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生为本”就是“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发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从促进学生在成绩方面的提高,就是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变化。在高中教学中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应当要发挥其在德育教育的作用,构建德育发展校园,联合教师发展德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以人文本”;高中德育工作;策略
一、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健康等进行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首要教育。德育教育在学校里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其次,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最后,是学生在学校能够健康正常的条件。在中学德育教育主要在政治、思想品德课上体现,但是随着现在新课改革的推行,要求德育教育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各个学科之中,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建设,帮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现阶段高中数学德育教学现状
1.目的性过于明显
在高中很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实际运用上看,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无疑是最省时省力最有效果的方法,对教师而言,单纯地运用常规方法常规思维教授给学生是最稳妥的方式,对学生而言,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新的知识,并且运用到实际考试中能取得高分也是受益最大的方式。目的性过于明显,着眼点太在眼前,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也没有针对学生德育进行教育。不运用求异思维,教师只能沉浸在以往的常规方法里,无法将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学生虽然可以学到知识,但是只是学到知识,从老师处学不到如何灵活运用或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目的性过于明显,导致了教师着眼于短期效果,往往忽视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求异思维,进一步导致模式的固化和思维的停滞不前。
2.缺乏互动性
没有了互动,对于教师而言,教什么人都是一样的,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了互動,跟谁学都是一样的。但对于教学本身来讲,没有了互动性也就缺少了教育的灵魂。但目前在许多学校的教学上,都存在着这种通病,教师没有积极性去控制课堂,单纯地进行机械劳动,下课直接走人,不管学生是否对讲解的知识和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只管完成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没有加以了解,没有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使得学生缺乏德育思想的意识。
3.教学模式的固化
高中教材并没有进行实时的更新,因此知识点基本不发生变化,很多老师在教授过程中运用过的方式方法会一直使用,追求最简单最直接的“知识灌输”的方法,不主动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思维上的提升,单纯地进行知识的教授,虽然在短时期内可能具有明显的效果,应付考试已经足够,但是从长期看,这种总教法弊是远远大于利的,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由此是在现阶段中“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提倡下。
三、“以生为本”视角下高中德育工作的管理策略
1.完善德育教师队伍
“以生为本”要求教师转化教学理念,转化教学角色,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因此,在高中德育工作管理中,最重要的就会要加强对于教师德育的工作得高。教师的德育素养是影响德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德育教学的内容,学生才能进行更好的学习。学校作为教师的管理平台,要担负起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的责任。
因此,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德育培训,请专家来对学校的教师进行专业的德育培训,尤其是对于教师如何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教学中为重点。其次,开展教师德育研讨会,讨论如何将德育工作更好的在校园内建设,根据学校内的实际情况开展学生德育工作。
2.实行激励机制 激励学生学习德育知识
中学阶段的学生都比较好面子,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个特点,实行奖惩制度。在德育工作实施中设置规则,让学生知道德育的上线和下线,潜移默化中形成制度约束。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实施中,可以对思想道德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条件,提高学生的接受德育的兴趣。当然也要为学生设计惩罚机制,给学生规定一个行为底线,适当的惩罚一些犯错的学生,让学生在心底形成警戒,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这样的正反奖励机制,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加强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和了解。
3.注重校园德育氛围的构建
在高中校园中,加强德育工作需要学校注重德育氛围的构建,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学校应当联合各个部门,形成学生德育管理工作部门,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内开展德育教育内容。后勤部门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一个展示社会风貌与充满教育内涵的宣传栏;教务部门定期开展德育教育宣传讲座,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还可以建设校园网,创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设立一个德育教学网页供学生学习。让在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德育氛围,督促学生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首先要仔细地研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地开展课程的改革,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要正确地认识到“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学校要联合各方,加强各方,协调各方,构建校园德育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加强德育工作的建设。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丰富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罗成英.高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06.
[2]蒋晓明.探析高中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2019(22):105.
[3]崔丽鹏.高中教学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N].发展导报,2019-03-19(24).
◆关键词:“以人文本”;高中德育工作;策略
一、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健康等进行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首要教育。德育教育在学校里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其次,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最后,是学生在学校能够健康正常的条件。在中学德育教育主要在政治、思想品德课上体现,但是随着现在新课改革的推行,要求德育教育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各个学科之中,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建设,帮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现阶段高中数学德育教学现状
1.目的性过于明显
在高中很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实际运用上看,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无疑是最省时省力最有效果的方法,对教师而言,单纯地运用常规方法常规思维教授给学生是最稳妥的方式,对学生而言,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新的知识,并且运用到实际考试中能取得高分也是受益最大的方式。目的性过于明显,着眼点太在眼前,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也没有针对学生德育进行教育。不运用求异思维,教师只能沉浸在以往的常规方法里,无法将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学生虽然可以学到知识,但是只是学到知识,从老师处学不到如何灵活运用或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目的性过于明显,导致了教师着眼于短期效果,往往忽视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求异思维,进一步导致模式的固化和思维的停滞不前。
2.缺乏互动性
没有了互动,对于教师而言,教什么人都是一样的,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了互動,跟谁学都是一样的。但对于教学本身来讲,没有了互动性也就缺少了教育的灵魂。但目前在许多学校的教学上,都存在着这种通病,教师没有积极性去控制课堂,单纯地进行机械劳动,下课直接走人,不管学生是否对讲解的知识和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只管完成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没有加以了解,没有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使得学生缺乏德育思想的意识。
3.教学模式的固化
高中教材并没有进行实时的更新,因此知识点基本不发生变化,很多老师在教授过程中运用过的方式方法会一直使用,追求最简单最直接的“知识灌输”的方法,不主动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思维上的提升,单纯地进行知识的教授,虽然在短时期内可能具有明显的效果,应付考试已经足够,但是从长期看,这种总教法弊是远远大于利的,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由此是在现阶段中“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提倡下。
三、“以生为本”视角下高中德育工作的管理策略
1.完善德育教师队伍
“以生为本”要求教师转化教学理念,转化教学角色,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因此,在高中德育工作管理中,最重要的就会要加强对于教师德育的工作得高。教师的德育素养是影响德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德育教学的内容,学生才能进行更好的学习。学校作为教师的管理平台,要担负起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的责任。
因此,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德育培训,请专家来对学校的教师进行专业的德育培训,尤其是对于教师如何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教学中为重点。其次,开展教师德育研讨会,讨论如何将德育工作更好的在校园内建设,根据学校内的实际情况开展学生德育工作。
2.实行激励机制 激励学生学习德育知识
中学阶段的学生都比较好面子,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个特点,实行奖惩制度。在德育工作实施中设置规则,让学生知道德育的上线和下线,潜移默化中形成制度约束。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实施中,可以对思想道德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条件,提高学生的接受德育的兴趣。当然也要为学生设计惩罚机制,给学生规定一个行为底线,适当的惩罚一些犯错的学生,让学生在心底形成警戒,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这样的正反奖励机制,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加强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和了解。
3.注重校园德育氛围的构建
在高中校园中,加强德育工作需要学校注重德育氛围的构建,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学校应当联合各个部门,形成学生德育管理工作部门,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内开展德育教育内容。后勤部门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一个展示社会风貌与充满教育内涵的宣传栏;教务部门定期开展德育教育宣传讲座,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还可以建设校园网,创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设立一个德育教学网页供学生学习。让在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德育氛围,督促学生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首先要仔细地研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地开展课程的改革,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要正确地认识到“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学校要联合各方,加强各方,协调各方,构建校园德育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加强德育工作的建设。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丰富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罗成英.高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06.
[2]蒋晓明.探析高中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2019(22):105.
[3]崔丽鹏.高中教学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N].发展导报,2019-03-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