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媒介融合时代的编辑要打开思路、拓展视野、转变思维,形成一种“大编辑”观。这体现在编辑需培养网络使用、数字化操作、多媒体编辑、跨媒体宣传等技能,有整合产业链资源的能力,并加强鉴别力、提高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引导受众的后现代阅读。如此,才能适应“大文化”“大传播”发展的新趋势,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媒介融合;编辑;大传播;大出版
伴随新媒介的发展而产生的“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目前大众传媒领域影响最大、最值得关注的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并与传播技术相结合,使新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图书、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各种新媒体,在媒介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组织结构等要素上相互渗透和融合,媒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
这场遍及全球的“媒介融合”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传统编辑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地位、作用与功能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应对媒介融合挑战的关键在于:编辑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和消弱,还需强化和完善;同时也要转变传统思维、掌握新技能、开拓新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大编辑”观。这种“大编辑”人才的定位与培养,正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值得探究和深入分析。
一、媒介融合推动“大文化”时代到来
传播学、编辑出版学中所讲的媒介是指信息传播的手段与机构,是文化的载体与中介,也是一种社会建制。媒介伴随人类自身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演进,并对社会变迁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回顾媒介技术史发生的四次革命,语言媒介让人类摆脱动物信号传播这一藩篱;文字媒介让人类打破空间限制、传承历史文化;印刷媒介让人类的交流跨越时间、延伸空间、迈入文明;以广播电视为主的电子媒介突破时间、空间、物质载体的束缚,开辟出人类信息传播的空中通道,使信息传递加速。现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飞速发展,彼此交融,形成“新媒介”。①媒介技术的融合,压缩了人类的时间感与空间感,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消解了国家、社群、产业、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进一步促进媒介内容和产业的融合,也给整个社会带来深刻变革。
以受众需求为指向的“媒介融合”,借助迅捷化、移动化和宽带化为特征的新媒体平台,引发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的新趋势,使传媒产业结构、信息传播方式、人们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发生一系列新变化,更引发传媒产业与电信、电子等产业间的整合,形成跨媒介的新型产业链。人力、资本、商品、服务、技术和信息六大生产要素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全球产生快速流动和新的集中,催生信息技术产业、创意产业、动漫产业等低碳、低能源消耗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在全球的发展,使不同文化发生碰撞,相互影响和渗透,消弭文化间的隔阂,推动“大文化”时代的到来。
“大文化”推动媒介融合的“大传播”时代到来,“大传播”带来了“大出版”。在技术手段、经济方式、产业结构等融合外,媒介融合也引起与之配套的服务性政策、管理体制的变化,打破了原有的条块分割,促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规制。在传播技术革新、媒介产业融合、全球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出版领域一方面需要应对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拥有全新的发展空间。传媒机构或企业通过媒介融合形成规模化、多元化、多媒体互动运作的出版行业。②广播、电视,图书、报刊,音像、动漫、广告等媒介形式,网络运营商、移动阅读终端厂商等企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都是“大传播”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
二、大传播时代编辑面对的挑战
媒介融合及“大文化”的发展,促使传统传媒业向“大传播”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编辑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编辑不只存在于出版界、新闻界
传统的编辑岗位主要存在于图书、报纸、期刊、电子音像、广播、电视等传媒领域,集中于出版界和新闻界,但在媒介融合趋势下,这种传统的划分方式已经扩展。媒介融合推动“大文化”“大传播”时代到来,促使“大的传播格局”出现,形成“大媒体”环境,网络、手机、游戏、动漫等新兴领域均成为其组成部分,而这些领域或多或少存在编辑职能,并设有不同形式的编辑职位,编辑人才也可在不同产业中进行流动。新的编辑职业发展空间,挑战了传统编辑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思维模式等,具有跨领域流动能力的高级编辑人才将会在未来发展中更有竞争优势。
2.受众不只是读者
网民、手机用户、移动终端用户等新生阅读用户的新需求需要重新认识,受众可利用检索工具各取所需,并享受定制服务,个性化与多样性成为新需求,这从九零后群体对非主流的推崇可见一斑。这一新需求不容忽视。新媒介的受众发展十分迅猛,“不到十年就接近报纸、电视和广播用数十年、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③。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2月颁布的2009年公报称:我国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0614万户,年末达到7473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9.9部/百人;互联网上網人数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④同时,在“大传播”环境下,受众不再仅仅是读者,编辑为跟上新的媒介发展步伐,需向“大编辑”转变,接受并了解新的传播网络,如各类SNS、虚拟社区、社交群等,拓展思路,发现受众新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创新,扩大受众覆盖面、满足受众需求,将“大出版”的蛋糕做大,并从中获益。
3.编辑工作不能只靠文字编辑技能
媒介融合也使全媒体出版模式成为可能,即通过最密集的信息发布、最有效的全媒体整合营销,将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传播模式从“单一”向“多元”转型,从而带来版权价值最大化、信息传播广泛化、品牌传播具象化。全媒体出版模式能够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得任何内容”,尽管目前还在探索中,但多媒体、跨媒体多元出版越来越成为出版形式的主流。
采用数字、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的全媒体出版,可同时将传播内容集文本、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于一身,多媒体与超文本丰富了传播手段,也对传统编辑提出了新要求。编辑需要在办公软件、绘图软件、上网检索、影音制作等方面有所涉猎,掌握基本技术,从而制作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这不仅针对网络编辑,传统的图书编辑也同样需要具备上述技能。在“大媒介”环境下,传媒机构需要国际化的视野、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多种资本运作、横向或纵向联动生产。比如《哈里·波特》,就是从最初一本书的热销,带动一系列出版相关的产业,并运用媒体联动、网上线下一同造势,推动出版物多渠道、全方位销售。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应对媒介融合趋势,适应多媒体的出版环境,具有综合的编辑能力,在未来出版领域方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4.编辑地位消弱
网民、手持移动终端用户等新生阅读用户,可不再通过编辑等把关人,随时随地用网络平台公开发表意见、传播信息。编辑的把关作用难道可以消失吗?其实不然。网络上“把关人”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现在“恶搞”“消解经典”, 以丑为美、以披露隐私为乐等低级趣味的“三俗”内容泛滥成灾。
有编辑为抓读者眼球,曲解作者原意,制造出煽情、耸动或恶心的标题,被坊间称为“标题党”; 有编辑为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编造内容,构架虚假情节,再找“枪手”炮制出“恶俗”“媚俗”的作品,这些编辑一味迎合受众低级的阅读趣味,将勘谬补缺、承传文化、塑造人类灵魂、提高读者精神境界、引领社会风气的职业操守抛之脑后。
在新媒体崛起、多媒体融合发展之际,受众接受的信息尽管纷繁复杂,但总是有限的、细分的,而在各类媒体中选择、加工、编排、处理海量信息的主角就是编辑。技术对手段的新要求、受众对内容的新需求,都要求编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新技能,转变传统思维,发挥与“大媒体”环境相适应的新作用。
三、编辑如何应对媒介融合的挑战
传统编辑受到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产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挤压,如果不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观念、增强竞争力,也会被淘汰。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工作在职能、环境和形态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但工作的重要性未变,“把关”作用并未弱化。为应对媒介融合带来的种种挑战,编辑在坚守职责的同时也需转变传统思维、掌握新技能,整合自身综合能力与新媒体资源,发挥特点与优势,提高创新力,培养专业化和特色化,方能再创佳绩。
1.整合纵向产业链资源的能力
媒介融合促使媒体平台资源大量增加,传统传媒业与计算机、电信等产业不断整合,衍生出新的内容产业;新媒介扩大了传统出版业的范围,但并未颠覆传统出版产业以内容为核心的特质。这一新型产业链中,内容依然是重要环节,编辑置身其中,基本职能和核心价值依然非常重要。而媒介融合使传媒产业在结构、价值链、销售渠道、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发生变化,编辑也将面对新要求。
以数字内容产业的价值链为例,它包括五个阶段:内容产品的采集和创意阶段、内容产品的制作和集成阶段、内容产品的传输和分发阶段、内容产品的运营和分销阶段,以及内容产品的终端呈现阶段。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不仅需要使用新技术完成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很多情况下还需具备后三个阶段的知识与技能。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编辑流程更为简单、快捷,“大编辑”一方面需加强内容上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也需适应逐渐打破的流程分工,利用新技术操作整个编辑环节,具备统领全局的能力。如图书策划编辑,在一定的文字功底基础上,还需增强市场调研、读者分析、选题策划、媒体宣传、后期报道等各方面的能力。可看出,在“大传播”环境中,编辑的职责从内容加工扩大到内容发布、流通、销售等全产业链,在产业链的纵向都可看到编辑的影子,需要编辑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价值链增值。
2.加强信息鉴别力
媒介技术的发展消弭了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公共媒介与私人媒介、传播媒介与非传播媒介等之间的界限,政府可以有效地监管媒介机构,却难以监管分散的个人传播者,因为这需要极高的管理成本。因此,政府通过规制媒介来“把关”信息生产,控制内容流通的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挑战。对此,政府用宏观管理代替微观管理、间接管理代替直接管理的方式,用法律法规、行业协会及各网站机构自行管理的办法取代原来的行政督查,从而使编辑需面对新的任务要求,肩负更大的责任。
信源的多样性和信息传播的多渠道性,需要编辑提高一定的学识水平及自身的鑒别能力,对信息去伪存真、抽丝剥茧,在繁杂的海量信息中顺藤摸瓜,筛选、提炼出受众需要,并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大传播下的大编辑,需要培养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提高职业素养。
互联网和通讯网的联通,使得“媒介具有更大的政治颠覆潜力,更大的道德、文化和情感冲击力”⑤,特别在当今世界公共空间日趋扩大化、透明化的趋势下,编辑更需把关内容、斟酌字句,用受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编辑和呈现信息,不能简单、粗暴、自以为是地对待所编辑的内容,更不能为利润去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生产低俗的产品来娱乐和愚弄受众。只有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冷静的头脑,与受众平等沟通,才能获得更多受众的支持。
3.引导受众的后现代阅读
媒介技术的革新也带来阅读方式的转变。随着时代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小众化阅读,即传统阅读方式,逐渐被“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工业化、标准化、大众化阅读方式取代,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后者又再次被后现代阅读方式取代。
当今受众追求的是一种后现代阅读,包括读书、读报刊、听音乐、看电视电影、网上冲浪。在这种阅读模式下,受众接触到海量信息,但很大部分停留于表面,具有肤浅、娱乐、反传统、反权威等特征,且大量运用影音等多媒体文件,“图说”逐渐代替“文说”,非线性、浅阅读成为主流。面对受众阅读需求方式的不断转变,编辑的工作内容和编辑人员的能力也需相应地转变。
一方面,要求编辑有较强的文字能力和一定的传播学、出版学等知识储备,使得自己编辑、加工后的作品在快速流动的大量信息中,能被受众迅速找寻到,并且愿意继续深入阅读,进而在不同群体之间进行扩散,形成共同话题,达到大范围传播的目的。
另一方面,也要求编辑要加大对受众的引导,将后现代阅读方式的不利之处最小化。由于受众对知识的获取流于表面,缺少深层思考;而谣言、虚假信息的大量快速传播,对受众的分辨能力和知识储备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深知识鸿沟。洛克在《人类理解论》里说“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最本源的人性。”无论是后现代阅读还是传统阅读都会受到人类文明与人文精神的浸润。笔者认为编辑在各种媒体中都发挥着核心和灵魂的作用。所以在后现代阅读时期,编辑的责任不但不会削弱,反而有更多的课题摆在面前,有大量工作要完成。因此,需要编辑强调规范用语和深度阅读,加强自身修养,加大把关力度,不能随波逐流。 4.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大传播时代,传播机构不断兼并重组,竞争加剧,通过合并岗位职能来压缩人力成本,人才在不同媒介中的流动性增强,对复合能力的要求提高,如报社记者要求会写会拍,并能“采编合一”;电台播音员要求有编辑策划的能力;图书编辑要求有市场调研、读者联络、出版物整体设计等能力;网络编辑更是要求有策划新闻事件的能力。简言之,仅具有采访、写稿、加工能力已无法满足“大传播”环境,还需具策划、调查、制作多媒体、设置大众议题、引导公众舆论等综合能力。
即使是专业领域的编辑,也需复合型人才,如版权贸易编辑需要的是法律、外语、出版多学科知识,单一学科背景难以胜任;再如古籍整理编辑,也需在掌握古汉语、古典文献学、包括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训诂学、文字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运用计算机等新的媒介技术,将古文献资源数字化,才能胜任保存和传播古代典籍的职责。在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快“走出去”的文化战略要求下,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又了解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优秀人才将大有用武之地。
无论是国家的教育和行政部门,还是各种媒体的编辑都要明确这样一点:无论是眼下还是未来,编辑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取消和削弱,而是越发重要,要求更高,仅靠传统编辑技能,是不能适应“大传播”媒介环境的,只有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层次,才能在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具备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讲师)
注释:
① 新媒体(New Media)的概念最先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
(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提出,指继
书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② 衣彩天.出版产业链模式构建初探[J].编辑学刊.2010(3):84-
88.
③ 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5.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
qgndtjgb/t20100225_402622945.htm.2010-02-25.
⑤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学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8.
参考文献:
[1] 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論[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200-213.
[2] Paul A.Samuelson, William D.Nordhaus.Economics.16th ed.Boston,Mass :Irwin/McGraw-Hill, c1998.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影印版)
[3] 肖东发.出版人才的需求和出版教育改革[J].科技与出版,2007(4):32-35.
[4] 肖东发,杨虎.关于出版人才与编辑出版教育问题的讨论[J].出版科学,2004(1).
[5] 王漱蔚.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当代传播,2009(2):55-57.
[6] 魏武挥.媒介融合的目的:提高效率[J].新闻前哨,2009(6):9-10.
[7] 陈晓鸥.谈数字出版和新媒体的产业结构[J].中国传媒科技,2006(6):54-56.
[8] 张梅珍.我国媒介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改革与发展,2008(4):167-169.
[9] 傅桦.传统媒体利润遭挤压,新传媒未来将演变成主角[N].第一财经日报,2006-08-05.
[10] 任江哲,金霞.勇者生 强者胜 快者赢:专访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N].中国图书商报, 2007-10-16.
[11] 陈浩文.媒介融合的分类:以美国媒体为例[N].中华新闻报,2007-07-04.
[12] 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EB/OL].[2005-11-28],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4327。
关键词:媒介融合;编辑;大传播;大出版
伴随新媒介的发展而产生的“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目前大众传媒领域影响最大、最值得关注的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并与传播技术相结合,使新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图书、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各种新媒体,在媒介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组织结构等要素上相互渗透和融合,媒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
这场遍及全球的“媒介融合”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传统编辑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地位、作用与功能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应对媒介融合挑战的关键在于:编辑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和消弱,还需强化和完善;同时也要转变传统思维、掌握新技能、开拓新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大编辑”观。这种“大编辑”人才的定位与培养,正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值得探究和深入分析。
一、媒介融合推动“大文化”时代到来
传播学、编辑出版学中所讲的媒介是指信息传播的手段与机构,是文化的载体与中介,也是一种社会建制。媒介伴随人类自身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演进,并对社会变迁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回顾媒介技术史发生的四次革命,语言媒介让人类摆脱动物信号传播这一藩篱;文字媒介让人类打破空间限制、传承历史文化;印刷媒介让人类的交流跨越时间、延伸空间、迈入文明;以广播电视为主的电子媒介突破时间、空间、物质载体的束缚,开辟出人类信息传播的空中通道,使信息传递加速。现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飞速发展,彼此交融,形成“新媒介”。①媒介技术的融合,压缩了人类的时间感与空间感,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消解了国家、社群、产业、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进一步促进媒介内容和产业的融合,也给整个社会带来深刻变革。
以受众需求为指向的“媒介融合”,借助迅捷化、移动化和宽带化为特征的新媒体平台,引发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的新趋势,使传媒产业结构、信息传播方式、人们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发生一系列新变化,更引发传媒产业与电信、电子等产业间的整合,形成跨媒介的新型产业链。人力、资本、商品、服务、技术和信息六大生产要素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全球产生快速流动和新的集中,催生信息技术产业、创意产业、动漫产业等低碳、低能源消耗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在全球的发展,使不同文化发生碰撞,相互影响和渗透,消弭文化间的隔阂,推动“大文化”时代的到来。
“大文化”推动媒介融合的“大传播”时代到来,“大传播”带来了“大出版”。在技术手段、经济方式、产业结构等融合外,媒介融合也引起与之配套的服务性政策、管理体制的变化,打破了原有的条块分割,促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规制。在传播技术革新、媒介产业融合、全球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出版领域一方面需要应对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拥有全新的发展空间。传媒机构或企业通过媒介融合形成规模化、多元化、多媒体互动运作的出版行业。②广播、电视,图书、报刊,音像、动漫、广告等媒介形式,网络运营商、移动阅读终端厂商等企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都是“大传播”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
二、大传播时代编辑面对的挑战
媒介融合及“大文化”的发展,促使传统传媒业向“大传播”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编辑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编辑不只存在于出版界、新闻界
传统的编辑岗位主要存在于图书、报纸、期刊、电子音像、广播、电视等传媒领域,集中于出版界和新闻界,但在媒介融合趋势下,这种传统的划分方式已经扩展。媒介融合推动“大文化”“大传播”时代到来,促使“大的传播格局”出现,形成“大媒体”环境,网络、手机、游戏、动漫等新兴领域均成为其组成部分,而这些领域或多或少存在编辑职能,并设有不同形式的编辑职位,编辑人才也可在不同产业中进行流动。新的编辑职业发展空间,挑战了传统编辑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思维模式等,具有跨领域流动能力的高级编辑人才将会在未来发展中更有竞争优势。
2.受众不只是读者
网民、手机用户、移动终端用户等新生阅读用户的新需求需要重新认识,受众可利用检索工具各取所需,并享受定制服务,个性化与多样性成为新需求,这从九零后群体对非主流的推崇可见一斑。这一新需求不容忽视。新媒介的受众发展十分迅猛,“不到十年就接近报纸、电视和广播用数十年、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③。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2月颁布的2009年公报称:我国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0614万户,年末达到7473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9.9部/百人;互联网上網人数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④同时,在“大传播”环境下,受众不再仅仅是读者,编辑为跟上新的媒介发展步伐,需向“大编辑”转变,接受并了解新的传播网络,如各类SNS、虚拟社区、社交群等,拓展思路,发现受众新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创新,扩大受众覆盖面、满足受众需求,将“大出版”的蛋糕做大,并从中获益。
3.编辑工作不能只靠文字编辑技能
媒介融合也使全媒体出版模式成为可能,即通过最密集的信息发布、最有效的全媒体整合营销,将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传播模式从“单一”向“多元”转型,从而带来版权价值最大化、信息传播广泛化、品牌传播具象化。全媒体出版模式能够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得任何内容”,尽管目前还在探索中,但多媒体、跨媒体多元出版越来越成为出版形式的主流。
采用数字、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的全媒体出版,可同时将传播内容集文本、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于一身,多媒体与超文本丰富了传播手段,也对传统编辑提出了新要求。编辑需要在办公软件、绘图软件、上网检索、影音制作等方面有所涉猎,掌握基本技术,从而制作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这不仅针对网络编辑,传统的图书编辑也同样需要具备上述技能。在“大媒介”环境下,传媒机构需要国际化的视野、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多种资本运作、横向或纵向联动生产。比如《哈里·波特》,就是从最初一本书的热销,带动一系列出版相关的产业,并运用媒体联动、网上线下一同造势,推动出版物多渠道、全方位销售。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应对媒介融合趋势,适应多媒体的出版环境,具有综合的编辑能力,在未来出版领域方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4.编辑地位消弱
网民、手持移动终端用户等新生阅读用户,可不再通过编辑等把关人,随时随地用网络平台公开发表意见、传播信息。编辑的把关作用难道可以消失吗?其实不然。网络上“把关人”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现在“恶搞”“消解经典”, 以丑为美、以披露隐私为乐等低级趣味的“三俗”内容泛滥成灾。
有编辑为抓读者眼球,曲解作者原意,制造出煽情、耸动或恶心的标题,被坊间称为“标题党”; 有编辑为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编造内容,构架虚假情节,再找“枪手”炮制出“恶俗”“媚俗”的作品,这些编辑一味迎合受众低级的阅读趣味,将勘谬补缺、承传文化、塑造人类灵魂、提高读者精神境界、引领社会风气的职业操守抛之脑后。
在新媒体崛起、多媒体融合发展之际,受众接受的信息尽管纷繁复杂,但总是有限的、细分的,而在各类媒体中选择、加工、编排、处理海量信息的主角就是编辑。技术对手段的新要求、受众对内容的新需求,都要求编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新技能,转变传统思维,发挥与“大媒体”环境相适应的新作用。
三、编辑如何应对媒介融合的挑战
传统编辑受到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产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挤压,如果不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观念、增强竞争力,也会被淘汰。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工作在职能、环境和形态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但工作的重要性未变,“把关”作用并未弱化。为应对媒介融合带来的种种挑战,编辑在坚守职责的同时也需转变传统思维、掌握新技能,整合自身综合能力与新媒体资源,发挥特点与优势,提高创新力,培养专业化和特色化,方能再创佳绩。
1.整合纵向产业链资源的能力
媒介融合促使媒体平台资源大量增加,传统传媒业与计算机、电信等产业不断整合,衍生出新的内容产业;新媒介扩大了传统出版业的范围,但并未颠覆传统出版产业以内容为核心的特质。这一新型产业链中,内容依然是重要环节,编辑置身其中,基本职能和核心价值依然非常重要。而媒介融合使传媒产业在结构、价值链、销售渠道、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发生变化,编辑也将面对新要求。
以数字内容产业的价值链为例,它包括五个阶段:内容产品的采集和创意阶段、内容产品的制作和集成阶段、内容产品的传输和分发阶段、内容产品的运营和分销阶段,以及内容产品的终端呈现阶段。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不仅需要使用新技术完成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很多情况下还需具备后三个阶段的知识与技能。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编辑流程更为简单、快捷,“大编辑”一方面需加强内容上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也需适应逐渐打破的流程分工,利用新技术操作整个编辑环节,具备统领全局的能力。如图书策划编辑,在一定的文字功底基础上,还需增强市场调研、读者分析、选题策划、媒体宣传、后期报道等各方面的能力。可看出,在“大传播”环境中,编辑的职责从内容加工扩大到内容发布、流通、销售等全产业链,在产业链的纵向都可看到编辑的影子,需要编辑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价值链增值。
2.加强信息鉴别力
媒介技术的发展消弭了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公共媒介与私人媒介、传播媒介与非传播媒介等之间的界限,政府可以有效地监管媒介机构,却难以监管分散的个人传播者,因为这需要极高的管理成本。因此,政府通过规制媒介来“把关”信息生产,控制内容流通的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挑战。对此,政府用宏观管理代替微观管理、间接管理代替直接管理的方式,用法律法规、行业协会及各网站机构自行管理的办法取代原来的行政督查,从而使编辑需面对新的任务要求,肩负更大的责任。
信源的多样性和信息传播的多渠道性,需要编辑提高一定的学识水平及自身的鑒别能力,对信息去伪存真、抽丝剥茧,在繁杂的海量信息中顺藤摸瓜,筛选、提炼出受众需要,并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大传播下的大编辑,需要培养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提高职业素养。
互联网和通讯网的联通,使得“媒介具有更大的政治颠覆潜力,更大的道德、文化和情感冲击力”⑤,特别在当今世界公共空间日趋扩大化、透明化的趋势下,编辑更需把关内容、斟酌字句,用受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编辑和呈现信息,不能简单、粗暴、自以为是地对待所编辑的内容,更不能为利润去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生产低俗的产品来娱乐和愚弄受众。只有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冷静的头脑,与受众平等沟通,才能获得更多受众的支持。
3.引导受众的后现代阅读
媒介技术的革新也带来阅读方式的转变。随着时代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小众化阅读,即传统阅读方式,逐渐被“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工业化、标准化、大众化阅读方式取代,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后者又再次被后现代阅读方式取代。
当今受众追求的是一种后现代阅读,包括读书、读报刊、听音乐、看电视电影、网上冲浪。在这种阅读模式下,受众接触到海量信息,但很大部分停留于表面,具有肤浅、娱乐、反传统、反权威等特征,且大量运用影音等多媒体文件,“图说”逐渐代替“文说”,非线性、浅阅读成为主流。面对受众阅读需求方式的不断转变,编辑的工作内容和编辑人员的能力也需相应地转变。
一方面,要求编辑有较强的文字能力和一定的传播学、出版学等知识储备,使得自己编辑、加工后的作品在快速流动的大量信息中,能被受众迅速找寻到,并且愿意继续深入阅读,进而在不同群体之间进行扩散,形成共同话题,达到大范围传播的目的。
另一方面,也要求编辑要加大对受众的引导,将后现代阅读方式的不利之处最小化。由于受众对知识的获取流于表面,缺少深层思考;而谣言、虚假信息的大量快速传播,对受众的分辨能力和知识储备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深知识鸿沟。洛克在《人类理解论》里说“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最本源的人性。”无论是后现代阅读还是传统阅读都会受到人类文明与人文精神的浸润。笔者认为编辑在各种媒体中都发挥着核心和灵魂的作用。所以在后现代阅读时期,编辑的责任不但不会削弱,反而有更多的课题摆在面前,有大量工作要完成。因此,需要编辑强调规范用语和深度阅读,加强自身修养,加大把关力度,不能随波逐流。 4.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大传播时代,传播机构不断兼并重组,竞争加剧,通过合并岗位职能来压缩人力成本,人才在不同媒介中的流动性增强,对复合能力的要求提高,如报社记者要求会写会拍,并能“采编合一”;电台播音员要求有编辑策划的能力;图书编辑要求有市场调研、读者联络、出版物整体设计等能力;网络编辑更是要求有策划新闻事件的能力。简言之,仅具有采访、写稿、加工能力已无法满足“大传播”环境,还需具策划、调查、制作多媒体、设置大众议题、引导公众舆论等综合能力。
即使是专业领域的编辑,也需复合型人才,如版权贸易编辑需要的是法律、外语、出版多学科知识,单一学科背景难以胜任;再如古籍整理编辑,也需在掌握古汉语、古典文献学、包括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训诂学、文字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运用计算机等新的媒介技术,将古文献资源数字化,才能胜任保存和传播古代典籍的职责。在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快“走出去”的文化战略要求下,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又了解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优秀人才将大有用武之地。
无论是国家的教育和行政部门,还是各种媒体的编辑都要明确这样一点:无论是眼下还是未来,编辑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取消和削弱,而是越发重要,要求更高,仅靠传统编辑技能,是不能适应“大传播”媒介环境的,只有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层次,才能在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具备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讲师)
注释:
① 新媒体(New Media)的概念最先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
(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提出,指继
书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② 衣彩天.出版产业链模式构建初探[J].编辑学刊.2010(3):84-
88.
③ 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5.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
qgndtjgb/t20100225_402622945.htm.2010-02-25.
⑤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学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8.
参考文献:
[1] 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論[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200-213.
[2] Paul A.Samuelson, William D.Nordhaus.Economics.16th ed.Boston,Mass :Irwin/McGraw-Hill, c1998.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影印版)
[3] 肖东发.出版人才的需求和出版教育改革[J].科技与出版,2007(4):32-35.
[4] 肖东发,杨虎.关于出版人才与编辑出版教育问题的讨论[J].出版科学,2004(1).
[5] 王漱蔚.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当代传播,2009(2):55-57.
[6] 魏武挥.媒介融合的目的:提高效率[J].新闻前哨,2009(6):9-10.
[7] 陈晓鸥.谈数字出版和新媒体的产业结构[J].中国传媒科技,2006(6):54-56.
[8] 张梅珍.我国媒介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改革与发展,2008(4):167-169.
[9] 傅桦.传统媒体利润遭挤压,新传媒未来将演变成主角[N].第一财经日报,2006-08-05.
[10] 任江哲,金霞.勇者生 强者胜 快者赢:专访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N].中国图书商报, 2007-10-16.
[11] 陈浩文.媒介融合的分类:以美国媒体为例[N].中华新闻报,2007-07-04.
[12] 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EB/OL].[2005-11-28],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