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充分利用沂河林场资源,在杨树林下进行养殖香菇的试验,获得了成功。通过建设食用菌示范园区,在沂水县沂河沿岸林场进行推广,成立食用菌合作联社,注册“沂蒙山”食用菌商标,从而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林下养殖;香菇;推广
中图分类号S6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4-01096-02
作者简介王彦功(1965-),男,山东沂水人,副教授,从事林下经济植物研究。
香菇,学名[Lentinus edodes(Berk.)sing],隶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香菇栽培始于我国,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香菇素有“山珍之王”的美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1]。
1香菇生长发育适宜的环境条件
1.1水分香菇适宜在含水量为60%~70%的锯木屑培养基中培养。香菇菌丝在生长阶段对空气湿度不敏感,当原基形成后,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达到60%~90%。
1.2温度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2~26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27 ℃,温度达到35 ℃以上就停止生长发育。子实体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子实体在5~24 ℃范围内发育,8~16 ℃为最适宜。同一品种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较低温度(10~12 ℃)下子实体发育慢,菌柄短,菌肉厚实,质量好;在高温(20 ℃以上)下子实体发育快,菌柄长,菌肉薄,质量差。在恒温条件下,香菇不形成子实体[2]。
1.3通气香菇为好气性菌类,氧气不足会造成畸形,如长柄菇、大脚菇[3]。
1.4光线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散射光,在黑暗处不形成子实体[4]。
1.5pH香菇喜在偏酸性培養基中生长。
2林下养殖香菇试验
山东省沂水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干燥,易发生春旱;夏季高温高湿,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常有秋旱;冬季干冷,雨雪稀少。沂水县沂河林场气候有其特殊性,空气中含氧量高,湿度较高,春夏秋3季温度落差相对较小,每年5~10月温度在5~28 ℃之间,林下透射散光,适于养殖香菇。
根据香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要求与沂河林场的自然环境条件,食用菌研究中心与沂水县沂河林场合作,开展杨树林下养殖香菇试验。
2.1试验基地选择沂河林场许家湖段有近133 hm2杨树林,树龄9年,行距6~8 m,株距6 m,适合建设养殖棚。该地距离食用菌研究中心较近,便于试验与管理,因此沂河林场与食用菌研究中心决定选择许家湖段沂河林场作为试验基地。
2.2培养基配方与试验设计当地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棉花、花生种植面积也较大;工业方面,木材加工厂较多,大型面粉厂也较多,因此,木屑、玉米芯、麦麸、棉籽壳等资源丰富。本着就近取材、节约成本的原则,配制2种培养基,于2010年5月进行试验。
2.2.1配方一:木屑70%、玉米芯12%、麦麸15%、糖1%、石膏1.5%、碳酸钙0.5%。
试验:大棚人工养殖,制菌棒,每个菌棒规格2 kg,成本3.85元。每年5月中、下旬接种,每公顷大棚摆放105 000个菌棒,至11月上、中旬,收获3茬香菇。平均每茬1个菌棒采摘0.22~0.24 kg香菇,1个菌棒3茬可采摘0.66~0.72 kg,香菇品质优,销售价8.0元/kg。大棚的毛收入为175 350元/hm2,除去人工费、水电费、大棚折旧费以外,大棚的纯收入为78 000元/hm2左右。
2.2.2配方二:木屑60%、玉米芯10%、棉籽壳12%、麦麸15%、糖1%、石膏1.5%、碳酸钙0.5%。
试验:大棚人工养殖,制菌棒,每个菌棒规格2 kg,成本4.20元。每年5月中、下旬接种,每公顷大棚摆放105 000个菌棒,至11月上、中旬,收获3茬香菇。平均每茬1个菌棒采摘0.23~0.25 kg香菇,1个菌棒3茬可采摘0.69~0.75 kg,香菇品质优,销售价8.2元/kg。大棚的毛收入为178 920元/hm2,除去人工费、水电费、大棚折旧费以外,大棚的纯收入为82 950元/hm2左右。
2.3试验结果通过比较,在培养基其他配料相同的前提下,以果树木屑作为基质木屑,香菇长势好,品质优,效益高。通过试验证实:在沂河林场养殖香菇是可行的,而且效益较高,实现了“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生态效益的目的。
3试验园区建设
食用菌示范园区由沂水恒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承建,自2010年至今,园区建设投资1 279万元,其中,基础建设投资580万元,生产设施投资299万元,菌包生产投资400万元。园区严格按照“四统一”的要求组织建设和生产。
3.1统一建设标准园区内修整道路2 874 m,打机井25眼,辅以引水配套设施;配置变压器2处,架设输电线路1 500 m,建办公室10间、看护房6间;设置围栏3 000 m,建竹木结构拱棚895个,钢结构棚135个。
3.2统一质量检测园区建立了农残检测室,配备了农残速测仪等检测仪器,对园区产品定期抽查,同时建立生产记录,如实记录投入品来源、菌棒装袋时间、发菌时间、下地时间、出菇时间、产品去向等。健全完善产品追溯体系,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
3.3统一技术规程制定并严格执行香菇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充分利用林下小气候,配套应用程控微喷、震荡催菇等技术,实行林下食用菌的周年栽培,达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生态效益。
3.4统一品牌销售产品注册“沂蒙山”食用菌商标,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和“沂蒙优质农产品十佳品牌”称号。产品实行品牌标识销售,以品牌产品进入终端消费,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
4经济效益
据统计,沂河林场许家湖段杨树丰产林食用菌示范园区,面积67 hm2,年栽培香菇菌棒300万个,年产香菇2 200 t左右,年产值1 800多万元。
食用菌示范园区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林业专家、各级领导参观后给予了充分肯定,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引来周边市(县、区)林业人员多次前来示范园区参观学习,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林下食用菌。尤其是推动了当地农民林下养殖香菇的积极性,2011年至今,已发展林下养殖香菇333 hm2,共计带动农民增收3 500多万元。
参考文献
[1] 秘树青,贾淑云.北方林下香菇无公害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0(4):197.
[2] 吕玉奎.林下蘑菇丰产栽培技术[J].重庆林业科技,2008(3):32-34.
[3] 皮特·欧.国外菇菌栽培技术[M].叶彩云,译.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2011.
[4] 宋秀红,侯桂森,任中兴,等.速生林下生料栽培平菇高效管理技术[J].北方园艺,2010(2):213-214.
关键词林下养殖;香菇;推广
中图分类号S6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4-01096-02
作者简介王彦功(1965-),男,山东沂水人,副教授,从事林下经济植物研究。
香菇,学名[Lentinus edodes(Berk.)sing],隶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香菇栽培始于我国,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香菇素有“山珍之王”的美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1]。
1香菇生长发育适宜的环境条件
1.1水分香菇适宜在含水量为60%~70%的锯木屑培养基中培养。香菇菌丝在生长阶段对空气湿度不敏感,当原基形成后,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达到60%~90%。
1.2温度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2~26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27 ℃,温度达到35 ℃以上就停止生长发育。子实体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子实体在5~24 ℃范围内发育,8~16 ℃为最适宜。同一品种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较低温度(10~12 ℃)下子实体发育慢,菌柄短,菌肉厚实,质量好;在高温(20 ℃以上)下子实体发育快,菌柄长,菌肉薄,质量差。在恒温条件下,香菇不形成子实体[2]。
1.3通气香菇为好气性菌类,氧气不足会造成畸形,如长柄菇、大脚菇[3]。
1.4光线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散射光,在黑暗处不形成子实体[4]。
1.5pH香菇喜在偏酸性培養基中生长。
2林下养殖香菇试验
山东省沂水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干燥,易发生春旱;夏季高温高湿,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常有秋旱;冬季干冷,雨雪稀少。沂水县沂河林场气候有其特殊性,空气中含氧量高,湿度较高,春夏秋3季温度落差相对较小,每年5~10月温度在5~28 ℃之间,林下透射散光,适于养殖香菇。
根据香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要求与沂河林场的自然环境条件,食用菌研究中心与沂水县沂河林场合作,开展杨树林下养殖香菇试验。
2.1试验基地选择沂河林场许家湖段有近133 hm2杨树林,树龄9年,行距6~8 m,株距6 m,适合建设养殖棚。该地距离食用菌研究中心较近,便于试验与管理,因此沂河林场与食用菌研究中心决定选择许家湖段沂河林场作为试验基地。
2.2培养基配方与试验设计当地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棉花、花生种植面积也较大;工业方面,木材加工厂较多,大型面粉厂也较多,因此,木屑、玉米芯、麦麸、棉籽壳等资源丰富。本着就近取材、节约成本的原则,配制2种培养基,于2010年5月进行试验。
2.2.1配方一:木屑70%、玉米芯12%、麦麸15%、糖1%、石膏1.5%、碳酸钙0.5%。
试验:大棚人工养殖,制菌棒,每个菌棒规格2 kg,成本3.85元。每年5月中、下旬接种,每公顷大棚摆放105 000个菌棒,至11月上、中旬,收获3茬香菇。平均每茬1个菌棒采摘0.22~0.24 kg香菇,1个菌棒3茬可采摘0.66~0.72 kg,香菇品质优,销售价8.0元/kg。大棚的毛收入为175 350元/hm2,除去人工费、水电费、大棚折旧费以外,大棚的纯收入为78 000元/hm2左右。
2.2.2配方二:木屑60%、玉米芯10%、棉籽壳12%、麦麸15%、糖1%、石膏1.5%、碳酸钙0.5%。
试验:大棚人工养殖,制菌棒,每个菌棒规格2 kg,成本4.20元。每年5月中、下旬接种,每公顷大棚摆放105 000个菌棒,至11月上、中旬,收获3茬香菇。平均每茬1个菌棒采摘0.23~0.25 kg香菇,1个菌棒3茬可采摘0.69~0.75 kg,香菇品质优,销售价8.2元/kg。大棚的毛收入为178 920元/hm2,除去人工费、水电费、大棚折旧费以外,大棚的纯收入为82 950元/hm2左右。
2.3试验结果通过比较,在培养基其他配料相同的前提下,以果树木屑作为基质木屑,香菇长势好,品质优,效益高。通过试验证实:在沂河林场养殖香菇是可行的,而且效益较高,实现了“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生态效益的目的。
3试验园区建设
食用菌示范园区由沂水恒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承建,自2010年至今,园区建设投资1 279万元,其中,基础建设投资580万元,生产设施投资299万元,菌包生产投资400万元。园区严格按照“四统一”的要求组织建设和生产。
3.1统一建设标准园区内修整道路2 874 m,打机井25眼,辅以引水配套设施;配置变压器2处,架设输电线路1 500 m,建办公室10间、看护房6间;设置围栏3 000 m,建竹木结构拱棚895个,钢结构棚135个。
3.2统一质量检测园区建立了农残检测室,配备了农残速测仪等检测仪器,对园区产品定期抽查,同时建立生产记录,如实记录投入品来源、菌棒装袋时间、发菌时间、下地时间、出菇时间、产品去向等。健全完善产品追溯体系,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
3.3统一技术规程制定并严格执行香菇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充分利用林下小气候,配套应用程控微喷、震荡催菇等技术,实行林下食用菌的周年栽培,达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生态效益。
3.4统一品牌销售产品注册“沂蒙山”食用菌商标,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和“沂蒙优质农产品十佳品牌”称号。产品实行品牌标识销售,以品牌产品进入终端消费,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
4经济效益
据统计,沂河林场许家湖段杨树丰产林食用菌示范园区,面积67 hm2,年栽培香菇菌棒300万个,年产香菇2 200 t左右,年产值1 800多万元。
食用菌示范园区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林业专家、各级领导参观后给予了充分肯定,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引来周边市(县、区)林业人员多次前来示范园区参观学习,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林下食用菌。尤其是推动了当地农民林下养殖香菇的积极性,2011年至今,已发展林下养殖香菇333 hm2,共计带动农民增收3 500多万元。
参考文献
[1] 秘树青,贾淑云.北方林下香菇无公害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0(4):197.
[2] 吕玉奎.林下蘑菇丰产栽培技术[J].重庆林业科技,2008(3):32-34.
[3] 皮特·欧.国外菇菌栽培技术[M].叶彩云,译.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2011.
[4] 宋秀红,侯桂森,任中兴,等.速生林下生料栽培平菇高效管理技术[J].北方园艺,2010(2):213-214.