然桥称为"天生桥",峰林地形称为"石山",并对岩洞、暗河、出水洞等地形作了详细记述。他还把中国西南部石灰岩地形分为三大类:(1)"粤
根据梅林湖湖滨平原的海蚀海积地貌遗迹,说明该平原是由古海湾演变而成,平原的生成时代约为2000—3000年。
一、前言红树林是热带海岸及河口区的浅水植被群落,由于红树林生长迅速,使河水及潮流带来沙泥停积在红树林海滩上,有入无出。密茂的树根使退潮、退浪不能带走泥沙,而流入红树林内的流水或波浪,又转变成为无浪环境,沉积了幼细物质。因而对海滩的加积、扩展起了很大帮助。珠江三角洲河口比较典型的红树林海滩每年淤积可达0.1~0.15市尺。但在光滩则堆积后又可以再流走。红树林滩加积变高在珠江口又较为突出,因为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